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吹耳散

吹耳散

《中药成方配本》: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胭脂炭2钱,广皮炭1钱,龙衣3钱(炒炭),冰片3分,枯矾5分。

制法上研细末,冰片另研和入,约成散4钱。

功能主治清热收敛。主耳流脓水。

用法用量吹耳,或用麻油调滴耳内。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外科傅薪集》: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煅)1钱,海螵蛸1钱,飞青黛1钱,枯矾3分,五倍子(炒黄,1钱),黄鱼齿(锻)5分细,薄荷5分,梅片3分,川雅连3分,蛀竹屑3分,石榴花瓣(炙脆)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疳脓水不止。

摘录《外科傅薪集》

《经验方》卷上: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1钱,大梅片2分,寸香2分,枯白矾2分,广皮1个(煅存性,须重2钱以上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内红肿痛痒。

用法用量香油调敷。湿烂臭秽者,燥药吹入。

摘录《经验方》卷上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别名耳痛散

处方陈皮灰2两,胭脂灰2钱,冰片5分。

制法上药以陈皮、胭脂煅灰存性,各取净末,再加冰片共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内耳生脓,肿痛流水。

用法用量先用棉花将耳内脓水搅净后,再取药少量干掺;或用油调为稀薄液体,滴入耳内。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回春》卷五: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干胭脂、海螵蛸龙骨、枯矾、冰片密陀僧(煅)、胆矾青黛硼砂黄连赤石脂减半,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两耳出脓。

用法用量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摘录《回春》卷五

《青囊秘传》: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功劳叶(烧炭)、枳壳(烧炭)、梅片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脓。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平胃地榆汤

    药方名称平胃地榆汤处方苍术3克升麻3克 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1.5克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神曲(炒)白芍药各0.9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治结阴便血。用法用

  • 熊胆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熊胆膏药方名称熊胆膏处方熊胆(研)3克 腻粉3.5克雄黄(研)麝香(研)各1.5克槟榔末0.3克制法上五味,研匀,于腊日用豮猪胆1个取汁和药,再将药装入胆囊内,用绵绳系定,揉匀,

  • 参乳利膈汤

    药方名称参乳利膈汤处方人参2-3钱,人乳1杯(或用牛乳),麦冬5钱,芦根汁1钱,竹沥1钱,郁金1钱,苏子3钱(炒,研),橘红1钱,枇杷叶(去毛,姜汁炙)4大片,白芍3钱(酒炒),山楂3钱。功能主治补气

  • 韭根汁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韭根汁药方名称韭根汁处方韭根汁、猪脂。功能主治少小腹胀满。用法用量上煎,细细服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七四:韭根汁药方

  • 风气膏

    药方名称风气膏处方藤黄4两,白蜡8两,小磨麻油12两。制法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瓷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临用时摊贴。摘录《纲目拾遗》卷七引《王站

  • 大圣一粒金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圣一粒金丹药方名称大圣一粒金丹处方大黑附子(炮.去皮尖)、大川乌头(炮.去皮尖)、新罗白附子(炮),各二两。白蒺藜(炒.去尖刺)、白僵蚕(洗.去丝.微炒)、五灵脂

  • 感冒清热冲剂

    药方名称感冒清热冲剂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制法上取荆芥穗、薄荷、紫

  • 兜铃散

    药方名称兜铃散处方马兜铃5分,桔梗5分,人参5分,川贝母(去心,杵)5分,甘草(炙)5分,桑白皮1钱,陈皮1钱,大腹皮(豆汁浸洗)1钱,苏叶1钱,五味子4分(1方有枳壳,无人参、川贝母)。功能主治子嗽

  • 六妙丸

    药方名称六妙丸处方保童丸1帖,芦荟丸1帖,化虫丸1帖,肥儿丸1帖,六神丸1帖,蚵蚾丸1帖。功能主治疳积。用法用量合和为丸服。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马苋散

    药方名称马苋散处方马齿苋1两(墙上生者),乌蛇肉1两(酒浸1宿,焙干),蒺藜子半两(炒去刺),乱发半两(烧灰),曲头棘针半两(烧灰),绯帛子半两(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疮久不愈,变瘘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