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三篇】

发布时间: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3篇)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文化牵引靠高层,文化推进在中层,文化落地于基层。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优秀高效的班组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只有班组的潜能被激活,才能更好地释放整个企业的创造张力,实现基业长青。普智经盛管理咨询公司多年来在为众多企事业单位如广东移动、广东电信、广州国税、安踏、王老吉、杭州机场、日本技研新阳等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班组文化建设实施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什么是班组文化

班组,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由一定数量的人员在有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的基础上所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班组文化就是以班组为主体,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的具体体现。

优秀的班组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到员工,管理到班组,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基层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内部凝聚力。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就如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可以统一员工思想认识,缓解基层员工的压力,塑造充满活力的企业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二、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班组文化建设切忌为文化而文化,不能让文化建设成为日常管理的负担,而要让班组文化建设与班组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成为优化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让管理在文化中升华,让文化在管理中落地。

班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班组宗旨、理念、制度、行为、氛围、激励等。其中,班组宗旨是班组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班组存在的目的所在,基于宗旨的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班组,如生产效率改进型、产品质量改进型、服务水平提升型等;班组理念是企业文化在班组层面的体现,起到统一班组成员思想的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则是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内在要求;行为是班组价值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窗口和体现;班组氛围是班组成员全天候浸润于其中的,是班组成员对班组的直观感知;班组激励是为班组工作提供、激发动力的源泉,也是班组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

围绕班组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班组文化建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班组集体活动

班组要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开展一些运动项目比赛、户外拓展活动、烧烤、郊游、聚餐、辩论赛等活动。

2、班组文化墙

班组文化墙是展示班组的宣言、标语口号、定期活动通知、活动成果展示等情况等,并将先进事迹和案例显性化在文化墙上。根据班组文化建设的情况,定期更新班组文化墙的内容。

3、班组文化博客

文化博客是班组文化建设的阵地,各班组博客必须上传全组成员的集体照、个人照,并附个人简介,博客定期更新一次;班组成员每月需在博客发表博文。

4、班组文化故事

组员围绕企业核心理念,写下发生身边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故事,把工作生活中有关企业文化的点滴写成故事案例,交给每组班组长。企业文化负责部门将收集到各个班组的故事案例进行整理、挑选、整合成册,一年出版一册《班组文化故事集》。

5、活动积分激励计划

个性化的积分服务能挖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参与班组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员工积分可兑换礼品:学习发展类(经典培训、精品讲座、外出交流等)休闲活动类(演唱会门票、电影票、假期等);消费类(优惠券、实物等);等等。

班组文化建设除了上述形式以外,还有班组图腾、班组口号、明星班组长评比、班组文化漫画集、班组论坛等系形式,在班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形式。

三、班组文化建设基本流程

班组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一般而言,在班组文化建设的一个周期包括组织计划、集中建设、监督检查、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即PDCA的闭环管理模式。

1、组织计划:成立班组文化建设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班组文化建设规划和方案;召开班组文化建设启动大会,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培训,宣贯班组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使广大员工了解班组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流程。

2、集中建设:各班组在公司的指导下,具体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各班组根据公司的文化理念,结合班组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本班组的形式,进行班组文化建设。

3、监督检查:对各班组文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纠正。

4、总计提升:对班组文化建设进行评比,推广先进;对班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改善。

四、班组文化建设案例分享

案例一:生产制造行业班组文化建设——日本技研新阳TCC班组建设。

日本技研新阳是日本爱电集团在华设立的电子加工工厂,自1994年至今短短10多年的时间,新阳从当初的300多人迅速发展到今天人员规模超过一万多人,年收入达五六十亿,各种类型班组100多个。从20__年起,普智经盛作为技研新阳的企业文化咨询合作伙伴,与技研新阳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班组文化建设。

技研新阳班组文化建设创造性地将班组建设与QCC品质圈结合起来,提出TCC班组文化圈建设。TCC即文化圈,全称班组文化活动小组(Teamsculturecircle),主要以班组成员自动组成,活动开展方式类似QCC,区别在于活动主题基本固定,主要解决如何通过日常工作来促进文化落地的问题。TCC建设具有新阳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TCC目标:全员参与、自主管理

2、TCC管理内涵:

依靠职工的活力: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决定班组业绩关键是下属/员工

开发职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去挖掘职工的才智和能力

尊重职工的人格:关爱的具体体现

塑造职工的素质:一带一、OJT、各种培训班

凝聚职工的合力:塑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3、TCC的管理精髓:

点燃员工的激情:想办法让所有成员说真话、做实事、追求真理

实现职工的价值:尊重每一个人、适合的人做合适的岗位、帮助成员实现自身价值、感恩惜福。

共创和谐与共赢:团队氛围的营建(各级管理干部的自律、带头作用

4、TCC活动流程:遵循PDCA,以激情打造为主,最终实现全员参与,自主管理,新阳文化全面落地。

2P阶段:讨论班组现状(团队氛围、效率、品质、改善等状况)。提供不同的渠道给员工说话的机会并及时回复明示,并通过各级管理 者进行相应的指引,将班组的现状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

2D阶段:根据改善重点制定行动措施及活动计划。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改善、激情逐步融入到活动。如: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培养高技能员工;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员工自主管理。

2C阶段:不断检查、改善。结合自身不足,多到他部门观摩、交流、学习,共同成长、进步及时将活动开展中的困惑反馈至企业文化办公室,多借部/课长等智慧及力量支援对成员中消极、不投入等人员进行单独沟通交流。

2A阶段:总结。总结本届TCC活动成果:重点体现品质、效率、合理化效益、激情等方面成果活动中的不足真实、有据可查横向展开计划及措施。

技研新阳的班组文化建设重点点燃了班组的工作热情,打造了高绩效的班组,促进了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文化理念在基层的落地。

案例二:移动通信行业班组文化建设——龙岩移动红土先锋班组文化建设。

20xx年,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切实夯实基础管理,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贯彻市委开展争当红土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普智经盛咨询公司协助龙岩移动在全公司深入开展红土先锋班组创建活动。

龙岩移动的班组文化建设以红土先锋为主题,以创建学习型、效率型、和谐型、服务型和创新型五型为基本内容,旨在于弘扬红土精神,体现时代要求,主动融入大局,引导基层班组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龙岩移动系统地进行了班组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把红土先锋班组创建活动纳入公司经营管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认真研究制定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主要措施和考核激励机制,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创建红土先锋班组活动。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督促检查,有效推进红土先锋班组创建活动。公司各部门、各县公司要在公司创建红土先锋班组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形成推进创建红土先锋班组的强大合力。

第三,各单位将班组长队伍建设作为创建红土先锋班组的关键环节来抓,切实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

五、固本强基,敦行致远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小的行政单元,班组的激情决定了企业的激情。企业要创造壮丽的图景,依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基本单元。只有每一个单元都与整体充分协调,单元之间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了一个具有很高统一性、很强执行力的大班组;只有全力夯实基础管理,激发基层团队活力,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赢得自身的成长,并促进企业的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2

一、“非遗”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内容丰富,项目涉及广泛。目前正式公布的非遗项目共三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6大类,共27个项目。经区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区级“非遗”传承人5人。经市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市级“非遗”传承人1人。

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情况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思想,由区文体广旅局牵头负责“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拓展保护领域,着重在“非遗”宣传、传承推广、资源普查、遗产申报等方面用力,积极推进“非遗”开发利用。

(一)建立区级“非遗”专家库

20__年,区区级“非遗”专家库成立,经过三年发展,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非遗保护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在参与研究和制定全区非遗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开展非遗咨询、评审、课题研究、学术会议、授课等方面的作用。

20__年开始,在专家队伍参与下,我区对全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保护工作的难点等,重新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记录、建档,为做好“非遗”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非遗”申报

20__至20__年,在逐一摸底、考察项目和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我区完成了第二批、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共评审八个区级项目,分别是:谢氏倒罐菜、马鞍山制漆制作技艺、金面子蒸猪头、花生制作技艺(老灶煮花生;蟠龙咸干花生)、糯米咸鹅蛋、风干鸡、醉鱼、杨记卤鹅传统制作技艺。同时启动了市级“非遗”的申报工作。20__年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一个:糯米咸鹅蛋传统制作技艺。截至目前,我区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共有5项。

20__年我区启动了第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成功认定了9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谢氏倒灌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谢玉蓉被评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大力开展“非遗”宣传保护

