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外出考察报告(汇总6篇)

发布时间: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通用6篇)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1

朝阳中心小学 叶慧茹 摘要:参观了两所学校,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业务立校”的指导思想,从小处做起,做出实效。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掘、提炼、建设、发展、凸显本校办学特色,科学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蓝图,使我们孟津县的学校也有各自的特色,优化学校教育资源,追求精致发展,提高学校特色品位。

关键词:特色 感悟 业务立校 实效

暑假前不久,我参加了孟津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去新安、栾川参观了两所学校,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整理如下。

一、“业务立校”的指导思想。

参观的两处小学,都是后来居上的名校。之所以成名,主要是业务工作抓出了实效。他们这种以业务立校、以业务扬名的指导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参观很多地方的很多名校,立校立名的花样繁多,真正铺下身子研究业务、以业务立校的较少。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一校之长,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质工作所在。

二、从小处做起,做出实效。

有一所学校,扎扎实实抓业务,也确实抓出了成效,让参观学习的各位校长由衷的感佩。他们的成效从哪里来?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没有做到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教学管理中的“小事”的关注。他们的业务管理,不搞形式主义,不浮于表面,而是不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的解决问题。在这个“不断”的过程中,他们逐渐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实效也就显现出来。比如后六中学,他们发现晨读20分钟的利用率很低,于是将晨读作为校本课题立项,实实在在地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的老师下午放学时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教师不只是笼统规定预习什么,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在晨读“读什么”、“如何检查”上体现得最为深刻。当“读什么”、“如何检查”真正落实到位后,即使教师不在教室里盯着,学生也会自觉地读书。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新安新城小学管理注重细节的功夫。他们没有新奇的做法,只不过是把教学中的问题凸现出来,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进行认真的落实。这样的教学管理,是真正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老师增添麻烦的,所以更能得到老师的拥护,更好的得到落实,也才能真正得到实效。

感悟:

特色办学是任何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动力的,所以特色始终是该校的一个办学的宗旨。没有规范,没有质量,就没有特色学校。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当然我们

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特色学校”绝不等同于“特色项目学校”或“特长学校”,绝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写一手好字或习得某种技能,它更多地应着眼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最深层地追求人的发展。“特色项目”也不等同于“体育艺术”,可以是课程特色建设、特色德育资源开发、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找准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确定优先发展特色项目。特色教育的着眼点在学生,只有服务于学生,服从于学生的认知需求,特色建设才有成效,特色品牌才能够真正树立起来。特色教育如常态教育一样,也是一门艺术,特色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违背特色教育的规律最终必然走向没落。“一个班的特色不是一个年级的特色,一个年级的特色也成就不了全校的特色!”一所学校,特色项目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全员的认可和参与,才有全员的拥戴和支持,有了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学校特色也就成了学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品牌。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诉求。让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掘、提炼、建设、发展、凸显本校办学特色,科学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蓝图,使我们孟津县的学校也有各自的特色,优化学校教育资源,追求精致发展,提高学校特色品位。

努力方向:

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定好位,彰显办学特色。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一)、抓教师基本功的培训。争取人人有能力,人人有特长。例如:书写、绘画、朗读、演讲等等。

(二)加大教研力度。继续坚持走出、请进来。本着“四多”的原则;多给教师学习的机会;多给教师锻炼的机会;多给教师研讨的机会;多给教师展示的机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二、办特色学校

(一)独特性。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即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而我们西关学校目前的办学特色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特色还不鲜明,没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首要的办学思路是形成我们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二)整体性。即特色表现在某一项目、某一方面、某些地方还不够,这仅仅是“亮点”而已,它表现出一所学校的全局优化和整体效能,体现在独特风格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上。

(三)稳定性。就是指办学独特风格的形成、学校成果的取得能够长期显示、保持和发展,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在校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学校的核心理念早已形成,办学特色正在形成,它标志着学校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的成熟。所以,我们要保持这种办学独特风格的稳定性。要清楚的认识到稳定并非一成不变,创办特色学校是个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是不断继承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学校群体在办学理念和主观追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并且日趋成熟,形成相对稳定的趋势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四)科学性。特色学校按照现代化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持久生命力,从根本上、全局上谋划,使学校达到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发展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三、借拆迁东风,科学规划,建高规格、高标准的学校。

