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资料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267年历史。清朝末年,闭关锁国、政治文化专制,落后于世界。没落的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进攻,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告终,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历史上的今天将详细叙述清朝历史。下面是整理的清朝历史资料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清朝初期的历史 篇1

占领中国(1644~1683年)

1644年后,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多个抵抗政权(又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在清军占领全中国的过程中,无恶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再燃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南昌、广州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

清军在四川大肆屠杀,四川的人口从万历六年(1578年)口310万(《明会要》卷五十)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估算的一万八千零九十丁(嘉庆《四川道志》卷十七),整整少了三百多万人。为此,清朝御用文人编造了“张献忠屠尽四川人”的谎言,而实际上在张献忠1646年战死后,清军在四川尚有长达13年的征战。

此后清军各地“剃发易服”,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明将郑成功在1661年攻下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打起南明旗号建立台湾郑氏政权,来做为抗清基地。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占台湾。

清朝在人文精神上比前朝确有了很大退步。清朝初期和中期,推行民族牢狱式的统治。在经济上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视察八旗军发现他们驰马坠地,箭箭虚发)也使得满清越来越依靠汉族军兵。除了推行奴隶制外,由于中前期不断穷兵黩武,尽管从越南引入了优良稻种,清朝还是到了乾隆年间才恢复到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平。在政治上,明代的君权依然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为了巩固其统治,制造了多起文字狱。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时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钱嘉学派。不单是哲学思想连文学也有很大退步。如明末话本小说所透露的生动生活气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枯燥的道德说教,只有看透世事的红楼梦聊斋给了人一笔亮色。由于清朝统治者刻意制造满汉之分,压制汉族先进思想,闭关锁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清朝后期,成为了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条约。为了自强,晚清政府全国上下开展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当时只是看到了西人的外在所长(如船坚炮利),却看不到中西方本质的差距。所谓的同治中兴不过是回光返照,当然这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打下了一定基础。1898年,锐意改革立志变法的年轻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但与此同时,中国封建社制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以满清贵族为主的保守势力的阻扰新法,仍然叫嚣着中国宁与友邦(洋人),不与家奴(汉人)这样的愚蠢狭隘的口号,结果变法失败。

清朝历史简介 篇2

清朝(1636年[1]-1912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12]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清朝有哪些诗人 篇3

1、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2、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4、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5、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剃发易服 篇4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

清朝历史 篇5

由满州贵族建立起的大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康乾盛世时国力的发展也曾震惊世界,可这样的盛世下却藏着覆灭的危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矛盾都成了大清覆灭的隐患。

之后大清自以为天朝上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是让中国彻底落后于世界了,再加上慈禧太后对中国长达48年的统治,一度以软弱的政策向英法等国不断妥协,甚至想要再次垂帘听政下诏立3岁的溥仪为帝,这样的统治怎能不衰败?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也不得已宣布退位,清王朝近300年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点。

在清朝亡国后,溥仪作为最后一任皇帝一样被人操控了几十年不得安宁,而那些籍籍无名的十多万大清皇室贵胄又如何安身立命?

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阿哥格格们,只懂争宠的皇后妃子们,从纸醉金迷般的奢靡生活跌落神坛,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曾无意翻过几页民国时期的报纸,王子皇孙死于城门外,公主贵妇坠入烟花院的花边新闻屡见不鲜,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剧。

1920年5月23日,上海的《民国日报》上曾刊登了一篇《今日之旗人生活状况》,大致将清朝亡国后的满州人的生活状况分为了以下四大类:

1、贵官派,就是说那些享受《优待条例》的皇室宗亲,这些人虽然有些家底,但是入不抵出,更是因为少不经事,“众家丁分肥",预计"将来不至穷死不止”;

2、谋生派,在皇室宗亲之中也有勤求有强者,可以自立,“此派为旗族中之尚佳者”,逐渐可与其他各族同化;

3、劳动派,以汉军旗人居多数,普通以人力车为谋饭之计,生活困顿但尚能自存;

4、待死派,就是指那些注定“老死牖下”的赤贫者。

曾经不学无术的满人贵族子弟,又没有赖以生存的技能,日子过得更是举步维艰,有头脑有志气的人学起了做生意,有的卖蔬菜水果、卖鱼肉,有的街头卖艺等,然而更多的人是流落街头、沿街乞讨、挖掘祖坟,饿死街头的大有人在。

也会有一些善于谋算的,带着钱财移居海外,而当时清朝的珍宝就这样被他们带走,流落海外。

改名换姓,定居故乡的大有人在,满洲的起点是在东北,在清亡后有近三万的贵胄回到了故乡,改名换姓重新生活。

富贵梦还没醒,贪恋权贵的也有不少,想要继续拥有钱权,甚至不惜通敌卖国以求荣,成为日本人的汉奸,这样的人在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上画上了丑陋的一笔,这不只是影响了他们自己,甚至影响到了子孙后代。

这群满族贵胄,不管曾经在清廷有着何等尊贵的身份,不管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在清亡后,都历经了很长一段丑陋黑暗的生活。

清朝历史 篇6

在我们的印象中,王朝的灭亡往往是因为昏君奸臣扰乱朝纲,从而引得天下百姓揭竿而起,而提到清王朝灭亡的原因时,史学界普遍认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统治者的问题。

可是近来,金一南将军在一次宣讲中,在谈到清朝历史时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清朝没有昏君也没有奸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生不逢时、没有先进的装备和生产力,所以打败不了侵略者。

对此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金一南将军会出此言论呢?

