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梅丸

乌梅丸

伤寒论》: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太平圣惠方》卷十三: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肉22克(微炒)黄连22克(去须,微炒)当归22克(锉,微炒)诃黎勒皮22克(煨微黄)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伤寒,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30克(微炒)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升麻30克柴胡45克(去苗)甘草20克(生用)麦门冬30克(去心,焙)虎头骨60克(涂酥,炙令黄)天灵盖30克(涂酥,炙令黄)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粥饮下2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加味解毒散结汤

    药方名称加味解毒散结汤处方板兰根30g,马勃4.5g,薄荷10g,蒲公英30g,瓜蒌15g,元参15g,苦桔梗10g,生地12g,赤芍12g,草河车12g,郁金10g,蜂房3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

  • 不再散

    药方名称不再散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 开胃救亡汤

    药方名称开胃救亡汤处方人参1两,金银花2两,山药1两,生甘草3钱,薏仁1两,玄参1两,白术1两。功能主治大肠痈。用法用量水煎,调山羊血末1钱服。各家论述此方全去救胃,而败脓祛毒已在其中。妙在金银花虽治

  • 参末散

    药方名称参末散处方苦参500克功能主治主水火烫伤。用法用量研末。酒调敷。摘录《青囊秘传》

  • 辰砂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辰砂丸药方名称辰砂丸别名辰砂丹处方辰砂(别研)1分,水银砂子1分,天麻5分,牛黄5分,脑5分,麝(别研)5分,生犀末1分,白僵蚕(酒炒)1分,蝉壳(去足)1分,干蝎(去毒,炒)1

  • 槐花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槐花汤药方名称槐花汤处方槐枝花。功能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熬煎汤,以手熏之,及热后,将瓦松擦之,过一会以水洗之,又熏又擦,每日3-5次,不过2-3日全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治痘

  • 近效汤

    药方名称近效汤处方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用法用量生

  • 渴龙奔江丹

    《吴氏医方类编》卷四:渴龙奔江丹药方名称渴龙奔江丹处方白矾1两半,火消1两3钱5分,黑矾1两,黑铅2钱半,水银(铅制)5钱,青盐5钱,明雄1钱5分,硼砂1钱5分,***1钱5分。制法各为细末,用甘子土作

  • 苍术地榆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苍术地榆汤药方名称苍术地榆汤处方苍术60克地榆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凉血止血。主脾经受湿,痢疾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

  • 丁香流气汤

    药方名称丁香流气汤处方槟榔1钱半,厚朴1钱半(制),草果1钱(炒),枳实1钱半(炒),木香1钱,青皮1钱半(炒),肉桂1钱(去皮),丁香1钱,泽泻1钱半。功能主治气壅寒滞,腹胀便秘,脉紧。用法用量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