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热门三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3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推进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及副市长10月22日到我县督查留守儿童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全县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爱留守儿童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都应该把留守儿童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一个凸出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直接感受到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上的关怀和呵护,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安全等系列问题。省、市、县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下发通知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督查指导 推动工作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近期市督查组和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刚才通报的情况看,充分暴露了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统筹不力、责任心不强、精细化程度不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松懈,重视不够。一些乡镇主要领导 对该项工作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督查组到了就动一下,领导 指示了就抓一抓,督查组提了整改要求一拖再拖,存在问题不管不问,即便安排了也不跟踪落实、一抓到底,思想疲软,存在侥幸心理,工作走过场、假落实、流于形式。10月11日、12日,市督查组对我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督查,指出了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督查组的情况反馈,并要求存在问题的乡镇在10月19日前整改到位,其余乡镇要作好自查和整改,确保在10月19日前整改完毕,但直到10月22日副市长到我县督查,还没有一个乡镇真正整改落实。如雉街乡初级中学学生个人档案里的家访记录、心理健康辅导 记录等均是20xx年到20xx年5月前的,今年5月份以后的家访记录一份都没有规范装档。二是情况不清,底数不明。10月11日,市督查组督查发现,有的村干部对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不清、底数不明、胸中无数,即使检查组让其翻笔记本,也不能如实回答该村的基本情况,如朱明乡白营村。10月22日,副市长督查中,一些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还没有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清楚,这样的校长和班主任是怎样当的?如珠市乡初级中学、雉街乡初级中学,校长连自己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甚至特殊留守儿童都不清楚,基础工作一塌糊涂,这样的校长必须作出严肃处理。三是档案资料不完善、不规范、不真实,存在缺项、漏项、错项等问题。如朱明乡、财神镇的所有登记表都不同程度存在缺项,财神镇王吉强的信息登记表上有5、6项该填的未填。市检查组检查、回访的六曲河镇、财神镇、水塘堡乡、朱明乡、平山乡等5个乡镇均无委托监护协议,只有简单的委托书,没有厘清责任。监护差和无监护人的留守儿童虽已全部落实了监护措施,但有的监护措施不实,委托书过于简单且存在一支笔签到底的现象,无具体委托监护协议。在校留守儿童信息不准确。如兴发乡中心小学的陆金兰,在宿舍门上的信息是“陈金兰”,在宿舍衣柜上的信息是“陆金兰”,而在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上的名字又是“陆晶兰”,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姓名?雉街乡初级中学、兴发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中,不同姓氏、不同住址的留守儿童母亲姓名、信息完全相同,只有联系电话不同,而且一个信息在多张表上出现。四是业务人员学习不够,业务不熟。乡镇的具体业务人员没有真正学深、学透留守儿童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未能做到融会贯通,只是机械、简单、教条的理解业务工作,工作作风不实。一些乡镇、村、学校的业务人员对留守儿童工作需要掌握哪些资料、哪些是重点、哪个时段该上报哪些资料、走访记录该如何运用等基础工作掌握不准。如珠市乡初级中学的业务人员根本不知道应该把哪些资料装入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珠市乡中心小学将特殊人群中的孤儿纳入留守儿童统计,更低级的错误是在孤儿信息中居然有父母去向是在浙江等地打工、外出时间是20xx年3月等,在父母健在情况一栏中却都是“双方去世”,令人啼笑皆非。五是部分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如雉街乡初级中学,督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督查时,居然没有管理人员管理,可以想象,假如是有不良动机的人进去伤害学生,会是什么后果?六是督查不到位,未能真正发挥督促指导 作用。县7个督查组虽均开展了几次督查工作,但对督查发现的问题未能跟踪落实整改,导致市督查组督查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只是市、县两级督查组督查发现的部分问题,实际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市的督查已形成常态化,每月都将开展督查工作,并对上次督查的乡镇进行回访抽查,市领导也在随时开展明察暗访。如果大家还不引起高度重视,工作还是这样做做形式、走走过场,谁能保证自己的管辖区域不出问题、不出事故。我们必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工作危机感,把抓好留守儿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真正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从心灵深处认识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入心入脑,切实对照自己的工作,看真正“做深”没有、“做细”没有、“做实”没有、“做到位”没有,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好落实。
二、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摸清情况,查缺补漏,核实数据,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一)思想认识要再提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对发展负责的高度认识教育、关爱儿童。要牢固树立“教育是拔掉穷根的根本途径”的思想,切实从政治、扶贫、社会关爱的角度深化对留守儿童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当作简单的任务来抓,从心灵深处关心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绝不能麻木不仁、敷衍塞责,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教育这个起跑线上。
(二)档案资料要再完善。各乡镇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识别、统一渠道、统一建档立卡”的要求,针对档案资料不齐全、不规范、不真实等问题,在10月27日前全面整改到位,切实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资料标准。留守儿童排查统计表要以省统一制定的表册为基准,不得随意删减、不得缺项漏项。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以父母连续外出3个月以上为时间界限,切实注意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一步提高信息的精准度。统一识别重点。对父母外出、祖辈无力照顾的事实孤儿作为核查和落实关爱帮扶措施的重点,真正做到“一对一”帮扶,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统一报送渠道。以乡镇为主体、以村为单位,由乡镇负责统筹,指导乡村干部、学校教师统一开展信息核查,建立村级基础台账再逐级上报,确保县、乡、村三级数据一致。统一建档立卡。各乡镇、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统一排查的内容格式,一人一表、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村有簿、校有册、乡镇有档、县有数据库”,底数清、情况明。要按照留守儿童的年龄和所在年级逐一完善档案资料,乡镇档案资料要包括学校档案资料,且两处资料信息必须一致,实行动态管理,使所有档案资料高标准建档、规范化管理、便于查阅。
(三)工作措施要再具体。各乡镇、各学校必须按照行政、教育两条线开展走访核查,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走访孤儿、困境儿童、父母判刑的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要重点走访监护差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学校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必须走访完所有帮扶的留守儿童。今后,要把教师家访工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一项硬任务,与教师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和绩效考核等挂钩。县教育局要提出具体工作方案 ,严格组织实施,并在每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兑现奖惩。由县政府办牵头,县教育和民政部门具体负责,科学制定学生资助机制,整合财政、扶贫、统战、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会等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统一管理,用铁的纪律保证学生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家庭学生身上、落实到最需帮扶的留守儿童身上。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以最低生活保障、孤儿保障、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主体,以“救急难”、困境儿童救助、慈善关爱等工作机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织牢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安全网,努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要加强政府救助,该纳入低保的要纳入低保,该关爱的要关爱到位。特别要高度关注外出打工的困难对象,对外出打工没挣着钱,家中又有留守儿童的,要动员家长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绝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留守儿童得不到帮扶。
