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阅读题答案优秀6篇
竹影阅读理解——《竹影》的节选以供同学们阅读和练习,希望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学习有所帮助!如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6篇竹影阅读答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竹影阅读答案 篇1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
竹影阅读答案 篇2
关键词: 《竹影》教学 文本解读 独立性
一、案例背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此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课本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竹影》一课的教学,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资料,都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感受竹影及中国画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这两个方面。更有某些老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感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即所谓的神似和形似的差异。
我在研读课文和相关背景后,被这样的文本解读产生两点质疑。
(一)此文真的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吗
此文选自《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丰子恺先生应开明书店之邀,在1937年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种“艺术启蒙连环故事”,虽属虚构作品,然而生活实感颇强,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渗透丰子恺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其实此文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散文,只能称为故事,因为从丰子恺的其他的回忆性散文中可知,他父亲其实是很不喜欢丰子恺画画的,所以幼时的丰子恺对父亲一直非常惧怕。文中的父亲可以说是丰子恺本人的化身,而文中的孩子据丰子恺的子女们回忆,大概是以他们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为原型的。因此,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绝非表达对童年的留恋,而是用故事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启蒙。
(二)作者真的认为中国画比西洋画更具有艺术美吗
姑且不论西洋画也有写意,中国画的工笔追求形似,就从作者的经历看,他虽是“中国漫画第一人”,漫画笔法简洁,意蕴丰厚,但他曾师从李叔同,后又东渡日本系统地学习过西洋画,在二十年代还出版过《西洋名画巡礼》一书。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断然不会随意地褒贬哪种艺术形式,更不可能给幼小的孩子传达这样狭隘的艺术观。文中将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恰恰是为了启发孩子感受艺术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有了这样的思考,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美学启蒙呢?现将笔者关于部分重点内容研讨的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二、案例描述――课堂教学实录
(一)孩子天生是美的发现者
师:丰子恺曾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犹之一块洋钱,在我看了立刻想起这是有效用的一块钱,是谁所有的,与我有何关系等等;而在他看了,只见一块浑圆闪白浮雕,何等美丽!”(展示幻灯片)看来,在丰子恺看来,孩子天生具有审美的心灵和眼睛。
请大家阅读1―3段文字,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孩子发现了哪些寻常事物殊的美?
(师展示问题幻灯片)
生1:我找到了第二段的“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这一句写出太阳像我们孩子一样,非常活泼,是一跳一跳地沉下去的。
师:为什么用“一跳一跳”这个词?
生1:我觉得是因为我和弟弟看是非常仔细,所以虽然日光的变化非常微细,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而且我们更富有童心,感觉太阳是一跳一跳的。
师:难道只是因为有童心,就可以说是“一跳一跳”的吗?我们通常都是说“缓缓的”,对吧?你再看看前文,哪句话让你感觉到这里用“一跳一跳”其实是独特而自然的?
生1:是前面“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乏了油的灯,灯光就是感觉一跳一跳地渐渐减弱的。
师:可见孩子不仅对夕阳下山着迷,平时也曾对油灯着迷,也许曾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着油灯乏了油,是如何挣扎地发出光来的。所以此刻,他能迅速地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这种稍纵即逝的美,就这样被孩子们敏锐地抓住了。
生2:我找的是第二段中的“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句话中“暖色”是指刚才一跳一跳的阶段夕阳的红光,还是有一丝暖意的,而现在是月光,通常我们说“月光如水”,还是有些清冷的。所以是“暖色”变成了“寒色”。
师:那“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如何理解?
生3:“长音阶”括号中注明是“大音阶”,在音乐中,大音阶的音调通常是比较高亢的给人明朗的感觉;而“短音阶”又被称为“小音阶”,小音阶要稍微低沉一些,给人黯淡的感觉。这是用听觉上的感觉来写视觉上的感觉,是“通感”。
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看来,储备一些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来齐读这一句,感受孩子们眼中独特的美。
生4:我还发现了第三段中“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里描写月光透过竹叶把光映入我们眼帘的景象写得非常好。首先,“隐”写出了月夜的清静感,“切”写出了竹叶的茂密,“闪烁”是因为竹叶在随风摇动,所以有时候会把月光遮住,有时月光又会露出来,我们又仰着头直视着月光,自然就是“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句话其实不仅有竹之美,月之美,我觉得还可以感觉到风之美。
师:是啊!如果是渐渐下沉的夕阳,还是缓缓升起的月亮,这些寻常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有着别样的美。孩子们原来天生就是美的发现者,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聆听,愿意给时间让自己和自然亲近,根本不需要人教,你也能发现自然界无限而独特的美。
(二)艺术启蒙是审美的教育
师:在孩子们发出疑问“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之后,真是传授画竹技巧的好时机呀!爸爸有没有立刻传授画竹的方法呢?他是怎么回答的?
