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报告7篇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1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 课时安排:3课时
二 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 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 解释及原理 Cu2+ +OH-=Cu(OH)2↓ 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 溶 浅蓝↓ 溶 Zn2+
Cd2+
结论 白↓ 白↓ 溶 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 实验现象 解释及原理Ag
+
Ag2O褐↓
HNO3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
HgO + 2H+=Hg2+ +H2O
-
Hg
2+
HgO 黄↓
结论
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生成成碱性的Ag2O、HgO。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2 mol·L-1 ZnSO4、CdSO4、Hg(NO3)2→1 mol·L-1Na2S→(浓HCl、王水)。 指导:
离子 Zn2+Cd2+Hg2+结论
结论
溶解性
硫化物 CuS Ag2S ZnS CdS HgS
颜色
黑 黑 白 黄 黑
稀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NO3 溶(△)溶 溶 溶 不溶
王水
K
sp
-5
→↓→2 mol·L-1HCl
实验现象
溶解性稀ZnS白↓ 溶 CdS黄↓ 溶 HgS黑↓ 不溶
HCl浓溶 溶 不溶
王水溶 溶 溶
-
解释及原理
M2+ + S2=MS↓ MS + H+ = M2+ + H2S
臭↑(H2S),CuS、CdS易溶于酸,最难溶的是HgS,须用王水溶解。
溶10溶 溶
210610
-49-36-28
溶10溶
210
-52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配和物的生成
操作::0.5 mL 0.2 mol·L-1 CuSO4、AgNO3、ZnSO4、Hg(NO3)2 →2mol·L-1氨水→2mol·L-1氨水。
注意:
离子 Cu2+
氨水 ↓浅蓝
溶
过量
-
解释及方程式
Cu2++2OH=Cu(OH)2↓
2+
Cu(OH) 2 + 4NH3=Cu(NH3)4+2OH
-
2、汞合物和应 内容
Ag+Zn2+Hg2+结论 操作
Ag2O↓褐
溶Ag(NH3)2+溶
Zn(NH3)42+无色不溶
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Zn2++2OH=Zn(OH)2↓
-
-
↓白 ↓白
Zn(OH)2 + 4NH3=Zn(NH3)42+ +2OH
-
Cu2+ 、Ag+、Zn2+可生成氨配合物。Hg2+ Hg22+与氨会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氨基***(或氨基***),所以它们不形成氨基配合物。
现象 橙红↓
解释
Hg2++2I=HgI2↓
-
的配
生成用
0.5 mL 0.2 mol·L-1 Hg(NO3)2 →0.2mol·L-1KI →↓→KI固体至↓溶解 → 40% KOH→ 氨水 (可用于鉴定NH4+) 结论
↓溶2+2KI=K2[HgI4](无色)
碘 配 合 物
红棕↓
a) K2[HgI4]与KOH混合溶液(奈斯勒试剂)可用于鉴出微量的NH4+。 b) 在HCl下可溶解HgS:
5d 0.2mol·L-1Hg(NO3)2 →0.1mol·L-1KSCN
-
白↓2++2SCN=Hg (SCN) 2↓ ↓溶2++4SCN=Hg (SCN) 42
-
-
-
白↓→KSCN
→ ZnSO4(可用于鉴定Zn2+)
SCN 配 合 物
结论
白↓2++Hg (SCN) 42=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存在时,Co2+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操作 现象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过量
6 mol·L-1 NaOH→
→1mL 10%葡
Cu2O
萄糖溶液△→↓→两份 (黄↓→红↓)
2 mol·LH2SO4 →静置→△ 1mL浓氨水→静
置
-1
浅蓝↓ ↓溶
红↓溶解,有红色固体Cu↓溶,深蓝色
Cu2+ +OH-=Cu(OH)2
↓
Cu(OH)2
+OH-=[Cu(OH)
4]2-2 [Cu(OH)4]2- + C6H12O6= Cu2O↓+ C6H12O7 +4OH-+2H2O
被O2氧化成Cu(Ⅱ)
c)
10 mL 0.5 mol·L-1 CuCl2→3mLHCl浓 、Cu屑→△至绿色
消失→几滴+10 mL H2O→如有白↓→全部倾入100mLH2O,洗涤至无蓝色。
CuCl
3mL浓氨水
白↓分两份
3mLHCl浓
[指导]:
↓溶解
↓溶解
CuCl + 2NH3=Cu(NH3)2+ + Cl
-
银镜反应
3、CuI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
现象
-
解释及方程式
2Cu2+ +4I=2CuI↓+I2
0.5 mL 0.2 mol·L-1 CuSO4 →0.2 棕黄色 mol·L-1 KI → 棕黄色
白色↓ →0.5 mol·L-1 Na2S2O3
4、汞(Ⅱ)和汞(Ⅰ)的转化
操作
1、Hg2+的氧化性 0.2 mol·L-1 Hg(NO3)2 →0.2 mol·L-1SnCl2
(由适量→过量)
2S2O32+I2=S4O62+2 I(碘量法测定Cu2+的基础)
-
-
-
现象
适量: 白色↓ 过量: 灰黑↓
解释及方程式
Sn4+量少
-
Hg2+ + Sn2++4Cl= Hg2Cl2↓白色+SnCl62- Sn4+量多
Hg2Cl2+Sn2++4Cl= 2Hg↓黑色+ SnCl62--
2、Hg2+转化为Hg22+ 0.2 mol·L-1
Hg2+→1滴金属汞 金属汞溶解2+ + Hg=Hg22+
白色↓22+ +2Cl=Hg2Cl2↓白色-清夜→0.2 mol·L-1NaCl
清夜→0.2 mol·L-1NH3·H2O
灰色↓ Hg22++2NH3+NO3-=[ NH2 Hg] NO3↓+2Hg↓+NH4+
[问题讨论]
1、使用汞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用水封存?
1、 选用什么试剂溶解?
物质2 2试剂 稀HCl 热稀HNO3AgI 氨水2S2O3
4、区别:Hg(NO3)2 、Hg2(NO3)2、AgNO3
物质3)2 Hg2(NO3)2
AgNO3
黄色↓
先产生白色↓后溶解KI液
红色↓ 灰色↓ 灰黑色↓ 过量氨水 白色↓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2
1要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目前,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一种非常错误的说法,即实验课不如理论课重要。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只是片面地看到理论课程要进行笔试并涉及及格的问题,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验课程的作用。对于化学这门课程来说,实验才是一切化学理论来源的基础,没有化学实验作为支撑,那么得到的一切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要在上课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对于无机化学来说,理论和实验是相辅相成的。
2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由于无机化学实验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能够做的实验不多,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做过化学实验,正由于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所以加强他们的实验基本操作显得非常重要[3]。为了更好地加强新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在实验教学的板书上,对于重点内容要突出,例如重点的操作步骤或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要用彩粉笔书写,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第二,实验讲解过程中要配以相应的操作,使学生们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尤其是在讲解主要或是关键的步骤时,还要告诉学生们之所以这样操作的原因。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3精心选择实验课程的内容