(四)依法治理要再推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治思维,依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大未成年人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要通过狠抓典型案例,教化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加大外出人员劝返力度,对夫妻双方均外出的,要加强就近务工、亲情、法律等宣传,争取劝返一名监护人返回,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义务。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由驻村干部负责,在本月底前指导“村支两委”完善村规民约,把留守儿童的监护关爱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范围,使留守儿童家长充分履责。
(五)帮扶工作要再强化。要进一步创新帮扶形式,统筹乡村干部、学校教师,实行分类帮扶。比如:对生活能自理或祖辈及其他亲属监护能力较好的留守儿童可实行“一对多”帮扶;对祖辈监护多名留守儿童的家庭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帮扶;对无具体监护人的留守儿童、“爹死娘嫁人”或因家庭婚变等因素造成的事实孤儿要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帮扶人员要定期进行走访,了解帮扶对象思想状态、生活状况、家庭情况的动态变化,帮助解决帮扶对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形成过程性资料规范建档。要探索倡导邻里互助机制,认真选择有意愿、负责任的家庭采取全托管或半托管的形式,组建关爱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关心照料留守儿童,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六)硬件建设要再提速。县教育局要逐一制定落实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工程建设计划 ,倒排工期,切实加快工程进度。主体工程完工的,争取在一个月内投入使用;其他在建工程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尽早投入使用,让确实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全部住校读书。各乡镇要切实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统筹各类房屋资源,决不能让留守儿童住在危房里。要加强对危房的安全管理,该拆除的一律按要求拆除,坚决杜绝危房垮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七)机制创新要再加强。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对留守儿童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变化情况,每月统一汇总上报一次更新数据,决不能因瞒报、漏报等问题造成工作被动。要建立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由县教育局负责,迅速拟定全县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在每年教师表彰大会上对优秀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一并进行表彰,切实提高全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管理水平。
(八)安全工作要再落实。当前,学生取暖、道路交通、食品卫生、建筑施工等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加重。县教育局、各乡镇、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县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客运车辆和校车的安全监管,尤其要杜绝学校(幼儿园 )使用不符合国家校车安全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杜绝学校(幼儿园 )车辆超载接送学生,做到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卫计局要加强对学生营养午餐的安全监管,严防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特别要加大对寄宿制学生的监管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到学生宿舍、学生租住房屋进行检查,特别要严防学生和儿童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
(九)执行落实要再到位。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推进会,也是一次培训会。县教育局、民政局要在今天下午再次组织各乡镇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中具体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乡、村、学校要完善什么资料、资料该怎么做等都要全面培训到位。各乡镇务必在两天内召开推进会和培训会,乡镇党委或政府必须有一名主要领导参加,进一步细化落实有关工作,一定要把精神吃透、把情况摸准、把工作做实,确保本月底前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工作。
(十)执纪问责要再严格。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作风。县7个督查组要比照省、市的督查方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督查工作,第一次督查工作必须在11月5日前完成,对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假落实等问题,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要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召回的召回,该免职的免职,涉及失职、渎职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人数多、情况杂、社会关注度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留守儿童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待。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 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切实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定期不定期研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责任落实等工作,逐村、逐校检查把关。乡镇其他干部和教师要分片包干到村、到户、到人。各部门也要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具体责任人,确保事有人抓、责有人负。
二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县民政部门要适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教育、扶贫、卫计、公安、妇联、团县委、残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络、会商研究、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好各部门资源,落实相关项目、资金,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
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要依托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宣传媒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要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普法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树立和强化法律意识,遵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切实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事关民生,责任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存在问题为导向,以整改落实为抓手,以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扎实工作、勇于担当,不折不扣抓好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提高认识,完善思路措施,坚持齐抓共管,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开创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新局面。会前,大家现场观摩了彬县新民镇太厢小学、新民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刚才,彬县、泾阳两个县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兴平、三原、长武3个县市也书面交流了经验做法,市妇联、市教育局就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十分重视,坚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题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结对帮扶、考核考评等制度机制,结合实际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尝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党委政府统揽、部门齐抓共管,教育部门为主、妇联组织协调,各方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这项工作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县区和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资源整合不到位,特别是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爱体系中,社会帮扶工作缺位,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抓得不紧不实,一些县区和部门的工作仅停留在被动落实要求上,主动谋划探索不够,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的办法和措施不多,一些部署要求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工作推进还不平衡。