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最新5篇】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为什么定在12月13日? 2
第一,为了缅怀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占南京,接下来的几周内,南京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折磨事件,成为二战时期最惨重的一场惨剧之一。
第二,会议通过的决定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旨在深刻铭记历史,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岁月,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思,号召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这一天,全国范围内会进行一系列的公祭、悼念仪式,让人们通过纪念活动深切感受历史的沉痛,同时呼吁珍惜和平、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因此,这一天是为了悼念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仅6周时间里,南京城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日军残忍杀害。城内1/3以上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1985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建立并开放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内的死难者遗骨和史料,成为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铁证。
让后人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并且表明中国人民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恶,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3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最新5篇】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对现在的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国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让中华民族早日复兴的中国梦而早日实现。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原因 4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国家设立公祭日主要原因:
1、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
2、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
3、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国家公祭日设立历程 5
2005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希望将每年的12月13号,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同胞的遇难日上升为国家公祭日,上升为国家层面。
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