生齐读文中爸爸的回答。
师:爸爸的回答中有没有讲具体的技巧,他讲了什么?
生5:他没有讲具体的技巧,只是告诉孩子们,要注意选择,注意布置,注意方向、疏密、浓淡、肥瘦。这些只能叫原则,不能叫具体的技巧。
师:说得很好!爸爸是在强调选择和布置,强调要表现出感知到的竹叶之美,至于技法,那其实是次要的。接着,孩子们又有疑惑了,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爸爸是怎么回答的呢?他那段话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生6:爸爸认为中国画和西洋画不一样,西洋画重在形美,中国画重在神美,所以中国画多用墨笔来画。
生7:爸爸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像照相就强调它在形式上和原物非常一致,当然也要选择觉得美的方面来表现。而符号可能更代表的是一种意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表现一种内涵。他要告诉孩子们,中国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不一定是外在形式上的美。
师:中国画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是物内在的美,还是人内在的美?
生7: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人通过画传达的美好的情感,一是画给人带来的美好的情感。
师:这就是“神”!发现时是感知事物内在的美,轮到落笔时,就不要在意事物外在的形,索性选择和实物相去甚远的墨笔,甚至朱笔,着重表现生命的美。使画者和观者,都不再拘泥于形上,而在所表现的神韵上。可见,爸爸对孩子们的艺术启蒙,自始至终都没有落在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而一直在强调艺术最终是为了表达对美的理解,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其实都是如此。
三、案例反思
如何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也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他们总以为,课文和教参已经规定了如何读,甚至规定了如何教,只要照参说话,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但是,新课标提倡要养成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我认为个性化首先要求要有独立性,要求学生个性化解读,教师自身就要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怎样才能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立场来阅读文本。
(一)读者立场
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就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进行陌生化的阅读,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以一个普通读者而非教者的身份去进行阅读,有助于还原最本真的阅读状态,是近乎无功利的阅读。这种阅读,心境尤其放松,在轻松的心境中阅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尤其能够形成最客观的评价。《竹影》本是作者写给孩子们看的,那就把自己还原成孩子,想想作者想用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什么。其实无外乎两点:一是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想去发现;二是谁都有能力来表现美,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
教者最要警惕的是,万不能根据职业的习惯,一接触到文本,就满眼都是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是极其有害的,会渐渐破坏孩子的阅读美感。殊不知,很多孩子拿到语文书后,会兴致勃勃地翻阅课文,但一提到上语文课,却常常无精打采。
(二)教学立场
竹影阅读答案 篇3
古诗词鉴赏对情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字词上看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生动形象的效果。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 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或某词为什么是全诗的关键。
3.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字比较,辨其优劣。
解答分析: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常常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色彩词、叠词与词类活用上下工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抓住了炼字的关键。鉴赏炼字应该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色彩、情味、动静、效果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明确指出诗眼或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描写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参考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
二、从语言风格上看
诗词语言风格是指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作品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语言个性特征。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的个性,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常见的风格特点: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摇?摇③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从诗中“满载、平铺、十里、何妨”这些苍凉、豪放的词句中,可以品位诗人的豪放情怀。再结合注释,我们可以推断词人的风格。
【参考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达技巧上看
诗词表达技巧分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摇由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摇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四、从形象上看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一件事。诗人首先要创造出一种形象,并借助形象的某种特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亦称意象)。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
2. 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
古诗词常常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因而,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特点,然后把握形象的精神象征。
答题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形象。
2. 根据诗中描写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例?摇(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诗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五、从意境上看
意境:“意”就是情意,即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 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意境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明确诗歌的表层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例?摇(20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像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
竹影阅读答案 篇4
[内容]
如何提高阅读和答题的效率呢?我以为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和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所谓“合”,就是一种化繁为简、化实为虚的能力。阅读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会碰到结构复杂的句、句群、段,阅读能力差的人碰到这样的句子会感到一片茫然,甚至失去阅读的信心。事实上,许多看似复杂的句段,传递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大量旁逸的语句,主要起论证修饰的作用。学会删繁就简,可突出旨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以下类型的句段应是训练中值得注意的:
一、阐发性句子。如:
例1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1993年高考卷)
该句冒号后的句子是对“特点”的具体阐发,阅读时倘若不能对该复句内容获得清晰的感受,那也不必在初读时作过多的思考,可以快读。如果文后的题目与该部分有关,答题时再进行深入阅读思考。
例2 ①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 ②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③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④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1994年高考卷)
在第一个复句里,②③④分句层层阐发,而在后面的第二个句子,④句的“文艺风气”是最终要阐述的对象,据此,对第一个句子形成这样的紧缩语意: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要根据当时的文艺风气。这个判断能否形成,直接影响对下文的理解。
从对上述两个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阐发性句子,根据它概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行文趋势进行简缩,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形成清晰简约的感受,提高阅读速度。比这种能力更深一层的能力是化具体为抽象,即需要一定的概括,把一般内容概括为精粹的几个字。
二、关联词运用复杂的句子。这类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常见,在训练时应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尤其是有关复句的知识,做到并列的综合归纳,承递的分清主次轻重,等等。下列类型的句子,更应特别注意:
(一)转折型,如:例3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 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1996年高考卷)
这类句子看似复杂,实际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但是”是标志性的词。前半部分那么多的句子阐述的只是一个意思:贝多芬能设计最好的乐式;后半部分指出贝多芬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激动人心”的感情。从句型特点和行文趋势可以看出,后半部分的内容是整个句子的重点。转折型句子的语意理解应落在转折之后,应做出标记。
