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药方名称双黄连口服液

处方金银花375g黄芩375g连翘750g

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宣气散

    药方名称宣气散处方木通滑石各30克黑牵牛15克(头末)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腹胀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加灯心10茎,葱白1茎,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摄生众妙

  • 化斑解毒汤

    《外科正宗》卷四:化斑解毒汤药方名称化斑解毒汤处方玄参知母石膏人中黄黄连升麻连翘牛蒡子各等分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三焦风热上攻,致生火丹,延及全身痒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煎至3

  • 仙茅散

    药方名称仙茅散处方仙茅(一两.无则好苍术代之)陈皮(一钱)枳壳(麸炒.一钱)厚朴(姜制.一钱) 官桂(一钱)秦艽(一钱)当归(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白芍药(一钱半)白芷(一钱半)川芎(一钱半)半夏

  • 养脏汤

    药方名称养脏汤处方木香白芍药各3克诃子肉9克人参白术当归各9克甘草(炙)肉桂各12克***(去筋蔓,蜜炙)30克功能主治治寒热失调,久痢久泻,里急后重者。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

  • 养真汤

    药方名称养真汤处方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益母草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通经消块。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

  • 龙麝丹

    药方名称龙麝丹处方白矾(飞过),雄蛇蜕1两(火煅过用),硼砂半两(研),麝香半两(另研)。功能主治缠喉风。用法用量上研匀,用牛蒡子自然汁为饼子,如钱大,以红绵包,噙化。如牛蒡子汁稀,入糊少许。摘录《普

  • 缠喉散

    《仙拈集》卷二: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白僵蚕(研细末)、生姜汁少许。功能主治缠喉风。用法用量和水灌下。摘录《仙拈集》卷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巴豆霜3钱,上辰砂1

  • 辛乌散

    药方名称辛乌散别名角药(《重楼玉钥》卷上)。处方赤芍梢30克草乌30克桔梗15克荆芥穗15克甘草15克柴胡9克赤小豆18克连翘15克细辛15克紫荆皮30克 皂角15克 小生地15克制法上药不宜见火,置

  • 半墨丸

    药方名称半墨丸处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软石膏香附子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气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引《

  • 二胶散

    药方名称二胶散处方桃胶、李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淋,小肠憋膨不通。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