总之,这次外出考察感受颇深。所参观的学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精细的管理模式、务实的工作作风、博大的创新精神,令人赞叹不已,让人大开眼界。不仅开阔了办学视野,而且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对今后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我将把学到的先进经验落实到工作中,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2

一、学校管理突出“师本”理念,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所考察学校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就是都很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校长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要想学校发展,先要使老师发展。几所学校在使教师发展上都有比较有效的办法。如中山实验小学通过以下途径促教师成长:1、跨境错他山之石。使教师觉得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生活、一种习惯。2、联动增培训资源。中山实小教师普遍认为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荣誉”和“激励”。3、机制促教师成长。4、专家助教师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过专家引领,校长主持,教研室实施,建设基地,以点带面,稳步推广,确保项目的最大效益等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让每一个教师在培训中成长。

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更是通过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一)重师德,抓教师的“魂”。(二)强师能,抓教师的“质”。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抓骨干教师,发挥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师,加速成长。还通过督学习,重教研,抓课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实践六项措施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

二、重视教工之家建设。

通过参观中山实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两种感觉:一是惊奇,中(本文来自自查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山实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设备之齐全真的在国内学校之少有,难怪该校被评为广东省首间教工之家示范学校。二是向往,看到校园之美丽,教工之家设备之齐全,领导对教工之家建设之重视,想到如果在这样的学校当教师是多么幸福啊!的确,一所学校要发展,就要想方设法凝聚教师的心,让教师喜欢学校,爱学校,让教师感觉到在这间学校工作生活开心、快乐、幸福。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学校领导大多只关注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少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如果学校领导再是以前那种想法就肯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很难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所以,作为校长一定要改变以前只关注成绩而忽视教师工作生活感受的陈旧思想。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尤其象中山实小那样重视教工之家的建设,使广大老师对学校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学校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让校园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花园”。

参观过这么多学校,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给我的印象最深—“花园式”校园文化。风湖里小学虽然是只有几百人的学校,校园面积也不大,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是精心布置的。使学校真正成为“花园式”校园,并能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中“爱与和谐,生命与活力”的内涵充分展现。如寓意不断进取的“假山景观”,展示风湖活力的“水族观赏箱”,一楼的“民族文化园”,二楼的“英语墙”、“开放式英语话吧”和“民俗长廊”,三楼的“携榜样力量前行”和“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区”,楼梯两侧的“艺术长廊”和“道德长廊”,四楼的专业教室,这一切随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一块块自制的班级展示牌凸显了班级特色,体现了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花园式”校园文化显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让学校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花园。

为学习教育管理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校长业务水平,于20xx年3月赴广深珠等地学习考察,收获颇多。现仅就真如中学创建特色学校方面学习考察收获汇报如下:

当我们踏入真如中学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我们的思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些冲击主要来源于真如中学在 “发展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个性特色。对学校而言,就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如何找到学校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如何站到只属于自己学校的发展新起点上;如何使学校走上充满活力的个性化发展之路。因此真如中学在 “发展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的塑造中努力地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内涵

1、学校特色

●特色:指事物的特殊色彩和风格,独具特点的或者与众不同的。

特色是根植于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握学校显在或潜在的办学资源,着眼学校过去的传统以及今天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等,作出的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特色就是个性。

●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反应学校自身特点,经由学校长期努力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学校实践行为。

●基本特征:个别性、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社会性、群体性。

2、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一句话概括: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果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

●要素: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教师群体、校本化的课程体质、高水平的特色项目、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等。

●几点认识:

特色学校与重点校、示范校是有区别的,特色学校是可以推广的。 特色学校不是偏科发展,或者是特色学校不是偏科学校。

特色学校不等同于特长学校,更具有文化价值的要求。

特色学校是独特的,但不是唯一的。

特色学校即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教育的目的使人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3、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关系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是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学

