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通用5篇

发布时间:

走转改 篇1

评论:把新闻工作坐标定在基层 http://。com2011年08月26日08:46光明日报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源泉所在,广大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才能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最大价值。

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从延安窑洞里的广播电台,到西柏坡民居中的报纸编辑部,再到深入工厂农村的大批通讯员队伍,一代又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采写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播发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报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信息流通越来越快,交流的时空障碍也被一一打破,媒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网络化信息化对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把新闻工作的坐标定在基层,采写大量真实可信的新闻,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深入基层才能把握基本国情。国情在哪里?它不在文件里,不在讲话中,只在普通群众那里。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的观点意见是真正的国情,是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方向的关键因素。新闻记者经常到群众中间走走,经常到基层一线采访,虽然个人感受到的是小范围情况,但这样的信息多了,就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深入基层才能确定职业坐标。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新闻宣传领域也是存在的。我们的一些编辑记者,习惯于眼睛盯着“上面”,忽视人民群众这一新闻报道的最大主角,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说话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样采写的新闻报道难免空洞乏味,不仅群众不满意,“上面”也不会喜欢。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深入基层才能增强服务能力。新闻媒体承载着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是人民心愿呼声的传声筒。新闻记者把坐标定在基层,听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吸收最大范围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

今年春节期间,新闻战线按照统一部署,广泛开展了“新春走基层”活动。广大新闻记者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同吃同住、促膝谈心,写出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事实证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明确事业坐标,在思想上做到心系群众,在工作上做到“一头汗两腿泥”,就一定能写出真正的好报道,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赞扬。

国信办召开中央新闻网站“走转改”活动

座谈会

http://。com2011年10月15日08:59新华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召开中央新闻网站“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 10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在北京召开中央新闻网站“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钱小芊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网络媒体要以更加有力的领导、更加自觉的行动积极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提高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报道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转改”活动后,中央新闻网站按照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在首页重要位置开设专题专栏,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大力宣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采访的生动实践,反映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营造了浓厚的网上氛围。中央新闻网站组织14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到20多个省(区、市)的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偏远地区调研采访,采写稿件980余篇。认真落实改文风要求,策划推出“最美乡村教师”专题报道,宣传报道“无腿老兵”、“扁担校长”等凡人善举的感人事迹,组织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等民生报道,受到网民关注和欢迎。网民认为,“走转改”活动给网络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网络新风扑面而来。座谈会上,下基层的网站编辑记者代表畅谈了收获体会。大家谈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转改”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震撼。网络宣传报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要放下鼠标采民风、俯下身去“接地气”,往基层走的更多一些、更深一些,离人民群众更近一些。会议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担负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网络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央新闻网站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重要的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把“走转改”活动推向深入。

会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主动作为,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要继续保持宣传报道的声势和热度,既充分报道中央媒体和名编辑、名记者开展活动情况,也关注地方媒体和普通编辑记者开展活动情况;既有来自一线、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即时报道,也有全面系统反映活动情况的综述、述评等深度报道,使网上宣传既有规模声势,又有吸引力感染力。要大力开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宣传报道,切实把重要版面和位置留给基层、留给群众,多组织经济、民生、文化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报道,多在网上提供政策咨询和资讯服务,多推荐宣传平凡人物和凡人善举的感人故事,多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切实把群众性要求贯彻和体现到日常宣传报道中,改变网上报道中存在的浮夸、浮躁问题。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利用好“走转改”活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群众观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编辑记者队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学习教育、蹲点调研、宣传报道、岗前和在岗培训、考评奖励、督导检查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走转改”活动成为网络媒体的自觉行动,成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台湾网、中国西藏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等中央新闻网站主要负责人和下基层编辑记者代表,以及北京市网管办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并作了发言。

国信办:扎实推进网络媒体“走转改”活

http://。com2011年10月11日08:45国际在线

俯身弯腰接地气 放下鼠标采民风

——就网媒“走转改”活动专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有关负责人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众多报刊、电台、电视台的们积极行动起来,及时、鲜活、生动地报道了大量来自基层的第一手信息,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那么,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又该如何凭借其独特传播优势开展好此项活动?为此,近日专访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有关负责人。