三是留守儿童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亲情关爱、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一些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价值观念扭曲,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打架斗殴,有的好吃懒做、沉迷上网、抽烟喝酒、甚至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有的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放松学习甚至放弃学习,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面临诸多难题。对于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感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趋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并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但受传统的家乡观念、恋土情结以及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许多农民工“人在城市、家在农村”、离土不离乡,其子女留在农村由长辈或亲属监管,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呈现出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缺乏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这些孩子在心理、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是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不能把他们教育好、管理好、塑造好,不仅直接决定他们的个人素质,影响他们的发展前途,而且直接关系着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二是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牵挂的问题,也是影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生活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他们才有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他们的父母才能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工作,才能确保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否则,如果大量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不仅是留守儿童个体的悲剧,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和谐,更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三是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缺失,给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加之留守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想管、不会管、不善管、不敢管,一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出现问题,无人管教自暴自弃、情感缺失冷漠内向、四处奔波学学停停、读书无用打工有理、伤害事故防不胜防等问题,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留守综合症”。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完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一方、服务群众的责任所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将这一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儿童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健康成长,为推动咸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
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抓就抓实、干就干好”的理念,围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突出重点,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维权、保护力度,确保关爱工作有抓手、有实效。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 、摸清底数,夯实工作基础。 这次会议之后,各县市区都要迅速行动、周密安排,集中时间对本县区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排,组织力量逐镇逐村逐户登记,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全覆盖,为做好关爱工作奠定基础。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了解掌握的情况认真梳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对本县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再安排、再部署,下大气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2 、创新载体,搭建关爱平台。 各县市区、各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紧扣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工作载体,用有效载体引领推动工作,以优质服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一要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志愿者、学校教师和“五老”队伍不定期地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争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走进内心世界,解决实际困难,解开思想疙瘩。通过建立亲情联系室、开设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聊天等,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定期保持联系,开展面对面地交流,架起亲情沟通的“桥梁”和“天线”,化解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障碍和情感缺失。二要搭建帮扶平台。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等方式,在学校广泛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让留守儿童融入集体,增进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在互助中建立互信,在互学中共同成长。要积极推广“代理家长”、“代理妈妈”的有效做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志愿者和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提供物质资助帮扶的同时,更加注重从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使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代理家长监护和亲情呵护,切实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三要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村组的现有资源,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利用双休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先进文化熏陶、心理健康疏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确保教育有阵地、活动有平台、关爱常态化。在创新载体方面,泾阳县的“五老”留守儿童指导站、三原县的困难儿童全帮扶、乾县的“千帮千”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探索,各县市区都要积极借鉴,结合实践不断完善提升,努力打造符合各自实际的特色品牌。
3 、强化教育,注重心灵关爱。 与我们以往开展的帮扶困难群众不同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要把心灵关爱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帮扶工作,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一要深化思想教育。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好习惯养成”主题教育和“中华魂”读书活动,把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敬老爱老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养成乐学好学的良好习惯,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课外生活、汲取智慧营养、提升道德素养。二要坚持普法教育。完善和落实警校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等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拒绝网吧、健康成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规范行为,用法律维护权益。三要强化家庭教育。祖辈监护人年龄较大、家教知识和能力缺乏,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要依托农村、社区的活动阵地,积极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文明礼仪、道德规范、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常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广泛宣传卫生、心理及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调适能力,化解心理压力。五要坚持“五自”教育。在留守儿童中大力开展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五自”教育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端正人生态度,勤奋刻苦学习,锤炼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逆境生存的信心和能力。
