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应丸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

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

功能主治治内伤生冷,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连60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吴茱萸(净)60克罂粟壳30克(去筋、木,十分净,炒黑色)木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胨仓米粉同好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泻肠鸣腹痛,赤白痢,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

《医略六书》卷十九: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大黄90克(酒浸,九制)人参18克鳖甲60克(生醋炒)当归60克桃仁60克(去尖)生地120克黄芩30克甘草18克

制法捣为细末,韭汁糊丸,每丸9克,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干血痨。干血内结,瘀热不化,郁久成痨,男子则遗精,女子则不育,脉涩沉数。

用法用量经闭者,红花酒下2丸,骨蒸者,地骨皮,咳嗽者,桑白皮,并俱用童便煎净汁送下1丸。

备注方中大黄荡热启闭,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经;人参扶元补气,生用少佐诸药以助力;鳖甲桃仁散结破坚;甘草缓冲州之气;黄芩清内伏之热;当归养血活血,助生地以滋新血;丸以韭汁开血结,衣以朱砂宁心神,配合成方,共奏活血化瘀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猜你喜欢

  • 赴晏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赴晏散药方名称赴晏散处方麸仁不以多少(去心,芽儿是心也)。制法上药于湿乳钵内研极细,烂摊在碗底,艾烟熏之,干为度,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病眼。用法用量用头首儿孩乳汁,就

  • 巨胜汤

    药方名称巨胜汤处方巨胜(炒)3两,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芍药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不足,宽中止痛,益气,利小便。主虚劳小便难。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

  • 导饮丸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饮丸药方名称导饮丸处方青皮陈皮京三棱(炮)广茂(炮)黄连枳壳(麸炒)各30克大黄黄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牵牛各12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气滞水停,两胁

  • 消瘀止痛药膏

    药方名称消瘀止痛药膏处方木瓜60克栀子30克大黄150克蒲公英60克 地鳖虫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用法用量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 化痰膏

    《眼科临症笔记》:化痰膏药方名称化痰膏处方生半夏3钱,生胆星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胞内痰核。用法用量干醋调涂。摘录《眼科临症笔记》《鸡鸣录》:化痰膏药方名称化痰膏处方梨汁2杯,藕汁2杯,芦菔汁

  • 定喘养肺丸

    药方名称定喘养肺丸处方木香56两,煅石膏40两,陈皮80两,苦桔梗320两,麻黄8两,五味子炭160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炮制合格。苦桔梗120两,甘草50两,木香30两煮提两次,第一次2.5小时,

  • 扶阳济明汤

    药方名称扶阳济明汤处方桂心、姜炭、陈皮、槟榔、桔梗、玄参、黄芩、黄连、当归、腹皮、大黄、芒硝。功能主治发喘,痰火夹寒,面白身热,四肢逆冷,大渴不休,大便癃闭,邪热在里,宜攻之症。用法用量加柿蒂3个为引

  • 扶阳汤

    药方名称扶阳汤处方鹿茸15克(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熟附子9克人参6克 粗桂枝9克当归6克蜀漆(炒黑)9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扶阳祛寒。治少阴三疟,久而不愈,气血两虚,形寒嗜卧,发时不渴,舌淡,脉微。

  • 加味两仪膏

    药方名称加味两仪膏处方党参8两,熟地3两,归身3两(炒),黄耆3两炙(或加制附子1钱)。功能主治阴阳双补。主虚证厥逆;吐血;以及大汗淋漓虚脱证。用法用量大乌梅40个,煎1沸,去核,合前药同煎成膏,冲服

  •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归脾汤药方名称归脾汤处方白术茯神(去木)黄耆(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补血养心。治思虑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