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管理调研报告(精选八篇)

发布时间: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精选8篇)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1

**镇位于*市区南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民风敦厚,民俗纯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该镇的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庙会是一种集民俗信仰、商品交易、文化娱乐等项目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一、**镇庙会文化活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迅速恢复和弘扬,特别是农村庙会文化活动。据调查统计,目前该镇建有庙宇48座、祠堂26座,遍及全镇21个村社,其中在活动中有抬菩萨出巡的45处、搭台演社戏的45处。活动时间大多在农历八月至来年正月,也有在农历五月。

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拜神祭祀(给村社所供养菩萨过生日)、抬菩萨出巡等活动,带有部分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广大群众热衷于拜神祭祀,肆意操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造成铺张浪费,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管理引导下,庙会文化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在拜神祭祀过程中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封建礼仪,举行舞龙弄狮、大鼓凉伞、手持火灯(耍社火)等民间艺术表演,举办芗剧、木偶、电影等演出,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咨询服务,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人们情感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以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必竞带有一定的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引导,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经过全面调查,发现该镇以往的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1、领导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基层领导对庙会文化活动缺乏理性认识,认为庙会只是农村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活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意识到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它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其自发、自由活动。

2、管理制度松散,力度不强。虽然各庙宇都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组织能力差,加上镇村两级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寺庙未批先建现象时有发生,庙会文化活动仍有不文明庸俗低趣的形式出现,宗族派系争端尚未完全消除,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3、审美取向含糊,品位不高。普遍村社认为,庙会如同村民逢年过节一样,拜神祭祀,操办酒席,请来剧团演戏,宴请亲朋好友。把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部份忽视掉,致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如曾闻名闽南一带的古县南音唱腔消失了,明代传承至今的大鼓凉伞表演服装道具也变样了。反之,名为活跃氛围而公开放映格调低下的录相片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庙会文化活动品位明显下降。

4、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开发。庙会既是传统民间集市的一种形式,又是汇集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个庙会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该镇的白云岩寺庙,是宋绍煦年间朱熹讲学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闽南一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把该庙会举办成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的大型活动,那么将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建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对庙会文化活动没有很好地管理与引导,庙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挖掘,其价值未能开发利用。

三、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庙会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值得基层领导探讨的问题。对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等要求,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1、广泛宣传,增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集提供我国宗教信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庙宇活动管理等文字图片资料,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在节庆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庙会文化活动的要求规范和目的意义。

2、加强管理,规范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行为。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庙会文化活动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把庙会文化活动作为年终镇村挂钩分管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重大庙会文化活动之前,邀请文化、宗教、法律等专家举办庙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全镇各村社负责活动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参加,使他们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文明有序地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由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宗教、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抵制和摒弃一些低级、庸俗、鄙陋的活动内容,有效地避免火灾和消除治安隐患,使庙会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

3、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倡导将村社庙宇(祠堂)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增加新的活动形式,渗透先进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组织法制图片展览,赠送农业、科技书刊资料,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化群众思想观念。目前多数村社庙宇(祠堂)已改建成老人协会活动或文化活动场所,如路边村浦园下社把原来用于宗族集聚的旧祠堂改建为村老人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该社的民间武术南太祖拳术及弄狮已成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多次派队参加**市、龙文、等地举办的民间地方拳术比赛,屡获南狮表演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4、传承发展,提高庙会文化活动品位。**镇庙会文化活动绚丽多彩,孕育着舞龙弄狮、大鼓凉伞、手持火灯、芗剧、木偶、锦歌、南音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表达着当地人民的个性特征、亲和力与凝聚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密配合上级文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应对措施,健全保护机制,着手在硬件建设、资料搜集与保护传承、研究创新、开拓市场、加强宣传等方面来传承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传承单位创造条件,提供环境,给予扶持,让其进行传帮带,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培养新生力量。充分发挥庙会地方特色,组织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表演活动,进一步提高庙会文化活动品位。

5、积极创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管理与引导的同时,不断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积极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使农村庙会文化活动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相互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平台。如20xx年6月,该镇在白云岩庙会期间举办了大型的旅游商贸文化活动,邀请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前来参加。通过这次活动引进外来企业5家(其中港资、台资各1家),签订外销荔枝、蘑菇等农副产品40万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2

我从事农村中学财会工作已有近十五年,亲眼目睹了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过去和现状,从管理方法到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近几年来,根据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已逐步开始走向规范化。首先固定资产处置日趋规范。根据资产报废程序及处置要求,报废的资产由财政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经过这几年的实施,校园能做到按照程序操作,自行处置资产的情况基本杜绝。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率提高,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以资产的登记情况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依据,资产的使用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资产购置逐步趋向理性,校内资产闲置率下降。再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这是各方思想意识略有提高的体现。

(一)家底不清。

很多学校账实不符及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主要原因:一是保管人员更换时,交接手续不完善,造成资产的流失和账目不清。二是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调整、存放处室的变更等没有按规范程序办理,造成账与实物不相符。账账不符主要原因:一是因工程的竣工决算未完结而没有办理验收入账工作,形成账外资产,部分属于行政调拨的房屋等资产,由于没有取得相关的调拨凭证或者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而且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经办人,造成入账不及时、不准确。二是设备购置、验收、资产保管、财务核算各项责任人各司其职,相互不通气,造成入账不及时。三是财务核算科目与固定资产管理明细存在脱节,使得财务核算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类别和数量进行,账账核对存在困难。

(二)管理人员水平低,无专业素养。

很多中学在安排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要么安排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综合能力不太强、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工作效率低,要达到管理的规范性难度较大;要么安排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兼职管理,但这些人员平时忙于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同样达不到管理的规范性。

(三)教学为先,固定资产管理领导不够重视。

领导的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作为教育部门,教学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手段、工具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一些学校领导盘算的只是本单位的现金余额有多少,很少顾及固定资产余额,没有过问固定资产的保管和利用情况,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盲目攀比,不管有用没用,你有我也有,争购高档设备和仪器,有的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的积压。

(四)资产购置缺乏科学性。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中学对原有的教学楼、食堂以及电教化设备等大型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复、新建、购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为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后勤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校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整体规范,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物尽其用,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另外,很多学校不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购置价格昂贵但使用效率极低的设备,造成功能闲置浪费;加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人员缺乏正确的操作知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也形成浪费。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不依照实际工作需要,甚至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有些项目建设不从实际出发,花钱不少,作用不大,形同虚设。

(一)摸清家底。

一是设置资产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其与固定资产管理类别相符,加强财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一对应性,便于财务账与资产账的账账核对。二是加强条形码的管理。扩大扫描机的配置范围,同时,建立资产跟踪、资产处室变更、资产处置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校园无形资产、房屋及建筑物的核算,彻底摸清家底。

(二)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工作高效的保证。首先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采购、保管员、财务组成,避免推诿、脱节等现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并贯彻落实。其次要安排有能力、有水平的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注重本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充分给予各种培训机会。再次建立固定资产的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奖评中,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除此以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全员管理。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借鉴图书借阅的经验,针对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及损坏率较高的资产,实施卡片跟踪制;借鉴入门卡管理理念,针对公用处室资产,实施入门登记制。卡片跟踪制,即每个可流动资产及维修率较高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登记卡,该卡随资产流动而登记,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数字化管理,对于使用超过期限的资产设置警报装置,

提醒管理员进行催还,对于维修次数超过计划数的资产设置报警,提高使用者的保管意识。

(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

在学校应设置资产会计岗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员有专业知识的要求,至少要求有相关经验,如仓库保管或档案管理经验等。还要对资产管理者进行全面培训。建议国资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程序、方法、要求作为培训的内容,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考核大纲,对于各位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持证上岗。

(五)科学合理的进行固定资产购置。

学校要根据每年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校园的资产管理者提供设施设备配备的建议和指导,将耐用的、实际效果好的设备介绍给学校,对效果不佳的、容易破损的、不易管理的设备不予接受申请,要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优化购置。(蒙城县赵集初级中学李兆军)

参考文献:

1、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2、史少华、徐伟侠。《论加强固定资产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3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路面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我省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地区差异较大,加之养护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养护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拟定了《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职责分工等进行了规范,为理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各种关系、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水平,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省厅将《关于我省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的探讨研究》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为此,我们在前两年农村养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浦江、海盐、安吉等各具特色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践探索和分析,同时借鉴省外养护管理经验,对群众性养护、分段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养护等养护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现有里程和规模