即时互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资讯

问:对于“走转改”活动在网络媒体中的开展,您认为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网络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是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网络媒体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有效途径;是网络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的重要举措。将网络新闻报道的视角和重点转向基层,转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喜闻乐见的新闻资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网络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对于增强群众观念,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问:相对于传统媒体,您认为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网媒有哪些独特的优势?答: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网络能够即时发布信息,速度更快。

其次,网络与网民能够保持互动,距离更近。再次,网络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丰富,吸引力更强。此外,它的信息海量,提供的资讯更为全面。

积极踊跃:各网站扎实推进“走转改”活动

问:能否为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前一阶段网络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活动的总体情况?答:近一段时期以来,各网站迅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有效推动了“走转改”活动的扎实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上宣传形成声势,舆论氛围浓厚。主要网站在首页重要位置开设专题专栏,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开展网上访谈。比如,人民网在首页最上端通栏推出大型专题,集图文、视频、网友留言、微博关注于一体,连续推出5组专家访谈和 3组系列网评,对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新华网多媒体专题分“走基层访民生”、“走基层听民声”、“走基层看成效”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深入基层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光明网在首页要闻位置制作《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专题,共设置了专题要闻、媒体评论、社区互动、百村百乡行等17个栏目,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二是走基层活动积极踊跃,深入一线、情系群众的意识进-步增强。网站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偏远地区调研采访,了解群众工作生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截至9月25日,中央新闻网站共组织主要领导和编辑120多人次,深入到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北、江西等 20余个省(区、市)80多个联系点进行了蹲点调研,采写稿件760余篇。三是网上宣传重点转向基层、转向群众,文风更加清新务实。光明网等网站通过推出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平凡英雄”专题报道,大力挖掘和宣传一大批凡人善举的感人事迹,在网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中国日报网推出英文视频访谈栏目“网眼看中国”和“身边的英雄闪光的平凡”中英文系列报道,剖析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话题,挖掘人性的真挚美好;中国经济网开辟网上共建专题,展示基层联系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优势特色产业、杰出创业者典型等,组织建言性访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资讯和智力支持。

四是网上反响积极热烈,活动初见成效。在“走、转、改”活动中,不仅下基层的编辑深受触动和教育,网民对相关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比如,网友“阳伞”在帖文中写到:“脚踩大地,一头汗两腿泥俯下身弯下腰和老百姓心贴心,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看看中国大地的真实,看看最朴实的眼睛,看看飞速发展的城市,更看看浑厚淳朴的乡村,这些镜头的展示和的身影都将为我们展现一个最广角、最深度、最动人的神州大地,源头有活水,基层大作为!”

纳入常态:将“走转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问:您认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答:首先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现在网站虽然都组织人员下去了,但一些人还存在静不下心、沉不下去的现象。第二是要进一步改进文风。一些网站仍然存在对基层群众关注不够,热衷于跟着热点跑、图形式、走过场的问题,贴近人、打动人的精品力作不多。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调动商业网站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问: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还将做哪些部署?

答: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对网站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指导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活动深入推进。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上下功夫。以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走转改”活动网上宣传报道力度,及时突出活动进展,充分反映网站编辑下基层情况和活动的亮点、效果,不断丰富专题报道的内容形式。根据中央要求,“走转改”活动将向社科、理论、文艺、出版等战线拓展,我们将指导网站做好这些领域的配合宣传报道,并指导有关地方和行业组织研究商业网站落实活动要求的措施办法

二是在开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宣传报道上下功夫。要提高实效、讲求质量,真正把网站报道视角和重点转向基层,转向群众,多报道群众关心的问题,多反映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多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服务信息,不断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创造更多更好的网络精神文化产品,增强网上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在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上下功夫。指导网站完善学习培训制度,组织网站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并结合“走转改”活动实践,加强思想锻炼和作风养成,提高把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是在推进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把开展活动纳入日常教育、纳入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和奖励,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编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真正把“走转改”活动作为长期任务来开展。(光明网 张 薇)

