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优秀3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篇1
一、问题回顾:
2004年上期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还刚刚起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但我校要改的东西还很多。上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主要有以下不足:①校本教研有量但质不够高。学月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没真正去动脑筋。老师理论这块太差,学习没成为需要。开展的读书活动有流于形式的现象。不勤于“笔耕”,平时不注意积累,收集材料,做了写不出来。老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没当着一种需要,还处于完成任务阶段。不少老师总结从网上直接下载,计划总结各自独立,形式主义严重。教研组活动按计划实施的不多,教研组总结比较空,教而无研,“浅”,研而不“教”,“空”,不够具体,套话多。②校本教研具体制度层级不够清晰。制度的制定好办,如何实施?靠谁去检查?必须规范学校的管理制度。③校本教研的课题带动还没有开展。课题工作目前还停留在在少数几个人上。
二、指导思想: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是为全员教师提供教学研究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人才能更好展示的平台。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紧紧围绕“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大内涵,坚持“立足教学,贴近教师,直面问题,全面提升”这一重点,科学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学研究体系和内容,全面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整体规划:
2月份:校本教研学习
3月份:校本教研五步法实施
4月份:校级课题申报
5月份:教研组校本教研展示
6月份:成果评定检查
五、本期校本教研主要内容:
校本教研需要制度上的保障,行政上的支持,还要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校本教研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校本教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应该在共同的探讨中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备课组的组建。
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有集体备课记录。学校抽查各学科教师在周五上午时间参加说课活动。
3、教研组的五步教研法的实施。
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上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五步教研。(明确问题—集体备课—教学演示—群体反思---深化探索)
4、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开展老中青结对子活动,教导处负责督促检查。
5、规范教学反思制度。以研讨课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为便于操作,特制定了陈家桥中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一节优质课》学生问卷调查表。陈家桥中学校本教学研讨课反思用纸。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教学研讨课教学设计用纸。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课堂观察报告。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课堂评价量表。为保证实效性,教研活动开展一次,材料交一次。
6、实施校级课题申报工作。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最重要形式。要求以教研组为主体围绕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教研组成员对其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发展,在校本课题研究中,坚持围绕课题学理论,围绕课题剖现状,围绕课题搞教学,围绕课题说课案,把校本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7、规范读书活动。让学习真正成为老师的一种需要。
8、做好“名师工程”实施的准备工作。制定“陈家桥中学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每年评选一次校级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实行岗位考评,合格的骨干教师将获得学校提供的骨干教师津贴,让名师与学校同步发展。
9、做好开展“9+1”活动准备工作。“9”是指: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执笔完成一节课的评课报告;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师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编制一份试卷;每学期制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袋。“1”指外出听课,回来一周内必须在教研组内开展二级培训课。
10、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我校座落于大学城旁,紧靠冯玉祥旧居,有香炉山蔬菜基地、梨园基地,社区资源十分丰富。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可以通过把课程资源开发与历史,政治教师学科教学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学校学科课程资源库,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渠道,改变教师的课程理念,增加教师的课程兴趣。
11、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中学学科众多、各有特点,各学校各学科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同样也涌现出不少不错的学校,不错的老师。那么区域性教研活动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学校内部各学科,区域内各个学校的教师如果能教育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那么将有效地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兼顾问题,促进区域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校际协作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
初步确定每月最后一周在组长校召开一次联片领导小组会议,汇报本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谈在教研活动中尚存在的疑惑,以及今后工作的打算,共同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和安排。
每学期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包括经验交流与介绍,包括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包括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等活动,包括教师、校长主任等教育和管理等层面的论坛等活动。活动计划、内容、时间上报区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协调,并在网上公布。
完善期末统一阅卷制度,加强学科协作,建立有效的质量分析机制,建立学科资料库形成资源共享平台。
六、具体实施计划:
总体思路: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
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
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2004年---2005年下期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组长:李勇
副组长:谢波龚龙
成员:王明全彭兴蓝正国陈林赵琼柯征义冉绍勇邓键
陈刚李康才夏明全李维琴桂艳玲蒋云碧杨万德姚波熊华忠杜朱洪
分工:
李勇谢波龚龙: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校本培训、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
王明全彭兴蓝正国:备课组的组建、结对帮扶、规范教学反思制度、规范读书活动、做好“名师工程”实施的准备工作、做好开展“9+1”活动准备工作。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篇2
根据教研室与学校工作计划,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与检查,促进我校教师校本教研意识,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本学年的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在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的联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一、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
为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研究特制定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由各教研组组织,由各备课组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活动间周进行一次,备课内容为一单元(语文周三、数学、英语、常技周四三节课下),每次备课活动先大组集中,后分备课组小组备课,统一在指定地点完成,教研组长做好出勤记载,分管领导做好质量分析。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三查”。
“三备”。即个备、集备和复备。个备: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所教单元教材进行钻研,在书中写好批注;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酝酿课堂实施方案;集备:集备开始后,由备课组长安排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都要认真领会,记录自己认为更恰当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各位与会教师进行集体评议,备课组长还要针对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教师讨论,并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与方法。复备,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确定的教学思路,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
“三查”。集备前,教师要将教科书批注和教材解读交备课组长检查。集备后,备课组长要将全组教师参与评议的内容交教导处检查。校长室还将对教师复备后的教案进行抽查或全查。
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相结合。其中“集备”后由备课组长安排当周主备教师完成电子备课文稿,“复备”即备课组教师在“集备”文稿基础上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整个复备过程主要包括在侧记栏完成改动、添加说明,在板书设计栏完成板书设计,教完后在教学反思栏写好教学心得与体会,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研究懂的水平与能力,本学期继续开展学理论,写心得,书感想的活动,使所有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撰写中提高。
