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附子散

白附子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炮)1两,续断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打扑内损及坠马伤。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童便和热酒1盏调下,并3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圣惠》卷十: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半两,附子半两,天南星1分,天麻半两,半夏半两,乌头半两,朱砂1分(细研),干蝎1分,麻黄半两(去根节)。

制法上药生为细散,入研了朱砂令匀。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头痛项强。身体壮热,服诸药不得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良久,以热葱豉粥饮投之,当便汗出。

摘录《圣惠》卷十

《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2两,青木香2两,由跋2两,麝香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面靤痒肿。

用法用量以水和,涂面。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6铢,知母6铢,细辛6铢,芎藭12铢,高良姜12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龋齿及虫痛;口气。

用法用量以绵裹少许着齿上,有汁吐出,1日2度含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石壁经》: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3分,朱砂3分,全蝎分半,黑附子(炮)半两,雄黄半两,羌活半两,石膏7钱半,麻黄(去节)1两,脑、麝(随意入,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夹惊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字,薄荷、腊茶汤调服,如热再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石壁经》

《鸡峰》卷十八: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别名白附散

处方麻黄(不去节)半两,乌头半两,天南星半两,干姜1分,蝎5个,白附子1两,朱砂1分(研),麝香1分(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寒留于骨髓,脑逆,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已;风寒客于头中,偏痛无时,久久牵引两目,遂至失眠。

用法用量白附散(《准绳·类方》卷四引《本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附子气味辛甘大热,入足阳明;麻黄气味辛温,入足太阳;川乌气味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南星气味苦辛温,直入手、足太阴;全蝎气味甘平,入足厥阴,最能行走入络;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朱砂气味苦温,入心;麝香气味辛香,入手足少阴,能引药入络。此因客邪入于头中,偏痛无时,以致失明,非辛香温热能行之药不能搜逐其邪,非温散之药不能送邪达外;外内清平,其病焉有不去者乎?

摘录《鸡峰》卷十八

《理瀹》: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8两,大黄4两,川乌2两,草乌8钱,羌活2两,防风2两,半夏2两,南星2两,天麻2两,白芷2两,细辛2两,麻黄2两,马前子2两,当归尾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生地2两,苏木2两,红花2两,骨碎补2两,灵仙2两,续断2两,延胡2两,灵脂2两,刘寄奴2两,五倍子2两,降香2两,儿茶2两,黄丹2两,石膏(以上皆生晒)2两,松香(去油)2两,乳香(去油)2两,没药(去油)2两,雄黄1两,轻粉3钱,龙骨(杵)7钱,象皮7钱,生龟版7钱,蝉蜕身5钱,蛇蜕5钱,山甲5钱,朱砂5钱,芸香5钱,官桂(锉)5钱,发灰5钱(共末),血竭3两(单研,在后和入),酌加冰、麝。

功能主治跌打各伤。

用法用量以少许掺散阴膏贴;如破者干掺;肿者用葱汁和醋调敷。

摘录《理瀹》

方出《圣惠》卷三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生用)1分,莽草1分,细辛1分,芎藭1分,高良姜1分(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以绵裹少许,着龋上,有汁勿咽。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准绳·疡医》卷三: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密陀僧茯苓白芷、定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上热疮似癣,或生赤黑斑点。

用法用量先用萝卜煎汤洗面净,后用羊乳调,至夜敷患处,次早洗去。

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圣济总录》卷十五: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生用)1两,白术1两,天麻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半两,芦荟半两,丹砂(研)1分,龙脑(研)少许,麝香(研)少许。

制法上药先将白附子等捣罗为末,次将丹砂等研细,同前件药末拌匀,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风邪循风府上至脑户,为脑风头痛。

用法用量早、晚每服1钱匕、用薄荷汁少许、温酒1盏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百一》卷三: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半两(炮),天南星半两(炮),黑附子(炮,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吐化涎。主大人、小儿虚风呵欠。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慢火煎6分,不拘时候服。小儿1钱,水1盏,加生姜3片,慢火煎,不住手搅匀,至小半盏,分3服。

摘录《百一》卷三

《永类钤方》卷十一: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别名附子

处方荆芥穗4两,菊花3两,防风3两,木贼(去节)3两,白附子3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粉草(炙)1两,制苍术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

功能主治发散初起黑花,昏蒙内障。

用法用量附子汤(《审视瑶函》卷五)。方中白附子原脱,据《准绳·类方》补。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白附子散

药方名称白附子散

处方附子1两,木香半两,由跋半两,麝香1分(细研),细辛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及酒渣疱痒发歇。

用法用量方中由跋,《普济方》作,“细辛”。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 补心散

    药方名称补心散处方四圣汤加石菖蒲、石莲肉、石膏。功能主治小儿心气不足,神情恍惚。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 先期汤

    药方名称先期汤处方生地黄川当归白芍药各6克黄柏知母各3克 条芩黄连川芎阿胶(炒)各2.4克艾叶香附炙甘草各2.1克功能主治治经水先期。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证治准绳

  • 狗蝇散

    药方名称狗蝇散处方狗蝇(专攒犬身毛内及狗屎中,色正黄,扑之暂死,少顷复活)不拘个数(炙新瓦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热毒壅之证,在前未能清涤,则于7-8日间浆必不起,而有紫黑干枯及青灰倒陷者。用法用量

  • 万应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万应膏药方名称万应膏处方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及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 定粉大黄各15克制法上十九味,除定粉外,用净香油2.5千克,将药浸入油内,春

  • 柴葛五苓散

    药方名称柴葛五苓散处方柴胡、葛根、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功能主治时疫兼痢,太阳症不见,而微见少阳、阳明症者。摘录《瘟疫明辨》卷末

  • 龙脑膏

    《圣惠》卷三十二:龙脑膏药方名称龙脑膏处方白龙脑1钱(细研),蕤仁1分(去赤皮),杏仁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制法上研如膏,同人乳汁调和令匀,瓷盒中盛。功能主治眼胎赤及生疮,怕见风日。用法用量每以铜

  • 蝉退甘草汤

    药方名称蝉退甘草汤处方大蝉退21个(去足),甘草1钱半。功能主治小儿斑疮。用法用量用水半碗,煎至1小盏,旋旋与服。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 门冬甘露饮

    药方名称门冬甘露饮处方麦门冬6克(去心)黑参黄芩栝楼根连翘各3克 生甘草1.5克 灯心20茎竹叶20片功能主治治麻疹热甚口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龙芽一醉饮

    药方名称龙芽一醉饮处方龙芽草(5月5日端午采收,阴干)。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将好酒浸,捣取汁。量加乳香、没药、绿豆粉,入汁内同饮,将滓敷疮上。注意此日不许吃一些茶水,只可饮酒,亦不可用水洗面。摘录《

  • ***仁粥

    药方名称***仁粥处方***仁10克粳米50克制法先将***仁捣烂水研,滤汁,与粳米煮作粥。功能主治润肠通淋,活血通脉。适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利、关节凝涩等。用法用量任意食用。注意***仁食入过量可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