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发布时间: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精选17篇)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

面对纷纷扰扰的改革信息,少数官兵分心走神,抱有观望心态和歇脚心理,既影响当下工作,也不利于推进改革。笔者认为,要着力强化三种意识,端正迎改心态,引导官兵积极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投身改革。

强化大局意识。体制编制调整和人员裁撤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官兵关注无可厚非,但因此伴生顾虑,则会带来负面影响。化解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官兵跳出“小我”圈子,站在党和国家大局来认识和思考改革工作。要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官兵看清世界军事变革大势,克服自满心理,认清改革的必要性。要切实讲清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引导官兵看到潜藏的危机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认清改革的紧迫性。要把官兵的思想革新作为军队改革的前提和前奏,引导大家勇敢打破固有思维,果断跳出老经验、老套路,主动接受新理念、新思路,凝聚改革意志,推动改革实施。

强化号令意识。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上级决策指示有效落实,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改革没有局外人,作为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每一名官兵都必须将听党指挥、依令而行的政治自觉内化于心,认清改革意义,增强政治定力。突出“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听号令、守纪律,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强化执行力度,发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不打折扣,以刚性落实的工作标准落实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强化责任意识。广大官兵身担改革重任,也肩扛职责使命。总部首长指出,要在深化改革中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在高效履行使命中保证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当前,部队各项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要引导官兵正确处理好改革和当前工作的关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好工作上,圆满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多样化任务,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为军队改革创造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同时履行好投身改革的政治责任,确保改革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时代呼唤改革,形势有利改革,问题倒逼改革,官兵心向改革。在这样一个攻坚抢滩、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敏锐而坚定的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和责任意识,必将帮助我们书写下强军兴军的辉煌篇章。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2

“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的核心价值是在不增加警察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对公安机关现有警力资源的挖掘与重新配备,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增强公安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其运作模式为:在派出所成立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队、刑侦队,加上县局在派出所下设的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即称为“一室一站五队”辅以机制、制度和装备设施,保障它有序高效地运行,它的出现顺应了社会现实需要和公安工作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警务改革突出实战化的特点。

概述所谓“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是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需要,根据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定位和改革要求,将各种警力资源重新配置,充实和调整派出所警力,使得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警务前移到社区和街面,将下沉到派出所的警力整合成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工作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分别赋予各队室相应的职权与责任。使派出所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相互协同的一种警务运作模式。“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全国各地内涵、称谓不一,有的叫“一室一站三队”,也有为“一是一站四队”,还有“一室三队”、“一室四队”根据派出所工作实际而定,各地内涵、称谓虽有差异,但警力的基本架构与运作机制大致相似,故不作细微区分。最早实行“一室一站三队”警务模式的是在广州市的一些公安派出所,之后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城市派出所,现在西安市公安派出所也在探索推行,形式和内容上一直在完善。

“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治安特点和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城乡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治安状况有着巨大差异,而且城市和乡村还存在地区差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的今天,城市中人群居住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交通发达,信息交流和人员流动频繁,财富集中,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治安状况和治安要求复杂多变,对于城市公安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相比传统“划分警区,包片负责”的警务方式,能较好地实现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管理有序,控制有效的工作目标,由于乡村村落分散,人们大多以同族同姓聚居在,经济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交通战线长,人员流动缓慢,因而乡镇派出所警力投入较少,警力构成简单,职责权限大都集中在县城或市区的派出所,其警务运作方式显然不可搬用“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即使同是城市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警务模式在警力构成和勤务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不可死搬硬套。