一是充分利用非遗节等时机,通过宣传单、“两微一端”、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非遗”成果。20__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积极组织“非遗”直播带货、经典川剧剧目演出等系列活动,引起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上电视、上活动、上节日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我区“非遗”项目先后登录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新农业频道》,并多次登上省市重要媒体,成为家乡好味道的代言项目。20__年在“美丽乡镇·魅力”比赛中,我区非遗美食获专家组评分。20__年,“非遗”项目代表市非遗项目参加成都第xx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在全国39家非遗美食中获得欢迎美食之一,得到了非遗专家及全国各地美食爱好者的青睐。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保护力度不足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面对当前非遗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我区还缺乏加强“非遗”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传承单位和个人以为只要申请加入了名录,就得到了保护,或申报只是为了挂牌,仅仅当作一种荣誉,没有把发展和传承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不少群众对非遗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非遗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保护不完全清楚,保护意识不强,非遗保护还没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缺乏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区还面临着专业非遗保护机构为零、专职工作人员为零的状态、非遗中心及保护传承(展示)场所为零。缺乏独立的运行经费,工作人员也是身兼数职,既难以潜心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也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工作实际。对于量大面宽、专业性强的“非遗”普查保护工作,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显得更加单薄,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三)“非遗”传承乏力,市场适应能力弱

在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非遗”工作形势严峻。“非遗”保护工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和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导致了“非遗”项目缺乏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受众群体出现断层,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则普遍不感兴趣。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或者年事渐老,无法带徒授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少有人拜师学艺,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传承后继乏人。我区“非遗”项目传承因缺少资金扶持而面临断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我区直到20__年才认定了第一批“非遗”传承人。

四、思考及建议

(一)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将“非遗”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做到组织到位、规划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加强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住建、教育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有效联动机制。突出宣传媒体作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从小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二)加大投入,培养人才。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按有关规定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壮大保护传承力量。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特色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做好“非遗”项目扶持。出台“非遗”项目的经费扶助政策,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与利用。加强对已经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营造关心、关爱非遗传承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建强工作队伍。建立“非遗”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非遗”工作队伍。积极与省市取得联系,对接政策和信息,为非遗工作服好务,与非遗人员交朋友。积极引导现有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向上升级。积极挖掘和开发新的非遗项目。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传承人。加大非遗产业的引导力度。四是助力传承队伍建设。针对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要加快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尤其对濒危的重要项目要制定传承计划,建立传承活动基地,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同时,要积极选送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种学习培训。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力量。

(三)挖掘内涵,提升价值。推动“非遗+文化”“非遗+旅游”建设,逐步形成“非遗”产业发展链条。一要全面梳理本地区适合生产性保护的代表项目,因地制宜制定引导、扶持政策;探索通过政府投资平台、企业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组建非遗协会(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僻非遗传承展示场所。对市场潜力广阔的“非遗”项目,如谢氏倒罐菜、马鞍山制漆制作技艺、金面子蒸猪头、花生制作技艺等,要鼓励探索“项目+传承人+基地(学校)”“公司+农户”“传承人+协会+展会”等模式,推动良性发展。二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理念,做强做大生产性“非遗”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我区“非遗”项目输出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与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等相融合,尤其要与旅游、出版、影视、互联网等产业经济相结合,积极培育“非遗”产业项目。三要切实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传承保护。对处于传承困难甚至濒临消失的保护项目,如李调元传说、民间曲艺、民间山歌等,要优先抢救和扶持,记录保存相关资料。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3

企业文化是单位的灵魂。要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既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同时,也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做好策划,即要做到“虚功实做”,结合本队实际,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专项组织机构

领导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心设立常设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协调和落实等具体日常工作。

二、坚持企业文化考核的原则

企业文化考核的基础原则应该坚持两点。一是增强“文化绩效”观念和“文化管理”意识,坚持规定的各项考核标准,本着“沟通、指导、督促、服务、管理、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实施专项考核;二是经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考核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单独沟通与指导。

三、明确考核的程序方式方法

在考核程序上,要按照考核范围的对象的相关规定,按照“机关先行一步、领导带头示范“的主要思想,在实施专项考核时,先考核单位机关各部门,后考核 项目部,在考核各部门时,要先考核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在考核方法上,负责考核的部门,每年在时间断限上采取半年和年终两个阶段实施“对标考核“,负责考核的部门在半年和年底前两个时间考核一次,年终为总体考核与评价,要协调召集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人员联合组成“年终考核小组”,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并及时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考核领导小组汇报年终考核与评定总体情况。

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没试考评、现场问答、思想调研、听取介绍”等方式方法,要做到专项考核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同时,要做到及时采取书面形式,以书面形式及时准确统一通报各单位的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