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家励志故事(通用7篇)

发布时间:

'数学家是指一些对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国数学家励志故事(通用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华罗庚的故事 篇1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

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华罗庚的故事 篇2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华罗庚的故事 篇3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一文由小学频道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数学故事栏目!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华罗庚的故事 篇4

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华罗庚的故事 篇5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 篇6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教导下,勤奋 www.baihuaw en.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徐瑞云与28岁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热传导问题傅里叶分析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大后方培养人才讲台。在艰苦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勤奋工作。她这时教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创建数学系工作中。在她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罗庚的故事 篇7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3个3个地数余2,7个7个地数也余2,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