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止,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为85643公里。按目前行政等级标准分,其中:县道23097公里、乡道15873公里、村道4667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其中:一级公路1019公里、二级公路3648公里、三级公路6935公里、四级公路43895公里、等外公路30146公里;按路面类型分,其中:水泥砼路面36329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8965公里,简易铺装路面17089公里,未铺装路面23258公里。铺装路面公路里程合计62384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2.84,到20xx年底乡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后,铺装路面公路里程将增加5000多公里,达到67000多公里。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现状

20xx年前我省各市、县均设有专业和县乡两个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国省道和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20xx年养护体制改革后,实现了两合并,即:所有市和绝大部县专业与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合并,国省道、县乡道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统一由市、县公路管理机构负责,部分市、县公路管理机构内相应增设了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内设机构。

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县道和乡道大部分已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管养范围,基本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县为主”。村道公路的管养,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一直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管理范围。在养护资金安排上,目前仍沿袭过去专业养护经费和县乡养护经费分别安排下达的方式。县乡养护经费由省汽车养路费切块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解决。

农村公路养护生产运行机制

目前,县道公路的养护生产基本上采用国省道的养护运行机制,走养护市场化的路子,主要由专业养护队伍进行养护,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行业管理。乡道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主要由乡镇政府负责,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行业指导和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我省乡村道的养护生产运行机制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由乡镇成立固定的专门养护队,负责乡村道的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养护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并有少量的机具设备;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解决。这种模式一般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采用较多。

模式二:乡镇政府按行政区域将乡村道公路的路面保洁、巡查、行道树维护等日常管养工作分段包给沿线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将乡村公路养护工作承包给村里的农户。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由专业队伍施工;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和村委会解决。

模式三:由村委会组织,一年对行政区域内的乡村公路集中进行二、三次季节性、不定期的突击养护。这种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较多。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主要通过投工投劳解决。这种模式养护成本相对较低,但缺乏长效的管理手段,而且养护质量较差。

二、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公路路况总体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加之长期养护管理“缺位”,致使农村公路基础薄弱,路况总体较差,公路等级普遍较低,绝大部分为准四级或等外公路。且绝大部分乡村道路的桥梁又是由民间桥梁改造利用,病危桥梁较多,道路安全设施、标志标线也不够齐全。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公路法》对县道、乡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规定,但对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规定。由于村道公路至今未有明确定义、管理主体不明确,养护管理严重”缺位”。虽然县道和部分乡道养护由县交通局或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道养护责任归属乡镇,村道养护责任名义上也落实到乡镇,但因经费无着落,乡镇基本上不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地方政府方面,由于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部分乡镇认为乡、村道路建好以后,养管工作就是交通部门的事,没有把乡村公路的管养工作纳入正常的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个别地方还出现损坏或破坏乡、村道路的现象。而且,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较为突出。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资金缺少来源,资金筹措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正常养护无法维持。

20xx年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后,县道和乡道养护经费主要由汽车养护费切块补助和地方手拖费、摩托车费补助解决。但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公路建设的投入,忽视养护管理的投入,使得县乡道公路养护经费不能足额到位,县乡道公路养护管理不能到位。

村道公路由于一直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的管养范围,没有正常固定的养护经费来源,而多数村在修建村道公路时已负债累累,根本无法筹出资金来养护,导致村道失养情况普遍严重。加之农村费税改革后,财政支付转移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太少,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温岭市现有机动车保有量近26万辆,并将以35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超限运输问题严重,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但养护资金投入甚少;仙居县每年通过支付转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100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发放县道养路工工资,剩下的60万元由财政核发到各乡镇,用于2392公里乡村公路的养护,每公里年养护资金250.8元。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养护质量难以保证,缺乏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由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无法建立,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养管体系未真正建立,缺乏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固定的管养机构和专业的养护人员,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无法承担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三、建立以县为主的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鉴于我省农村公路及其养护管理的现状,为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改善并提高农村公路路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根据国办发4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拟定了《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及《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我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建设的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新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和“管养分离”的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管理工作的范畴。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乡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应当切实认真履行上级政府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或专职机构,并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生产专职人员。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执行部门,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行业管理范畴,加强指导、考核、监督。其所属的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作为公路行业管理的实施部门,应落实人员、增设相应的内设机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增设农村公路养护科,市级增设农村公路养护科,县级相应增设农村公路养护科。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人员每个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增加15-25名,省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增加15-25名,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管理职责。

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

各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都应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积极组织筹措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建立由财政投入、养路费和其他资金共同组成的多渠道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的保障体系。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养护经费全部由国家承担目前尚不可能,应不断拓宽多种资金筹措渠道:即除手拖费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外,省、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争取补助一部分,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承担一部分,乡镇也自筹一部分,积极鼓励社会、个人捐资等。

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管养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推行招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等模式,建立健全养护市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养护施工单位;日常小修保养由行政村落实农民养护工具体负责养护。养护形式可多样化:平原地区乡镇可在养护里程较多的区域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站,集中负责该片区的农村公路养护;山区养护里程短的或路线比较偏的农村公路养护,可承包给个人或家庭养护,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实行弹性养护制,忙时干农活,闲时养村道,不拘形式养好路。农民养护工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从村委员会或乡镇政府领取劳动报酬。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培训农民养护工,真正做到:责任在乡镇,实施在村组,受益在群众。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机制。省里应抓紧出台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养护工作监督考核提供依据。县级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对乡镇考核的内容,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副职领导专职负责此项工作。乡政府要建立对村的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养护经费拨付激励机制,将拨付的资金与农村公路养护路况直接挂钩,行业部门与乡镇签订合同,实行定期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示,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养护资金和奖励经费,确保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金华市浦江县就是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养护管理模式

由于我省农村公路总量和增量很大,地区差异也比较大,其养护管理的模式不应搞全省“一刀切”,要区别发达县市和欠发达县市、平原地区和山区、低等级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差异,走专业管理和乡村基础管理相结合、专业养护和乡村养护相结合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公路站、交调站、村级组织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宜当地情况的管理方式。

农村公路的管养模式分析

根据国务院国办发〔20xx〕49号文精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交通行业管理,县、乡政府、村或交通部门分级实施的管养体制。农村公路管养的多方参与已成为突出的特点。农村公路的管养既有直接实施者,又有多个间接参与者,既有行业管理者,又有具体组织实施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按照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不同,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即: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公司养护。

1、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这曾经是农村公路养护中采用最多、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费税改革前,许多地方都规定农村居民必须承担法定公路建勤义务工和车辆建勤工,利用农闲季节集中养护农村公路。该方式组织者一般是乡级政府或者村委会,群众出劳动力,市交通部门或乡级政府补助部分砂石材料费。主要适用于道路等级低、交通量小、专业机械化难以开展的乡道和村道,尤其是路线长、人口密度低、地形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区公路。该方式最大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对缺乏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但随着费税改革的实行,“两工”逐渐取消,从政策上讲,村民已经没有进行农村道路养护的义务,其适用范围缩小到通过“一事一议”的村道养护。

2、分段承包。分段承包到户的农村公路养护方式,一般是根据路段等级、交通量大小、养护材料远近等测定每公里所需养护经费,然后以招投标的方法承包给农户并签订承包责任书。组织者一般为市县级公路养护部门或者乡级政府。该方式是专业化、市场化养护公司的雏形或者低级形式,主要用于交通量小、等级较低的一般农村道路。养护内容也仅限于路基、路肩、边坡和低等级路面的日常性养护。优点在于易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竞争降低了养护成本,且小规模零星作业方式,比较符合农村公路分布广的特点。

3、道班养护。这是目前农村道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县级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以道班的形式在重要农村道路沿线布设;另一类是由地方交通主管部门领导,在乡级政府成立派出机构,如交管所或者交管站,从事养护生产;第三类由乡政府领导的机构对乡道进行养护。该方式优点是具备一定的养护机械和相对固定的人员,道路养护质量较高,基本能够完成除大中修外的农村公路和桥涵的养护工程。缺点在于养护生产与养护管理没有分开,上述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管理职能,养护生产的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养人不养路”的现象。且乡级政府领导的养护机构多属临时性机构,常常面临资金困难,养护队伍也不够稳定。