校特色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特色学校则是学校特色的发展和升华。

●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发展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因为特色学校的形成,意味着一套文化模式的构建,一种组织精神的确定,一所学校个性风貌的形成。

●特色学校成因:校长的理念,他所崇尚和他志趣所在;

名师的教学特色;

地理的历史文化;

践行的中外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

特殊的生源和特色项目。

二、真如本意的学校特色追求

1、学校已有“特色”项目分析

●社区教育:学校是国内社区教育的发源地,有一定影响,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与时俱进,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艺体项目:足球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学校自身又是市足球项目的体育传统学校。但男足体制背景、政策导向、运动水平都制约发展。京韵鼓队初显成效,但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

2、真如本意的特色学校诉求

●创建特色学校的价值取向是独特而多元。

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资源的差异与优化。在观念上,表现为“对学校本身教育资源和办学客观规律的科学而独到的认识;在过程上,特色学校的创建是学校优化过程,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创设有自己学校个性特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在实践中,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中,这符合当前学校的发展实际,充分认识到学校特色独特而不独有的开放与多元,充分认识到只有量的积累才能生成质的生命力。任何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是以点为突破口而开始的资源优势的主动选择,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形成整体的综合的特色,特色资源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充分认识到特色创建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和谐。

●创建特色学校的价值观是参与与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的价值观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实质是“最大程度地促进学校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其基本内涵是立足于学校、强化学校的共同参与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创建特色学校重要的是培植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尊重学校的主动发展愿景,促进学校建立立足学校的办学价值观。借助创建平台,学校可以促进自身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再向文化管理发展;正确地自我评价学校发展阶段,通过“合格—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四阶段发展战略”,推动学校管理从“规范管理—个性发现—特色塑造—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念的转变。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使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

●创建特色学校标准的构成要件是:理念、方式和环境

学校特色是由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教育行为方式和教育文化环境三大要素熔炼而成。以校长的价值观念的呈现方式为主的学校价值理念,重要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校长价值的引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学校决策是否体现了管理团队参与的民主机制。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突出过程,发展和参与性。学校文化的形成和自觉是学校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关注管理团队办学理念的和谐共振程度,关注特色理念与落实措施之间的落差与改

进。

●特色学校评价的基本模式是整体和特色

特色学校评价模式表述为:基本评价+特色评价。基本评价重在评价特色项目对于师生参与的广度,关注整体性和稳定性,特色评价则关注独特性和多样性。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要点

理念先行、队伍建设、评价导向、课题带动是学校特色推进的四大要素。

1、思考并制定在学校三年规划框架下的特色发展计划。

特色发展计划以提炼和形成学校特色、学校文化为目标,通过对学校特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凝练学校的教育哲学,以特色项目建设作为特色发展计划的重点,并注重计划的实施。

2、寻求并建立特色项目。

课程建设方面,继续以“标准校本化、专题课程、训练系统”的建设为主要载体,通过聚焦课堂,以教师实践知识增长为抓手。学科方面,继续把京韵鼓队、男足为重点,进行扩张性地建设。德育方面,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为抓手,同时要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功能和方式。继续进行深化提升,逐步将学校特色由单一向综合发展。

3、加快自培与引进特色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培、促、导”加强特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人人都有一技之特的教师团队,同时要整合全社会特色人才资源为我所用。

4、创新督导评估机制,完善特色管理标准制定,健康引领学校特色建设科学发展。使特色建设与提升质量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两翼。“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扬长发展、多元发展、特色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胜人一筹。

【收获与反思】

本次学习考察之行,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校长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校长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校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认真反思,我们也确实存在不足。坦率地说,我们应该确实搞好特色学校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立足本校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目前人们的标准来看,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质量立校意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自觉、自主、自愿地进行学习,体验并享受学习的乐趣。至于怎么做,就由我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去吧。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3