公安派出所实行“一室一站五队”警务运作模式,警力资源按“打,防,管,控”职能目标进行专业分工,根据每一名民警的工作特长,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成立“一室一站五队”即:指挥研判室、街面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队、治安队、刑侦队、巡逻中队、法制中队。其职责是:指挥研判室负责户政管理,情报信息收集上报,警务分析研判指挥,对外宣传、档案管理与警务保障;街面警务工作站负责街面、人流聚集区、主街主干线的人员盘查、现场应急服务、咨询救助、堵截查控;社区警务队负责社区警务室、安全防范宣传、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和服务群众工作;治安工作队负责110接处警,信访维稳、维护公共秩序,查处治安案件;受理群众在危难时刻的报警及接警;刑侦队负责辖区内简单刑事案件的侦破,配合刑侦部门破案;巡逻中队负责辖区内的巡逻,盘查及应急处突增援,工作可采用“网格化”包时段的网格化巡逻,增加见警率;法制中队负责执法工作培训教育、案卷审阅流转、执法质量考评、执法公开等工作。

“一室一站五队"既分工又协作,由所长统一指挥,副所长及派出所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主任、站长、队长,与室站队民警责任绑定,各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指挥研判室掌“情”,街面警务查报站管“面”,社区警务队攻“防”,刑侦队主“打”,治安队突“调”,巡逻中队司“控”、法制中队提“质”,各警种分工明确。战时指挥研判室统一指挥;街面警务查报站负责拦截查控、稳控社会面;巡逻队、治安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期处置案件;刑侦队迅速展开调查,确定侦查方向和工作对象;社区民警队积极配合,摸底排查、收集挖掘破案线索;法制中队负责执法质量把关审批,这样就避免了多个警种各自为政,出现各干各,重复干的局面,而是捏成一股绳,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一室一站五队”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没有赋权赋能的前提下,只是将派出所的警力简单划分成几块,被基层民警戏称为“换汤不换药”。二是派出所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不能把转移的警力真正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三是综合配套措施跟不上,有关“一室一站五队”不是简单的机械组装,要使新的警务模式长期有效地运行起来,必须使“一室一站五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派出所警务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的警力、机构重组。

一是争取上级组织应全力支持。现今城区一个派出所加上警务辅助人员(辅警、文职、专职协勤)大多超过40人,仅靠当地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两正一副”管理上显然有疏漏。“一室一站五队”的负责人应由基层推荐,上级任命,县局赋权,派出所赋能。二是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城区派出所一般为正科级建制单位,省会城市大多数为副处级建制,按照2名领导配备1名非领导职务的原则,城区派出所可争取一些享受科级待遇的非领导岗位,以此调动基层民警积极性。三是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工作职责》、《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运行操作规范》、《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考核制度》、《城区派出所“一室一站五队”指挥研判制度》等。四是试点派出所应尽快通过实战效果来检验改革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点派出所应尽快通过“打防管控”的实际效果向上级公安机关、当地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交上一份放心地、高质量的答卷,赢得认同、赞许、推广。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3

经过这次培训让我从新体验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含义。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好教师,如何教书和育人。在中学教育中,我认为教书育人主要就是要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教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这是我本次培训的第一收获。

其次我想就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和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1、课程改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我校校本教研的核心课题。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我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进行。所以客观准确地分析我校目前的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进行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且实际情况分析得越透彻、越全面,越有利于课程改革地进行。我个人认为目前我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侧重于传授知识,过多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教授科目过多、课程内容较难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设置不合理,文化基础课占用课时过多,教学过程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协调性较差。在学生方面,大多学生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混毕业、混日子、混就业的居多,而且入学文化基础差、思想政治素质差、厌学情绪高等等。总而言之,只有客观的公正的认清我校实际情况,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2、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员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力是校长和教师。其中校长是关键,课程改革的过程无疑是按照决策进行的,校长是决策者,教师是决策的执行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必须在校长的绝对支持和领导下才能进行。无数个改革的历史证明只有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课程改革还需要依靠学校所有人员的力量,人人参与.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地进行。

3、我们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如何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这个主导思想应是我们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教学计划的编制就应放在突出的位置。

