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视察情况报告(精选3篇)
农村寄宿制视察情况报告(精选3篇)
农村寄宿制视察情况报告 篇1
20xx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最早提倡举办寄宿制学校以来,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深入,撤点并校的展开,寄宿制学校渐成农村义务教育的主流,办学条件与寄宿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第一轮农村寄宿制中学建设实施后,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探索经验,率先开展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试点工作。5月25日至27日,由市政协副主席带队,对我市农村寄宿制建设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市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试点正式启动。20__—20__年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150万元,分别在特区乡小学、断丘田小学、县乡小学开展试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为:
(一)特区乡寄宿制小学:20__年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25万元,建设学生宿舍500平方米。该项目于年月动工建设,于20__年7月竣工,合同平价566元/平方米,实际建筑面456.6平方米,完成投资26.47万元。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二)县乡寄宿制小学:计划建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580平方米,实际实施面积596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493平方米,学生食堂103平方米。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75万元(含设备资金4万元),其中:20__年25万元,20__年50万元。由于建设用地是粮食公司仓库,在评估和划拨过程中,耽误较长时间。该项目于20__年4月才开工建设,基础开挖完成后,由于无施工用电而停工。目前,由县教育局出资购买变压器,待地电公司安装后即可施工,预计8月底竣工,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三)断丘田寄宿制小学:20__年投入市级教育费附加50万元(含设备资金4万元),建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总面积580平方米。该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装饰工程施工,预计6月底全部竣工,9月份可投入使用,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二、存在问题
(一)投资严重不足,影响了该项目建设进度,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投入使用。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项目,在全国尚未开展的情况下先行试点,没有中央资金支持,县、乡财政未配套,仅靠市级教育费附加投入少量资金很难完成。如特区乡寄宿制小学,投入的25万元资金仅能修建一层学生宿舍,可满足110人入住。学生食堂没有资金投入建设,宿舍内的床、被生活设施无钱购买,20__年7月竣工后,至今未能投入使用。
(二)寄宿制学校将面临运营成本高的难题。农村学校维持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财政拨给的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和普通学校的生均经费是相同的,但是寄宿制学校的运行成本显然要高于普通学校”。至少有几项成本要新增,如宿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成本、食堂炊具与食堂工作人员工资成本,宿舍与食堂的管理成本等,另外,水、电费成本也会因寄宿制而迅速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三)寄宿制学校结构性缺编,将导致学校自身管理存在缺陷。结构性缺编,在农村寄宿制中学普遍存在,而我市农村寄宿制小学试点同样将面临这一难题。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只是解决校舍建设问题,却没有解决生活管理员、安全保卫员、医务员等专职管理人员编制及其经费。由于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专项资金,只能由学校老师轮流监管。这样,一是加重了教师负担。教师的许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管理学生方面的很多琐事上,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二是管理质量不高。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心的问题,学生都是5、6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很多方面都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学校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学生的安全问题很难得到保障。三是无医疗保障。学生集中食宿,在疾病预防、治疗方面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旦有某种疾病发生或流行,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寄宿制小学贫困学生生活费用也将影响学校入学率问题。国家对农村寄宿制中学贫困学生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费补助,而寄宿制小学还没有政策性的扶持,如按每个学生一天5元的标准计算,一个月就需支付110元生活费,这样加重了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时间长了,贫困家庭学生、边远地区学生、留守儿童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辍学,学校的入学率就很难保证。
