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半夏汤

黄芩半夏汤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黄芩半夏汤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

处方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天寒,加桂枝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黄芩半夏汤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

处方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包热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上水2盏,加姜3片,枣1枚,煎8分,食远服。

天寒,加桂枝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猜你喜欢

  • 醒脾升陷汤

    药方名称醒脾升陷汤处方生箭耆12克白术12克桑寄生9克 川续断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龙骨(煅,捣)12克牡蛎(煅、捣)1.2克 川萆薢6克甘草(蜜炙)6克功能主治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用法用量

  • 姜鸡蛋

    药方名称姜鸡蛋处方鸡蛋1个。制法煮2-3沸,取起,去白用黄,研碎。功能主治小儿痢疾。用法用量以生姜汁半钟和匀服之。注意不宜吃茶。摘录《仙拈集》卷三

  • 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药方名称地黄丸拼音Dì Huáng Wán别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

  • 蚕沙膏

    药方名称蚕沙膏处方原蚕沙2升(炒,研),麦麸3升。制法上和匀,米醋4升煮调,瓷器盛。功能主治伤折,恶血不散。用法用量量损处多少涂敷,以绢帛裹之,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 沉香养脾丸

    药方名称沉香养脾丸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川面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缩砂半两,沉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丸。功能主治益脾养胃,助气

  • 蜡弹丸

    药方名称蜡弹丸处方白茯苓2两,山药(炒)3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半,黄蜡2两。制法上以前3味为末,研匀,熔蜡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盐汤嚼下。各家论述《准绳·类方》:山药、茯苓、杏仁

  • 补血安胎理风汤

    药方名称补血安胎理风汤处方川芎2钱,天麻2钱,黄芩2钱,羌活5分,防风5分,荆芥5分,白芍3分,当归3分,人参3分,紫苏4分,甘草4分。用法用量孕至4-5月,患吐血衄血及损伤血,蓦然口噤项强,手足难动

  • 玄兔丹

    药方名称玄兔丹处方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五味子(酒浸.别为末)称七两,白茯苓、干莲肉,各三两。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六两,将所浸酒馀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捣数千杵,圆如梧桐子大。

  • 莲花饮

    《幼幼集成》卷三:莲花饮药方名称莲花饮处方白莲须粉干葛 白云苓 大生地各3克 正雅连天花粉人参北五味 净知母炙甘草淡竹叶各1.5克 灯心10茎功能主治泻火生津。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 马齿苋汁

    药方名称马齿苋汁别名马齿汁处方马齿苋。制法上药烂捣,绞取汁3合。功能主治小儿赤丹,色纯赤,为热毒搏于气血。冷利。用法用量马齿汁(《卫生总微》卷十一)。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