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来说,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为此应当选取一些既能够强化学生基本操作又能够引起学生操作兴趣的综合性较强的实验。例如,用pH计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这个实验包含了溶液的量取、转移、稀释及配制4个过程,同时还要使学生掌握pH计的使用。此外,还有硫酸铜的提纯,这个实验包含了台秤的使用、固体的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像这些既包含了一定的操作又简单易上手操作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做无机化学实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2-4]。此外还应当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进行适当调整,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实验顺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产生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开设一些操作难度较大或是不易掌握、操作的实验。
4对部分验证实验要进行微型化改革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微型化实验的化学试剂用量虽然要比常规实验用量少很多,但是实验效果却是可以达到与普通实验一致[4-5]。之所以要进行微型化改革,是由无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所决定的。无机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较多,大多数验证性实验都是将一些化学试剂混合,然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很快就结束了,这样会浪费化学试剂。如果将试管改成点滴板,既可以减少对化学试剂的浪费,又可以产生同样的化学现象,同时还减少实验室废液产生的量。此外微型实验还给无机化学实验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减少了实验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微型化,因为微型化也有它的一些缺点。例如,对操作的规范性要求有所降低,对实验中有关的安全因素考虑的较少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才可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预习环节
预习环节是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针对大一新生的实验教学更是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实验课程并不是很了解,如果不强调预习环节,教师就要在实验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最后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学生们仍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造成整个实验过程非常混乱。为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并提前写好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们在实验前对本次实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带着实验中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来进行实验,老师在实验前对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讲解,而对于那些一般的过程简单讲解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差错,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做完实验有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6]。
6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由于面对的是大一新生,对许多学生来说,很可能是第一次进入到化学实验室,因此会对很多事情感到新鲜,容易不听教师的统一安排,随意触碰实验室的一些东西,这就给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麻烦。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出现,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单独进行讲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较为贵重的仪器,还要有使用记录,做到每次实验后都进行记录签名,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7结论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做好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规模及特点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培养更多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3
无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该学科教学改革广受关注,本文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对课程发展特点进行如下总结:
实验教学逐渐深入化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方向由传统的实验方法、考核形式等内容的研究转为与科技前沿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性实验总量上升,研究范围逐渐由教学过渡到创新性、微型化、绿色化以及学生参与性等,研究工作更具实用性。
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绿色化学是用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减少化学反应中原材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等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同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部分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还会随着反应释放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为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环境观;通过化学生产工艺的合理化,提高试剂利用率,减少药品排放量;提高实验设计水平,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化学试剂代替有毒物质。如***(Cl2)制取实验可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或二氧化锰回收试验组合起来,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其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微型化
