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咽解毒颗粒

利咽解毒颗粒

药方名称利咽解毒颗粒

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65℃)的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淀粉,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或将合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的清膏,加入适量的糊精,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乳蛾,风热喉痹,痄腮,伴有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等症;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注意忌食辛辣及过咸食物。

规格每袋装(1)20g(相当于原药材19g)(2)6g(无糖型)(相当于原药材1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化积保中丸

    药方名称化积保中丸处方白术3两,苍术2两,陈皮2两,香附2两,山楂肉4两,神曲1两,半夏1两,萝卜子1两,白芥子1两,黄连1两,三棱7钱,蓬术7钱,青皮7钱,槟榔7钱,砂仁5钱,木香5钱,干漆炭5钱,

  • 六陈汤

    药方名称六陈汤处方青皮、陈皮、干姜、甘草、乌梅、米壳。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便览》卷二

  • 济阴地黄丸

    药方名称济阴地黄丸处方五味子、麦门冬、当归、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干山药、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视物不清,昏花涩紧

  • 官桂散

    药方名称官桂散处方官桂5钱(去皮),丹皮1钱5分,川芎1钱5分,葵子1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死胎。主产妇面赤舌青,子死母活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葱白煎汤调下。摘录《胎产心法》卷中

  • 大七香圆

    药方名称大七香圆处方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两,麦蘖(炒)一百两,丁香皮三百三十两,缩砂仁、藿香(叶),各二百五十两。甘松、乌药,各六十四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二百五十两。

  • 羌活退翳丸

    药方名称羌活退翳丸别名滋阴地黄丸(《医学纲目》卷十三)、柴胡退翳丸(《银海精微》卷下)。处方黑附子(炮)寒水石各3克 酒防己6克知母(酒炒)牡丹皮羌活川芎各9克 酒黄柏生地黄(酒洗,炒)丹参茺蔚子酒当

  • 燥肠丸

    药方名称燥肠丸处方附子1个(炮)龙骨15克干姜30克吴茱萸15克 米壳15克 诃黎勒皮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后,大小便自利,膻中痛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

  • 八物二陈汤

    药方名称八物二陈汤处方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功能主治劳发痰火,素有痰火,略有劳动,便发寒热,全类伤寒,轻者将息周日自愈,重者颈腋膊胯之间遂结核,肿痛或消,下次遇劳又发。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

  • 白前散

    《圣惠》卷三十一:白前散药方名称白前散处方白前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生干地黄1两,***仁3分,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黄耆3分(锉),阿胶8两(捣碎,炒令黄燥),麦门冬1两半

  • 生料五积散

    药方名称生料五积散处方白芷(七分)陈皮(一钱)厚朴(姜制.二分)桔梗(九分)枳壳(去穰.制炒.八分)川芎(八分)甘草(炙.六分)茯苓(八分)苍术(米泔浸.二钱)当归(八分)麻黄(一钱)肉桂(六分) 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