为使校长培训班的学员们开阔眼界,吸取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本期培训班安排了我们外出参观学习。6月12日至13日,我们先后考察了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和新桥中心小学。考察中我采用了访、看、拍照和索取资料等办法,对这两所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特色建设等方面做了调查与研究。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学校始建于20xx年10月,成立于翌年8月。占地84亩,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2500余名师生。学校环境优美,建筑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大气。主体楼群有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行政楼、宿舍楼、图书馆、餐厅等。内部设施装备精良,功能齐全,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学生机房、音美生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22人,其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近三分之二。这是一支团结敬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面向大众,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特色办学,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都迈上了规范、有序、科学的轨道;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厚德、笃学”的校风,“慎始、敬终”的学风,“博学、日省”的教风正在形成。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省实验小学。学校历史悠久,培养了革命烈士万松兴、留美博士万文华等栋梁之材。学校现有学生1300名、32个教学班,70位教职工;占地23053平方米,建筑面积10851平方米;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室等二十多个规范化专用教室;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内花簇树拥、琴声缭绕、翰墨飘香,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全体教职员工负重奋进,争创一流办学条件,勤学苦练,精良队伍正在形成,分步推进逐步迈入科研殿堂,以人为本,严格管理跃上台阶,学真求实,努力创造学校特色。教师中有区、市、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二十多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贯彻两个条例先进学校”、“常州市教研基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活动竞赛中获奖达132人次,学生获奖达233人次。

第二部分:外出考察的体会

本次外出考察感触很多。当我们走芜湖的时候,我们感到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当我们踏进外地名校大门,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办学思想和改革力度的时候,仿佛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重复昨日的自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到了我们肩上担子的沉重,特别是在学校改制后的今天,学校走向何处,如何才能跻身于名校行列,如何才能使学校成为培养一批批有用人才和国家栋梁的基地,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为我们确定的目标,不懈奋斗的原因所在。

一、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以人为本”的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理念,正是时代赋于教育的使命。如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他们无论在校园建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和“美”的享受,儿童诗走廊、音乐走廊、教研走廊、体育走廊等特色走廊;童话般的教室、图书室、音乐室等学习场所;人文化的“幼儿室”、“紫藤道”、“健身园”,其“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已深入人心,教师、学生在如此环境之下何来不开心,何谈不能成功?

二、教科研实在、可持续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和新桥中心小学都十分重视学校教科研工作,不仅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空间,让学校学术氛围浓郁,教研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各有收获。如教师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专业老师专业发展;特长老师特色发展;普通老师成为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老师。又如学校为教师搭建“智库”,形成高级(专家学者教授)、中级(市教研员)、基层(市、区级优秀教师)、校内(优秀团队、带头人)四级立体网络状“智库”,为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三、特色定位准确,品牌意识强烈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已成为各校追求的理想的办学境界。因此,学校必须在充分分析学校实际的基础上,以创新和光大的意识,找出自身的个性和优势,以此形成特色创处品牌。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与常州市体育训练中心仅一街之隔,他们积极与常州市体育训练中心联系,利用各自优势、互为一体,形成了“体育”特色学校。常州市体育训练中心负责选拔运动员,进行体育专业训练;新北区实验中学负责学生学习与生活管理。他们以射击为突破口,经过不懈努力,学生在世界、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获金牌,成绩斐然,“体育”已成为学校特色。为让特色成为品牌,学校还承办了全国射击锦标赛,成立了“少年体校”,并以此为延伸带动了其他学生社团和学生中考成绩的发展与提升。“体育”已成为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一张闪亮的名片。

总之,常州之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深刻体会到“引领参与构建和谐”的实在意义,学校必须创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成为教师、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才可能成为名校。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4

暑假前不久,我参加了孟津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去新安、栾川参观了两所学校,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整理如下。

一、“业务立校”的指导思想。

参观的两处小学,都是后来居上的。之所以成名,主要是业务工作抓出了实效。他们这种以业务立校、以业务扬名的指导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参观很多地方的很多,立校立名的花样繁多,真正铺下身子研究业务、以业务立校的较少。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一校之长,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质工作所在。

