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小学版杂志省级期刊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

课堂内外 1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二、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大胆的尝试、探究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对教师而言,《大纲》强调“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新课�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了课堂的主角。首先,通过让学生“买票”上“互动列车”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再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解答,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三、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用课本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涉猎的“江河湖海”。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却似乎割裂了课本和课外,多讲或只讲课本,少讲或不讲课外,切断了“一掬水”和“江河湖海”的关系,使学生读书的天地狭窄了,视野局促了,胸襟和精神都变得萎顿、小器。

光靠学教材、听讲解就能学好语文的学生十分罕见,语文“拔尖”的学生,十有八九却都是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个普遍现象(各地、各校几无例外),难道不足以使我们备尝辛苦却劳而少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认真反省、深思吗?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对课堂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外的阅读是十分重要的。经典,名作,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特别是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大纲》强调“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这个话题虽然老了点,但肯定不会过时。我准备《慎处》一文时,除了考虑联系课堂内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有一个意图: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想想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因为五柳先生的境界毕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课堂内外 2

当前,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的教学模式已�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改进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方法。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1]。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展现学习成果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等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师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翻转课堂的出现受到了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热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PPT、作业等资料,自主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问题解决、成果展示以及课堂作业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有针对性的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课外可以根据个体学习接受能力和水平的差别,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策略,实现个性化学习;在面对面的课堂,学生有机会通过课堂展示、问题讲解和其他小组活动进行主动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根据情况进一步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微电子物理基础》是微电子专业基础选修课,32学时,讲授器件类课程所需的量子力学和半导体物理基本理论知识,主要讲述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经典理论及其应用,通过学习能够解决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如果学生不做预习和巩固,只靠教师讲授,学习难度较大。我系微电16级仅有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结合微电子物理基础课程的特点,适合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本文以《微电子物理基础》课程为实验课堂,以微电201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理工科理论教学的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翻转课堂模式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调整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建立翻转课堂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果。

2.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观看国内外各种在线教学视频,分析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结合我校的实际和微电子物理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来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前学习、课堂活动、研讨总结四部分。2.1课程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授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系列学习内容和任务、视频教学微课或者在线课程讲解、配套习题等各类学习资源,建立微信群等供学生课前学习和交流讨论。教师首先根据微电子物理基础课程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如何分配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的形式种类繁多,包括:国内外各大高校在线教学视频、教师个人录制的视频、微课、教学PPT。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元,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此,需要根据微电子物理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前后联系紧密的特点,按照知识结构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提供教学视频、课后习题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将学习任务和资源于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供学生下载和学习。2.2课前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下,相比传统课堂,课前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要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安排学生课前需要学习内容、达成目标、配套作业习题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阅文献资料、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在理解课程内容基础上完成练习或作业来检测来评估学习效果。在整个学习或练习过程中,学生应当详细记录遇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e-mail等即时通讯工具及时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共同遇到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习;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与教师或者同学讨论。2.3课堂活动。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是翻转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3]。课堂中留出大量时间针对性讲解学生共同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如创新、合作、问题解决等。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很高,部分由于基础差而学不下、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等方面的因素,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如何找到合适的方法监督他们在课堂外有效学习是一个难题。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师课业任务重,没有时间组织学生互动、没有时间进行项目化学习、没有时间开展小组合作等。但是,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把握课堂、引导学生学习,敏感地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观察,合理的对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3]。评价环节主要是教师来完成,采取学习过程评价和考试成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该阶段我们加入学生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等平时表现作为评估标准,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相应提高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两个关键环节的比例并建立相关的评分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将平时成绩(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的比例从30%提高到60%,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从70%降低到40%,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准确。2.4研讨总结。教师要不断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认知水平等制定个性化学习菜单,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和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避免成绩中等偏下成绩的学生放弃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翻转课堂效果分析

