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仙散

二仙散

《仙拈集》卷四: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轻粉硫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癣。

用法用量蜜调搽。

摘录《仙拈集》卷四

寿世保元》卷八引黄宾江方: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穿山甲(用好浆儿酒1斤浸,将山甲微火炙干,再浸再炙,以酒干为度)1两,麝香2分,朱砂(以麻黄水煮过)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痘疮,寒战咬牙,6-7日陷而不发,不灌脓,陷入黑色,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钱,温酒调下。

注意有泻者,不宜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引黄宾江方

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白芷(未溃者用1两,已溃者用5钱),贝母(未溃者用5钱,已溃者用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已成未成,已溃未溃,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好酒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

医学入门》卷六: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仙灵脾、威灵仙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后食毒物,眼睛凸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得效》卷九: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蓬术1两半(煨),玄胡索1两,蛤粉3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因久坐、久立阴湿之地,当风醉脱靴鞋,而成脚气。若暑月久立,湿热郁蒸,荣滞不和发热;冬月寒气冷麻,或发疼痛闷乱,晴阴皆发。

用法用量每服2钱,炒黑豆50粒,以汤1盏,加生姜3片,煎至5分,去滓调服。

摘录《得效》卷九

卫生宝鉴》卷十三引李管勾方:二仙散

药方名称二仙散

处方白矾(生用)、黄丹各等分(一方加雄黄少许)。

制法上药各为末。

功能主治疔肿恶疮。

用法用量临用时各抄少许和匀,三棱针刺疮见血,待血尽上药,膏药盖之。不过3易,决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引李管勾方

猜你喜欢

  • 开郁逐瘀汤

    药方名称开郁逐瘀汤处方香附3钱,郁金3钱,延胡3钱,归尾2钱,川芎2钱,青皮2钱,枳壳2钱。功能主治开郁散结。主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

  • 贝母团

    药方名称贝母团处方川贝母(去心)1两。功能主治羊儿风。用法用量研粉,用罗筛过,铺大草纸100张,一层草纸筛一下,百张草纸筛百下,然后用线缝之,入4碗水煮干。每清早取1张纸搓成团,空心滚汤下。摘录《仙拈

  • 乳香没药圆

    药方名称乳香没药圆处方抚芎一百八两,踯躅花(炒)、木鳖仁、白胶香(拣净)、藿香(拣.炒)、白僵蚕(洗.焙)、五灵脂(拣)、白芷(拣)、当归,各七十二两了。地龙一百四十四两,何首乌二百四十四两,威灵仙(

  • 导水饮子

    药方名称导水饮子处方吴茱萸3钱,黄连1两,茯苓1两,苍术1两,滑石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水饮肿胀。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车前子、灯心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三十一引《集成》

  • 杜仲浸酒

    药方名称杜仲浸酒别名杜仲酒处方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桂心1两,丹参1两,当归1两,庵(艹闾)子1两,芎?1两,牛膝1两,桑寄生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

  • 蝌蚪拔毒散

    药方名称蝌蚪拔毒散处方寒水石(研极细末)、净皮消(研极细末)、川大黄(研极细末)各等分,虾蟆子(初夏时,河内蝌蚪成群,大头长尾者,捞来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化成水)。制法上用蝌蚪水1大碗,入前药末

  • 大补阴膏

    药方名称大补阴膏处方茯神2两(去皮心),远志2两(去梗,炒干用),人参5钱(去芦),白术4两(切片,水洗,去油,晒干),茯苓2两(去皮),橘红1两5钱(去白),贝母1两5钱(姜汤煮过),甘草3钱(炙,

  • 薪加香薷饮

    药方名称薪加香薷饮处方香薷6克 银花9克 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功能主治祛暑清热,化湿解毒。治暑温初起,夏感寒邪,恶寒发热,身重酸痛,面赤口渴,胸闷不舒,汗不出,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用法用量水

  • 遗山牢牙散

    药方名称遗山牢牙散别名牢牙散(《普济方》卷三六六)。处方茯苓石膏龙骨各30克寒水石白芷各15克细辛9克石燕子(大者)1枚(小者用1对)制法上七味,为末。功能主治治牙齿疏豁疼痛。用法用量早晨用药刷牙,晚

  • 五生丸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药方名称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