二、从小处做起,做出实效。

有一所学校,扎扎实实抓业务,也确实抓出了成效,让参观学习的各位校长由衷的感佩。他们的成效从哪里来?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没有做到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教学管理中的“小事”的关注。他们的业务管理,不搞形式主义,不浮于表面,而是不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的解决问题。在这个“不断”的过程中,他们逐渐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实效也就显现出来。比如后六中学,他们发现晨读20分钟的利用率很低,于是将晨读作为校本课题立项,实实在在地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的老师下午放学时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教师不只是笼统规定预习什么,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在晨读“读什么”、“如何检查”上体现得最为深刻。当“读什么”、“如何检查”真正落实到位后,即使教师不在教室里盯着,学生也会自觉地读书。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新安新城小学管理注重细节的功夫。他们没有新奇的做法,只不过是把教学中的问题凸现出来,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进行认真的落实。这样的教学管理,是真正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老师增添麻烦的,所以更能得到老师的拥护,更好的得到落实,也才能真正得到实效。

感悟:

特色办学是任何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动力的,所以特色始终是该校的一个办学的宗旨。没有规范,没有质量,就没有特色学校。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当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特色学校”绝不等同于“特色项目学校”或“特长学校”,绝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写一手好字或习得某种技能,它更多地应着眼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最深层地追求人的发展。“特色项目”也不等同于“体育艺术”,可以是课程特色建设、特色德育资源开发、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找准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确定优先发展特色项目。特色教育的着眼点在学生,只有服务于学生,服从于学生的认知需求,特色建设才有成效,特色品牌才能够真正树立起来。特色教育如常态教育一样,也是一门艺术,特色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违背特色教育的规律最终必然走向没落。“一个班的特色不是一个年级的特色,一个年级的特色也成就不了全校的特色!”一所学校,特色项目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全员的认可和参与,才有全员的拥戴和支持,有了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学校特色也就成了学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品牌。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诉求。让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掘、提炼、建设、发展、凸显本校办学特色,科学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蓝图,使我们孟津县的学校也有各自的特色,优化学校教育资源,追求精致发展,提高学校特色品位。

努力方向:

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定好位,彰显办学特色。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一)抓教师基本功的培训。争取人人有能力,人人有特长。例如:书写、绘画、朗读、演讲等等。

(二)加大教研力度。继续坚持走出、请进来。本着“四多”的原则;多给教师学习的机会;多给教师锻炼的机会;多给教师研讨的机会;多给教师展示的机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2、办特色学校

(一)独特性。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即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而我们西关学校目前的办学特色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特色还不鲜明,没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首要的办学思路是形成我们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二)整体性。即特色表现在某一项目、某一方面、某些地方还不够,这仅仅是“亮点”而已,它表现出一所学校的全局优化和整体效能,体现在独特风格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上。

(三)稳定性。就是指办学独特风格的形成、学校成果的取得能够长期显示、保持和发展,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在校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学校的核心理念早已形成,办学特色正在形成,它标志着学校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的成熟。所以,我们要保持这种办学独特风格的稳定性。要清楚的认识到稳定并非一成不变,创办特色学校是个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是不断继承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学校群体在办学理念和主观追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并且日趋成熟,形成相对稳定的趋势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四)科学性。特色学校按照现代化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持久生命力,从根本上、全局上谋划,使学校达到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发展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三、借拆迁东风,科学规划,建高规格、高标准的学校。

总之,这次外出考察感受颇深。所参观的学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精细的管理模式、务实的工作作风、博大的创新精神,令人赞叹不已,让人大开眼界。不仅开阔了办学视野,而且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对今后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我将把学到的先进经验落实到工作中,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5

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学院有关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考察了省内中山市实验小学、珠海香洲二小及省外的天津南开区凤湖里小学、天津市中营小学,还在北京教育学院听了校长、教授们的精彩讲座。由于这次考察的是省内甚至国内有代表性的名校,并有带队教授们的精心安排,我们除了认真参观所考察学校的校园、设备设施外,还详细听取了校长们的经验介绍及与有关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所以这次考察除了使眼界大开外,还真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受到很大的启发。其中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管理突出“师本”理念,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所考察学校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就是都很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校长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要想学校发展,先要使老师发展。几所学校在使教师发展上都有比较有效的办法。如中山实验小学通过以下途径促教师成长:1、跨境错他山之石。使教师觉得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生活、一种习惯。2、联动增培训资源。中山实小教师普遍认为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荣誉”和“激励”。3、机制促教师成长。4、专家助教师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过专家引领,校长主持,教研室实施,建设基地,以点带面,稳步推广,确保项目的最大效益等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让每一个教师在培训中成长。

