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子膏

槐子膏

《圣惠》卷六十七:槐子膏

药方名称槐子膏

处方槐子3两,黄丹24两,头发2两,麻油2斤半,猪脂2斤,蜡5两,水杨白皮3两,桑根白皮1两,皂荚半两(去皮子),巴豆半两(去皮心),天雄1两(去皮脐),当归1两,槐白皮1两,雄黄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细锉。入脂油内,以慢火煎养1日,焦熟后,用绵滤去滓,于净锅中炒黄丹,令紫色,即下熟药汁,用柳枝搅,不令住手,候药成紫色,滴入水中成珠子,油力尽,即住火,入雄黄麝香和匀,收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伤折。

用法用量逐日摊贴痛处。极效。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槐子膏

药方名称槐子膏

处方槐子中仁1两,秦艽1两,白术1两,续断1两,桂心6分,巴豆10枚(去皮心,熬),大附子1枚(炮)。

制法上(口父)咀。以醇苦酒渍槐子等1宿,以成炼猪脂2斤,于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膏成,绞去滓。

功能主治折腕,伤筋骨。

用法用量温酒服枣子许1枚,1日3次。并涂敷。

注意忌生葱、猪肉、冷水、芦笋、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六物黄芩汤

    药方名称六物黄芩汤处方黄芩半两,大青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半两,桂心3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婴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

  • 锦鸠圆

    药方名称锦鸠圆处方草决明子、蕤仁(去皮)、羌活(去芦)、瞿麦,各三两;细辛(去苗)、牡蛎(洗.火煅取粉)、黄连(去须)、杜蒺藜(炒.去尖角)、防风(去芦)、肉桂(去粗皮)、甘菊花(净),各五两;白茯苓

  • 金屑辰砂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屑辰砂膏药方名称金屑辰砂膏处方牙硝(枯研)、铁粉(研),各半两;甘草(炙)二两,龙脑(研)二钱,辰砂(研飞)三两,蛤粉(研飞)八两,人参一两,金箔三十片(为衣)。

  • 养神酒

    药方名称养神酒处方当归身60克 大热地90克 甘杞子60克 上白茯苓60克山药60克 苡仁30克木香15克 枣仁30克 川断30克麦冬30克丁香6克 建莲肉(去心)60克 大茴15克 桂圆肉240克功

  • 碧玉饼子

    药方名称碧玉饼子处方坯子1两,黄丹8钱,乳香2钱,没药2钱,珍珠1钱,琥珀1钱,硼砂2钱,海螵蛸2钱,熊胆2钱,冰片1钱,青盐5分,麝香3分。制法上研极细,和匀,又乳至无声,作饼子,瓷罐收密。功能主治

  • 大金花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金花丸药方名称大金花丸处方黄连、黄檗、黄芩、大黄,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新水下。备注加栀子减大黄名栀子金花

  • 虎舌丸

    药方名称虎舌丸处方干虎舌半两(用石臼杵捣为末),生草乌头尖(末)3钱,磁石半两(性紧者,石臼杵捣为末),水银3钱(同磁石末1处研细,令水银星尽),硫黄(舶上者)1钱,消石2钱(同硫黄研),楮实(末)2

  • 宽热饮

    药方名称宽热饮处方枳壳1两(去瓤,锉片,用巴豆15粒,作二边去壳膜心,同炒枳壳至微黄色,去巴豆片),大黄1两,粉草7钱半,元明粉2钱半。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在里,风痰壅满,气促昏闷;或脾

  • 瓜蒂散

    《伤寒论》:瓜蒂散药方名称瓜蒂散处方瓜蒂一份(熬黄)赤小豆一份制法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和匀。功能主治涌吐痰食。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腻,寸脉微浮者。用法用量

  • 桂枝苁蓉汤

    药方名称桂枝苁蓉汤处方甘草1钱,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茯苓3钱,泽泻3钱,橘皮3钱,肉苁蓉3钱。功能主治肝脾湿陷,脂血郁腐之痢疾。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湿寒,加干姜;湿热,加黄芩;后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