教学计划的编制首先应该调查和研究学生就业的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根据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加工整理后,结合专家的意见及本校培养的特色,制定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再根据实习实训内容考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而又根据专业知识设置相关的文化基础课程,最后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有关特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要抛弃闭门造车式的计划制定模式,一方面要切实考察岗位需求,“走出去,引进来”。另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基本思想,既要教技能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才更要德,所以在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同时加强德的培养,重视养成教育,要把德育课变成“德”的“生产车间”、“维修车间”、“维护车间”,要教学生如何爱国、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懂礼貌、如何重礼义,如何树立远大的目标。不要只讲马列、邓理的基本理论,要讲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等实用型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考虑讲应用文写作,课程性质调整为选修课或考查课,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英语需要长期不断学习的特点可以考虑每学期都开设英语课,而课时设置为每学期2个,也可以适当调整数学和物理课,根据专业需要由专业科提出教授内容来讲授。教学计划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很大收获,看到了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更会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紧迫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附属小学全体教师的基本素质还是很好,发掘的潜力更大,只要大家努力,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4

一、强化教育,不断打牢官兵思想基础。

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军队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明显增多。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只有坚持思想为先的原则,才能取得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为此在吸取去年我营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教育”上下功夫,加大条令条例、法纪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扎实打牢官兵讲安全、讲服从的思想基础。一是严格落实教育时间,确保教育的经常性。坚持每月落实法纪教育,增强官兵法纪意识;落实每周星期六上午第一个小时进行条令条例和安全常识的学习教育,强化官兵条令观念;结合官兵思想实际,适时进行随机教育,确保官兵思想不滑坡,安全树的牢。二是严格教育制度,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前都要认真进行备课示教,并由营领导严格把关,坚持备课质量不过关的不上台,教案不熟悉不上台,确保教育效果的落实。三是严格规范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日记一条,周学一节,月考一次”的办法,本着“牢记本职的,掌握共同的,熟悉基本的,了解相关的”的原则,搞好条令条例和安全规定的学习。通过教育学习达到营队按条令运行,干部按条例带兵,战士按条令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制度,严格执纪,在从严治军上狠下工夫。

教育是根本,制度是保证,执纪是前提,加强营队的管理教育,其核心是依法从严治军,严格执行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加大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在八小时以外人员的管理上,实行“三控一管”;对临时外出人员严格实行“两证一条”管理;在重大节日和节假日派出纠察,实施全程监管;对重点人员实行分负责,责任承包,谁出问题,板子打在谁身上。二是严格纪律规定,决不迁就照顾。连每周,营每月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和《两个经常工作分析会》大力表彰在管理教育中敢管,会管的先进个人,对不服从管理的个人亮黄牌,对屡教不改的和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的骨干实施必要的纪律处分,不留面子,不纵容。三是坚持营门值班和营区巡逻制度。坚持营门值班和营区巡逻,能够堵塞管理漏洞,确保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纪律中,人人都在管理中。四是深入开展“学职责,尽职责,查职责”活动。坚持制度重在落实,我们将严格从落实目标责任制入手,把责任明确到人,坚持按级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各职人员的作用,对官兵执行规定的情况,坚持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考核讲评。

三、用心培养,加强士官队伍建设。

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士官素质,是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把士官“按干部培养,当战士管理”是我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有效做法,在实际运行中效果较好,今年我营将进一步研究完善。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使之明确自己不再是普通一兵,要认清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做履行职责的模范,做遵规守纪的标兵,做钻研本职业务的尖子,做尊重领导、服从管理的榜样。二是抓好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素质。结合旅团士官培训计划安排,从士官成长进步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出发,鼓励士官自学,函授,积极参加培训。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从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对上级培训的士官,要求他们必须带着成绩回来;把每月的第一周定为士官培训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组织干部授课辅导,或集体进行难题会诊。三是严格管理,不迁就照顾。我们制定《士官量化管理细则》采取营连考,群众评,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等全过程对士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每季度公布一次,结合每月对士官的德、能、勤、绩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讲评,与士官的成长进步挂钩,以促进士官认真履行职责。四是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士官一般政治素质好,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在兵中有一定威信,因此我们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敢于把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在专业训练中传知识,当参谋,在经常性管理教育中当助手,当干部缺编时,让他们代理职务,负责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特长。