在期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评价,结果表明80%的学生都认为随着互联网、微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有利于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唤醒学生学习动力、激活学习兴趣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也有20%的同学表示,由于基础差,课后学习的效果更差。本文对翻转课堂开展前学生的期中成绩和开展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为样本进行对比,发现学生成绩期末平均值为78.25,往年平均成绩基本是70-75之间,比以往年级学生成绩有显著提高。

4.讨论与总结

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翻转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少数基础较差同学也存在逃避课前学习、课上无法与同学教师交流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教学资源共享、开发和积累,使得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更有针对性的组织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Johnson,L.,AdamsBecker,S.,Estrada,V.,&Freeman,A(2014)NMCHorizonReport:2014HigherEducationEdition[R].Austin,Texas:TheNewMediaConsortium.

[2]Khan,S(2011)Let'susevideotoreinventeducation[EB/OL].[2011]_khan_let_s_use_video_to_reinvent_education.

课堂内外 3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要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能形成创新观点,必然要给其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实现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对此,我在教学中选取两个班级进行了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对比,采用创新教学的班级课堂活跃、学生听课率高,效果良好。

二、适时引入报刊新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1.变被动学 适时运用报刊新闻可让学生自觉进入听课的最佳状态,进而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拓宽知识面,增加趣味性。地理趣闻是报刊乐于刊载的题材,恰当地结合到教学中,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适时引入报刊新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新闻可以为学生提供准确数据,从而理解课堂知识。另外,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为寓德于教提供生动具体的事例。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中有许多介绍我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资料,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学生感觉可信,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式,目的是以旧代新,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们被迫去思考前面的知识,思考老师要求回答的内容,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的状态。

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样很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改变这种状态,我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对某一内容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变成了主体,所有的被动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这样会比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四、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大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地理课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变信息交流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合作讨论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其次要以大地理教育观、全球化为指导,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国内外联网、学科间融合的全球化地理教育体系,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所以,教学要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新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创新的情感,领悟创新的策略,健全创新人格,培养创新能力。

五、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目前的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完成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创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能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鲜的地理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容量。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学习成绩有了不断提高。

课堂内外 4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方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的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然后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2、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

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经常不断的重复才能获得。仅靠在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兴趣,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

因此,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3、将学生的学习从以个体方式为主变成以小组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而是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又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开始时,每组指定量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育、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变单一依靠谭本和练

课堂内外 5

一历史课要时尚的必要性所谓的时尚就是结合流行的元素和小细节,经过拼凑和搭配,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时尚比流行前卫得多。现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时代,时尚这个词常常在多数人的嘴中说出。现今所对应的学习主体——学生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追求时尚,彰显个性,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的效果也就愈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彰显个性,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是促进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

二使历史课堂充满时尚感的方法

1.适时适当运用网络用语在历史课堂上,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笔者常会使用网络用语,如淘宝体:“亲,准备好了吗?”学生会心领神会的回答“准备好了,亲”。遇到需要当堂背诵的部分,或者有难度地问题,本人会说:“能hold住吗?要hold哦。”诸如此类的网络用语,本人常会挂在嘴边。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也使历史课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成绩自然就能提高。

2.历史课堂中注入时尚热点问题例如,在讲“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中,提到唐宪宗时唐朝女子的另类装束时,笔者提到了时尚新宠ladyGaGa。同学们对ladyGaGa并不陌生,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大家的兴趣,又使他们对唐朝女子装束有了形象的认识。又如,讲到“宋金南北对峙”时,讲到岳飞抗金,本人提到2005年的10月22日,上海一家艺术馆展出秦桧夫妇“站”像,笔者结合近期某些明星为了博出位,不惜 学生对此参与度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3.关注时政新闻在讲到唐朝的对外与交流时,提到了中日友好关系的维护。笔者联系了当时比较热门的时政新闻“南京市长一行出访名古屋,名古屋市长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同学们义愤填膺,对“中日友好交往是主流,但要警惕日本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在讲忽必烈改制中,忽必烈提出“国之根本在于农桑”的观点,联系了当前政府关注的“三农问题”和东海县部分农村的现状。通过课堂对时政的关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使历史课充满时尚感对教师的要求

