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合集4篇

发布时间:

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4篇)

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 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落实中央、省、市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市残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精准扶贫,狠抓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和改进残联工作,不断推动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较好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强化兜底抓落实,残疾人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

为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让更多的残疾人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生活,荆门市把兜底保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制定并印发了《荆门市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方案》,多管齐下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

抓好民生实事办理。市政府继续将残疾人技能培训、辅具适配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基本、最现实的保障问题。市残联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将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目前,完成残疾人技能培训3900人次,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1786件,全部超额完成任务。

抓两项补贴政策落实。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我市早部署、早安排,及时制定方案,公布申领条件、要求、程序,通过层层审核,目前共有5.2万多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其中2.2万多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3万多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已发放补贴资金2200多万元。

抓残疾人扶贫解困。对全市20934名建档立卡的持证贫困残疾人进行精准识别,通过各类项目进行帮扶,全年有3127名残疾人脱贫。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对4家托养机构建设进行补贴,全市开展托养服务820人次,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60户, 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1728人。发动社会各界开展贫困残疾人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活动,春节前夕,全市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200余人,发放慰问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60多万元。

抓残疾人基本保障。加强与人社、民政、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残疾人的低保、养老、医保等工作,健全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积极整合部门资源,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先享受危房改造补助和保障性住房。

二、围绕重点求突破,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围绕残疾儿童康复求突破。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基础上,组织实施0-14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并将加大对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完成省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328人,列入市级残保金项目的 0-14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40人。

围绕康复机构管理求突破。认真执行《荆门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康复机构审核认定,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康复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确保康复机构规范、公开、透明运行。先后引进技术强、实力雄厚的奥斯戴克(北京)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瑞德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荆投资智能残疾人辅助器具,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着力打造全国医疗康复产业示范园区。

围绕辅助器具服务求突破。制定《荆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管理办法》和《荆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申请程序》,规范适配管理和服务。开展量体裁衣式辅具适配服务,选择东宝区子陵镇作为辅具适配服务全覆盖试点,利用流动服务车进村入户筛查、适配,仅该镇就免费配发辅助器具382件。全市全年共为残疾人免费适配各类辅助器具1786件,装配大、小腿假肢53例,矫形器装配41例,免费为成人配发助听器70台。市假肢装配站作为全国50家优秀基层站点,参加长江新里程(第三期)假肢项目最美长江一角评选。

三、精准扶持显成效,残疾人教育就业进一步推进

残疾人教育培训有新成绩。深入落实《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20__-20__)》和《湖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__-20__)》,特校300多名在读生全面享受免杂费、免课本费、免信息技术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的四免一补政策,市残联为市特校提供30万元资金支持,并将特校学生纳入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确保残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继续实施圆梦助学行动,为市区116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每人发放400元助学补助,市级投入4万元对在校就读、考取大中专院校的26名残疾学生给予助学扶持。荆门市特校教师严凤荣获全国20__年度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通过开展盲人按摩、电脑培训、手工制作、花卉栽培以及岗前岗中培训等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班,全市共培训残疾人3900人次,为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提供了帮助。

残疾人就业工作有新局面。制定实施精准帮扶、万人就业计划(1225就业工程),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居家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创业5450人。举办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技能竞赛和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开展用人单位雇主培训,开拓残疾人就业新渠道,提升残疾人用工管理水平。

四、多措并举造氛围,残疾人参与平台进一步优化

残疾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在全国助残日期间,举办了荆门市庆祝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暨助残项目签约、文艺汇演活动,省、市电视台、荆门日报、晚报及网络新媒体进行了报道,有效助推了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化艺术活动,脑瘫励志女孩吴金洁应邀参加全省残疾人书画艺术邀请展,其《山水画》作品为所有参展作品中面积最大,获得省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的高度评价,并亲自为吴金洁颁发证书。在中国荆门第十二届菊花展上,残疾人创作的百余幅菊花作品获展出。董玉清、郭坤军、吴金洁等被推荐为中国残疾人文联艺术人才协会会员。积极组队参加全省残疾人健身操比赛,举办荆门市第七届运动会残疾人类象棋、游泳比赛,全市6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角逐。