四、正规秩序,注重养成,提高官兵的文明素质。

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既是管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我们将严格以旅(团)《管理教育工作指示》为依据,规范连队“四个秩序”,从干部到战士,从硬件到软件,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逐一规范统一。在内容上,重点规范生活秩序,在时间上以八小时以外为重点在对象上,重点加强“三部一班”秩序的正规。在官兵中牢固树立“我是标兵,全连正规”的思想,积极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每月树立一批秩序正规的班、排、个人,每季度评出一个“四个秩序”正规的连队。

管理教育贵在养成,也难在养成,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在规范养成上狠下工夫。一是抓“十五个三”的养成训练。营成立“十五个三”养成动作示范班,让官兵示范观摩,以点带面,带动全连;每周安排两个早操时间进行养成动作训练和会操,打牢养成基础,提高养成标准。二是从抓干部、士官入手,带动养成。干部、士官形象的好差,最具说服力,为此我们将开展“周赛月评”活动,每月评出1-3名养成好的干部和3-5名养成好的士官,并对养成较差的干官、士官进行曝光,以此推动营队养成水平的提高。三是从检查督导入手,推动养成。严格的养成,必须加强检查和督导,否则就会时断时续,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我们将采取“三纠”方法,即官兵互纠,连队自纠,门卫随纠的方法,来促进官兵日常养成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标语、小广播等手段进行宣传,并积极开展“文明带兵、文明服务、文明值勤”和“读好书、唱好歌、做好事”等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养成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事故案件的预防工作。

安全工作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乾坤,左右乾坤;不是全局,牵涉全局。做好安全工作,同时可以带动和促进全面建设。我营将从以下入手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一是健全安全组织。营连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排有思想骨干,班有安全员。班每天对安全工作进行小讲评,连每周对安全形势分析,查问题,找原因,寻对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牢牢把握安全防事故。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5

3月29日,兵团召开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宣传工作协调会,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郭永辉指出,兵团第七次党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推进新疆工作总目标重要之年、贯彻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部署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兵团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兵团干部职工翘首以盼的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具有继往开来、鼓舞干劲的作用。希望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做好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

郭永辉要求,新闻媒体要抓住重点报道,将会议内容与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宣传近年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大对兵团第七次党代会的宣传报道力度,做出有力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要创新报道方式,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立足基层,做出接地气、反映群众呼声的新闻报道;要守纪律、讲规矩、顾大局,做好稿件把关工作;要解放思想,强化落实,为兵团第七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6

当代媒体最首要的一点,是学会尊重,尊重生命,尊重真相。

一个是南加大的枪杀案。两个如此优秀如此年轻的生命无辜消逝,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却蓄意着重于“深夜”“一男一女”“宝马车内”这样的误导性字眼,为着迎合现当代人们不正常的仇富心理。果不其然,报道一出来,就看见网上一片骂声,拍手叫好者络绎不绝,唯独听不见同情和声援的声音。对于同胞的遇难,祖国的媒体,人民竟是抱着这样残忍看戏的心态,于逝者家属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和伤害,更让国外众多在为理想艰难奋斗着的国际留学生寒心。另一个是我在“5.12”纪念日的时候看到的一篇报道,名为《废墟上的腾飞》。讲的是汶川地震中某个全城都变成了废墟的小县城,在四年后的今天已是高楼林立,媒体把这个表象作为政治宣传的一个入点,并将其称之为腾飞。可是,何谓“腾飞”呢?震前的小县城也许确是落后而陈旧的,但人们有温暖的家,有相亲相爱的家人。震后重建的速度确实很快,表面看上去也确实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人们心里那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伤痛却只会隐埋得更深,并不是城市的翻新可以抚平的。而记者却用“腾飞”这样的字眼去报道,何其残忍,又何其悲凉。每每在电视里看见灾区的人们对着镜头一遍一遍的说感谢,心里都特别难受。关注没有错,关心更没错,只是,媒体的关注,社会的关心并不是施舍,而是要以被关注关心的人能够接受也愿意接受的方式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这种关系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不仅是地震灾区的人们,对于那些所有曾经历过伤痛的人们来说,不被打扰,让时间去慢慢治愈就是社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再说郭京毅案。这是一个特殊的中国“新贵”群体,他们横跨商务、工商、外汇等领域,虽无特殊家世背景,但以同学、上下属等关系为纽带,结成同盟,却几乎垄断了十多年来中国外资审批的所有环节。《财经》杂志《新贵之盟》的报道所思考的是“谁来监督监管者”。而我由此想到的却是一些关于价值观的思考。他们都是北大、人大法学出身,有着最专业的法学知识,如果不去钻法律的空子,他们将在未来的很多年里都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多么励志。为什么要知法犯法呢?为名么?他们已经是社会上流人们所倾慕的成功人士。为权么?他们已经身处中央,手握中权。为利么?身处这个位置的他们,绝对不差钱。他们只是不满足,不满足所拥有的,拥有的愈多,欲望就愈加膨胀,蒙惑住了他们的双眼。