1.平等地看待学生,和学生做朋友传统教育中提倡尊师重教。但学生的“尊师”大多表现在对教师的害怕上。现在的教育,提倡用爱来办学。教师平日里要多和学生交流,关心其生活,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要融入学生中,做他们中的一部分。

2.多接触新鲜事物,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今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飞快发展的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要使历史课堂具有时尚感,需要教师对多个领域有所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到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同时需要教师关注流行的趋势,多接触新鲜事物。平日里多留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学生中流行什么,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很时尚,某些方面比教师懂得还多。闲暇时间上上网,关注一些网络用语、网络群体事件。这样平时多留心,就能积累素材,用时做到收放自如,使历史课堂充满时尚感。

课堂内外 6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传统教学;协作探究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几年受到了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媒体的大量关注[1-3]。这绝对是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革命,尤其是在乔布斯发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之后。其实,早在乔布斯之前,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曾深深地问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当前大众认可的答案是,以目前的中国教育现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主要归根于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钱学森之问”被广泛的研究讨论,更加引发教育者思考教育剩下的东西。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1“翻转课堂”的提出

翻转课堂教学开始于一个简单的观察: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一直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答案。被誉为"翻转课堂先驱"的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尝试了翻转课堂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广泛运用于学生的家庭作业、课堂任务、实验和考试等各个方面。通过10余年的勇敢尝试,乔纳森和亚伦渐渐发现,他们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以前更加深刻。他们坚信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到任何一个课堂,也不需要更多金钱的投入。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比尔•盖茨称他“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引领了一场革命”。国内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也给予了高度关注[4-7]。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2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1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内部高中数学课的翻转课堂实践。2011~2012学年,这所学校的约翰逊老师在3个数学班级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在正式实施翻转课堂前,他预先制作了15个教学视频,并准备好了每次课给学生的资源包、随堂测验以及阶段性测验,同时也提前设计了翻转课堂实施时的每一次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他只需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调整即可。2.2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市布里斯学校微积分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史黛丝罗桑在她的AP微积分课上实施了翻转课堂式教学:学生在家观看她使用平板电脑录制并上传到iTunes的讲解视频,学生可快进、倒退或反复看视频,若有疑惑还可以与朋友交流讨论;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下解决还没弄懂的问题并完成课堂作业。2.3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2012年,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开始推行云计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实验。课前,学生在家通过平台观看教师录制好的微课,看完之后通过做测试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情况,测试提交之后,平台会立刻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反馈结果来继续学习仍有问题的内容。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通过iPad打开翻转课堂平台,详细查看每道题的错误率、错误答案等,然后选择正确率低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之后,教师会再给学生布置几道练习题来巩固或者拓展他们的学习。从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教师制作学习视频、基于某种设备的平台支持、教师对课堂上活动的设计。而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基本流程是:课前教师录制视频给学生看,学生看完视频后进行相应的检测,教师根据检测结果设置第二天的课堂问题解决方案,课上进行问题的解决,再进行课堂检测或者拓展训练。从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可看出,其实施有鲜明的技术特征,要么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平板电脑技术在一些公共的视频平台上开展,要么基于一定的硬件设备在合适的翻转课堂实践平台上实施。

3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即一支粉笔+黑板+题海战术,虽然该方法沿用了好多年,也符合数学课程072的基本风格,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它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教学步伐整齐统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反馈相对滞后,学生主动性相对变差等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特别是在大学数学初步学习阶段的教学中尤显突出,而近年出现的翻转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下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的知道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更好更系统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的“翻转课堂”探索实践[4],以任务导入的方式进行课堂翻转[5],借助翻转课堂来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7],教育者都根据自身专业的特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翻转的实践。