助残社会组织不断壮大。认真落实中央有关社会组织发展的精神,先后培育了荆门市残疾人文化艺术中心、荆门市圆梦残疾人培智中心、荆门市梦鸽残疾人康复托养特教中心等助残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邻居项目宣传,策划了启明-智障、无依托残疾人就业托养计划、陈梅林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启梦星-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计划等12个项目参与竞选。成立荆门市脊髓损伤伤友小组,为脊髓损伤残疾人搭建康复、学习交流平台。深入开展温暖行动志愿助残活动,广大志愿者深入到社区、康复及托养机构、庇护工场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医疗、文体健身、法律援助、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权益保障工作有新活力。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和安保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和残疾人法律维权机制,在荆门电视台、广播电台、荆门日报等市内主要媒体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及残疾人信访维权典型案例。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全年共办理残疾人来电、来访1238件次。举办首届残疾人工作者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着力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五、加强建设提能力,残疾人事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继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各地残联组织队伍建设得到优化,基础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成立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机构,康复中心项目已竣工封顶。加强和改进专门协会工作,出台加强专门协会建设的意见,成立协会党支部,完善法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专门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专门协会工作活力,进一步密切残联与残疾人的联系。制定简化残疾人证办证流程,缩短时限,优化办证服务,共审核发放残疾人证16683个。

作风建设得到持续改进。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把不断改进作风贯穿于残疾人工作之中,深入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好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等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制度执行,推进阳光服务,落实定岗定责,推进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全市残联系统开展讲规矩,正风纪,提能提效创佳绩活动,牢固树立说了就办、定了就干的务实作风,讲求工作实效,提高办事效率,让党委政府信任、残疾人满意、社会各界认可。

20__年,是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阶段。荆门市残疾人工作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补齐残疾人事业短板,使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残疾人,促进残疾人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与全市人民共创共享小康社会。一是扎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协调落实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和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优先分配保障性住房政策。二是大力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社会化生产服务,大力发展辅助性就业,建设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园。三是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残疾预防及精准康复服务,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实施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政府机关、学校、社区、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四是凝聚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合力。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托养照料、社会工作等服务机构和设施;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供给模式;加大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力度,健全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五是推进残联基础提升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加强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建设,建设以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为龙头,各地普遍建立布局合理的残疾人康复、托养、职业培训、辅助器具适配、文化体育等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和平台;加大引资力度,推进康复产业园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创共享小康社会。

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 篇2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个有社区领导、社区团体、卫生人员、志愿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加的基层康复系统。工作内容是对残疾人进行普查和预防,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分散在社区的残疾人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其工作有五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本社区的人力资源;二是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三是使用简化的、适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区和家庭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四是以康复为中心后盾,帮助解决复杂的康复医疗、咨询、培训等问题;五是在社区对残疾人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是初级位上保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陕西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实施方案,社区康复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__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基本手段,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等情况。根据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未央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进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情况还令人堪忧,部分残疾人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康复服务,有些对社区康复的概念不甚清楚。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工作的差距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需要我们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倾注更多的心力,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明确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未央区共有49个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尚有2个正在建设中。区残联20__年为3家已建成的“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已初步具备了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几年区残联将陆续为其它几个“中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逐步完善康复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当前区内已建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不少残疾人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送药,把康复服务理解为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有的残疾人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待遇来享受,一些社区的康复器材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残疾人主动要求康复服务的比较少。

(三)社区康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大多数都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站等建设,在场地、器材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社区残疾人康复人员都由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医生兼职,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社区卫生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服务手段单一,服务理念滞后。当前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康复医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与指导;有医生以完成任务为主,传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社区康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医生服务记录过于简单,内容基本相同,有的让人代签字,还有的只签字不服务。服务手段的单一和服务理念的滞后,使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愿望远未达到。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残疾人在康复服务需求方面的愿望也逐步提高,社区康复作为对基层残疾人最直接的服务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越来越多地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注。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调研后,我们针对不同区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工作,未央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同步联动,统筹安排