微型实验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一种化学实验理念,该理念提倡用小巧实验仪器代替传统的试验仪器,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可与常规实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当然,目前微型化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物质产品低,配套教材少,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实验教学的精细化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不断深化,其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者已经将无机化学实验特点与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从实验评定、过程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提升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无机化学实验将进一步精细化,逐步实现个性化指导,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
计算机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利用空间。如一些研究性实验或者有毒实验,可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试验结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还实现了绿色化教学,提高无机实验教学生动性,同时减少了化学试剂的用量。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4
我参加这次无机化学与实验培训后收获很多,简单总结如下:
一、关于无机化学课程的建设
二、关于多媒体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关于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不同意见。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 多媒体教学很生动,它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图、文等综合性刺激信息,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尤其对一些抽象的内容单凭老师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这些内容很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无机化学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内容。
2) 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中的黑板上写字和擦黑板的时间,讲解更多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
2.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 缺少面对面的交流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能忘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中缺少情感互动,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2) 很多学生反映在多媒体教学中无法象传统教学过程一样跟着老师的节奏做一些笔记和总结。所以虽然多媒体教学对老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要求提高了。
3.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 制作优秀的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课件必须适合自己的学生,文字表述要重点突出,图形色彩要使用合理。
2) 准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好与传统教学结合使用。
三、关于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对化学有极大兴趣的学生来说开放性实验是发挥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我认为开设开放性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但对开放性实验的管理与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要开设开放性实验,我们首先要应该制订一个完整的、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开放性实验管理制度。其次我们要先选择一部分适合做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参加,然后慢慢推广。第三,最好有几位有经验的老师给一些指导。我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
上面讨论的是我在培训中领悟到的和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到一些问题。我以后与更多的同事和同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既应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这一学期我要立足岗位,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5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无机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获得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机化学实验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无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为确保并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针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采用的教材实验内容繁多,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和课时数的限制,为方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有更大的收获,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对这些实验进行筛选、合并和补充。
一是对于性质类似的或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我们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操作。
二是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将原本的化学性质验证实验改为综合设计性实验。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式方面在教师讲解实验并示范操作的基础上,某些实验增加看录像或光盘的辅助教学,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使用以下教学方式:
1.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指导书中有许多内容,如天平的称量练习,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准及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涤等基本操作技能。
这些基本操作能使学生在整个分析化学实验中能得出准确分析结果的保证,它必须规范、严谨。
这一类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将规范的操作等程序采用录像、电脑动画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寓教于乐。
使学生对简单的、枯燥的操作技能在多媒体教学片中得到深刻的理解,为进行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原理;
2.练习水浴加热、过滤、蒸发、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学习Fe3+的限量分析方法—目视比色法。
[教学重点]
复盐的制备
[教学难点]
水浴加热、减压过滤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二、实验原理