4基于大学数学初步学习阶段的翻转课堂实现

笔者在2016年3月1日到2016年6月15日期间进行了翻转课堂在微积分初步学习阶段的应用研究。下面以定积分的应用为例,展示该模式的教学思路。4.1确定目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总是要让人学到一些东西,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遵旨。而选择进行翻转研究的内容应该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背景或完整的理论基础,便于引发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抽象模型的转化。本文确定教学目标———定积分的应用。4.2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确定好学习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先学习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以及定积分的计算,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之后,制定学习指南,做好翻转学习的准备。学习指南是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看微课视频的学习方案,它包含了学习目标、参考视频与教材、自我检测、小组讨论、收获与问题等内容。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自行组成小组或团队进行协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在视频观看和课前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以班级小组的形式搜集,鼓励学生课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4.3成果交流。协作探究学习完成后,每个小组需要对结果进行展示汇报。首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员向其他小组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听完汇报后,需要提出问题或指出相应的错误。对于提升类的题目,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到黑板上来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听完之后,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还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4.4效果反馈。基于协作探究式的翻转课堂虽然也是通过学生先自习相关内容,整理问题并于课堂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获得答案或思路,但重点在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最终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路的扩展。中国学生的现状,习惯性地寻求参考答案增长了学生的惰性,教师可以采用“强迫”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当然伴随这种强迫,同时给予提问和发现问题者适当的奖励。为了了解全体学生的情况,针对每位同学都有必答题,以抢答题为辅。对于水平层次较高者,可以设计选解题,设计开放型题。

5结语

在大学数学初步学习阶段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动性,而且也提升了课堂课堂教学质量,使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翻转课堂的全覆盖展开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翻转课堂需要硬件设备和相关的在线平台的支撑。其次,教师是翻转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本人对翻转课堂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微课的设计制作能力等等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当然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学生对将要研究的知识有相当的悟性,但最起码可以引起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不至于为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而随意放弃自己的好的思想,而且与人交流可以大范围地扩展自己的思路,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地鲜明。只要课堂足够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言之有物,必然会有个性化的人才出彩展现。

作者:李海艳 钱小瑞 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龙菡.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229-230.

[2]初国良,汪华侨,郭开华.基于混合学习的临床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医学技术,2015,6(29):642-644.

[3]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68-71.

[4]张福涛.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12-14.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5-51.

课堂内外 7

关键词:阳光体育;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2005年9月,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及十多个有关部门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进行了全面检测。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在身高胸围增长的同时,体重超重比例严重超标。其中城市男生体重超重率更是超过30%,比2004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2007年4月29日,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有关部门正式开启了“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旨在营造青少年运动氛围,促使广大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在此背景下,各校积极做出回应,在体育教学模式上做出改革,足球课作为体育教学核心内容,一直是改革的重点项目,如何克服传统教学矛盾,建立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下高校足球课改革的重要难题[1]。

1.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的主体思路分析

我国各学校足球课教学并不是传统的通识类教学科目,而是属于选修科目之一。通常情况下,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自主开设的,所以想要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思想观念,推动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必须首先正视我国足球课工作现状,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足球课学生来源,是以学生兴趣为主,由学生自主报名,没有相应的选拔分类体系,学生身体素质,足球技术基础不一,因此整体教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技术参差不齐,没有办法做到协同训练。因为足球课教学不是硬性教学,所以也存在学生坚持时间长短不一致的状况[2]。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开展高等教育的核心方向是确保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相一致,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而足球课教学作为独立单元的系统化体育类学科,想要提升其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改革教学整体思路,对国内外成熟的足球课教学活动方式及其运营机制,做系统的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状况,做合理的方式总结。将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紧密融合,从而整体改善足球课教学效果。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现阶段我国足球课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想要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就必须首先对已有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及时更正,同时引入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最终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课程教学模式。