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同步、投入增长同步、组织运行同步,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是上下联动。区委、区政府统一各部门、街道和社区的思想认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社区康复工作思想认识、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的到位,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在社区康复工作实践中,以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相关部门为主体,区级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和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落实专(兼)职残疾人康复责任医生进家庭;区民政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和谐社区、星级社区考评标准,积极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深入开展困难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区财政局为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区残联更应倾心竭力,在康复需求调查、康复员培训、康复站建设、深化康复服务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好工作。在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联动,使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社会联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联动的工作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助残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康复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康复医生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期,助残志愿者要在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意识的宣传

社区康复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服务广、收效大的特点,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合理定位“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功能,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社区康复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强化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社区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53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社区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方面我市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服务能力正在提高,服务领域也在拓宽,残疾人对政府实施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进力度,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把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 篇3

目前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余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具有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的残疾人高达90.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1%,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正常人群,这已成为残疾人脱贫和改善生活状况的主要障碍。

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水平既落后于国内普通人教育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残疾人教育水平。在接受教育方面,常常缺少公平,近年来,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也出现了滑坡。因此,残疾人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面对这样的现实,残疾人的出路何在?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残疾人接触到了电脑,开始了对电脑的学习及研究。但是由于残疾人文化程度及家庭状况的差异,能真正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谋生就业的人群很少。直到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很高的今天,大多数残疾人也只是利用其娱乐、交友、消遣时间。因而,开发一种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的实用技术也就成了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又一途径。纵横码作为一种汉字输入法,以其易学、好用、方便操作、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所接受。

一、万事开头难,把好开头关

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程度及文化水平偏低是一个现实存在及普遍的问题。因而在残疾人学习任何一种知识及技能开始。扎实基础的奠定、良好的开端是关键。因而,在练习学习纵横输入法也是如此。在前期入门的教学学习中,加强对纵横输入法教学课件的反复学习及讲解就作为了我们教学过程中,头等重要的环节。一开始我就严格要求学员们熟记课件的讲解及重点部分的着重记忆。同时要求端正坐姿,规范指法。针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特点,手把手纠正他们的指法,要求基本指法要正确,手的姿势要正确,对于左手的残疾人要求他们通过左手的简单配合,协调平衡对键盘的使用;对于右手的残疾人要求他们通过强制左手不断加强指法练习的方法来夯实纵横输入法的基础。在训练中,通过现有的指法训练软件,让学员们训练指法,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数字的"盲打",从而为纵横码汉字输入把好开头关。

二、三天一小测,一周一大测

不断地测试,是实现速度提升的有效方法。在纵横输入法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再次证实了测试比赛对速度提升的帮助。受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特殊情况的局限,如何加强对纵横输入法字根的记忆,成为首要难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天一小测,一周一大测"的形式,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三天一次的小测验,让学员们认识到,通过不断地练习,有部分学员是能够快速掌握纵横输入法的字根练习的。并通过一周一次的大测验,在学员当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练习的劲头,实现速度的大幅提升。并且在每次大的测验之后,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颁发小奖品的同时,让成绩优异的学员,分享练习比赛过程中的心得技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控练习时间,挖内在规则

充分的练习时间,是熟练操作的根。利用内在的规则,是速度提升的本。同任何一种输入法一样,纵横输入法也是如此。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是掌握各类文字、各类词组、各类文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残疾学员,动手能力较差、反应速度较慢的特点,我们留出了大段时间让学员们自由练习,并且随时指导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天六小时的不间断练习,保证了学员们对各类文字的操作。我们还要求学员们在强制记忆二字词组、三字词组、四字词组、多字词组输入规则的同时,要求学员们尽可能的挖掘每一篇文章中的词组,并要求必须按词组的形式输入。这种方法,保证了输入时间的缩短,确保了输入速度的提升。

四、养良好素质,赞优异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充足时间的练习,过硬扎实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是速度提升的关键。一般来说,残疾人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周围社会环境与普通人不同,就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孤僻和自卑是各类残疾人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此外,每一类残疾人又有其独具的性格特点。针对残疾人特殊的性格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对残疾人心理调适、职业素质的培训。一是为了缓解残疾学员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烦躁、苦闷、想放弃等问题;二是通过素质培训,提升残疾人心理承受能力,改变其心理素质,以此辅助纵横输入法的练习。同时,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员,给予赞赏及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对纵横输入法的兴趣。