4、专业公司养护。养护公司是拥有独立注册资金、相应设备及技术人员和施工资格,在工商税务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资金调配和人事权利,在法律上与公路管理部门处于独立平等地位,真正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按照性质可分两类:一类是适应市场要求,由社会性资金投资建立起来的股份制公司;另一类是由原来的公路管理机构剥离管理职能后,经过改制建立起来的股份制公司。专业公司养护真正实现了养护的管理与生产分离,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养护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养护公司从具体的事务管理脱离出来,转向合同管理,公路养护质量高、效率高。其缺点在于,由于农村公路分布相对分散,对于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不够大的地区,尚难以全面推广。且农村公路养护采取专业公司养护的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主体较少,投标不具备竞争性;二是资金问题;三是目前对承包商的有效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

根据上述四种养护管理方式的分析,我们认为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将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公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机构精干、体系完整、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管理顺畅、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有效监督、办事高效”的养护管养体制。

1、实现养护管理和养护生产的分离或部分分离。把公路养护生产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组建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明确公路管理部门与养护公司为业主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对公司养护机构的人事、用工等问题由企业自主进行。对于难以实现管养分离的,可以通过人员分类管理实现部分分离。

2、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不够成熟或难以发挥市场作用的时候,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制度,建立完善各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包括分段到户、道班承包等,全面推进定额养护和计量支付。公路管理机构对养护生产的管理要逐步实现合同管理。

3、根据本地区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条件下,充分实现养护方式的多样性,保证其足够的灵活性,以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4、积极培育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积极培育县级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并逐步融入整个公路养护市场中。改变原有养护在较为封闭的行业内部进行的方式,以提高养护生产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将养护生产逐步推向社会,适应市场化要求。

5、积极筹措包括养路费、财政转移支付和手拖费等各方面资金,逐步实行公示、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供给效率。在养护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实行公开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业主、养护施工、养护监理三方面相互监督、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体制。

农村公路养护的具体组织形式

1、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组织形式,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会同乡人民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一般应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有相应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和县道日常养护可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对自然条件特殊,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养护单位的乡道、村道公路,应充分发挥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委托、个人分段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养护方式,同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也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同时,鼓励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绑招标,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施工、监理队伍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油路挖补和水泥路修补等小型养护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

2、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要加强对新体制的研究、指导工作,努力探索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日常养护管理、桥梁隧道管理和养护市场化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大胆试验”的原则,指导总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式。特别是要加快对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充分鼓励、发挥乡、村两级组织在养护管理中的积极性。对各地探索的“分管分养、统管分养、乡管乡养、乡管村养、乡管民养、乡管市场养”的模式加以总结提升,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管养模式。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4

衡阳市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市,全市农村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1571万亩,现有农业户数152.53万户,农业人口600.02万人。辖195个乡镇,4902个行政村,55591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449.71万亩。近几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尤其在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及土地征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关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情况调研的通知》、《省经管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市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各县市区经管局按照通知要求对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情况开展全面调研,市农经处唐东荣处长带领有关人员于3月12日-14日对祁东县归阳镇、洪桥镇,常宁市胜桥镇、罗桥镇进行专题调研。

一、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现状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日益完善。一是二轮土地延包扫尾工作基本完成。近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圆满地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扫尾工作。截至XX年底,已确权耕地面积为440.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94%;签订完善承包合同143.36万份,占应签合同的95.93%,换、补核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40.54万本,发证率达98.03%。二是土地整理面积逐年扩大。截至XX年底,全市共开展土地整理面积21.55万亩,确权到户面积16.48万亩,确权到人未确权到地面积2365亩。三是农村土地基本用于农业生产。我市耕地主要用来种植水稻、烤烟、油菜、花生、大豆、红薯等作物,全市农村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面积340.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79%,其中粮油作物种植251.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92%,经济作物亩89.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9.88%;休闲农业1.2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28%;抛荒一年以上耕地1923亩,承包耕地建房面积1294亩。

2、农村土地流转形势日益看好。一是流转面积不断增加。截至XX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417.63万亩,比XX年增加33.0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193.1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1.6%,比XX年增加7.16个百分点;林地流转面积162.41万亩,比XX年增加1.87万亩;养殖水面流转面积29.12万亩,比XX年增加0.94万亩。二是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截至XX年底,全市规模经营50-100亩流转主体达3519个,涉及流转面积53.1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2.85%;规模经营100-500亩的流转主体达944个,涉及流转面积37.8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06%;规模经营500亩以上的流转主体318个,涉及流转面积122.5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9.35%。三是流转形式多样,以转包、出租为主。截至XX年底,转包面积145.3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4.8%;出租面积16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0.47%;转让面积27.7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6%;互换面积为11.8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83%;入股面积39.43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44%;其它方式流转面积25.2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04%。转包和出租占总流转面积的75.27%,特别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流转价格也得到逐步提高,土地流转由原来的多数无偿代种、代耕转变为有偿流转,流转价格一般在100-500元/亩之间,最高的达到750元/亩。四是流转受让主体趋向多元化。随着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流转市场的逐步形成,一大批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把农业作为一个新投资领域,积极发展种养业。截至XX年底,全市农户间土地流转面积202.7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8.54%;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106.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5.5%;流入企业70.8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6.96%;流入其它主体37.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五是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热情高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对农业投入的加大,我市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市油茶产业化的气候逐步形成,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企业等群体纷纷将发展目标转向农业,采用工商资本租赁或入股等形式流转农村土地,直接投资参与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据统计,截至XX年底,全市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面积达435652亩,其中以直接经营方式流转的面积为239652亩,占工商资本参与流转面积的55.01%,分片承包经营方式流转面积83470亩,占其工商资本参与流转面积的16.16%,流转资金投入达261837万元,流转土地主要用于油茶、果蔬、畜禽、粮食、烤烟等规模种养。六是流转程序不断规范。截至XX年底,全市参与流转耕地的农户达71.07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47.33%;共签订流转合同67.44万份,其中签订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35.45万份。

3、农村土地征占用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征用面积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建设项目及省、市重点项目增多,城镇的扩展,各种用地需求不断增多,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截至XX年底,全市共征占农村土地总面积是49159.98亩,其中征占耕地21436.36亩,占征占总面积的43.6%;征占林地15197.73亩,占征占总面积的30.91%;征占其它农用地12525.9亩,占征占总面积的25.48%。征占地用于公益性用地面积24855.36亩,占征占总面积的50.56%;用于企业用地8501.82亩,占征占总面积的17.29%;用于商业性用地面积6516.4亩,占征占总面积的13.26%;用于房地产用地面积8152.4亩,占征占总面积的16.58%。二是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逐步提高。据调查,我市大部分土地征收协议中,没有将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分开,而是合并计算。XX年12月31日以前,土地征占补偿标准仍执行湘政发〔〕43号文件规定,即一区水田补偿标准为36559元/亩,二区水田为32132元/亩,三区水田为30008元/亩,旱土为水田的70%,园地为水田60%,林地为水田50%,荒山为水田40%,渔塘,水利设施、道路、宅基地与水田标准一样,水田青苗补偿费为750元/亩,旱土为720元/亩,其它赔偿按市政府出台的细则执行。XX年12月31日以后,土地征占补偿标准执行湘国土资发〔〕46号文件规定,即一区水田补偿标准为45000元/亩,二区水田为39000元/亩,三区水田为35000元/亩,旱土、园地为水田的80%,林地为水田的50%。三是土地补偿费分配标准不一。据调查发现,全市土地补偿费使用分配方式主要有二种。第一是征地所在组将土地补偿费、劳力安置费及协议上的青苗赔偿费即征地协议的金额全部收归组集体所有,再由组内人员决定如何分配,征用单位开工前,将征地范围内的青苗及附着物再赔偿给其所有者。对组内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各组标准不一,全市存在四种分配方式。①在册农业人口(户籍人口)全额享受,独生子女享受双份。②在册农业人口,但外甥即外嫁女的子女落户在娘家的不参与分配,但二女户其中一女的子女及独女户子女可全额享受分配款。③在册农业人口全额享受,但外嫁女享受分配款的50-70%。④由组内群众大会讨论全额享受人员,空挂户、外嫁女不享受征地分配款。第二种是土地补偿费和劳力安置补助费的75%分配被征农户,25%留归组作集体收入。四是土地出让和土地征占用程序逐步规范。全市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基本上实行网上挂牌竞价出让,即由县(市)区国土局资源储备交易中心网上挂牌出让,各地征占农村集体土地严格坚持“两公开—登记”制度,依法依规办理。严格按照申请立项—选址—规划—设计—村组达成协议(协议必须每户盖章签字)—正式报批—拨付征地款,方可征占用地。在土地征用具体实施中,按照组建征地工作组、动员发动及摸底、实地勘察、处理权属纠纷、填写征地协议、到组召开群众会议、签订征地协议、支付征地款,才能完成土地征占工作。五是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及安置状况逐步改善。近几年来,由于我市农村土地大量被征占用,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多,安置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据调查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给予安置:①货币支付安置。即将被征农民的承包山、责任山、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的劳动力安置补助费与土地补偿费一起划拨到组,由组内群众集体讨论决定如何分配。如果组内对重新调整被征地农户的承包土地较困难,则对被征承包地农户按每年每亩补现的办法予以解决,补偿时间直到本组所有土地被征完为止。②解决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即土地换社保。根据有关规定,XX年7月24日以后失地农民,以组为单位,人均耕地少于0.2亩的由征地单位负责出面办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③以地安置。征地拆迁房屋的原则上按在册的农业人员每人补30平方的地予以安置,征用房屋的补偿按省、市房屋拆迁补偿办法执行。④租房过渡或就近安置。如租廉租房等,主要是解决暂无房居住农户。

