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药顺气散

乌药顺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乌药(二钱)陈皮(二钱)麻黄(去根节.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嘴.一钱)川芎(一钱)枳壳(麸炒.一钱)甘草(炙.一钱)桔梗(一钱)白芷(一钱)干姜(炮.半钱)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凡卒手足瘫痪、言语塞涩,先宜多服此药,以疏通气道,然后随证投以风药。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及疗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三寸,同煎并服,出汗见效。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服。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三叶煎服。孕妇不可服。常服疏风顺气。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6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30克干姜(炮)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治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9厘米;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3叶煎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爵床红枣汤

    药方名称爵床红枣汤处方鲜爵床草100克(干者减半)红枣30克制法将爵床草洗净切碎,同红枣一起加水1000克,煎至400克左右。功能主治利水解毒。适用于前列腺炎。用法用量每日2次分服,饮药汁吃枣。摘录《

  • 蚕矢汤

    药方名称蚕矢汤处方晚蚕沙15克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12克 陈木瓜9克 川黄连(姜汁炒)9克 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3克 焦山栀4.5克 陈吴萸(泡淡)0,9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主湿热内蕴之

  • 防风加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加葛根汤处方防风、干葛、甘草、黄芩、山栀、广皮。功能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脉浮缓。用法用量恶寒身痛者,加羌活、独活;时寒时热,加柴胡;头痛,加川芎;湿胜身重者,加苍术、白芷;

  • 姜豉饼

    药方名称姜豉饼处方生姜1两(碎切),生葱5根,豆豉7钱(润者),生盐1钱,生蒜7个(碎切),酜糟1灯盏(无有糟酒代),穿山甲(汤浸透,取甲,锉碎,同热灰铛内慢火炒令焦黄色)5钱。功能主治久因湿气中于膀

  • 白黄散

    药方名称白黄散处方白矾1钱,雄黄1钱,细辛1钱,瓜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齆,瘜肉,鼻痔。用法用量以雄大胆汁为剂,如枣核。塞鼻中。摘录《医统》卷六十二引《易简》

  • 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遂半夏汤药方名称甘遂半夏汤处方甘遂3克半夏9克(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芍药15克甘草6克(炙)功能主治治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虽自觉轻快,但心下仍然坚满者。用法

  • 寒冰散

    《保婴易知录》卷下:寒冰散药方名称寒冰散处方生石膏、冰片少许。制法上共研末。功能主治小儿木舌。舌尖肿大,塞满口中,硬,不能转动。用法用量敷舌上。如出血,石膏炒焦用。摘录《保婴易知录》卷下《圣济总录》卷

  • 痘泻煎

    药方名称痘泻煎处方白术1钱半,人参1钱,山药1钱,莲肉1钱,茯苓1钱,肉蔻1钱,砂仁5分,藿香(净叶)5分,肉桂5分,木香1分,苍术1分,诃子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痘时作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

  • 辰香散

    药方名称辰香散处方香附子10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上逆,寒热头痛。用法用量白汤搅服。摘录《观聚方》卷三引蓝溪公定方

  • 点白还黑丹

    药方名称点白还黑丹处方三汁膏1两(生地、桑堪、旱莲草各取汁,三汁共享一盂,入铁锅熬之极干,研末听用),母丁香5钱,没石子5钱,真铅粉5钱(炒)。制法上为末,以瓷器盛之,勿泄气。功能主治乌须。主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