五、挖就业渠道,解就业之忧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真正的把掌握的实用技能,转化成为实现就业的本领,是我们开展此项目培训的终极目的。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率偏低,且大多数残疾人渴望就业的这一情况。我们在严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广泛联系报社、印刷厂、速录公司等对录入工作需求量较大的公司,为残疾学员寻找就业实习岗位。并且为成绩较好的残疾人推荐工作,使他们通过所学到的纵横输入法技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以上只是我们在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专家给予指导意见。实践之路是漫长的,这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让实践之花结出丰硕之果,是我今后所要面临的,我会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残疾人工作者心得体会 篇4

首先谢谢上级领导及残联等有关部门给我们这次机会成为残疾人专职干事并对我们进行专职培训。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一直基本上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保证残疾人朋友的合法权益、进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活动,使残疾人朋友可以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我们未来需要做的还有不少:

一、宣传:如可做好宣传?要了解残疾人所需,发觉典型事例,注意发觉培养体育型人才,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受益。

二、做好康复工作:经过康复机构使这些残疾人、老年人、慢性非传染病人达到自理能力。

三、做好信访、维权工作:仔细处理好残疾人的来信来访是残疾人工作者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仔细处理他们反映的咨询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没一具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处理来信来访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下细节:

(1)坚持依法信访原则。在接访过程中严格遵守《信访条例》,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实事求是地解决信拜访题,禁止随意开口子、轻易许诺。对信访过程中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依法做出处理,坚定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在现实中,一些残疾人与社会接触的少,别能及时的了解政府对于残疾人的优惠政策,靠一些道听途说、小道消息去上访,浮现如此的事情我们既要向他们说明政府的现有政策还要对他们批判教育,对一些无理取闹者坚定依法处理。

(2)坚持原则和灵便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面对对于残疾人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千头万绪,处理起来很令人头疼,在那个时候只要我们抛开偏见、个人好恶,别以貌对事、别以个人情感去处理情况,抛开各种关系的干扰,以情况的本来面目考虑解决的方法,答案很快就会浮现在你的面前。许多事情下本来很好解决的情况算是我们思考的太多,照应的情感太多,使情况久拖别决,造成上访人员越级上访。

(3)信访用语。规范化的文明用语能拉近与上访人员的距离,使上访人员感到亲切,能平静的向你反映咨询题、仔细聆听你的解释。幸免因信访工作别规范、接访人员方式办法简单、语言粗暴使咨询题复杂化、扩大化。

(4)接访记录。对待广阔残疾人反映的咨询题我们别能一听了之,要把他们反映的咨询题详细的记录在案,在这些记录中包括上访人员的人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残疾类别、所反映的咨询题、处理意见和经过,最后填上日期。如此记录的要紧目的一是便于上级的检查指导工作,二是便于总结经验,三是方便解决咨询题,比如别能当场解决的咨询题或需要协调和需要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的,如此才干完整的说明情况的经过别至于遗忘。

(5)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现实日子中许多突发事件超出我们的想象和处理能力,浮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呢?首先,我们要及时介入幸免咨询题的扩大,并及时向领导汇报,然后协调矛盾的双方、相关人员和有关单位。只要我们本着社会主义精神,灵便运用政策一定能化解矛盾、解决咨询题。

残疾人维权:

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必须依法进行。由于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加上沿袭下别良适应,往往别依赖组织、别依赖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集几个、几十个残疾人以违法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伤害了广阔残疾人队伍的声誉,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多宣传、引导残疾人知道,惟独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才干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许多残疾人自己的Word文档仅供参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疑惑怎么去维护,我们要协助他们经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

进展残疾人事业要靠大伙儿的共同努力,残疾人朋友也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就业能力,残疾并非残废,残疾不过躯体的某个部位损伤,因此,只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使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的进展,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