4、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队伍日益稳定。一是机构设置情况。目前,我市12个县市区均设有经营管理局,7个县市为正科级事业单位,5个区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县市经管局为本级政府工作局,衡山县以及5区经管局为农办管理单位;195个乡镇,185个乡镇单独设立有农村经营管理站,与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联合办公,7个乡镇将农村经营管理站综合设置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3个乡镇未设立(其中衡南1个,耒阳2个)。二是人员编制情况。全市县级共定事业编250个,实有人数250人,在各县市经管局内成立有土地承包管理股、法制股或仲裁股,专职从事土地承包管理工作44人;乡镇定事业编制数678人,实有人数743人,从事土地承包管理323人。三是流转服务中心成立情况。12个县市区都依托县市区经管局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依托乡镇经管站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所,村有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员。四是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情况。截至XX年底,我市12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以县经管局为主体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在乡镇经管站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庭。截至目前,全市组建县级仲裁庭4个,组建乡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庭103个;仲裁委员会人员142人,其中农民代表23个,聘任仲裁员78个,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人数75个,专职人员47个;仲裁委员会工作经费74万元;XX年受理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纠纷2143件次,调处纠纷件次,其中调解纠纷1967件次,仲裁调解和裁决46件次。

二、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1、大力宣传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以后,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把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列入普法规划,我市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标语等宣传工具,结合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扫尾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宣传和发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2、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续扫尾工作。根据法律法规精神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我市各县市区按照确权、登记、发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程序,积极做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扫尾工作,同时将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做到了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土地承包方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清册、相关台帐等资料全部收集整理归档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全市共开展二轮土地承包的耕地面积449.71万亩,确权面积440.45万亩,签订二轮土地承包合同143.36万份,换核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40.54万份,发放率达到98.03%。

3、依法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合理流转。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严格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目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一是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衡阳市委办公室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衡办发〔〕7号),严格落实政策,激励农村土地流转。二是成立机构,规范管理服务。为加强管理服务,各地都成立了五个机构:县市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乡镇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所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委员会。三是创新机制,灵活流转办法。我市各级鼓励支持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积极推行有效的土地流转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直接流转,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四是政策激励,加快流转进程。近几年来,我市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各县级财政每年都拿出了几十甚至上百万元奖励资金大力支持种粮大户和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奖励流转种粮大户,XX年全市用于奖励规模经营种粮大户资金达1395万元。

4、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从XX年开始,我市运用衡南县、衡阳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试点的成功经验,县市区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经管局并按照法律要求组建好仲裁庭,在乡镇成立调解委会员,依托经管站组建调解庭。同时各级农经部门加强了与纪检、监察、纠风、司法、信访、国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逐步建立健全了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形成多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重点纠正和查处了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侵害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和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

5、切实维护被征占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由于城镇的自然扩展,国家大型公益事业的建设,部分开发项目的投资兴建,对农村土地征占的情况时有发生,涉及的村组面广,征地占用补偿费数目大,情况复杂,为切实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对征占用补偿费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是规范征地补偿费分配和管理。为了指导各地搞好农村土地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监督管理的通知》(衡政发〔〕34号),各地经管部门积极参与制订土地补偿款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共调处农村土地征地补偿矛盾纠纷52件次,其中群体纠纷4件次,有效地维护了全市农村社会稳定和被征占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6、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按照确权、登记、发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程序,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按照实施突出典型引路,加大扶持力度、规范管理和服务等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按照积极宣传,强化培训,梯次推进,完善制度的程序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确保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保持长久不变。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和促进规范土地流转,有效遏制了耕地抛荒,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进而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农村土地流转导向上,鼓励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植能手和规模经营大户流转,向土地连片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调处农村土承包经营纠纷,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案件,防止了群众集体上访,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全市各级农经部门共调处土地承包纠纷件次,其中调解1967件次,仲裁调处46起,调处外出打工户承包经营权纠纷186件,出嫁女承包经营权纠纷267件,土地流转纠纷127件,为160户外出外迁返乡农户确权确地380余亩。

三、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延包工作不够完全到位。一是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执行不够到位。从多次检查掌握的情况来看,有的地方是在总体延长30年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了3至5年或XX年小调整的政策,有的甚至更短。特别是一些城郊结合地区,由于城市的扩增,土地的增值,农民承包的土地变化更加频繁。二是土地承包档案资料保管不够完备。虽然我市绝大多数乡镇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按规范化要求进行了保管,但有的乡镇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没有按规范要求收集齐备和保管。三是推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不够普及。目前我市各地虽已将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纳入了工作计划,有的地方还配备了部分设施,但由于该项工作量太大,一次性投入经费太多,而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目前全市大部分地方土地承包信息化还处于基础数据录入阶段。

2、操作不够规范,容易造成土地流转的矛盾纠纷。一是合同签订率低。全市除了一些烤烟基地、蔬菜基地或规模经营业主集中开发项目流转的土地签订了规范的流转合同外,大部分零星农户间土地流转多数是口头协议。二是合同内容不规范。有的虽然签订了流转合同,但内容过于简单,存在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规范等情况。三是违背农民意愿。部分地方盲目追求特色化和规模化经营,往往未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土地租赁业主往往直接与村组集体而非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的主体是村组集体而非农户,未充分体现平等自愿原则,这样操作难免留下隐患。

3、诸多因素影响土地顺畅流转。一是流转期限制约。部分土地流转期限较短,使规模经营业主难以获得稳定的耕地来源,不敢对农田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利于耕地整理和地力培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经营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制约。水利设施老化比较严重,有些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抗旱防涝能力差,由于不能保证用水,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未根本扭转。部分农田机耕道路不通,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施,运输烘晒困难。三是劳动力制约。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紧张,“明天”谁来务农种田成困惑。四是土地整理项目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土地整理后,有的没有对土地及时进行培植,有的缺乏水源,部分土地开发项目质量差,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效益。