但其实我相信,他们刚踏出校园的时候,一定都是一身正义,满腹理想和抱负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就踏踏实实的不好么?要那么多房子能住的过来么?多贪了那几百万又怎么样呢?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何必为了眼前的那一点利益断了前程,毁了家庭。报道中,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郭京毅作为精通国际商贸法律事务的专家,还精通外语和商业谈判,跟美国人谈判时人家都很怕他。把报道通篇看下来,真的觉得很可惜,更多的是不理解。有人说,他们都是凡胎肉躯之身,放谁在那个位子上都会出问题。真的是这样么?看着身边学法学的同学们那么努力的考司法考研,关心时政,思考社会,积极,向上…那种感觉很难以言喻。也许,大家所说的“他们都是凡胎肉躯之身,放谁在那个位子上都会出问题”并不是真理。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7

一、注重学习、改变概念,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是老师。

二、实施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新的课程

一种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用提出的话题——实验探索指导实验教学方法的观察,分析,推理的结论。老师的注意力从学习的单一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的`方法是:

1、建立一个思想,即“准备”的发展学生生活和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张应该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学生的一部分,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是重精神轻,应该发展个性和不一样的模式,新课改心得体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但并不局限于目前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必须从每个部分。这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起点。

2、两个关键的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将大脑,开始做。

3、三个变化

(1)教师的角色的变化;

(2)改变学生的状态;

(3)改变教学方法。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8

近期,我校开展深化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并宣布堂改革在我校正式实施。其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讲多学,精讲多练”为宗旨,实施堂改革。本周,侯校长也亲自上了两节语示范,为我的堂改革指明方向。为落实堂教学改革,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精心备

想要提高堂效率,就要把握好堂的四十五分钟。这就需要教师在前精心备,安排好堂环节。在前,我要提前布置前至性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动用工具书或者网络进行自学,达到前置性学习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转变自己

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共同学习者。其次在堂上,将堂教学环节改变:

1、开展前置性学习活动。

2、设置导学目标。,启发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检测,当堂完成堂检测。

在改之初,我想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疑惑,比如留守儿童的前置性学习在无人监督帮助的情况下究竟能完成多少?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怎样才能发挥合作的最大价值?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堂改革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方式真正实施。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9

近日,我司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主持及带领下于公司会议室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实统一思想,结合企业实际,推动各项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

该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优良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指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意见提出,到20__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全文35次出现“市场”一词,开宗明义指出,改革是要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通过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学习贯彻《指导意见》,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牢牢把握住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真正市场主体这样一个贯彻全文的大逻辑。

学习好、贯彻好《指导意见》,对于坚定搞好企业信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推进,推进公司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对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尽快步入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机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轨道,尤为紧迫和重要。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扎实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执行工作,管理创新,坚定信心,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相信公司通过改革发展,定能做强做优做大。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0