三、建议
(一)深化认识,抓好试点。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推广,农村学龄人口正逐步从深山区、边远地区向中心城镇地区转移,从教育资源劣势地区向教育资源优势地区转移。布局调整的客观需求依然存在。寄宿制学校成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其优点是显著扩大了学校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势资源,特别是对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读书难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开展20__—20__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我市32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规划已上报省教育厅。在国家未全面实施前,先行一步抓试点很有必要,通过试点,探索经验,为下一步实施该项工程打基础。
(二)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试点学校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尽早投入使用。由于是试点,配套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衔接不尽完善,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欠缺,致使项目建设不能尽快投入使用。市、县、特区、区教育部门要对试点学校查缺补漏,加以完善补充。市、县两级要从教育附加费中继续给予配套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之尽快投入运行,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三)超前谋划,切实解决寄宿制小学 运行后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寄宿制学校建成投入运行后,面临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管理人员无编制、无专项资金。一是各级政府、教育、人事、编制部门要努力帮助学校解决管理人员编制及工资问题;二是在人员编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市、县两级财政配套投入、或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出专项资金,对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解决,专职医务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调配和解决工资待遇。
(四)多渠道解决寄宿制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问题,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入住率和入学率。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因此对寄宿制学校的贫困学生要建立长效的生活保障机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减轻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一是将寄宿制小学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农村社会低保可解决部分生活费;二是从县、特区教育附加费中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三是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给予一定的临时性救助,创造生活环境、缓解生活费补助压力,确保贫困学生住得下好、学得好、不辍学。
农村寄宿制视察情况报告 篇2
7月21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视察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孟现参加视察活动,副县长赵艺峰陪同视察。代表们先后来到伊川县第一初级中学、高山镇坡头小学、平等乡平等小学、白元镇初级中学、县直中学等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实地察看学校硬件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师资配置、教育质量提升等情况,听取有关工作汇报。
20__以来,我县先后投资超3亿元,建成思源学校、高山坡头、酒后和乐、鸦岭康庄等7所寄宿制学校,改扩建高山一中、留守儿童学校、酒后路庙等31所寄宿制学校,新增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4662个。同时投资1500万元,配备班班通、太阳能路灯、电脑、宿舍床、空调等设施设备,力争打造高标准寄宿制学校。代表们对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各项工作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有效举措,有效改善了寄宿制学校教学环境,提升了教育水平。
赵艺峰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县政府将督导教育部门只争朝夕、不负重托,躬耕为教,既务实重干又勇于创新,把伊川教育办成让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郭孟现指出,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县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坚强保障。教育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稳步推进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要加强组织,强化措施,科学管理,努力开创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新局面。
