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优秀2篇)
若是一味前行而忘了停顿反省,必将陷入盲目行走而忘记初衷的境地。
赏析《小狗包弟》 篇1
《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中,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通过人和狗的故事向我们展现出巴金内心的高尚和伟大,也间接地批判了当时时代所造成的人性扭曲和黑暗。而学术界对于《小狗包弟》主题的多元解读也有非常多的建树,但对其精妙的写作技巧的鉴赏微乎其微,所以,本文力求通过对其情节、线索、叙述手法、语言表达、环境描写这几个方面细致的探讨、赏析,来感受巴金创作的魅力。
一、情节松弛有度
文章情节的发展是由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来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通过对小狗包弟的回忆再进一步引发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生活的回忆。因为是对生活琐事的描写整篇文章并没有太多的波动,但是作者却写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开头,作者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一上来就为读者展现了当时时期发生的一个惨剧,而相应的所描写的内容和造成氛围也是非常紧张的,文中写到,“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接着“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开篇如此惨烈的画面,为全文笼上一层悲剧的氛围。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换做轻快的语言来描写包弟这条小狗的由来,文章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一派祥和与温暖,也让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它与前文到底有什么关系。从写包弟初到我家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直到前夕的这段日子,都是用一种轻松、真实、舒缓的语言来表现的,比如“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甚至还引用了日本客人对包弟的喜爱,这些描写和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到了后来,作者开始“靠边站”时,包弟被送走,故事情节又开始紧张起来,而且愈演愈烈。从刚开始害怕包弟的叫声,到我看到包弟作揖不禁留下眼泪,再到我不得不把包弟送走来挽回一家的平安,到最后包弟被送走后我深深的自责,这一系列的悲剧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极大的压力和悲伤,也让看似平常的事情被描写得起伏跌宕。而这种悲喜,松弛相交织的手法也让我们的情感不停地变化和跳跃。
二、明暗线索交织
《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其实有两个线索,一个是我与包弟之间的故事,这是明线;另外是我和家人不断变化的遭遇,这是暗线,明暗交织,双线齐走。首先从主题来看,作者通过描写小狗包弟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忏悔,而在抒发个人情感的时候也在对当时扭曲的社会进行了批判,因为无论是忏悔还是批判,这些情怀都是发生在作者受到当时环境的打击后才有的感受,所以描写自己的遭遇和波折也是散文所要表达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其次从结构来看,作者对包弟的描写经历了蜜月期,稳定期,动荡期和悲剧期,这不同时期小狗包弟所经历的过程都会在文中对应的地方看到作者家中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情形的变动。例如,包弟刚刚开始到来时,作者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而包弟和我及家人的感情进入了稳定期时,虽然对应进入的是三年困难期,但这并没有动摇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安稳的生活环境,当开始时,小狗包弟也受到了家人的猜忌和不安,随着这种情绪愈演愈烈,相应作者的生活确是越来越艰难,危机四伏。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了小狗包弟悲剧中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三、叙述手法的多样化
《小狗包弟》在“包弟”出场之前,先叙述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在十年浩劫中,艺术家被残酷迫害,在惨遭毒打和极度痛苦时,人们“都掉开头去”,但小狗却不顾一切“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最后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等到艺术家获得解放,再去看望小狗的时候,“邻居告诉他,那狗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三天就死了。”这个“倒叙”小狗与艺术家的故事,是文章的引子,说明在“”不正常的岁月里,人性、兽性的颠倒,人性被扭曲,人没有了人性,却具有了兽性,对有贡献的人大发兽性,残酷斗争,无情折磨;而作为兽类的狗,却具有了人性,对被迫害被折磨的艺术家表示了温暖和亲情,并且至死不变。这种人性、兽性的颠倒,正是对“左倾”思潮极为深刻的鞭挞。
其次是用顺叙的手法来描写,通过不同时间点的串联来叙述整个事情的过程,但是在结尾处提到“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个手法又是一种插叙,用这样的手法作为回忆,使得文章在平叙中带有浓浓的深情。
四、环境描写的真切化
巴金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抑和折磨,除了通过与小狗包弟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更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中来突出表现,文章倒数第三段就是典型。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的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
这段文字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了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对那段历史无言的控诉,可以看出当时的荒凉,破败。其次,这段描写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的,是作者物是人非的伤感,是对亲人的思念。“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生动真切地表现出作者恍在梦中的心境。第三,这段环境描写放缓了叙述的节奏,也暗示了情节的转变,把读者的思绪从的岁月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技巧,只是这种技巧不露痕迹,似乎没有精心地安排和刻意地谋划。
