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散

芦根散

《圣惠》卷五十: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木通半两(锉),射干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噎不下食,心胸烦闷,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六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蓝叶1两,不灰木2两(以牛粪烧),紫檀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卒中毒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蓝汁调下,粥饮调服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地骨皮1两,茅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1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百合3分,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3分(锉),黄耆3分(锉),赤茯苓2分,黄芩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饮水多,或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0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七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半夏2两(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7-8月,伤寒烦热,心胸妨闷,咳嗽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2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麦门冬1两(去心),子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手足烦热,多渴,或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麦门冬半两(去心),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频频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六十二: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连翘1两,玄参1两,射干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羚羊角屑1两,寒水石2两,甘草3分(生,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身体烦躁,热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3分,桑根白皮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烦躁,体热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不能下食,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知母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7片,粟米10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竹茹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握(锉),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2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心胸妨闷,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烦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茅根(锉)半两,赤茯苓半两,黄芩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烦闷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小麦50粒,糯米50粒,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 愈风散

    药方名称愈风散别名如圣散(《政和本草》卷二十八引《经验方》)、荆芥散(《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华佗愈风散(《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处方荆芥(略焙,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中风口噤,牙关紧急,手

  • 服椒方

    药方名称服椒方处方川椒。制法拣净去目及闭口者,于铫内炒令透,于地上铺净纸2重,用新盆合定,周围用黄土培之半日,去毒出汗,然后取之,晒干为度;只取椒于瓷合子内收。功能主治通神延年。主肝肾虚风上攻,眼生黑

  • 吹喉药

    《串雅内编》卷一:吹喉药药方名称吹喉药处方白矾3钱,巴豆5粒(去壳)。制法用铁杓将矾化开,投豆在内,俟矾干,取出巴豆,将矾收贮。功能主治急缠喉风,乳蛾,喉痹。用法用量遇喉痛者,以芦管吹之。摘录《串雅内

  • 椒目煎

    药方名称椒目煎处方椒目半钱,黄牵牛半钱,桂半钱,昆布3分,海藻3分,甜葶苈3分,牛黄1分,人参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睡卧不得。上喘气急。用法用量每服10

  • 舒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舒筋养血汤处方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功能主治活血养血,舒筋通

  • 青蒿鳖甲丸

    药方名称青蒿鳖甲丸处方人参45克黄耆45克白术30克 生地黄120克鳖甲60克龟版胶60克青蒿穗60克地骨皮60克秦艽45克知母45克川芎30克牡丹皮30克黄柏3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

  • 沉香磁石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沉香磁石丸药方名称沉香磁石丸处方沉香15克(别研)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细研,水飞)胡芦巴(炒)川巴戟(去心)阳起石(煅,研)附子(炮,去皮、脐)椒红(炒)山茱萸(取肉)山药(炒)

  • 板蓝根汤

    药方名称板蓝根汤处方板蓝根12g,银花12g,连翘12g,蒲公英15g,车前子12g,泽泻6g,黄芩3g,夏枯草9g,薄荷4g,茯芩9g,冬瓜皮12g。功能主治日光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

  • 结毒牛黄丸

    药方名称结毒牛黄丸处方透明雄黄4两(研细)。制法取芦柴截筒,将雄黄末装入,面塞筒口,将锅内放水,上用芦柴作架,取雄黄筒横放架上,离水2寸许,蒸4炷香足,火候方到;次早取出雄黄,每雄黄1两,入好牛黄4分

  • 定痛追风散

    药方名称定痛追风散处方全蝎1钱,白芷1钱,细辛1钱,荆芥1钱,防风1钱,川芎1钱,川椒1钱。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牙疼。用法用量煎汤热漱,吐去。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