(二)因果型,如:例4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 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分类来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办法。(1997年高考卷)
在这个句子里,“但”是语意的一次转换,“所以”后的部分是最终结论。一般地说,因果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果”上,阅读时,这类句子可做记号。
(三)正反型,如:例5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1995年高考卷)
冒后后的内容具体阐述“利禄主义”,一正一反,分号是标志。分号后的部分是说旧式教育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从反面的角度对旧式教育的弊端予以对比衬托。对语意的把握则应从正面的部分即“利禄主义”的特点是追求功名利禄去分析。正反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正”面上,阅读时,宜做标记。
三、例证型文段,如:例6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 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徐渭(字文长)创造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1992年高考卷)
这是一段观点加材料的例证型文段。“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这三个句子是该段的关键句。而坡、王绂、徐渭等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材料,用来证明观点。参考关键句进行合并后,可以知道本节是论述宋元明时期竹画的一些特点。形成这样的认识对接下去的解题非常重要。
以上例举了现代文阅读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些较典型的句段,这样的类型还很多,我们应学会迅速地理清观点材料间的关系,把握整体大意。
如果说“合”的能力是整体把握的需要,那么,“分”的能力是为解题服务的。“分”就是一种分解的能力,根据命题的要求,对相应的句段进行分解剖析,然后作答。
(一)句的分解。如:例7 根据文中所述, 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1994年高考卷)
先找到题目的对应文句:①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②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③树立什么标准,④提出什么要求,⑤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意是怎么一回事,⑥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然后分解这段文字:⑥是比喻,起修饰作用,略去不管。①是第一层次,③④两句是对第②句中“褒贬好恶”的具体阐述,故②③④是同一个层次。这样经适当概括,便可得出答案:1.当时的理论,2.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二)段的分解。如:例8 下面这个段落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①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③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
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④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⑤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⑥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1996年高考卷) 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的段落。①②是第一层,是“总”,③④是分,⑤⑥是“总”。“不错”、“于是”是表示展开和终结的标志性词语。倘若能形成上述认识,就能较快地发现②句与⑤句的对应关系,从而确认“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指的是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从对上述两个句、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句段进行解剖分析,目的是使我们对题目相关文段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发现题目与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避免解题的盲目性。对句段的分析同样也需要利用句段的一些语法知识,与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合”一样,语法知识的运用是理解的手段,关键是要确立一种分析意识,把知识的运用和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
(三)概括角度的分解。如:例9 对于《古文辞类纂》, 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相对应的主要文句是: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然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1997年高考卷)
竹影阅读答案 篇5
【考点阐述】
1.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考点之一。
2.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重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理清文章脉络,即弄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3.分析技巧作用。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品味文章语言。散文的魅力往往体现在优美的语言上。此考点包括理解字词含义、词语妙用、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等多项内容。
5.检测发展能力。此考点较为开放,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题型盘点】
1.整体感知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直接概括全文内容;⑵概括某一段落的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理解词语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⑵代词指代的内容;⑶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⑷动词、形容词的作用;⑸加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句子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理由;⑵文中某句写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⑶分析文中某句话的含义;⑷具体说明文中某句话的表达效果。
4.提取整合题。这是散文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型。
5.发展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仿写;⑵续写,即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思路。
6.开放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鉴赏类,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⑵评价类,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⑶联想类,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发。
【应对策略】
1.整体入手,概括主旨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抓线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入手,二是从标题入手,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四是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线索,那么,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局部结构分析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结束三个层次。通常起始是一两句话,而这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作小结。解题时,可揣摩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二,整体层次分析法。要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如开头或结尾处反复出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词语引领的句子,都是阅读时应注意的。
2.品味情感,挖掘信息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写作者的情感历程,表达心灵之声,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字里行间。答此类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其次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再次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灵魂;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挖掘整理隐含信息。
3.分析手法,深层解读
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须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此考点,2015年中考一般从三个角度来命题:一是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二是辨别表达方式及运用该表达方式的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作用。预计2016年中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可能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等题型。
4.欣赏语言,领会意境
品味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是2015年中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命题角度多样,解题思路亦各有不同。
⑴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⑵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一是对意蕴丰富、含意新颖的语句,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二是对抽象概括的语句,有的作为观点态度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阐述这一观点态度的材料来理解;有的作为材料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它支持的观点来理解;有些抽象概括的语句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具体理解。