走转改心得体会 篇2

“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更加被群众喜闻乐见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 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要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新闻作品被群众喜闻乐见,还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走转改实施方案 篇3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和《张家口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广播电视台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三贴近”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我台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更具区域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美好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李爱民

副组长: 任海霞 李浩 刘竹青 王雷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台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任海霞(兼)

成员:王雅晶 郭琛 裴建国 张卫华 郑颖 阴建栋 永炜

郑巨龙

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台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督导检查。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从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利用4个月的时间,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稳步推进,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服务群众改文风。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1)开展全台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制度。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固定学习时间(一周不少于半天),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组织广大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学习何亚星书记、岑万俊区长党代会、“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进一

步端正新闻宣传指导思想。

台党支部成员和中层领导要深入一线,参与调研,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写出《调研报告》。台长办公室设立征求意见箱,鼓励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台党支部将认真听取并吸纳其中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改进落实到工作中,推动广电再创新辉煌。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全台范围内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主要领导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走出去,定期安排优秀同志到全国一流媒体培训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和管理技术,以他山之石推动我台节目质量提升。

各频道和各个栏目要结合各自特点,推广《宣化新闻》每日点评的做法,深入开展以“点评制度”为核心、以“改进文风”为主题、以提高节目质量为目标的业务学习活动。通过预先策划、提前准备,为节目“备好课”。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要压缩会议报道,加大来自基层的报道、深度报道和民生类报道,积极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的事,写出群众愿意看、喜爱看的报道,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2、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

在《宣化新闻》中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要在已有“干部下基层”等专栏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继续加大下基层力度,推出“我在基层”专栏,持续播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每周保持3篇左右的发稿量。专栏稿件要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全面反映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同时,设立固定热线电话,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并深入基层一线加大采访落实力度,确保每个来电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专题部对原有的栏目进行改版,开设《行风大家谈》栏目,开展“行风走基层”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3、建立一批基层联系点,开展多形式的基层行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巩固宣传报道根据地。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常态联系点;新闻中心、专题部要建立1-3个基层联系点,每个记者也要有自己的联系点。领导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各栏目每年深入基层联系点不少于20天,每名采编播人员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

途径。为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取得成效,我们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改进广播电视宣传作风、纪律作风结合起来,和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和建设平安广电结合起来,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广电良好形象结合起来,和建立健全长效考评、奖惩机制结合起来。要把镜头、话筒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百姓,让我们的宣传报道更鲜活、更深刻、更生动,让广电各项工作更扎实、更规范、更科学。

2、活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宣传报道。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结合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暨大干100天动员大会”精神的落实,开辟一系列专栏、专题、访谈,广大编辑记者要在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到农村、企业、社区基层一线,采访全区贯彻“两”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报道全区上下争当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鲜事例。用崭新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实现主流宣传和基层群众的融合对接,将贯彻“两”会精神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用强有力的舆论助推全区转型跨越发展。

3、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全台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大考评和奖励力度,提升节目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引导激励记者编辑多下基层、多出好稿、多出精品,提高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4、加强督查考核。各科室要分别制定“走转改”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向台领导组办公室上报本部门“走、转、改”活动开

展情况,总结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至全台。领导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督查,年终将进行考评奖励。

2011

年9月20日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

走转改 意义 篇4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 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 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 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 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 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 的职业追求。

走转改 篇5

“走转改”活动思考:带着感情走基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二个多月来,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我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实答案。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

“勿忘人民”,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为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几代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成才之路。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取得,不是靠坐在办公室,跑机关,泡部门得来的。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真实了解实际工作,通过分析、研判,在写稿子时才能把握大局。从深入基层到写出稿子这一过程,就是锻炼记者的过程。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炼就朴实的文风,写出有“温度”的稿子。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用群众朴实、鲜活的语言写出打动人、感染人的稿子,才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采写报道,才能与群众能心贴心。

转眼进入报社已一年多了,通过一年多的的采访,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写出好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