2.现阶段我国足球课教学问题分析

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直接影响足球课教学效果,也是教学模式改革和建立的核心因素,分析我国足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结合我国足球课教学活动自身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分析。2.1指导教师对足球课教学认识有误。我国足球课指导教师对足球课的开设存在认识偏差。从各校足球课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不少足球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足球课开设的意义,很大部分老师单纯的认为,足球课教学开设只是为了适当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号召更多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利用足球,锻炼身体,参与足球活动。从而将课堂整体重心迁移到身体素质锻炼,而不是足球本身,致使很多学生慢慢失去练习兴趣,导致中途退出。还有的指导教师,认为足球课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向学生普及足球理论知识,而学生只需要记住足球比赛的概念规则以及历史由来就可以了,将足球课变成了理论课,完全背离了足球课开设初衷,直接导致足球课教学质量下降。想要从根本上扭转足球课教学模式,必须先一步更正指导老师对足球课的认知和教学观念。2.2教师团队和设备设施建设不足。教师团队建设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我国各校足球课教学的通病。很多学校都没有真正的足球教师,大多是由校内体育教师进行顶替教学。从基础理论知识,到足球体系结构上,传统体育老师都存在一定不足,教师团队的不专业也会导致学生训练方式的不科学,最终影响学生足球训练状况。而足球场地建设成本十分高昂,后期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学校没有多余资金和区域,进行足球场地建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足球兴趣需要。很多学校即便进行了足球场地建设, 客观条件的不足和缺失严重制约了足球课的发展和教学效果,所以足球课改革 2.3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不科学。一直以来,各校足球课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严重,教学内容安排十分不合理。很多指导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重心放在足球基本理论基础研究和技能动作教学探讨中,其教学方式大多以动画配合教师口述讲解为主。将足球教学单纯的当做一种体育活动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在知识体系构架建设中,也没有对学生基础进行统计研究和考虑学生兴趣知识点接受情况,不能有效将足球体育运动与学生兴趣爱好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受到场地因素影响,很多足球课教学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剥离,没有课外训练课程安排,久而久之,学生很难融入和喜欢足球教学,对足球课也提不起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将课堂理论和足球实践完全割离的教学课程安排,严重不符合当前学校足球教学的基本需要。

3.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足球教学要求分析

3.1阳光体育运动内在要求。在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开设后,党和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就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增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要求。其中明确指出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开展我国青少年体质增强运动,作为一个新型的多方面的体育文化概念,阳光体育的实质是对我国青少年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规划。从根本上看,阳光体育所倡导的理念就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终身锻炼的生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培养积极向上活跃的生活心态,将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足球课堂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就是让我国青少年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提升我国青少年综合素质表现。3.2阳光体育运动下足球课堂改革要求。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贯彻阳光运动理念的第一要求就是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整体实行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兴趣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性,坚持个性化理论课堂,不仅培养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也要培养学生日常体育运动习惯。通过一体化教育教学的推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培养学生足球理论和足球技能理论的问题。从高校大力度对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的目的上看,校方是想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促进足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从教学体系入手,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从而实现足球课堂教育体系全面整合,最终形成教学适应力,对足球课堂教学提供最大的助益。

4.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想要在足球课堂上,构建科学的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其难点在于如何打破传统教育弊病,找寻足球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具体而言应该做到:4.1引进教学措施构建强大师资团队。科学的教学课堂离不开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支持,这也是高校课堂的基础保障。相关院校必须改变固有的、简陋的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设施缺乏的局面,适当向国家申请教育资金建立更多的足球场,支撑足球课教育课堂的开展。师资团队和教学环境是足球课开展的客观基础,也是足球课改革重要的发起点,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予以改善,为足球教学和师生搭建一个阳光运动的平台。4.2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必须带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结合具体学习要求,将教学目标完整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各校在构建足球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除了要积极听取有关部门的标准建议以外,还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师生诉求加以适当改进,足球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来到足球场,在足球实战中,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技术动作方面进行现场指导,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足球实践向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足球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确保教学课堂的高效性。4.3加强课外足球社团的建立。许多学校都由学生自发成立了不少社团,其内容丰富多彩,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兴趣特长展示平台。在足球社团建设方面,校方也应该从场地设施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并协助学生做好对社团的建设完善工作。比如让指导教师对足球社团运动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训练,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定期在校内举办小型足球联赛,或者在校运动会上设置足球比赛项目,营造出浓郁的足球竞赛氛围,既能加强学生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也能提供机会给大量爱好足球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技术。从而拓宽学生的足球运动视野,对足球有更深刻的认知。

5.结语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其内在魅力是其他运动很难比拟的。所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足球教学体制改革一定会取得傲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董大志.“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5,7(17):76-77.