本学期将每月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并将评选出优秀的心得,并积极的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三、“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本学期的“三个一”活动将分层次进行,逐步推进。各备课组在9月份拿出本学期开展的教研课研讨课题,10月份由集体备课产生集体备课教案,11月份开展教学活动。先由一人执教开展第一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在集体评议与修改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再集体评议与修改。在此基础上在备课组内产生一名种子选手,由这名种子选手代表本年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个一”教学大比武活动(教研组内每月一课),并组织评选优秀等级奖,发给相应的奖状或证书。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今后将不再参加校内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也将优先获得参加更高级教学比赛活动的权利,凡未取得校级一等奖的教师必须继续参加“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篇3
师资队伍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学生的成才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因此,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出发,以开展校本教研为依托,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锐意创新改革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现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县教育局[XX]第1号《黟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黟县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其成员名单:
组长:程国营
副组长:舒晓梅汪云
成员:谢旭芝罗丁玲钱明珠张彩虹叶群芳李掌珠吴哲
江海峰李志玲刘亚军
二、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坚持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扎扎实实地搞好校本教研,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教研的目标
1、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建立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和各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努力实现我校“出质量、树品牌、促发展”的奋斗目标。
2、具体目标: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与者和积极的建设者。
四、校本教研的内容
1、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法规意识。学习师德规范,学习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典型事迹等,以先进促奋进。
(2)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制定师德考核制度,使教师不断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性。对教师公正科学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聘任、职评、评先等重要依据。
2、基本功训练
(1)引导教师开展“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在普通话考核人人过关的基础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经常性开展说课、评课、会课活动,提高教师口语交际能力。
(2)综合学科的老师要加强本学科基本功训练。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做操、喊口令、运动队训练等基本功;艺术教师必须具备唱歌、画画、使用乐器等基本功;电脑教师必须达到电脑中级以上水平,具有课件制作、电脑维护等基本功;自然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自然实验、科技制作等基本功。
(3)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每位中青年教师都能建设好自己的网页,班主任能建设好班级网页,努力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能力。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与教师的素养
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注教师的理性思维。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由传统的静态知识拥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3)学习的教育理论篇目
教师必修内容:国家、盛市、县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法律法规》、《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新世纪教师修养》、《新课程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小学语文(数学)新课程教材教法》、《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课程标准〉解析》》。
教师选修内容:《校本培训指南》、《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发展性课程评价观》、《新课程教学专题研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走进实验区和教学诊断与反思》、《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五、校本教研与培训的方式
1、读书自悟
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愧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每周一次教学反思有记载。
2、集中学习
学校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教师学习,采取聘请专家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讲座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的良好氛围。
3、请进走出
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热点和我校的教改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二天以上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另外,我们也将组织学校的学科教改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加强横向教学研究和交流,同时提高校骨干教师的知名度。
4、校内专题研讨
由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或教研组(每两周举行一次)确定课题,教师分头探索、实践、研究,然后集中讨论形成共识。要严格按照研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跟课等环节进行,要全员参与,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校内教师间自主研课的新氛围。
5、随堂听课
校长、教导、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要经常性地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所在,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要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6、教学开放周活动
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到校进行教学观摩。
7、建设“学校网站”,拓宽校本教研渠道,强化“教育科研”、“教师频道”两个栏目的建设,使之成为学校进行校本教研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教师及时上传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以便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个人加减;通过“空中课堂”展示年级组学科教学行动研究成果,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便于家长辅导,达到一举多能的目的。
六、建立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激励机制
1、学习制度: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师培训的课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时。让教师参加服务于课程改革实验的师资培训和服从于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培训中的通识和学科培训。坚持学校、教研组(年级组)组织学习和自主“充电”学习相结合,接受培训的教师人人做好学习笔记和写好学习心得。
2、管理制度:学校实行校本教研三级管理制度。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培训的教师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各年级组(教研组)要将每次学习培训的参加对象、培训内容、学习时间、授课教师等记录在案。教师要制定个人参训计划,尤其要关注教师的反思能力,要求每周有一次教育教学反思。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定期抽查,并指定专人收集整理,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库。
3、研修制度:学校把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课程改革实验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组织骨干教师和新课程培训优秀学员定期进行新课程研修学习,围绕《纲要》、《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以及实验中随时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交流,提高执行新课程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4、评估制度:
①评估内容——培训中所学到的内容包括课程理念,《纲要》、《课程标准》、教材的解读,教与学的策略等,要求受培训者能说出或写出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尤其能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②评估标准——即各项培训活动所应达到的要求(包括内容要求和学时要求),对每一培训内容要求不同培训对象要十分明确,其应达到的程度如:了解、掌握、深刻掌握等,应人人心中有数。
③评估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面进行评价,如问题研讨,交流心得体会,写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报告,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实际施教和定时测试,学校网站上传发布文章等形式进行考查或考核。(a)依照学校《教师评价考核量化标准》进行考核。(b)依照学校《教师职务晋升量化标准》要求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不达要求者,不予晋升、晋级。(c)建立教师校本培训记录本、考勤表与材料档案,既重视对教师参与培训的过程性评价,又重视参与培训的结果性评价。(d)采用教师自评、教研组初评、学校总评三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