4、改变农业用途,偏离了土地流转的正确方向。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部分农民爱惜和保护耕地的观念淡薄,有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业主,在其承租的土地上不搞高效农业,而是用于办厂房、开挖渔塘等,造成耕地毁坏,对国家粮食安全留下隐患。部分休闲农庄、农家乐等旅游休闲农业,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流转土地基本农田的保护,偏离了土地流转的正确方向。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难度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与农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而当前农经部门位微言轻,难以有效行使相关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当前乡镇机构改革对农经机构队伍的冲击较大,有的地方机构不健全,农经干部职工待遇未落实,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安排一定的经费保障,因而调解仲裁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6、集体土地征占补偿矛盾较多。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的补偿费与出让价格的巨大悬殊是引发征占地纠纷的主要原因,征占用地的补偿标准与出让价格成倍甚至十几、二十几倍的差距造成了农民的心理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往往引发失地农民寻找各种理由与政府部门或征占单位“惹是生非”。二是农村外嫁女的征地补偿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农经部门在农村集体土地的征占补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四、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细化农村土地管理有关政策。一是建议修改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内容条款。《农村土地承包法》自XX年3月1日起施行,到现在已运行达10之久,其中一些条款已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建议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二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由政府出面,按流转规模,一定比例分别从业主流转面积收益、农民租金收益、村级公共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加上一定的性补贴构成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当承租方(业主)无法支付土地租金和务工报酬时,乡镇政府有权使用风险保障金,用于支付农户的土地租金和务工报酬,一方面确保流出土地的农户利益,另一方面消除流出土地农户顾虑。同时也可用于支付农民的收益损失和土地复耕成本,支付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就业培训等,确保农民的最低收益不受损失,以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三是进一步明确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管理中的相关职责。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整理和征占用时,牵涉到耕地、水田、旱土、四荒地面积的变更,承包合同的变更、经营权证书的换发,承包档案的变更,农村集体资源的变化等,这些都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作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农村三资管理等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应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予以明确职责,以便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有效监管和利用。

2、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投入。建议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投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创建风险防控基金,健全农业农民保险等。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各级财政应通过项目实施,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奖代补等政策,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流转市场投入。通过成立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所、信息员,强化流转信息收集和公开发布、政策咨询、过程监管等,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信息交易平台,从而促进流转需求市场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发展,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所有权等农民既有权利的规范健康有序流转。三是加大规模经营主体的奖补投入。各级应设立土地流转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解决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业主,在从事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果蔬生产等过程中的季节性资金短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等。

3、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的职能。一是健全机构。建议中央、省在国发〔〕30号文件的基础上,再协调编办、组织等部门进一步明确农经机构的性质、职能、隶属关系,确保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上下机构设置一致,队伍健全,职能明确。二是明确性质。当前,全国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建议农业部经管司、省经管局、省减负办站在历史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农经各项工作的实际和农经部门的尴尬处境,提前介入,提前汇报、提前协调,确保经管部门尽早纳入行政管理部门序列,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落实经费保障。三是履行职责。各级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部门要积极主动,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配合协调。确保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转管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流转信息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土地征占补偿等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农经部门的履职作用。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5

一、学校概况及课题的缘起:

镇地处翠屏区北郊,属于典型的浅丘地形,土地贫瘠,资源比较匮乏。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子女、空巢老人情况比较突出。高店镇管辖十一个自然村(其中一个街村),辖区呈“一”字形,镇政府及学校恰好在“一”字形的一端。大部分学生读书路程都比较远,天宫、新桥、骑龙、金鹅、金川等村的孩子早晨要走两个多小时才有到学校,寄宿需求量很大。

学校占地14亩,在编教职工41人,现有学生512人,其中寄宿学生225人(要求寄宿人数达到334人)。办好一所管理规范、教学优质、服务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符合高店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学校也一直致力于寄宿学生的精细管理,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和安全,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特别是在教育局科研项目《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带动下,学校一方面注重了对农村住校学生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加强了对农村住校学生安全管理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更有一些问题和困感,特向上级领导,各位专家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研究策略

(一)子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安全管理的研究》紧密配合区域课题的研究进度。学校的研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立项阶段(.9—.9)。从开始,我校就有意识的对住校学生管理进行理论思考与探索,针对住校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学校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实际工作。恰好这时教育局提出了《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借此机会,学校申请了《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安全管理的研究》子课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让大家知晓课题研究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本着“暴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态度,深入学生、家长中进行调查、了解学校在住校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他们的需求;组织宿管老师、管理人员参观学习邻近学校如凉姜中心学校、金坪中学住校生管理的操作方法,对该课题在我校实施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10—现在)。成立了住校生管理领导与行动

小组,制定了住校生管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务实开展了住校学生寝室文化布置、住校生安全文化建设,初步探索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搞好住校生安全管理的途径和方法,重点进行了住校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安全自我防护的培养,这方面工作现在仍然在继续。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后一阶段,学校将积极配合教育局《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的时间安排,加紧对住校生安全工作的总结与提练,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推广的成果论文,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

1、组织研究团队,完善研究方案。

2、学习文献资料,拓展理论视野。

3、规范内务管理,营造“家”的感觉。

4、丰富实践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5、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安全实效。

三、课题前一阶段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果

(一)课题前一阶段的具体做法:

1、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学校始终坚持“和谐、务实、创新、奋进”的办学思路,坚持“让高店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让家长放心”的办学宗旨,秉承“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常规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安全、规范、精细、服务”的管理理念。

2、建章立制,强化职责。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校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学校既有针对住校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制度,又有带一定强制性的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如:《高店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高店中学学生寝室管理制度》、《住校生请假制度》、《文明寝室量化评比制度》、《学生食堂管理制度》、《公物损坏赔偿制度》、《学生违纪处理制度》、《住校生安全问题管理的若干规定》、《班主任寝室管理签到制度》、《行政人员工作日志》、《行政值周工作规定》《值周教师工作条例》等。

3、真抓实干,细化环节。农村住校学生,或为留守子女,或为偏远村落路途极为遥远的同学,或为单亲家庭父母无法管教,寄托在学校,希望学校帮助教育的孩子。素质的参差不齐,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住校学生安全意识起点几乎为零。为了落实管理目标、实现管理的简捷高效,我们着重细化和强化了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问题是住校生学校最核心的问题,家长、社会关注度最高。住校生的安全包括有饮食安全、校园生活安全和生命防护安全。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门卫、宿管老师、食堂操作人员、以及全体班主任,

要把安全意识内化于心,把安全事务实施于行,落实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上。重点加强防火、防盗、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意外和故意伤害等事故的发生;重点加强学校重要部位和重要时段的安全工作,宿舍、食堂24小时全监控;课外活动、晚间就寝熄灯前后值班教师、宿管老师全程管理;加强学生周末回家及返校时安全管理,通过集会通讲、班会专讲、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加强预防交通事故、预防溺水事件的警示教育。

(2)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物防、技防能力。门卫、食堂、宿舍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加强了物防、技防装备,消防器材、应急设备按规定配齐配全。门卫室严格出入管理,确保校园治安稳定,学生安全。宿管员、食堂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让学生吃得放心,睡得安稳。

(3)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利用多种形式或载体,对各类习惯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与标准,让学生参观、模仿和训练。重点加强住校学生生活自理、内务自理的训练教育。住校新生入学,学校统一教学生折叠被盖,整理床上用品,示范统一摆放生活用品、床下鞋袜一条线等内务自理培训。另一方面加强遵规守纪的教育,对学生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抽烟;偷盗;不假外出、翻墙外出等现象进行严肃的教育和处理。

(4)构建寝室文化,营造温馨“家园”。寝室是住校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整洁、和谐、温馨的寝室文化,对学生心灵升华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完成寝室文化布置。学生打造寝室文化的过程,就是美好心灵赞放的过程。

(5)加强学生安全培训,增强学生应急自救能力。农村住校学生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突发事件面前常常不知所措,惊惶失措。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现场展示、电影电视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每学期定期对住校学生进行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知识培训和逃生演练,增强学生应急自救能力。

(6)关注学生心理,正视学生祈求。针对学校住校学生比较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比较突出的现状,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的心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遏制学生极端事件的发生。总务处、教导处、政教处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看法,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均给以正面答复,及时解决。

4、拓宽渠道,多元结合。农村住校学生管理,仅靠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合理利用家庭、社区、政府资源,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学生安全,学

校安全。我们注重了与派出所联系,警校共育,保障校园周边无干扰;注重与村社联系,确保住校生生活补助落到实处,注重小手牵大手,文明共进步。注重利用原“三元庵”中学(高店中学前身)工作、学习的老师、校友的情怀,加大对住校生的关爱力度,为更多贫困住校学生减轻经济压力,让他们能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二)课题取得的成果

学校经过近几年对住校生的管理工作,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特别是在近一年教育局课题《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背景影响下,学校对住校学生管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认识性成果:

(1)全体教职工对住校学生安全管理意识明显提高,对“一岗双责”的理解更加深刻。

(2)住校学生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3)家长对学校管理措施逐渐认同,社会声誉逐年升高。

(4)以课题为载体,各管理人员管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2、实践性成果:

(1)初步形成了一套农村住校学生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效果明显。住校生管理逐渐步入正轨。

(2)住校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有较大提高,近三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学生安全责任事故。

(3)住校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寝室违纪行为明显下降。

(4)敬业的教风、良好的'学风逐渐形成,学生成绩提升明显。

四、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一)存在问题:

1、学校寝室严重不足,家庭较远学生家长意见大;学校生均占地不足,学生课外活动受到限制;

2、社会风气不正,住校生管理压力无限增大,学生在校,家长不理,稍有不是,家长不依。

3、政策考核滞后,有住校学生的学校,教师管理压力大,管理时间长,而考核上的体现杯水车薪,比例不太适合农村学校实际。

(二)几点思考:

1、住校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学习、生活在学校,除了学习,还能做哪些方面的事情?老师素质怎样跟上?

