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醒风汤

大醒风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大醒风汤

药方名称大醒风汤

处方南星(四钱)防风(二钱)全蝎(半钱.微炒)附子(去皮脐.生用.一钱)独活(一钱)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历节痛风,经脉拘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醒风汤

药方名称大醒风汤

处方南星(生)八两,防风(生)四两,独活(生)。附子(生.去皮.脐)、全蝎(微炒)、甘草(生),各二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重,水二大盏,生姜二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日进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大醒风汤

药方名称大醒风汤

处方南星(生)240克防风(生)120克独活(生)附子(生,去皮、脐)全蝎(微炒)甘草(生)各60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主中风痰厥,涎潮昏晕,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二次,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局方》卷一(淳佑新添方):大醒风汤

药方名称大醒风汤

处方南星(生)8两,防风(生)4两,独活(生)2两,附子(生,去皮脐)2两,全蝎(微炒)2两,甘草(生)2两。

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大省风汤”。

摘录《局方》卷一(淳佑新添方)

猜你喜欢

  • 芎芷香苏散

    药方名称芎芷香苏散处方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各90克陈皮(去白)川芎白芷各60克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发热,头痛项强,百节酸痛;伤风咳嗽声重,鼻流清涕,腰背拘急。用法用量每

  • 滴油散

    《医说》卷四引《类编》:滴油散药方名称滴油散别名黛蛤散(《中药成方配本》)。处方真蚌粉青黛功能主治主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用法用量将蚌粉于新瓦上炒令通红,放地上去火毒,拌青黛少许,以淡齑水搅匀,滴

  • 解悬汤

    《辨证录)卷十三:解悬汤药方名称解悬汤处方人参60克当归120克川芎60克荆芥9克 益母草90克麦冬30克炮姜3克功能主治治乳悬。产后乳房伸长,疼痛难忍。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剂而乳头收,再四剂痊愈。

  • 黄连甘乳膏

    药方名称黄连甘乳膏处方黄连粉1两,乳香粉1两,炉甘石粉2两,去湿药膏(或凡士林)7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解毒收敛,止痛生肌。主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 白通汤

    《伤寒论》:白通汤药方名称白通汤处方附子15g干姜6g葱白四根来源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

  • 极验溶胶汤

    药方名称极验溶胶汤处方川山甲4片(如疮在背,即用背上甲,在手,用前足上甲5分,如在足,用后腿上甲5分,酥炙,为细末),透明真牛皮胶4两(瓦上焙成珠,为末,先成大豆子块,不然,锅内炒亦可)。功能主治痈疽

  • 苦葶苈汤

    药方名称苦葶苈汤处方苦酒1升半,苦葶苈1合,生艾汁半升。功能主治伤寒7-8日,热盛不解。用法用量上同煎至6合,作2服。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将军蛋

    药方名称将军蛋处方生大黄3分,生鸡子1个。制法将鸡子顶尖上敲损一孔,入大黄末在内,纸糊煮熟。功能主治赤白浊;梦遗。用法用量空心食之。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 金露圆

    药方名称金露圆处方生干地黄(焙)、贝母(去心)、紫菀(洗.去苗.焙)、柴胡(去芦.焙)、干姜(炮)、桂心(不见火)、人参(洗.去芦.切.焙)、防风(去芦.焙)、枳壳(汤浸.去瓤.麸炒)、蜀椒(去目.炒

  • 补脾助元散

    药方名称补脾助元散处方白术(新者)3两(米泔浸1宿,晒干,铜锅内隔纸炒过),白茯苓(坚者,去皮)1两,莲肉(去心)1两5钱,广陈皮(去白)1两,大麦芽(炒去壳,取粉)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入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