农村寄宿制视察情况报告 篇3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果,促进我县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组织有关政协委员于10月深入东冶、驾岭、横河、演礼等乡镇,以寄宿制小学实际运行过程中凸现的利弊为课题,采取“一听、二看、三访”的办法,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的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农村小学171所,其中寄宿制小学72所,寄宿学生13902名(一年级848人、二年级1138人、三年级1835人、四年级3269人、五年级3609人、六年级3203人);农村小学在岗教职工2205人,其中临时代教职工441人。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优势
20__年,、县政府针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发展不均衡、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制定了“一年攻坚、二年扫尾、三年完善”的总体规划。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农村小学由原来的476所调整为现在的171所,校均学生由原来的78.2人,提高到现在的216人,彻底消除了单师校、复式校、单班校以及规模小、条件差、课程难以开全的小学,迈上了规模办学之路;教育资源达到合理整合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班班有电视、VCD,校校有计算机,构建起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平台;有效地集中了财力物力,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以驾岭乡小考成绩为例,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小学建设之前,该乡小考成绩一直在全县18个乡镇联校和2所县直小学的18名左右徘徊不前,而今年一跃上升到全县第8名。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小学的建设,为实现规模办学、资源共享、提升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在运行过程中凸现出如下问题:
1、炊管人员、生活教师严重短缺。布局调整前,农村小学生多实行就地就近上学,无寄宿制,布局调整后,多数学生寄宿,尤以小学低段学生居多,学生年龄较小,况且6-7周岁学生生活基本不能自理,8-11周岁的学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这样,就需要生活教师来负责日常饮食起居的管理与服务。近一年来,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虽说已选配了部分后勤管理人员,但由于工资过低且存在不能按时发放的问题,致使管理人员流动现象时有发生,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更无从谈起,而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则基本无能力配备,学校只好让教师轮流兼管,运行中困难很大,也非长久之计。演礼中心小学招聘的13名临代生活教师和5名临时炊事员中,一个月内就有6人因月工资只有500元和业务的不适应而辞职;东冶完小、横河完小临时炊事员月工资除县里拨付的每月200元外,学校在公用经费中补助100元后也只有300元,年轻人不能干,只好找些老头,时间一长也因工资偏低,并且还是到年底才能拿到手,致使流动现象经常出现。校长们为此而发愁。这种现象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调查测算,按每20名1-2年级低段寄宿生配备1名生活教师,1986名需配备100人,按每100名3-6年级高段寄宿生配备1名宿舍管-理-员,11916名需配备120人,按每50名上灶生配备1名炊事员,13902名上灶生需配备278人,按照实际需要计算,炊事员、生活教师应编683人,即便将不适应教学工作的221名教师转岗到后勤岗位上顶岗,仍短缺462人。
2、身心健康和安全保卫得不到应有保障。寄宿学生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差,刚走出家庭生活对集体生活有诸多不适应,头疼脑热、小伤小病时有发生。但大多数学校没有校医,达不到及时防治,一但发病只能到医院就诊,十分不便,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像横河、三窑等一些边远山区的寄宿小学大部分学生家校相离均在10公里以上,交通不便、通讯缺乏,学生一旦生病无法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特别是三窑完小,虽说所在地有卫生院,但由于效益不好,卫生院经常没人,一遇急情无法保证及时救治。在学校安全方面,由于教职工人手紧张,多数学校没有专职门卫,少数学校即使配有专职门卫,也多是退下来的老头老婆,缺乏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小商小贩和闲杂人等经常出入校园,对学生的食宿卫生和学校财产安全均构成威胁。
3、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明显的隐患。虽然县政府对寄宿制小学学生进行了交通费补贴,但据调查,住校生上下学主要交通工具是沿途有的公交车,但能乘坐到所在村庄的学生是少数,特别是寄宿制小学所在地与学生所住村庄基本上没有公交车,学生住返乘坐的车辆大多为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和手扶车,有的车无牌无照,存在严重超载现象,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忧。
4、取暖锅炉和饮用水茶炉用煤供需量缺口过大,加大了学校的开支。据调查,东冶完小766名学生中有寄宿学生440人,年需取暖煤炭80吨,而县里按每班2吨标准供应仅有26吨,短缺54吨,生均缺口0.13吨,需高价购买;驾岭完小720名学生中有寄宿学生630人,暖气锅炉和饮用水茶炉年需用煤炭200吨,而县里按每班2吨标准供应仅有40吨,短缺160吨,生均缺口0.25吨,需按每吨270元的价格购买,照此计算全县13902名寄宿生共计煤炭缺口3475吨,约增加支出171.1万元。
