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风丹

八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丹

药方名称八风丹

处方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白僵蚕(微炒)、白附子(炮),各半两。半夏白矾制)二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和圆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呜,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温荆芥汤下,茶清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八风丹

药方名称八风丹

别名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30克 龙脑(研)麝香(研)各0.3克 白姜蚕(微炒)白附子(炮)各15克半夏白矾制)60克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25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人已研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温荆芥汤或茶清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扁鹊心书·神方》:八风丹

药方名称八风丹

处方川乌(炮)4两,荆芥穗4两,当归2两,麝香(另研)5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言语謇塞,口眼?斜。

用法用量服八风汤,再服此丹,永不再发。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杨氏家藏方》卷二:八风丹

药方名称八风丹

处方附子(去皮脐)半两,川乌头(去皮脐,炙)半两,草乌头(去皮尖)半两,白附子半两,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香白芷半两,天麻(去苗)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去叶土)半两(并生用),朱砂半两(别研),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白面5两,和匀,水和为丸,每1两作12丸,阴干。

功能主治体虚有风,痰涎壅盛,头目昏重,口眼牵引,面若虫行,瘫缓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临卧茶清或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局方》卷一:八风丹

药方名称八风丹

别名八风丸

处方滑石(细研)1两,天麻(酒浸)1两,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白僵蚕(微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半夏白矾制)2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摘录《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钓鳌丸

    药方名称钓鳌丸处方威灵仙根不拘多少。制法用酽醋浸2日,晒干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梗咽喉,不能吞吐,势急者。用法用量每服1-2丸,半茶半汤送下。如觉要吐,用砂糖、铜青为末,共半匙,滴油1

  • 泄水丸

    药方名称泄水丸别名大智丸(《医学纲目》卷二十)。处方大戟芫花甘遂海带海藻郁李仁续随子各15克 樟柳根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腹中满痛里壅之实证。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 保肤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保肤膏药方名称保肤膏处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轻粉3g,枯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有脓水淋漓者,可用药粉干撒创面;慢性湿疹,可加红粉0

  • 舒肝和胃丸

    药方名称舒肝和胃丸处方香附(醋制)45g白芍45g佛手150g木香45g郁金45g白术(炒)60g陈皮75g柴胡15g 广藿香30g 炙甘草15g 菜菔子45g槟榔(炒焦)45g乌药45g性状为棕黑色

  • 保安散

    《产宝诸方》:保安散药方名称保安散处方附子1个,地黄、棕榈灰、木香、肉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不调,血海久病,带下诸虚。用法用量每服2钱,羊胫炭烧红浸酒调下。摘录《产宝诸方》《永乐大典》

  • 加味补益养血汤

    刘惠民方:加味补益养血汤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处方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

  • 黄耆薤白汤

    药方名称黄耆薤白汤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制法上锉细,分作3服。功能主治伤寒后五脏俱虚

  • 润肺散

    药方名称润肺散处方贝母(去心.麸炒黄)、杏仁(汤去皮.尖及双仁者.焙干.面炒),各二两半;麻黄(去根.节)、人参,各二两;阿胶(炒令黄燥)、桔梗,各半两;陈皮(去白)一分,甘草(炙)一两。炮制上同杵,

  • 分气丸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分气丸药方名称分气丸处方附子吴茱萸当归川芎陈皮蓬莪术干姜延胡索桂五味子白芷白及益智仁白术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脘痞塞,

  • 加味大承气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大承气汤药方名称加味大承气汤处方川大黄6钱,厚朴4钱,枳实4钱,芒消4钱,黄芩4钱,滑石3钱,栀子3钱,黄柏3钱。功能主治伤寒热毒传里,觉内热过盛,中宫痞塞不通,其外形并不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