总之,我们从《小狗包弟》这篇优秀的散文中,真切地感受到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作者那种真诚的品格,受益匪浅。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93-01
巴金的《小狗包弟》通过描写在“我”家待了七年的小狗包弟――一只忠实、可爱、聪明、活泼、懂人性的小狗“无可奈何”的结局,让作者在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在怀念小狗包弟的过程中,充满了对小狗的思念与愧疚之情。人们常说“思物亦思人”,对于巴金也不例外。已逝的小狗勾起的不仅是作者对过去的追悔,更多的还有对夫人萧珊的回忆和亏欠。那句“对不起,我爱你”,不只是说给离去的包弟,更是说给同时期逝去的夫人。
课文题目是“小狗包弟”,但文章开头不写“包弟”,却宕开去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看似离题,实际是 艺术家与小狗相遇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虽然小狗属于隔壁人家,但是他们却“相处很好”。当艺术家遭遇迫害时,“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一条腿也给打断了”,以至于“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唯有“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去,非常高兴的朝他奔去”,即使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它一定要留在他的朋友的身边。?人心无情,狗却有情,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因为相同的故事背景,同类的主人公,也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作者下文对包弟的回忆,让读者可以带着感动和好奇心,跟着作者的思绪回到过去。可见,从思路章法上说,先说别人的狗再引出自己的狗,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来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前者写狗对人的忠诚,后者写人对狗的背叛,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方面来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他形成了作者“心灵上的欠债”。作者描述了小狗包弟的背景、来历、名字的来由,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小狗会作揖,善解人意,逗人喜爱以致与其有七年的友好相处。然而这七年的美好时光,事实证明,换来的是作者用“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都无法还清的“欠债”。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每次看见作者,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作者说包弟很好,她笑了。可见日本朋友也喜欢包弟,说明包弟不仅是作者一家人的朋友,而且是人类共同的朋友。他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爱人萧珊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可见,爱人也爱着包弟。然而我们知道,作者不仅失去了爱犬包弟,也失去了爱人萧珊,这里特别点出萧珊也喜欢包弟,进一步渲染一种悲痛的氛围,可想而知,作者结尾想包弟也是对想萧珊的遥相呼应。
日本由起女士的问候是对小狗的关爱之情的凝聚和流露,第二句“你的小狗怎样”是作者的联想,勾起了作者的伤感,“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不难看出失去了包弟,作者非常的痛苦,也非常的自责。那种痛苦是难以言表的,也使文章的格调由之前的轻松明朗转入了悲伤黯然,从而开始了一段痛苦时期的叙述。
作者与家人不再把包弟的叫声当作是欢乐,而是转为了一种恐惧,“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作者陷入了矛盾的痛苦深渊,在是否送走包弟的选择中两难着。随着形势的紧张加快了包弟的死亡,作者最终还是送走了包弟,怀着满心的不忍与愧疚。“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为了包弟的事,作者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可见其内心非常恐惧害怕。“这一夜我想得更多”,说明作者作出的这一决定十分艰难和痛苦。这“最后决定”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然而,真正送走包弟后,作者虽然说自己“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 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不难看出,这大概是作者在良知复苏之后的沉痛。为了求得自保,竟然将相处七年、对自己友好而忠诚的包弟出卖了!一旦良心发现,作者怎么能入睡,怎么能不深深地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这里的“包袱”就是指自己往后用整整十三年之久都无法还清的“心灵欠债”。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这可谓是本文的精粹所在,是作者对自己所作出的最深刻的自我解剖。每一个人,我们是否都应该躬身自问:你是逆来顺受、顺水推舟,还是砥柱中流、挺身而出?我们每一个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公民,是否都能像巴金老人这样严肃地自觉地对自己进行心灵的拷问,进行心灵的解剖呢?巴金先生只是没有善待一条小狗!而很多时候,又有多少人为了自我“光辉”不惜父子反目、夫妻成仇、视亲朋为猎物呢?面对巴金老人这面明亮晶莹的镜子,你的感想又是如何呢?你能拿出这样的诚实和勇气吗?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怀念包弟,想向它表示歉意”,这些想对包弟说的话作者更想的是对爱人萧珊说。可惜,那句“对不起,我爱你”无论是包弟还是萧珊都不可能再听到了。因此,作者才无法“还清心灵上的欠债”,饱受心灵的煎熬而没有终结。在失去了小狗包弟、爱人萧珊以后,活着,对于作者来说,就是要对自己过去的生活作总结。但作者自己也说了,“这绝不是容易的事”。“对不起,我爱你”终究只能是作者永辈子的心理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