⑶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三要语言流畅,简明扼要。
⑷续写或仿写。解答这类题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真题解析】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a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b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蔓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c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d“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琅琅,“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e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f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枝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g“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h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i“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j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k“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l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m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n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o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p胡立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千师身旁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激情:“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q“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我听了,吃惊不小。
r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
(选自曹积三的博客,有改动)
1. 综合全文,胡立先生受到师父张大千的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考生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张大千主要爱好情趣以及思想情感去概括。
【参考答案】痴情大自然;学习厨艺;热爱家乡。
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语言特色很鲜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表达。
【参考答案】语言凝练文雅。运用对偶的修辞,简练地传达出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描摹。
3. “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大千的哪些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在全文的结尾,应该从全文的角度去思考。
【参考答案】仰慕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感慨张大千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惊讶张大千的厨艺高于画艺。
4. 第l段引用了张大千的诗,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从内容、技巧两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和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中明确从内容、技巧的角度分析表达思乡之情,分别赏析。内容上赏析,主要对诗句的理解与翻译;技巧上,从“总恋乡”看出诗人的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内容:刻画了一个鬓发斑白远在天涯,挥毫作画时泪水涟涟,身在万里外,心里总恋着家乡的游子形象。技巧:“万里归迟总恋乡”运用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恋。
5.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拜访胡立,胡立先生回忆恩师张大千的诸多往事。
B. 张大千告诉胡立,烧不好菜难成一个好画家,胡立就暗暗地跟他学厨艺,最后胡立的厨艺超过了他自己的画艺。
C. 拒当汉奸,不受伪职,隐居青城山,这些可以看出,张大千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竹影阅读答案 篇6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今诗人笔下的“花”“鸟”无不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花鸟尚且溅泪哀鸣,人何以堪?解答此类诗的关键是分析景物诗中“花”“鸟”中所附着的诗人情感。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三、四句写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上半阕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乃借景抒情。可如此组织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一开始就给人掩抑低回之感;接着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渗透了词人悲伤的情绪。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就是“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表现对大自然由衷赞美的情景交融。解答类诗关键是分析并想象“雨水”与“明镜”、“双桥”与“彩虹”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环境特色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概括时一要抓住重点景物和写景时用到的形容词,二要想象其意境。重点景象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形容词有“静”“闲”等。然后进行恰当的想象,归纳出环境的特色是“幽静”。诗人闲适恬然的心情与清幽静谧的景物交融为一。可如此作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与诗人闲适的心境融为一体。
因景生情
因景生情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枫林”“霜叶”之美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思想。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 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解答此题时,既要理解“过”的表面意思,又要联系语境,感悟“过”的深层内涵。“过”直接描写鸣叫着的黄莺,显其动态;黄莺“过”的是落花,既点名季节特征,又平添惜春之感。以一“过”字绾结两个景象,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鲜明生动的场景,诗人伤春惜时之情因景而生。可这样作答:“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以景衬人
以景衬人就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没有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但景与人相互依托,交互衬映。解答类题关键是分析“人面”“桃花”如何“相映”的。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竹轩诗兴
张 C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第二联是写竹的,写得非常细腻:上句写竹梢影子映入轩中,落入茶碗,形成了光影的变化;下句写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这响声伴着盘香的烟缕在轩中飘摇萦绕。上句从视角角度写出了竹影的摇曳;下句从听觉角度写,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竹声的轻柔。此情此景衬托了一个闲适的诗人形象。可这样作答:全联视听结合,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上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下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以景喻人
以景喻人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我为一体,景象之象征意义基本固定。解答类题主要分析“落红”等景物的象征意义。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题目考查诗歌意象的内涵。“兰”“蕙”“菊”三个意象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高中古诗中多次出现。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撷取“滋兰”“树蕙”“秋菊”等意象,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情操。三个意象的含义基本上固化了。标答如下: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高尚、纯洁的品格和有节操的人。
易错误区
例6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误区1】以译代析,没有鉴赏。有考生答“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把四句诗简单翻译,以翻译代替答案,鉴赏肤浅。
【误区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词人因景生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韵味十足。考生或有概括无分析,或有分析无概括。
正确答题应分三步走:先总体概括场景,再进行细节分析(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最后点明场景与氛围或情感。这三步缺一不可: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概括场景)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细节分析)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点明氛围)
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残
翁 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颈联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