4 、健全网络,增强工作实效。 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管理、教育、帮扶等方面的需求和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完善网络体系,推动关爱工作精细化。要突出抓好“四个网络”建设,一是以村委会、留守儿童监护人、“代理家长”、“代理妈妈”等为主体,建立健全“家庭监护网络”,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安全方面的监护。二是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主体,建立健全“教育管护网络”,重点负责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三是以基层党群组织和社会组织为主体,建立健全“帮扶保障网络”,重点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生产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四是以政法部门为主体,建立健全“权益维护网络”,依法打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行为,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起“各有侧重,联动协调,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网络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关爱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整体合力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抓紧建立完善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作为给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统筹谋划,制定政策措施,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把肩负的责任扛起来。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明确、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切实发挥党委统揽作用、政府主导作用,坚决杜绝当“二传手”、当“甩手掌柜”。
二要强化部门联动。 各级宣传、政法、教育、财政、卫生、文化、妇联、团委等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和工作分工,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抓好承担任务的落实,带着感情、带着爱心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又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积极主动从各自实际出发探索创新,带着问题、带着责任研究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防止被动应付、各自为战,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工作合力。
三要加大投入力度。 市县财政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预算,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设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为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保障。要按照统筹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两免一补”、希望工程、民政救助等扶助资金,积极鼓励社会捐赠和社会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奉献爱心。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主流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强精神和感人事迹,努力营造重视、关心、支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要认真总结推广实践中探索的有效做法、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表彰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自强自立的留守儿童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社会各方面共同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献计出力。
同志们,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责任重大,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把各项部署要求落细、落小、落实,为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为加快建设“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部署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全力推进我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刚才,授牌表彰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示范留守儿童之家”,……镇妇联等3个单位交流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区关工委、教育局和妇联的负责同志也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就进一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我再强调三个方面: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并将在较长时期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心、关注和关爱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孩子留给在家的老人或亲戚抚养,这群数量庞大的孩子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留守儿童群体。在生活上,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在教育上,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在心理上,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道德行为上,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令人担忧。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出现相当一部分农民“打了几年工、误了一代人”的现象,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近年来,我区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党政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以人为本,结对帮扶,精确设计,创新机制,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积极探索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应该说,是取得一定成效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度重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专门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员。各乡镇、街道也组建了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区乡两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有力地保障了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强化网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xx年,永丰乡文祥村率先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着力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机制,20xx年出台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意见,逐步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区教育局—学校”的双线管理网络,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帮护、法律普及、心理疏导等“关护网络”。第三,积极探索,构建了科学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开展留守儿童工作中,积极探索、逐渐总结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工作模式,积极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代理家长”模式。各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镇—村—社”、“镇—校—班”三级两线调查网络体系,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库,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有能力的党员和社会有识之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成为了他们的“代理家长”,并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二是“留守儿童之家”模式。部分乡镇、街道以寄宿制学校为基础,配备“家长式的教职员工”、辅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使学校具备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内涵,进行“家校一体化”管理,打造“家园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留守儿童体验到家的乐趣,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还原家庭教育”模式。部分学校通过每学期给外出家长写信、定期为代管人授课、组织教师进行留守儿童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外出家长及时与孩子、老师和代管人进行沟通,尽可能对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还原”,从而通过学校、学生家长和代管人三方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四是“村居联动”模式。部分乡镇、街道通过建立村居留守儿童辅导站等方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发动退休教师承担辅导任务,采取每个成员联系一所学校、深入一个班级、关爱一名留守儿童等方式开展辅导活动。第四,部门联动,推进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有力地促进留守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不断探索实践,我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收到了良好成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广大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尽管我区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第一,经验总结不足。