金一南将军

金一南将军他当时是这样讲的,他认为汉族王朝的规律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是开创基业的前几世是励精图治的,但到第五世开始便会逐渐懈怠,直至王朝灭亡。而清王朝则不是这样,从康、雍、乾盛世,到道、咸、同、光衰世的转换极快,中间只隔了一个嘉庆皇帝。

由于这种衰亡并不是传统的几世而衰,所以金一南将军认为清朝的衰亡,统治者并没有问题,因为皇帝并没有明朝的某些皇帝一样不理朝政,反而是各个都励精图治,包括几个衰世皇帝也是如此。

康熙皇帝

按照金一南将军引用著名学者柏杨的话来说,就是:

“清王朝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三分之一的也都属于中等才智,像明王朝那样草包恶棍型君主,清王朝一个也没有。中国还没有一个王朝出现过这么多具有很强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

就比如几个衰世皇帝,道光皇帝穿过带补丁的裤子,皇后过生日时用打卤面来招待客人,并且力排众议、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但就是这样的皇帝,因为军事实力的薄弱,导致***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咸丰皇帝继位后,将“防三渐”作为座右铭:第一,防土木之渐(防止大兴土木);第二,防宴安之渐(防止大吃大喝);第三,防壅蔽之渐(防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达),可就是这样的皇帝在第二次***战争之时也失败了。

***战争

同治皇帝也继承先辈遗志,励精图治,重用洋务派,光绪皇帝也同样如此,为了挽救大清,甘愿交出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变法维新,可就是这样,该败还是败。

那么为什么清朝有这么多能干的皇帝却还是打不过侵略者呢?金一南将军把原因归结为:对手太强大,他们的对手不再是那些落后的周边邻国,而是更加强劲的对手;他们生不逢时,倘若他们生在别的朝代,那都可能是英明君主。

金一南将军

事实上,很多人对此都不能理解,但不得不承认,金一南将军说的有道理,弱国无外交,自古如此,清王朝落后,就要挨打,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避免,所以对手太强大的确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清王朝会如此落后,要知道在明朝时,中国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军事实力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

当时的北美洲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欧洲还处于中世纪末期,一片混乱,可时隔两百年,北美成了自由民主大地,欧洲有了日不落帝国,几千人就能将清王朝打的落花流水。

这让我们不禁有所疑问,这两百年里,清朝的这些“不昏之君”究竟在干什么?

清朝的确没有昏君,但也没有明君,也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中国历来提倡尊重“祖法”,但清朝尤甚。清朝与日本一样,起初都是被列强欺负的国家,但日本善学习懂变通,于是日本强大了,强大到一个藩属国去欺负宗主国。

而清朝呢?康有为上书求变法之时却得到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答复而不能面见皇帝。倘若有一个君主能够推翻“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一言论,历史又会怎样发展?倘若有一君主能够放下骑射的情怀,放下自大的心理,结局又将如何?

戊戌变法

清朝后期也的确没有奸臣,但是权力不在大臣之手的同时,又岂在皇帝之手?慈禧手握大权,却说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语,作为一个统治者却如此卖国,这简直比那些贪官污吏更加可恶。

而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忠的是清朝,而不是中国,他们不是中国利益的守护者,而是出卖者,这样对于国家的错误认知,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统治者让他们做什么他们才能做什么,这样的大臣也是可悲的。

皇帝不是糊涂皇帝,大臣也不是糊涂大臣,但最后还是灭亡了,为什么呢?将其归咎于对手实力强确实太过片面化了。国家不是一日便能富强,也不是一日便可衰弱,但两百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太多了。对手实力强确实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自己实力弱、自己实力为什么弱、对手实力为什么强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清朝康熙朝 篇7

康熙巩固和加强了祖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孙子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75年,他派兵驱逐了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7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反动贵族的叛乱;自康熙时期至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在北起外兴安岭,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广大而神圣的领土内,实现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

? 康熙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鼓励垦荒,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间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更名田”。

康熙皇帝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统一战争,使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过上了一百一十二年的和平生活。再经雍正、乾隆的努力,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永不加赋”的谎言

范文澜等所著《中国通史》中:“新增人丁永不加赋”,是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年开始实行的。它规定丁赋的征收,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

丁赋和田赋,在摊丁入地以前,是两个并行的征课项目,田赋按亩征收,丁税则计口征收。由于丁税对农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无地农民,为了拒纳丁银,往往被迫逃亡。这种因人丁逃亡而征不足额的情形,从清初至康熙五十年间,始终存在。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中,康熙也承认有久、十丁之户,也只一、二人交纳丁税。这说明,在颁布“诏令”之先,丁税之未能足额,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为了达到足额征收的目的,顺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规定编审人口,要“逐里逐甲,审慎均平”,“如有隐匿捏报,依律治罪”。然而,即一直到康熙宣布“新增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之前一年,各省编审人丁,仍然未将加增之数,尽行开报。地方官未尝不力求足额,免干罪戾。可是这样的严攫遍索,而仍然不免于征不足额,原因是很清楚的。那些没有交纳钱粮的余丁,决不像康熙所说,实在“优游闲居”,“共享安乐”,他们其实已经是“老幼无立锥”,“逃亡无踪迹”。

在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户部议定的执行条例中,规定了“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数”的具体办法:一户之内,如同时有新增之丁和开除之丁,即以所增抵补所除,如新增之丁不足以抵补开除之丁,即以亲族之丁多者抵补;又不足,即以同甲、同图之粮多者顶补。这种办法,就连为清王朝唱赞歌的人也加以非议,认为这是“丁倒累户,户倒累甲”,“在官谓之补,在民谓之累”。

可以看到事实是这样子的,首先,条令实施之前,丁银难征已经是既成事实;官员虚报丁数,造成老百姓苦不堪言;而真正实施的时候,“永不加赋”却成了“永不减赋”,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比以前更糟。而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不到十年,就开始试行“摊丁入地”,彻底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变成了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