2、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心理缼位怎样补救?他们的心理防线怎样突破?怎样确保住校学生的长治久安?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6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总体朝着美化、香化、绿化的方向发展。历史上形成的人畜(禽)混居问题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切实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已成为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必须面对、必须解决、必须处理好的一个课题。

一、农村畜禽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农村和农民向城市的转移也在加快,但毫无疑问,农村和农民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是各级政府不懈努力的方向,而解决好农村畜禽养殖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对宾县17个乡镇养殖情况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宾州镇、平坊镇等养殖户比较集中乡镇的详细调查分析,农村畜禽养殖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小而分散。

农村畜禽养殖大多是小规模的,历史形成的,而且主要分散在各家各户。以宾县为例,2004年全县共有黄牛饲养户4万余户,而年饲养量达百头以上的仅有280户,占总户数的0.7%,其余都是年饲养几头到几十头的小养殖户,分散在各村屯。

二是逐年增多。

在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养殖业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养殖户逐年增多,养殖量也在逐年增加。以宾县为例,20xx年黄牛饲养量为35.1万头,比20xx年增长9.6%。由于增多的养殖户仍然在村屯就地养殖,原来的养殖户又没有及时规范搬迁,增加了养殖量,因此,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三是人畜(禽)混居。

农村居民住房和牛棚、鸡舍、猪圈同在一个院子里,基本上是鸡犬不宁,牛粪、鸡粪、猪粪遍地都是,污水横流,臭味相闻,特别是阴雨天气,更是无处下足,让人难以忍受。

四是缺乏管理。

由于很多农民生活习惯不好,不注意平时卫生,不及时清扫庭院,致使畜禽粪便长时间积存,尤其在夏季,臭气熏天,苍蝇乱飞,严重污染环境。

以上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导致很多私建乱建,特别是一些牛棚、鸡舍等,建在房屋边,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

二是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供排水不配套,污水排不出去;

三是风俗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农村家家养鸡养鸭,习惯在一起居住;

四是农村畜禽养殖的管理不到位,基本是无人管或者是检查时管一管;

五是对农村养殖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于同年5月8日公布实施,但第十九条规定“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只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也就是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办法》不适用于广大农村分散的小养殖,必须有更细致的地方性规定方可。据宾县环保局统计,20xx年农村畜禽养殖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87起,20xx年增加到96起,20xx年提高到109起。这些案件都是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虽然经过调节都得到了逐个解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最终达到农民群众满意。

二、对策

一是全面规划农村建设,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规范化。

改变小而分散的畜禽养殖方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具备一定养殖规模的养殖户集中到一起,迁出村屯,重新选址,在远离居民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设养殖场。按照环保“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要求,严格建设内容,建设新型的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场。例如,宾县二龙山上游平坊镇是历史上养猪大镇,出现了养猪专业屯28个,养猪专业户300多个,养猪近5万头,很多猪场建在河边,污水直接流入河内,进入下游二龙湖,污染非常严重。二龙湖作为宾县县城10万居民饮用水源,受到被污染富营养化的威胁。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在河边的猪场全部实行搬迁,镇政府专门为养殖户划拨搬迁资金,解决土地等问题,从而把污染环境多年的让老百姓头痛的“猪粪屯”变成了卫生模范屯。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短期内转移搬迁不了的村屯,特别是对于各家各户零零散散养殖的畜禽,一般在几头、几只左右,不可能搬迁的农户,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和粪便处理问题。例如,宾县宾州镇英杰村养殖户比较多,全村共有30多户,都集中在一个屯子内,但养殖量比较小,一家养几头猪,建设大型养猪场达不到规模,屯内没有排水沟,冲刷猪舍的脏水直接淌到院子里,流到别的农户院子中,排不出去,夏天不但开不开窗户,甚至无处下脚,导致邻居关系紧张,矛盾很大。对此,我们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屯外建设了堆粪场,养殖户必须把粪便及时清运到粪场内,同时,清挖出排水沟多米,雨水和脏水通畅排出屯外,既减少了污染,又成为灌溉农田的“肥水”。

三是制定地方性相关管理办法。

对于农村散养农户,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目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制定的地方性规章还没有出台,对于农村小规模养殖的管理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处理类似上访案件时显得力不从心,不管不行,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管又管不好,只能协调解决,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办法或规章迫在眉睫。

四是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建设模范村屯。

在农村广泛开展环境教育,让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珍惜好的环境。净化民风民俗,广泛开展建设文明村活动,评比模范村屯、农户,改掉农村脏乱差的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引导农民学会规模养殖。可以探讨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对于违反村规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从而加强农户自律。

五是合理开发利用畜禽粪便。

畜禽粪便是可利用资源,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是一个很好的项目。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便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养殖场或养殖专业屯附近建设生物有机肥厂,低价收购畜禽粪便,生产出的有机肥就地销售,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带来了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7

一、我市农村公路现状

我市辖19个镇,共有534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农村公路1340.133公里。县级公路134.701公里;乡级公路59条665.072公里;村级公路296条545.3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5.573,二级公路181.396公里,三级公里148.090公里,四级公路935.074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3093.3延米/286座,其中需要维修49座占桥梁总数17.1%。农村公路列养里程乡道776.7公里占总里程58%,村道351公里占总里程26.2%。随着农村公路建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建管体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支持,交通统筹,镇牵头,群众重视的农村公路建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1、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路网日趋完善。

在20xx年我市共新建二级以上农村公路60.5公里,完成总投资61500万元。投资29000万元建成暨特大桥一级路工程;投资22600万元新建西部连接线至xx段35公里,完成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全部路基工程;投资2800万元新建公路至xx段路基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至新建工程。我市公路网主骨架日趋完善。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职能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不断完善。19个镇乡中9个已组建农村公路管理所。这两年里农村公路管理所在农村公路养护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我局按照“镇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上级补贴、企业赞助和其他资金多渠道共同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措机制。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镇自行负责,对于农村公路的大、中、小修工程任务按照x政办〔20xx〕82号文精神以奖代补形式下发。我局暂定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标准为乡道每年每公里xx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3、树立典型,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我市镇众多,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镇的养护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工作中根据各镇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树立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护管理模式。每个镇都要选出2-3个典型村,3-5条示范路,以点带面,涌现出大五里乡、杨各庄镇典型乡镇,并逐步在辖区范围内推广。

4、加强督导考核,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为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更便于操作实施,我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目标,健全考核内容。为此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xx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从组织机构、养护标准与要求、路政管理、公路绿化、沿线设施、内业管理等六方面逐项考核,建立了周督导、月调度、季初评、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住实效。

三、存在三点不足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按xx市人民政府20xx年82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各镇政府负责,按近两年情况看,我市9个设有公路养护管理所的镇中每年度列入乡村公路管养费用超过10万元的仅有一两个,超过5万元的有四五个,就目前各镇的乡村公路里程来讲,这些养护资金是不能满足日常保洁和畅通需要的,所以有的镇就仅对重要的一条或两条路段进行养护,其余公路则处于“失养”状态。

2、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市至今已有9个镇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2个镇挂靠在土地所,5个镇在城建办,2个镇成立了交通办公室或综合治理办公室。除了我局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外,各镇安排的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兼职的管理人员也多少不一,最多的达7人,最少的有1人。按养护规范要求,每个镇的农村公路折合二级路达50km以上时,就应设管理人员6人,按我市《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管理所人员不少于3人。同时,我局对镇公路日常养护检查力度和频率相对不足。

3、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性尚有不足。

我市农村公路管理仍在粗放型管理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公路档案不齐全。包括简单的公路修建年限、公路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接管手续等资料缺失。