深圳,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的城市。碧绿繁茂的草丛常常藏着几只迷人的蝴蝶。广阔的草坪留下了许多孩子嬉戏玩耍时的脚印。深圳的发展是飞速的。从昔日落后的小渔村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了现在的经济特区。

这是一个多么辉煌和灿烂的成果啊!每一项科技,每一栋高楼大厦,都付出了多少人的汗血和艰辛才换来的啊!其实,深圳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以前的深圳:在夏、商时期,深圳是百越足部远征海洋的驻脚点,以航海、捕鱼、农垦为生;秦朝,岭南设置象郡三郡,深圳为南郡;宋朝,深圳是南方海路贸易的枢纽,主要盛产盐、香料;元朝,因盛产珍珠而出名;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现在的深圳:到处高楼大厦,夜晚的霓虹灯使大地熠熠生辉,高速公路象征着高速前进。站在深圳最高的山顶俯视,不知是该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还是该赞颂人类的伟大。深圳的山很高,所以,站在深圳的山上,你能看到更高、更新颖、更广阔的东西。

深圳在城市的跑道上用它的深圳的速度超越了众多城市,我相信,深圳的明天会更美好!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1

在12月18号上午,有幸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直播,观看此直播过后让我更加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今后发展的目标。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感悟颇多。

在此次直播中,介绍了许多对国家发展具有促进意义的人。他们有许多都已逝世,但我相信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必定为人们所熟知且不忘。还有部分都已为老者,他们的头发已花白,身躯也已佝偻,但仍坚持为祖国奉献,光这份精神就足以让人们学习与敬佩。期间还介绍了几名军人,当我们看到他们身上的奖章时,所有人都发出来惊叹,可见他们为祖国建设做了多少事。这些功勋也代表了他们的付出与心血,更是他们的骄傲。其中也出现了非常熟悉的面孔,譬如李谷一以及袁隆平老师,相信人们对他们都是非常了解与熟悉的。看过春晚的应该不会忘记李谷一老师的歌声,她见证了新祖国每一年的成长。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为全球所熟知的,因为他的发现与发明养活了全球各地多少万人,没有他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随后还为各位颁发证书,以及进行演讲,讲明了新中国发展近40年的发展历程,并点明了当代中发展中适应方法与策略。当代中国新青年也需要学习当代新思想新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更为全球所熟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已逐步提升,在世界的舞台上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相信只要有着坚定的目标与信念,我国定会发展得更好。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2

一是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对企业住所信息、自然人身份信息等政务信息的共享,能够减少企业登记提交材料的数量,有效治理登记中的虚假材料现象,降低登记审查难度。用新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从根本上有效维护市场交易安全,最终提高行政许可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向简政放权目标大步迈进。

二是健全信用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同行业和社会监督作用,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意识,充分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有效节省行政资源。

三是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和保障。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将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充分发挥信用体系的约束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消费者组织、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社会共治。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整合执法资源,减少行政成本;有利于明晰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效能;有利于树立市场监管执法新形象,避免执法扰民。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3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更重要是备学生,评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明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情况,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并在每节教学课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对这节课所学内容得失。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角色。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4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在《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一书中,各路学者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回顾改革,前瞻国是,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5

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正是这样一本可以开拓我们对改革看法的一本书,它收集了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通过纵向的角度纵观察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总结中国改革逻辑与思路,展望了未来中国发展的道路。

书中的优秀学者专家包括了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厉以宁等这些目前国内一流的国家策略研究者。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强的启发性,对于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鞭辟入里。

吴敬琏的文章风格沉稳大气,观点务实且乐观,颇有大家风范。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需要的是从经济和政治上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改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加快民主法制进程,在规范政府权力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强化民主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则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解脱泛意识形态化的羁绊,包括拒绝宗教化和标签化,甚至包括解放思想本身。换言之,不是说可以否定和怀疑一切,而是以解脱意识形态化的羁绊为边界和底线。因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共同富裕等这些价值目标的实现,不是取决于意识形态的高调,而是取决于机制、路径即桥或船的设计。随便用改革反改革画线,容易封闭对改革不同路径的讨论和批评,那样其实还是没有跳出意识形态化窠臼的表现

