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淡豆豉丸

淡豆豉丸

药方名称淡豆豉丸

处方淡豆豉10粒巴豆1粒(略去油)

制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

备注原书云:药后“下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猜你喜欢

  • 陈紫苏散

    药方名称陈紫苏散处方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茴香根1两,独活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荆芥半两,赤茯苓1两,木瓜半两(干者),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制法

  • 龙胆草擦剂

    药方名称龙胆草擦剂处方胆草10斤。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痒止痛。主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旋旋旋旋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用法用量水煎,第1次加水20升,开锅后煮1

  • 黍米粥

    药方名称黍米粥处方黍米40克(净淘)阿胶30克(炙,为末)功能主治治年老体弱,下痢不止,日渐黄瘦无力,纳食减少。用法用量上煮粥,临熟下阿胶末调和,空腹时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 大木香散

    《普济方》卷三八○:大木香散药方名称大木香散处方木香2钱,陈皮2钱,腻粉1字,牛蒡子(瓦上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气疳,腹胀似鼓,兼日到晚壮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陈米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

  • 芙蓉海马丹

    药方名称芙蓉海马丹处方熟地3两(煮,捣),山药(炒)1两半,枸杞(炒)1两半,萸肉(炒)2两,茴香(炒)1两,巴戟(酒炒)1两,苁蓉(洗,蒸)1两,淫羊藿(焙)1两,茯神(人乳拌,蒸)1两,续断(酒炒

  • 寿脾煎

    药方名称寿脾煎别名摄营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处方白术6~9克当归6克山药6克 炙甘草3克 枣仁4.5克远志0.9~1.5克干姜(炮)6~9克 莲肉(去心,炒)20粒人参3~6克急者用30克功能主

  • 通皮饮

    药方名称通皮饮处方广皮3克青皮3克冬瓜皮6克茯苓皮12克当归6克厚朴3克枳壳3克砂仁3克泽泻4.5克车前子6克 鲜姜皮3克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利水退肿,治三焦受寒,气血不和,水气不行,致成三焦胀,腹部胀

  • 五汁一枝煎

    药方名称五汁一枝煎处方鲜生地黄汁40毫升 鲜茅根汁 鲜生藕汁 鲜竹沥汁各20毫升 鲜生姜汁2滴紫苏梗6克功能主治清润心包,濡血增液。治心包邪热郁蒸,心血亏虚,血虚生烦,躁扰不安,或愦愦无奈,心中不舒,

  • 肺痈汤

    《脉症正宗》卷一:肺痈汤药方名称肺痈汤处方当归2钱,白芍1钱,天冬2钱,阿胶1钱,苡仁1钱,银花1钱,连翘8分,桔梗8分。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汉药神效方》:肺痈汤药方名

  • 肠风黑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肠风黑散药方名称肠风黑散处方败酱(烧)、木馒头(烧)、乌头(去核)、甘草(炙),各二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或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