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

我市在20xx年82号文件中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标准,但在近两年实施过程中各镇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包括路肩养护,清扫范围,沿路标志标牌设置,安全设施设置等。对桥涵检查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现阶段我市存在49座急需维修的桥梁,危桥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桥涵管理尤显重要。

公路大中小修的管理不到位。

按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文件要求,农村公路大中小修计划在年初报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按要求竣工后,由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按工程量核拨补助资金。现我市有的镇不能按时上报计划,延迟我局上报省市计划,使工程项目缺报或漏报。有的工程计划竣工后省补资金约占2/3部分已到位,但市县自筹的1/3部分没有着落。而且有些镇大中修工程未按程序进行严格控制,造成该修的未能及时修复,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尚待提高

我市农村公路乡道660.072km,村道545.36km,总计1340.133km。各镇对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不足,时常有损坏公路设施、绿化树木、堆积杂物等现象,造成农村公路通而不畅。我站有路政管理人员7名,车辆一台。县道134.701km的路政管理工作尚勉强完成,相对于农村公路如此庞大的'公路里程来说人员车辆配备严重不足。

四、几点建议

1、多方争取资金,由我局重点核拨养护工程补助款,各镇负责日常养护经费。

按省交通厅、财政厅的经费补助标准,乡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1000元,这些资金中有省补占约60%,市县补占约40%。此项资金全部到位后,我局设立专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节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严禁挤占和挪用。

我局可按年初计划核拨养护工程款补助,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有利于农村公路管养。

另一方面各镇政府仍应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一方面来源于乡村自有资金,一方面还可来源于受益企业、个人资金捐助,还可试行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公路养护资金的资本化运营。

2、进一步完善管养体制

在20xx年,我市政府已发文明确了乡村公路建养主体是镇政府,在镇政府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所。到目前看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计划的上报与信息传达。同时受交通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按要求完成每年的计划验收、检查等工作。其次,各镇在我市政府迁政办{20xx}82号文件的要求下,尽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责与流程,明确每条路线养护责任者,可采取季节养护、村民养护、承包等多种方式。再有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养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并采取考核的办法定期检查,督促各镇做好管养工作。

3、实现规范化管养

对全市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包括该路的初期设计、施工、监理资料以及管养的技术档案,隶属关系,管养人员情况等,还包括桥涵检查资料、维护资料等镇都要详细建档。

在每年底都要对路网数据更新,加强连续性,数据共享,及时准确,为我市多争取农村公路补助资金。

对我市的农村公路养护标准进行广泛宣传与传达,使各镇都认识统一,然后逐步落实,并且在制定的定期检查中进行验收考核。对安全文明设施建设、对大中修养护工程的管理,都作为检查的重点,作为核拨工程补助的主要依据。由我局管养的农村公路全年好路率应在80%以上;由镇管养的农村公路全年好路率应在60%以上。农村公路的管养情况的优劣由交通局考核上报市政府,该项应列为市政府对镇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

4、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镇是农村公路管养主体,可协调当地的各个行政部门做好路产路权的维护,控制违章建筑和私设平交道口等。同时我市交通执法部门不断延伸执法范围,充分宣传路政法律法规,治理农村公路、红线控制路面抛洒治理力度,也要兼顾农村公路治超工作,以利于农村公路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

农村管理调研报告 篇8

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我县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期。据统计,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和谐目标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之一。20xx年,我县坚持规划先行,发挥村集体力量,采用以奖代补形式,集中力量建设农村幸福院。目前,已建成农村幸福院29处,床位580张,投入运营17处。为深入了解农村幸福院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农村幸福院稳定运营和良性发展,县民政局组成课题组,对安城镇、孔村镇、玫瑰镇、锦水街道办事处6家农村幸福院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焦点小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调研地点选安城镇、孔村镇、玫瑰镇和锦水街道办事处6处农村幸福院,其中孔村镇范皮村幸福院、安城镇南栾村幸福院、锦水街道毕海洋幸福院、玫瑰镇刁山坡村幸福院为“村级主办、政府补贴、互帮互助”模式幸福院,安城镇安城村幸福院、南圣村幸福院为“个人主办、政府补贴,市场运作”模式幸福院。访谈对象主要包括镇、街道办事处民政、老龄工作人员、村两委工作人员和农村幸福院运行负责人、60岁以上老年人代表。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已经入住幸福院的老年人以及经常到幸福活动的老年人,采用分类抽样调查,样本涉及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老人等不同类别。针对老年人的描述,由调查员代填调查问卷。调查还实地考察了农村幸福院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状况。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2所示:

二、当前农村幸福院运营过程中管理服务现状

作为新兴事物,农村幸福院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入住率低,服务对象少,运营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技术缺乏等问题,有些幸福院仅仅做了表面工作,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老年人入住少,床位闲置

目前,我县已投入运营的17处农村幸福院,床位340张,入住老人86人,空置床位254个,全县幸福院入住率不到26%。入住老人最多的孔村镇范皮村幸福院,入住8个,入住率40%;2个幸福院建设至今没有老人入住。调研中发现,农闲季节、冬季幸福院入住率相对高,农忙季度、春夏秋季入住率低。多数老年人只把农村幸福院当作休闲活动的场所,闲暇之余来幸福院转转,玩玩。有些幸福院工作留于表面形式,上面来人检查则召集老年人开展活动,平时老人活动少或没有老人活动。调研的6家幸福院入住具体情况(统计入住情况限于当天):

(二)配套不完备,设施不足

经过实地调查,已运营的幸福院多数都是闲置校舍、村两委办公室等场所改扩建而成,这样虽然节省了建设成本,但房屋设计建设不合理,缺乏无障碍设施,有高差地方没有采用坡面处理,餐厅、活动室、宿舍、厕所等内外没有扶手,易滑易碰地方没有张贴警示标语等,不方便老人居住。多数幸福院房间少,面积小,床位拥挤,有的房间安放了8个床位,最少的也要3张。调研中,孔村镇范皮村入住的老人普遍反应多人居住生活在一起,没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在生活上容易产生纠纷。硬件设施上,大多数幸福院主要配备了床、橱、被褥、风扇、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餐厅配备了桌椅、餐具、冰箱、灶具等餐饮设施,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扑克、麻将等基本娱乐设施。这些设施仅仅满足基本生活娱乐需求。多数幸福院基本没有绿化空地,室外活动空间和活动场所面积小,且与住所分享。调研中发现,没有一家幸福院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连最简单的紧急药箱也没有。所有幸福院冬天没有集中供暖,多采用煤炭或电取暖,厕所多为农村旱厕,面积小,不卫生。

(三)运营成本高,缺少资金

幸福院在运营过程中,支出项目包括水、电、暖、气、数字电视费、物品购买维修等必要支出项目,仅这些项目每年支出近3万元。有的幸福院为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雇佣了部分人员。如孔村镇范皮幸福院每月600元雇佣了本村村民为老年做饭、打扫卫生,每年花费7000多元。已经入住、提供就餐服务的幸福院,除去老人自担部分生活费用外,为了吸引老人入住,体现集体福利,有的村集体在就餐饮食方面进行适当资金补贴,范皮村每年生活补贴4000多元。据测算,运营最好的幸福院每年费用近5万元,仅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幸福院,每年运转支出也要3万元。市、县财政每处幸福院每年补助运营资金2万元,剩余资金依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捐赠或集资。个人兴办的幸福院运营资金除去政府补贴外,全靠个人垫付,如安城镇安城村幸福院还没收费,个人投资安装了摄像头、室内健身器材,重要节日免费为老人提供就餐,已垫付12万多元。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村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运营开支,有的只能低成本运营,有的为节省成本时关时开,或者不供应水、电。

