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地黄散

干地黄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4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脐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赤雄鸡肠2具,鸡肶胵2具,干地黄3分,桑螵蛸4分,牡蛎4分,龙骨4分,黄连4分,白石脂5分,苁蓉6分,赤石脂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纳鸡肠及肶胵中缝塞,蒸之令熟,晒干,合捣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用法用量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赤、白石脂固脱,龙骨牡蛎桑螵蛸涩精,地黄、苁蓉滋髓,鸡肠、肫利水消积,川连专治便如泔汁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芎?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3分,紫菀3分(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伤咳嗽唾脓血,腹中有气,不欲饮食,恶风目暗,足胫酸寒。

用法用量主治中“恶风”,原作“恶水”,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地黄2分,当归2分,羌活2分,苦参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折骨断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盖筋伤则风乘虚藉,骨伤则湿乘虚藉,风湿相搏,则为热为肿,故以羌活祛风散热,苦参逐湿除肿,地黄滋血和伤,当归和血止痛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益母草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半两(锉),芎?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五味子1两,桑寄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小产。主妊娠曾伤五月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8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三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桑耳3分(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木通3分(锉),黄耆3分(锉),槟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耳中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六十七: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大黄半两,续断半两,桂1两,琥珀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1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别名地黄

处方生干地黄2两,赤茯苓1两,玄参1两,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不尽,结块上冲,心烦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猜你喜欢

  • 灵感丸

    药方名称灵感丸处方柴胡(去苗)半两,防风(去又)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干姜(炮裂)半两,桔梗(炒)半两,菖蒲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厚朴

  • 澄清散

    《活人方》卷四:澄清散药方名称澄清散处方瓜蒂2钱,母丁香2钱,黍米3钱,赤小豆3钱,醋炒大黄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外感、内伤有余之湿热为病,上则头重鼻塞,时流浊涕,下则二便短涩,黄赤不利。用法

  • 雷逐丹

    药方名称雷逐丹处方雷丸3钱,当归5钱,白芍5钱,红花1两,雄黄2钱,厚朴2钱,槟榔2钱,枳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臌胀。虫结于血中,似臌而非臌,单腹胀满,四肢手足不浮肿,经数年不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螺灰散

    药方名称螺灰散处方大田螺(连壳,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破者于贴,未破者香油调敷。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 桂枝姜附汤

    药方名称桂枝姜附汤处方桂枝18克干姜9克白术9克 熟附子9克功能主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2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三次。摘

  • 柴胡细辛汤

    药方名称柴胡细辛汤处方柴胡、细辛、薄荷、归尾、地鳖虫、丹参、制半夏、川芎、泽兰叶、黄连。功能主治去瘀生新,调和升降。主脑震伤。用法用量水煎服。临床应用脑外伤后遗症《中医杂志》(1982;1O:11):

  • 补虚饮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虚饮药方名称补虚饮别名补肺饮处方黄耆(锉,炒)2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炙,锉)1两,天门冬(去

  • 加减大建中汤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处方芍药60克当归川芎黄耆桂各30克甘草(炙)白术各22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用法用

  • 顺荣汤

    药方名称顺荣汤处方大黄30克(酒浸,蒸熟,锉)当归30克荜茇15克 鬼箭30克枳壳30克(去瓤,麸炒)赤芍药15克猪牙皂角15克(火上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血块、瘕症,腹大,内有块形,

  • 无价金丹

    药方名称无价金丹处方白术(去芦,炒)90克枳实(麸炒)30克苍术(米泔漫,炒)猪苓各30克麦芽(炒)神曲(炒)半夏(汤泡)各60克泽泻赤茯苓(去皮)川芎黄连(陈土炒)白螺蛳(煅)各2.1、克砂仁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