[2]贺小卫.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独立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融智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108-109.

课堂内外 8

做好课前准备,提高翻转课堂效率

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课前准备的优化,英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观念革新。英语教师应当充分理解翻转课堂的概念,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二是立足学生实际。在实施翻转课堂前,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判断翻转课堂的可实施性,并结合学生实际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翻转课堂与学生具有较高的贴合度。三是课件制作。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创造条件。在翻转课堂的运用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为翻转课堂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进行分组学习,融入多媒体技术

分组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能够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分组学习,英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小组的划分。英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划分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当,促进良性竞争关系的形成。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明确自身在组内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监督者、主导者及总结者等多个角色。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避免过度依赖等问题的产生。二是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小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讨论兴趣的提高,为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定位教学关系,完善翻转课堂教学

课堂内外 9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模式

通过充分利用大学生在周末甚至在非寒暑假的假期期间都在校的实际,来打造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会使得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在打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专项技能水平以及体育参与兴趣”等方面的发展,具有较高性的可实践性。

1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操作类型

由于大学生及其所学习的专业不同,尤其是在业余时间的爱好有区别的情况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有着多种操作类型。1.1学业考核达标型一体化。在现行的学业考核体制内,大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体育项目知识学习,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考核标准,才能认定相关项目学业达标。利用课内教学时段难以按时完成,科学规划与整合课余时间开展相关的内容教学或训练指导,以确保在规定的学制时段内,完成知识、技能与相关项目体育意识的培养,并最终呈现为达标量化的数据。以大学生长跑耐力项目内容为例,由于现代大学生学习业务比较繁重,加之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质耐力水平普遍较低。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加之单纯的耐力训练过于枯燥,导致学生日常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较低。因此,运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耐力性的体育游戏项目、体育竞赛项目,如远足、暴走、骑行与爬山等项目,让学生充满新鲜感的基础上,训练其体能耐力以达成学业考核标准。1.2兴趣发展型一体化。对于一些体育项目,当有较大比例学生与任教教师有共同兴趣时,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是助力学生发展兴趣的有效模式。比较适合兴趣型的一体化教学项目,以一些时尚性、挑战性的体育教学� 如跑酷、体育舞蹈、街舞与瑜伽等选修或必修体育项目,因为志趣相投,学生与教师之间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按照约定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项目知识、技能拓展的教学,以及项目技能与其他元素创新的研究等活动。此种课内外一体教学,一般在高校内有相对固定的甚至专业场地或场馆等,如校内的舞蹈教室与校外的瑜伽俱乐部等,开展师生互学、师生研究、师生创新的一体化兴趣型教与学活动。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完成学业考核的目标性,以基本项目知识、技能教学为主;课外教学则具有提升性、创新性与研究性,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与创新,能较大地满足学生成长与兴趣发展的需要。1.3处方型一体化。对于一些体质健康水平较低、肢体协调性差、运动心理障碍与其他问题的大学生,出于支持大学生顺利毕业的目的,以及培养其运动能力及其良好运动习惯的目标,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开展处方型的课堂内容的教学与相关问题治疗的处方性训练,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运用到这些相对特殊的学生身上。科学利用课外时间对此类学生开展处方性教学,是保护其隐私与维护其尊严的有效方式。高校内较多的是针对一些肢体残疾学生与体质较差学生开展的,且在基本的课堂教学项目内容的基础上,会增加一些具有直接疗效的项目或技能,例如中国传统的医学体育项目及其技能,包括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气功与太极等项目的技能。让相关学生在体质不断优化提升的同时,能开展更积极、全面的体育学习和运动。

