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脘痞气丸

三脘痞气丸

药方名称三脘痞气丸

处方木香白豆蔻(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荆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22克半夏(汤洗七次)60克 缩砂仁槟榔沉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未。用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焦痞滞,气不升降,水饮停积,不得流行,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50~60丸,食后陈皮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川贝杏仁饮

    药方名称川贝杏仁饮处方川贝6克杏仁3克蜂蜜适量制法将川贝、杏仁加水煎煮。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百日咳初起。用法用量每天2~3次。食用时加蜂蜜调味。摘录《民间方》

  • 椒梅理中汤

    药方名称椒梅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2钱,干姜1钱,乌梅2个,川椒1钱(微炒)。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用量原缺。《医家四要》有炮姜、甘草,无干姜。摘录《会约》卷四

  • 大豆浸酒

    药方名称大豆浸酒处方黑豆1升(拣紧小者净淘)、酒5升。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用法用量上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酒减半,即去豆取酒。空心及临卧时各饮2合至3合。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

  • 大发表汤

    药方名称大发表汤处方麻黄8分,紫苏8分,羌活8分,独活8分,香附1钱,川芎8分,防风6分,白芷1钱。功能主治强实寒深。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安胃片

    药方名称安胃片处方延胡索(醋制)63g白矾(煅)250g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

  • 柴胡清骨散

    《医宗金鉴》卷四十:柴胡清骨散药方名称柴胡清骨散处方秦艽知母炙草 胡连鳖甲青蒿柴胡地骨皮韭白 猪脊髓 猪胆汁功能主治主劳瘵热甚人强,骨蒸久不痊。用法用量上药用童便加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血证

  • 补虚散

    药方名称补虚散处方牡丹1两,蒲黄1两,川大黄(醋炒)1两,红芍药1两,当归1两,姜黄1两,青橘1两,荷叶2个(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胎损,下死胎后,败血冲心闷绝,上气不停。用法用量每

  • 柴胡猪苓汤

    药方名称柴胡猪苓汤别名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猪苓(去黑皮)1两半,紫苏茎叶(细锉)1两半,陈橘皮(汤去白,焙),防己,***仁(炒,研),郁李仁(汤去皮尖,炒,研),桑根白皮(锉碎,炒令黄)2两

  •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药方名称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杏仁6克滑石末9克 薏仁9克功能主治清透络热,利气化湿。治暑瘵,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用法

  • 助胃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助胃膏药方名称助胃膏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二两;橘红(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