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200g党参50g白术(炒)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白芍(酒炒)50g川芎50g 熟地黄10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2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摄生秘剖》卷三: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微炒)、白芍药(炒)、怀熟地、人参白术(土炒)、白茯苓、炙甘草香附(分4份,盐、醋、酒、童便各制听用)、阿胶(切碎,蛤粉炒珠)、益母膏。

制法上药分两随证加减,各制为末,入益母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养血,调经,种子。主胎前、产后诸虚百损,月事不调,子宫虚寒,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各家论述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行气生血,解郁散结;阿胶调经理血,治带止崩;益母膏者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凡胎前、产后有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带,产后无虚,是其行中有补矣。命名益母者,所以利有子也。

摘录《摄生秘剖》卷三

《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4两(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1两,白术(土炒)1两,茯苓(去皮)1两,炙甘草(去皮)5钱,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白芍药(醋炒)1两,熟地黄(酒洗)2两。

制法上为末,蜂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主妇人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方中除益母草外,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1两(姜汁炒);腹中胀闷者,加山楂1两(净肉,饭上蒸)多郁者,加香附子1两(童便制)。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上截)1斤(不见铁),人参1两,怀熟地4两(酒煮),白茯苓3两,当归身4两(酒洗),川芎2两,广木香1两,砂仁2两(炒),生甘草2两,白术4两(饭上蒸),白芍药2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蜜汤送下;或酒亦好。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猜你喜欢

  • 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药方名称地黄丸拼音Dì Huáng Wán别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

  • 白及肺

    药方名称白及肺处方白叶猪肺1具,白及片1两。功能主治肺痿肺烂。用法用量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垂命茯苓丸

    药方名称垂命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白术2两,泽泻2两,牡蒙2两,桂心2两,牡蛎2两(熬),牡荆子2两,薯蓣2两,杜仲2两,天雄2两(炮),人参2两,石长生2两,附子2两,干姜2两,菟丝子2两,巴戟天2两

  • 焦鸱散

    药方名称焦鸱散处方腊月活鸱1只,无灰酒1斗。制法以鸱浸酒瓶中,用砖盖瓶口,大火煅红为度,破瓶取鸱,研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破伤风;兼治男子妇人急头风。用法用量热酒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

  • 保阴汤

    药方名称保阴汤处方南沙参3钱,麦冬(去心)3钱,五味子9粒,桔梗1钱,苏梗1钱5分,黄芩1钱5分,知母1钱,贝母1钱,橘红8分,桑叶2钱,神曲2钱。功能主治夏月阴虚阳胜,感热邪而致头痛发热,项强口渴,

  • 白术茯苓干姜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干姜汤处方白术、干姜、茯苓、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豆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躁闷,口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恶风,微汗,饥不能食。

  • 槐皮丸

    药方名称槐皮丸处方槐皮(干者,锉)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生用)半两,楝实(去核,生用)半两。制法上为末,炼猪膏为丸,如人指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渐加羸弱。用法用量以绵裹,导下部中。摘录《圣济总录》卷

  • 辰香散

    药方名称辰香散处方香附子10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上逆,寒热头痛。用法用量白汤搅服。摘录《观聚方》卷三引蓝溪公定方

  • 鸡膍胵汤

    《女科指掌》卷五:鸡膍胵汤药方名称鸡膍胵汤处方鸡膍胵3具(去垢净),鸡肠3具(去垢净),人参、当归、生地、甘草、枣。功能主治产后小便不禁。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鸡肠、胵、大枣,取5升,入药再煎服。摘录《

  • 二陈芎苍丸

    药方名称二陈芎苍丸处方二陈汤加台芎、苍术、香附、白芷、姜汁。功能主治清痰腹痛,脉滑者。摘录《脉因症治》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