没有有效的总结,就没有有效的提高。我区留守儿童工作起步较早,但成效不太明显,对于媒体宣传报道的后续跟进不够,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使我们的有效作法变成了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第二,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单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没有真正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对留守儿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工作合力不强。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希望工程”,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前阶段情况看,各级各部门对这项工作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还存在“各自为阵,单兵作战”的现象,工作合力不够。第四,关爱方式不多。大多数单位重物质关爱,轻精神关爱,通常是捐点物品、买点东西,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对留守儿童精神层面以及心理上的关爱较少。第五,创新力度不大。目前,各级各部门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较少,大多是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义务帮扶,普遍缺乏持续动力和长效机制,各种帮扶措施很难长久。
二、突出重点,创新模式,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长久的社会问题,它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化,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意识,始终强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大力推行以“六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第一,有固定的学习环境。各级各部门要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真正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他们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切实保障留守儿童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帮助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要加快发展农村幼教事业,保障留守儿童基本接受学前教育。二是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要结合我区新农村建设,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有固定的生活条件。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村(居)年度考核内容,加强村(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要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和完善贫困留守儿童社会资助体系,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对贫困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
第三,有固定的联系对象。一是要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库。各乡镇、街道要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组织开展辖区内留守儿童普查统计工作,要把调查范围从适龄儿童延伸到学龄前儿童,完善“乡镇(街道)—村—组”和“乡镇(街道)—校—班 ”三级两线调查网络,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档案,构建留守儿童动态监护体系。二是要完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教师、“五老”人员、社会热心人士等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担任“代理家长”,切实帮助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生活上的困难,真正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有人照顾、学习上有人帮助、成长上有人关爱。区直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对口联系乡镇、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帮扶活动。
第四,有固定的心理疏导场所。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等,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设立专兼职心理教育教师,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要组织“五老”队伍、青年志愿者等利用节假日时间,以电话、网络、信件、面对面聊天等方式,积极关爱留守儿童,鼓励其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其身体、心理、品格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第五,有固定的家庭氛围营造渠道。一是要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切实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三是要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要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出打工前,尽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落实可靠的监护人负责孩子的日常监管工作,定期与孩子联系,通过电话、书信经常与孩子沟通。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设备,建立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信息互通平台,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
第六,有固定的监护管护办法。各类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等社会服务机构,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完善管护办法,实行责任制,加强留守儿童管理,确保留守儿童安全。要落实监护人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责任,共同构建起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要结合“五五”普法,举办普法讲座,增强留守儿童依法维权意识,开展维权服务,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教育和文体等部门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严肃查处侵害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侵害师生安全的行为,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三、建立机制,长抓不懈,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未成年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探索搭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平台,使留守儿童在全社会的关爱中健康茁壮成长。
第一,要健全长效机制。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进一步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分析问题、交流经验、总结成绩、探索新路,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第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积极筹措资金,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要继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
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机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师、“五老 ”队伍、志愿者、优秀家长及热心人士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兼职工作队伍,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第四,要加强工作考核。教育部门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要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适时开展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评比表彰、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构建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新局面。
第五,要加强舆论宣传。区内各新闻媒体要及时宣传报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宣传各地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共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关爱“留守儿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工程”;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科学培育新一代接班人的“基础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工程”,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我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成效,广大留守儿童定会拥有一片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的美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