改革需要对话交流,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或者上下推进。用非正式的互动沟通通向效率更高的正式沟通制度的转变将是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此聚集改革的势能和动力、产生和推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制度创新,从而延续中国奇迹。我们个人的命运是同改革开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时刻怀着忧患意识,有责任,有担当。在现实目标的引领下,坚定前行,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书中还有许多其他学者的精彩评述,但因为各自身处的行业和身份有差,各自的视角不同由此大家的看法会比较分散。同时因为国内的情况非常的特殊和复杂,一家的看法分析起来难免也有失偏颇。这样的大杂烩对于读者而言也是一种负担,实在是看了以后各种想法交织在一起,更多的时候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启迪读者的灵感,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的转变或者提示。作为广开思路而言这本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本书的每个学者在阐述自己对改革热点的看法时都会提到法治改革并寄予较大的希望和设想。笔者在百度搜索栏内输入“20__司法改革”,出现了1480万条搜索结果,对司法改革的热议主要集中在“期待”“展望”等正能量上,最为司法工作者,同样对改革抱有期望,但需要明确的是,司法改革如同其他改革一样,不是革命,技术要更精,下手要更轻,别想着一次就能成功。而且改革过程中的阵痛无麻药可打,一如其他改革,涉及的面越大部位越要害,社会的痛苦就越深,受不了,就会拒绝。必须要能缓解痛苦,让受众者得到甜头,改革才可能成功。正所谓过河还要摸石头,这摸石头,就是给老百姓找甜头。一步步释放甜头,一步步扩大共识。用小的改革带出大的改革;从具体有限的目标推进导向最终目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改革需要对话交流,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或者上下推进。用非正式的互动沟通通向效率更高的正式沟通制度的转变将是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此聚集改革的势能和动力、产生和推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制度创新,从而延续中国奇迹。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6

作为枣建的一名员工,这次管理变革让员工,既要做到归零,遵守企业的制度,还要不断的学习、懂得感恩。仔细想来,我已经在枣建集团的工作岗位上渡过了14载春秋。繁琐的工作中,有着艰辛的汗水,也有着成功的喜悦有时忙起来自己就会觉得什么事情都凑到一块,忙得不知从何做起,想起来就觉得很烦躁,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可在听李强教授的演讲过程中,让我懂得了: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的道理。由此,我也想到了我自己。

目前,企业正面临最困难的时期,很多职工面对自己的岗位工作,都没有积极性,完全是当作完成任务一样来准备;当谈到收入、福利等敏感的问题时,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习惯性的怨天尤人。听了成教授的演讲,再想想现在职工的这些消极的表现,确实很值得自己深思熟虑。我开始懂得,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懂得,不管自己是在什么岗位,如果在遇到问题时只是不停的抱怨,在解决问题上只能起相反的作用,最终问题还要面对,结果自己也会工作地很辛苦。如果用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自己不仅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思想,当再出现某种消极的心态时,总是不停的暗示自己,因为工作中不只是业务上需要不断学习,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们一起面对,我会努力的工作,把每一次困难当作人生积累经验的机会。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将管理的对象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在尊重人的价值,爱护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生活,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规范员工行为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凝聚力,发挥共同意志和目标追求的精神力量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倡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进一步加深以“敬业”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团结、勤奋、忠诚、严谨、创新”的企业精神的理解。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铁的纪律, 没有一套规范的行为,工作效益就无法提高,也没办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要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统一员工行为。特别是员工要杜绝懒散作风,要遵守作息时间,发扬信合人勤劳的优良传统,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读懂中国改革心得体会 篇17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回顾十年来课程改革的历程,我认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就谈谈课改十年来我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二、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与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