5、设施设备依然短缺。设施设备的短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舍短缺。东冶完小440名上灶学生没有厨房和餐厅,现用厨房以一年一万元租金租用了粮站三间库房,学生吃饭只能在相距200米远的教室用餐,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横河完小201名高段寄宿生吃饭没餐厅,住宿没宿舍,现居住在远离校园300米之外的农贸市场,上厕所还得出院外马路边的公厕,不利于安全管理。横河完小没有实验、仪器、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二是普遍存在内部设施严重短缺现象。从本次调研的4个乡镇看,所属小学均无学生计算机,驾岭小学虽说去年由在北京工作的老干部为其捐赠了10台,但属已淘汰的88型老式机,已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这一问题属全县寄宿制小学的共性问题。
6、幼儿入园率下降。农村税费改革前全县农村基本上村村办有幼儿园、幼儿班,幼儿入园率达到了95%以上。农村税费改革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依然坚持自办,经济欠发达村将幼儿附设在小学一年级,幼儿入园率还可达到91.5%。布局调整后,大部分小学被撤销,原来附设在小学的幼儿班也随之而停办,原来单独办园的幼儿教师因工资低或者说村里干脆无能力支付而辞职,幼儿教育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家长只好自行将孩子送在其它能勉强办有幼儿园的村,幼儿入园率急剧下降,尤其是三周岁的幼儿入园率显得更低。以驾岭乡为例,布局调整前23所小学,就有23个幼儿园(班),而今只有幼儿园(班)8个,据统计现有3周岁幼儿52人,入园28人,占应入园的53.8%;4周岁幼儿47人,入园45人,占应入园的95.7%;5周岁幼儿63人,入园63人,占应入园的100%。整体算账,幼儿入园率仅达到84%,且存在师资水平低下和设施设备严重短缺问题,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仍属于全县农村幼儿教育的共性问题。
7、学校建设资金欠账多,乡村无力偿还,包工队锁门现象时有发生。调研中乡村干部反映烈的问题是学校建设债务问题。债务一是20__年前学校危房改造所欠债务还未清,学校就被撤销,造成校舍闲置。所到乡镇数额不等地均存在危改欠账问题,以横河镇为例,横河、受益、水头、中寺、劝头、索泉岭等村危改欠账多达100万元,长达5年无着落。债务二是旧账未还新建寄宿制小学的债务又发生,为此,包工队锁校门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东冶镇3所寄宿制小学建设总投资544万元(东冶300万元,西冶146万元,降98万元),除去县级以上补助和乡村自筹外,现仍短缺231万元(东冶115万元,西冶76万元,降40万元),因五小企业关闭后,干脆无力偿还。驾岭乡投资700余万元,现仍有600万元欠账无偿还能力。横河镇投资330万元,现仍短缺50万元。因山区乡镇无企业没来源,横河完小的包工队曾在县城拦截镇党委书记小车,曾组织工人包车前往横河镇集体上门讨账,造成了不安定因素。
四、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我县十分重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问题,不仅召开了后勤管理工作现场会,而且对农村寄宿制学生在“两免一补”的同时,推行了住宿费全免、交通费补助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寄宿制学校的健康运作,但仍需做好下列工作:
1、多渠道解决人员缺编问题。按照《阳城县新增中小学教师实行聘用制管理的办法》,着手招聘一批小学各科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让原先编内不适应教学一线的教师转岗改任生活教师或炊管人员,也可直接招聘生活教师、后勤人员,以解决后勤人员不足问题。
2、调配专职校医和保安人员。为确保寄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小病有效治疗、大病有效预防、校园内平安无事故的安全目标,校医可在乡镇医院中调配,保安人员可通过县保安公司培训合格后持有上岗证的人员中选聘。配备标准按100人以上至800人以下的寄宿生学校各配备1人,800名以上寄宿生学校各配备2人,全县共需配备各47人。
3、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一是对上下学能乘坐公交车的学生,由学生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协调安排各村委主要领导负责,让学生家长与公交公司签订合同,并确定上下学接送学生的时间、地点及安全保障条款;二是对于上下学没有公交车的学生,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寄宿制小学、学生所在村委主要负责人三方合作召开学生家长会,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并让学生家长签订上下学途中不得乘坐三轮车、农用车和手扶车,由家长亲自安全接送的协议。把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人头上。
4、提高对经济欠发达乡镇寄宿制学校平价煤炭供应标准。根据调研中几所学校提供的取暖和饮用水煤炭所需数量,县里在平价煤炭供应方面可根据寄宿学生的分布情况,对经济欠发达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在原先供应标准的基础上再加生均0.25吨的标准予以分配,以此解决贫困乡镇学生少、经费少、开支大的实际困难。
5、加大对经济欠发达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资金的倾斜力度。对于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全靠财政生活的乡镇在校舍建设方面,无论是过去的危改欠账,还是现在或今后的寄宿制校舍建设资金方面,需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校舍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拨付设施设备的专项配套资金,为寄宿制小学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等内部设备。
6、制定和出台因地制宜的办园办法。结合我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县里应出台新的办园办法,对经济发达的乡村实行一村一园,自主举办的原则;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利用已撤销的学校为阵地,实行大村单办,小村合办,县里分配幼儿教师的原则。确保幼儿能够按时就近入园,为义务教育奠定学前教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