(NH4)2SO4·FeSO4·6H2O(392)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152)与(NH4)2SO4(132)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 H2SO4= FeSO4+ H2↑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三、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简单流程:废铁屑先用纯碱溶液煮10分钟,除去油污
Fe(2.0g) +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热约30 min,
至不再有气泡,再加1 mLH2SO4
↓趁热过滤
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热溶解、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
↓减压过滤
95%乙醇洗涤产品,称重,计算产率,检验产品质量
(2)实验过程主要现象
2.硫酸亚铁铵的检验(Fe3+的限量分析—比色法)
(1)Fe3+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标准溶液分别为:5.00 mL、10.00 mL和20.00 mL于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0.05 mg、0.10 mg、0.20 mg三个级别Fe3+的标准溶液,它们分别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试剂中Fe3+的最高允许含量。
(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1.00 g产品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色阶比较,确定产品级别。
(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产品质量(g)
产率(%)产品等级
四、注意事项
1.第一步反应在150 mL锥形瓶中进行,水浴加热时,应添加少量H2O,以防FeSO4晶体析出;补加1 mLH2SO4防止Fe2+氧化为Fe3+;
2.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应注意通风;
3.、热过滤时,应先将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洗净并预热;
4.第二步反应在蒸发皿中进行,FeSO4∶(NH4)2SO4= 1∶0.75(质量比),先小火加热至(NH4)2SO4溶解,继续小火加热蒸发,至表面有晶体析出为止,冷却结晶,减压过滤。
五、提问
1.在蒸发、浓缩过程中,若溶液变黄,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答:溶液变黄是因为酸少,Fe2+变氧化为Fe3+(黄),处理方法是在溶液中加Fe屑,转为绿色溶液后,再加1 mLH2SO4.
六、产率分析
产率偏低:(1)热过滤时,部分产品流失;(2)反应不充分。
产率偏高:(1)出现Fe3+后又加Fe屑;(2)可能含部分(NH4)2SO4。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精髓,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相关课程的第一门实验课,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和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后续实验课和未来工作的必备基础,对高职院校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目前,我校为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配备了充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让每位学生均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后续实验课程和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安全知识教学是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通过一些实验室发生的一些事故及其起因的视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关系到自己和同学的安危,使其对实验室安全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另外,制定并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例如进实验室前必须穿实验服,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禁止随意将实验室药品带出实验室,每次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实验台清理干净,药品摆放整齐,并完成相应的实验记录数据,不能随意编写和篡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指导老师签名后才能离开。
三、更新实验内容
(1)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高职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模拟生产实践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改进基本操作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基本功。
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增加开放性实验或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做好教学准备,并在实验过程进行指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个别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或课外辅导。
(2)注意联系理论课。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要与理论课保持一致,例如,在学习了缓冲溶液后,可以开展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值的测定实验,不仅让学生学会pH计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缓冲溶液pH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加深其对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及性质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3)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要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尽可能多设置一些微型实验、串联实验和污水分析及污染治理实验,少安排一些对环境有害的实验,用无毒或低毒化学试剂替代有毒化学试剂,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废液的分类回收处理和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灌输模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更多地开设探究性、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索,真正掌握已学的理论,并从实验中体会化学实验研究的乐趣。
此外,我们根据生源类型及学生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实验技能较强的学生带动较弱的学生,使学生实验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多元化考核方式,按平时成绩、半期操作考试、期末综合能力测试三大部分以2:3:5进行累加计算。
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半期操作考试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核操作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改革评价体系,让学生将学习重点由理论学习转移到实践学习上来,提高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