2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构建方式

为了确保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操作性与有效性,设计与运用多种构建方式,既是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的要求,也是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元载体。2.1智能化构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站在了信息化的平台上,通过“挖掘网络资源”以构建“立体化混合教学模式”。由于各种联网智能设施已经在大学生中普及,在高校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模式之一。首先,是翻转课堂。教师把更多的学习下放给学生,让其根据个人实际在课外的时候,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开展既定内容的体育学习和训练活动。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与所处的空间,在课堂与业余时间相对自由地开展体育活动,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其次,网络直播教学。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远程空间里,通过网络直播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其中,既有正常的课堂教学,也有业余的兴趣性教学。以快手、腾讯等专门的直播软件,也有QQ群、微信群与微博朋友群等方式,能支持师生在适当的时间开展适当的教与学活动。例如学生也可以在业余时间登陆教师的快手号,去学习专门的教学视频等。2.2体育社团化构建。建设与依托各种体育社团,是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最佳模式之一。各种体育兴趣社团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项目的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机的互补。根据相关项目在大学生学业考核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体育社团有两类:首先,必修项目社团。以常见的现代体育项目与一些传统体育� 例如在篮球社团的友谊赛中,体育教师可以担任教练或裁判的角色,为学生在现场开展实战的战术和技术指导。其次,选修项目社团。以时尚体育项目、越野体育项目与冒险体育项目等为主,由于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其量一点而过或蜻蜓点水,学生在相关选修项目社团中,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既能实现个人兴趣发展,也能把一体化教学从限制性的课堂,拓展到无限性的课外时空。2.3强化提升的目标构建。在学业考核的硬性规定下,在个人体质健康的幸福追求下,构建具有目标强化提升作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督促大学生按照学业要求、学校规定与个人健康需求,开展积极地体育项目和活动具有保障性作用。首先,学业毕业的强制性目标提升构建。在现行的高校学业考核体制下,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尽管正常参加了课堂体育学习活动,但依然不能在检测或考核中按照国家健康标准与体育项目考核标准达标。利用课外时间加班开展学习和训练活动,是助力其达标的唯一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为了个人的顺利毕业和前途,都会积极地开展一体化的教与学的合作[4]。其次,个人幸福追求的健康目标提升构建。对于极个别的病态体质、肥胖体质、瘦削体质与肢体残疾等特殊情况的学生,由于现有的课堂时间难以真正支持其完成既定的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抓紧一切时间开展科学地训练,才能切实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以提升个人日常享福指数。例如对于肢体出现意外伤害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不耽误课堂教学情况下,在课外为其开展肢体功能恢复等训练活动。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有效解决学校课堂教学时间、活动地点、学生个人客观原因与教师的个人原因等因素的制约,为学生创设时间灵活且足够、空间因地制宜且个性化的一体化的课内外交融的无限课堂,既打造理想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也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做出切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牟柳,刘尚礼.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8):150-154.

[2]张军骑,张兆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04-106.

[3]孙刚,张帅.高校公共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0):130-131.

课堂内外 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二、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大胆的尝试、探究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对教师而言,《大纲》强调“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新课�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了课堂的主角。首先,通过让学生“买票”上“互动列车”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再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解答,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三、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用课本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涉猎的“江河湖海”。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却似乎割裂了课本和课外,多讲或只讲课本,少讲或不讲课外,切断了“一掬水”和“江河湖海”的关系,使学生读书的天地狭窄了,视野局促了,胸襟和精神都变得萎顿、小器。

光靠学教材、听讲解就能学好语文的学生十分罕见,语文“拔尖”的学生,十有八九却都是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个普遍现象(各地、各校几无例外),难道不足以使我们备尝辛苦却劳而少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认真反省、深思吗?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对课堂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外的阅读是十分重要的。经典,名作,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特别是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