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更是通过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一)重师德,抓教师的“魂”。(二)强师能,抓教师的“质”。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抓骨干教师,发挥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师,加速成长。还通过督学习,重教研,抓课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实践六项措施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

二、重视教工之家建设。

通过参观中山实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两种感觉:一是惊奇,中(本文来自范文大全,转载请注明)山实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设备之齐全真的在国内学校之少有,难怪该校被评为广东省首间教工之家示范学校。二是向往,看到校园之美丽,教工之家设备之齐全,领导对教工之家建设之重视,想到如果在这样的学校当教师是多么幸福啊!的确,一所学校要发展,就要想方设法凝聚教师的心,让教师喜欢学校,爱学校,让教师感觉到在这间学校工作生活开心、快乐、幸福。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学校领导大多只关注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少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如果学校领导再是以前那种想法就肯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很难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所以,作为校长一定要改变以前只关注成绩而忽视教师工作生活感受的陈旧思想。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尤其象中山实小那样重视教工之家的建设,使广大老师对学校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学校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让校园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花园”。

参观过这么多学校,天津市南开区风湖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给我的印象最深—“花园式”校园文化。风湖里小学虽然是只有几百人的学校,校园面积也不大,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是精心布置的。使学校真正成为“花园式”校园,并能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中“爱与和谐,生命与活力”的内涵充分展现。如寓意不断进取的“假山景观”,展示风湖活力的“水族观赏箱”,一楼的“民族文化园”,二楼的“英语墙”、“开放式英语话吧”和“民俗长廊”,三楼的“携榜样力量前行”和“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区”,楼梯两侧的“艺术长廊”和“道德长廊”,四楼的专业教室,这一切随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一块块自制的班级展示牌凸显了班级特色,体现了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花园式”校园文化显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让学校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花园。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篇6

党的__大提出了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今后二十年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作为元谋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典型热区农业县,生产力不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步伐,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一、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步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工业强县”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把握经济规律,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双目标、双支柱、双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不合理,工业发展步伐缓慢,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不畅,就业压力大,财政结构较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围绕产业建设,培强壮大工业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千方百计整活现有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元谋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元谋县工业从六十年代开始起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发展十分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元谋县工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制糖、建筑建材、造纸、粮油、蔬菜脱水,饲料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以制糖、建材、造纸为骨干产业的同时,还拓展了化肥、机械、采掘、饮料、加工等行业,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八五”末(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075亿元,比“七五”末(1990年)增长115.4%,年平均增长1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以28%的速度递增,1995年达2862万元,比“七五”末增长243.16%。至“九五”末的20xx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1443亿元,比“八五”末增长50.8%,财政收入5381万元,比“八五”末增长88%。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技术管理落后等弊端充分暴露,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连年亏损,部分工业企业已到资不抵债的地步。元谋糖厂、造纸厂破产,县副食品厂,食品公司被兼并,元谋工业经济陷入困境,全县经济发展势单力薄,缺少强劲的支撑力。面对严峻的形势,县委政府不断深化县情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一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合理采用兼并、重组、破产、出售、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发展路子,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灵活运用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各种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从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积极投身农产品加工行业,实现“二次创业”。三是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用丰富的资源优势与外商攀亲,用优越的社会环境与外商搭桥,用优厚的物质条件与外商合作,用诚实守信的原则与外商交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着力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势的发挥,措施的落实,使全县工业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

以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为龙头,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提供优惠条件,把具有一定实力的私营业主组织起来,着力建设集农产品加工、储运、冷藏、保鲜、包装为一体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培植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调整种植结构,通过龙头企业推动,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初具雏形,有14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园区落户发展,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二次创业”。20xx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2440万元,比上年的27066万元增长5374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