(四)管理松散粗放,缺乏监管

我县农村幸福院建立时间不长,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许多工作处在探索阶段,运营模式单一。17处中有15处为“集体兴办、政府补贴、自我管理、互帮互助”的运营模式,有2处为“个人兴办、政府补贴、专人管理,专人服务”的市场运营模式。部分街镇和村集体对幸福院的管理服务意识比较模糊,街镇很少去关心和研究幸福院如何发展,没有指导和帮助村集体理顺、优化管理服务。村集体主体责任不明,片面认为幸福院建立后,老人之间互相管理、互相帮助,村集体不必过问和插手运营管理。多数幸福院几乎没有制定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仅仅照搬照用了县民政局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幸福院没有明确专人从事管理服务,而是由村两委干部临时代管,这些临时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不去认真履行职责,放手让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种“放羊式”管理,存在很大漏洞和隐患。比如,幸福院与入住的老人普遍没有签订协议,没有分清责任,存在意外责任认定的问题;比如,多数幸福院缺乏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宿舍房间内烧火做饭、饮食饮水卫生、用电安全、防止线路漏电伤人等问题考虑不全;比如,幸福院多采取粗放式的财务管理,没有单独的账户和财务管理制度,一般由村会计代管,没有制定相应的幸福院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资金使用容易出现问题。县级层面缺少顶层设计,全县没有制定出台相应的农村幸福院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县、街镇、村集体以及社会缺少监督制约机制,幸福院运营好坏没有监督渠道。这种因管理和生活质量差等原因,使部分五保老人不愿进院生活。 技术层面是制约幸福院运营的重要因素,幸福院没有能力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老人之间或临时的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养老服务的技术、技巧,这些不利于幸福院可持续发展。

(五)服务不到位,功能单一

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对精神慰藉至关重要。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和地理间隔,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变得松弛,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多数农村老人在儿女成家后就跟老伴相依为命,在老伴去世后就孤独一身了,非常的寂寞、孤独无助。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独老人普遍处于寂寞、孤独的精神状态。没有入住老人的`幸福院,老年人来到幸福院就是看看电视、喝喝水、打打牌、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没有其他的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已经入住老人的幸福院,在饮食起居方面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自助服务。饮食方面,还不能本着吃好、可口、卫生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确定饮食,只能做到吃饱。多数幸福院不能做到定期为老人清洗更换棉(单)衣、被褥、床单、鞋袜、衣服、蚊帐。医疗方面,老年人是各类疾病多发的群体,不少老年人有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很多每天都要吃药或打针,多数情况下老人一旦生病就要自己去就医。目前,我县幸福院缺少必要的基本医疗设施和服务,生病的老人没有专人看护治疗,入住幸福院的老人生病后,只能离开幸福院,自己治疗,病愈后再返回。

三、幸福院运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养老观念落后,经济条件差。受数千年“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觉得养老问题是家庭问题,普遍希望在家里养老。问卷中发现大多数老人对幸福院养老不适应而不愿入住幸福院。85%的老人认同只在农闲时到幸福院休闲娱乐,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农忙时或种地、或照顾子孙。另外,老人儿女普遍认为 “让父母住幸福院的,不是没有儿女,就是儿女不孝”,因此多数儿女反对老人入住幸福院。老年人经济收入以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赡养为主,靠老年补贴次之。经过测算一个老人入住幸福院需要缴纳的最低费用要200元左右,其中不包括穿衣、医疗等费用。因此,让老人拿出钱入住幸福院在经济方面还存在困难,有的儿女根本不会出资让老人入院。

2.设立入住门槛,运营模式单一。建设农村幸福院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村60岁以上老人有一个生活照料、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的场所。但是,我县农村养老的重点和难点在困难老年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以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在上级政府顶层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幸福院的老人能自助与互助,便于管理和服务,将失能、半失能、身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排除在外,恰恰是这部分人最有入住幸福院的愿望和需求。老人入住幸福院的首要原因就是身体衰老,生活不能自理,没人照料,希望在幸福院得到照料。身体条件好,经济条件相对好的老人往往不想入住幸福院,仅仅参加一些娱乐休闲活动。这就造成了“想入住的住不进,能入住的又住不了”的局面,导致幸福院入住率低、床位闲置问题。据统计,我县享受低保的60 岁以上老人3503人。解决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

3.政府支持不足,政策不完善。我县农村幸福院管理未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群众普遍对人口老龄化认识不够,在敬老养老问题上缺乏主动性。互帮互助的幸福院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密相关,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部分街镇或村集体为了争取补贴政策,只是在建设方面投入了部分资金,在运营管理服务方面投入少或没有投入,仅仅依靠县财政的运营补贴。对幸福院主要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一块是建设资金,每处幸福院补助建设资金18万元;一块是运营资金,每年补贴运营经费2万元,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短缺情况。目前,我县虽然已经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但这种意见和方案还没有细化,还不够完善,不能落实到位。比如,对农村幸福院的机构性质不能明确,无法进行登记,明确法人主体;针对幸福院的水费、电费、数字电视收视费等还没有减免政策;没有制定出台幸福院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和评估监督机制。

四、优化幸福院管理服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策创制,建立长远发展机制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社会养老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把农村幸福院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养老政策,建立完善幸福院运营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农村幸福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探索按照公益类社会组织样式,对农村幸福院进行注册登记,明确法人主体。进一步完善农村幸福建设标准和验收标准,细化建筑面积、房间、床位数、设施配备。按照老年人特点,合理规划设计房屋,建立无障碍设施,完善生活、娱乐、医疗、健身、精神慰藉配备设施,加强幸福院环境绿化和卫生保洁。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全县统一制定入院登记、互助公约、管理、饮食、卫生、安全、财务等规章制度,要求各幸福院按照实际要求相应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入住协议、入住老人统计表、全县60岁以上老人信息数据库以及日常活动记录。三是统一入住要求。要求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必须年满60周岁以上,经个人申请、子女同意、健康查体、签订协议后入住,也可白天休闲娱乐,明确和告知老年人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分散五保供养对象优先进入幸福院集中供养。四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农村幸福院监督检查细则,确定检查标准、内容、形式和办法,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幸福院实行星级评定,县财政在落实资金上按星级等次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分类补助。发挥街镇、社会、媒体、群众、子女监督制约作用,公开举报电话,加强对入住老年人的回访,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村幸福院投入自然增长机制,纳入县、镇街两级预算,运营补贴资金按照市、县、镇三级1:1:1的原则列入预算,对达标幸福院一次性补贴运营资金3万元。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人数和既定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 60岁以上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高龄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的困难老人入住幸福院,政府应给予适当生活补助。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开辟园地种植瓜果蔬菜,养殖家禽,提高集中生活对象生活水平。六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统筹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逐步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形成市场导向、布局合理、供给平衡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构建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对象公众化、内容多样化、队伍专业化、监管规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项目委托、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等形式,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七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完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法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让一些符合条件的老人能够依靠低保、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补助、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老年人生活补助、高龄津贴补助、临时生活困难补贴救助、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补助等政策补助颐养天年。

(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养老观念转变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关心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摆到突出位置。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孝道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以孝为荣,以孝为福,以孝为乐的社会风尚;宣传新的养老理念,转变传统观念,让老年人自愿去养老院,提高老年人入院养老的意识,消除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建设幸福院的目的和意义,以多种形式吸引老年人到幸福院相聚交流和娱乐。如:通过开办茶舍、说书、讲故事、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带动老年人参加各类活动,增强老人们幸福院就是我家的意识。引导老年人转变生活观念,开拓新生活,培养新兴趣,提倡看书、练字、绘画、打拳、养花、健身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建设,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对不赡养老人和损害老年人利益行为的惩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爱好、敬老、助老、养老的浓厚氛围。

(三)探索医养结合,实现老年人小病不出院

整合资源,把农村幸福院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建议卫生部门在农村幸福院内设立医疗站点或设立医疗机构,审查合格后,纳入新农合医保定点。一方面,由乡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强化医疗跟踪服务,实现医养结合;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幸福院配备兼职医护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对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并对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护理保障。探索建立医养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深度推进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按照试点带动、逐步推广的原则,确定试点幸福院,形成推动农村卫生、养老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促进幸福院发展的合力

落实《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政策要求,按照部门分工,落实好工作职责和优惠政策。水务、供电、广电等部门优惠水、电、暖、气、电视等事业性收费。整合财政、医疗、教育、体育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到幸福院开展文体活动,体育部门为幸福院提供各类健身器材;卫生部门成立志愿巡诊队伍为老年人免费义务巡诊,讲解有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司法部门做好老年人的普法和维权工作;人社部门研究提供一定的再就业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老人日间照料服务。引导义工等慈善类社会组织关爱农村老年人,组织义工人员定期入户走访看望,解决老人的生活和精神慰藉问题。调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种服务资源参与养老服务。组织青年学生、党员干部和低保人员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