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
薮相关字典
薮[sǒu]字的成语
- 才墨之薮[cái mò zhī sǒu]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逋逃之薮[bū táo zhī sǒu]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 薮中荆曲[sǒu zhōng jīng qǔ]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 山薮藏疾[shān sǒu cáng jí]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疾:病,指容易致病之物。山间的湖泽非常辽阔,难免隐藏有害之物。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 
- 竭泽焚薮[jié zé fén sǒu]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言谈林薮[yán tán lín sǒu]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薮[sǒu]字在结尾的词语
- 奥薮[ào sǒu]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 邃薮[suì sǒu]指深广的沼泽。 
- 窭薮[jù sǒu]浅薄。 
- 郊薮[jiāo sǒu]郊野草泽之地。 
- 陵薮[líng sǒu]山陵和湖泽。泛指山野。 
- 逋逃薮[bū táo sǒu]藏纳逃亡者的地方。语本《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故薮[gù sǒu]指从前栖息的泽薮。 
- 榛薮[zhēn sǒu]山林,丛林。 
- 增薮[zēng sǒu]野草丛生的洼地。 
- 山薮[shān sǒu]1.山深林密的地方。 2.山林与湖泽。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 
- 抖薮[dǒu sǒu]见“抖擞”。 
- 寠薮[lóu sǒu]见“寠数”。 
- 材薮[cái sǒu]人材聚集处。 
- 麓薮[lù sǒu]山麓和泽薮。 
- 泽薮[zé sǒu]大泽。 
- 幽薮[yōu sǒu]僻静的草泽。 
- 林薮[lín sǒu]1.山林与泽薮。 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 九薮[jiǔ sǒu]指古代九大湖泊。 
- 川薮[chuān sǒu]川泽。 
- 伏薮[fú sǒu]方言。谓鸡孵卵。 
- 盗薮[dào sǒu]强盗聚集的地方。 
- 八薮[bā sǒu]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 区薮[qū 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 弊薮[bì sǒu]弊害之渊薮。 
- 逋薮[bū sǒu]犹言逋逃薮。 
- 诤薮[zhèng sǒu]争讼的渊薮。诤﹐通“争”。 
- 巢薮[cháo sǒu]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 逃薮[táo sǒu]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 
- 渊薮[yuān sǒu]鱼和兽类聚居的处所。比喻某种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士之渊薮|道之渊薮。 
- 财薮[cái sǒu]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 谈薮[tán sǒu]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刘孝标注引《惠帝起居注》﹕“頠理甚渊博﹐赡于论难。”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 2.多人聚谈之所。 
- 利薮[lì sǒu]财利的聚集处。 
薮[sǒu]字在开头的词语
- 薮泽[sǒu zé]1.指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地带。 2.犹渊薮。喻人或物荟聚之处。 3.犹草野。 
- 薮牧[sǒu mù]畜牧之地。亦指从事畜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