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郭明义精神心得体会【最新5篇】
郭明义,这个好人的名字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在他的事迹中有两点,让我感动:下面是整理的学习郭明义精神心得体会【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1
近日看了新闻联播报道抚顺工人郭明义的事迹,十分感动。他二十年来义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常人全身血量的10倍,平均每年献血3000毫升。献血的最高记录。如以1000毫升挽救一个危急病人计算,受益者就是60人,能使多少人起死回生,重获第二次生命。他不但自己献血,还发动义务献血,成立志愿献血队,让爱心传递、继往开来。他是一个普通工人,却有一付菩萨心肠,看不得别人困难,小学生上学路远,宁愿把自行车送给他,自已走路上班。还说顺便可以锻炼身体。一个小小的老百姓,像雷锋一样满腔热情帮助别人,排忧解难。他笑呵呵说这样做很快乐,吃得香、睡得好,心情舒畅。他这种不利已专利人的精神能温暖多少人,激励多少人,教育多少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价值难以估量!
人生活在世上,有吃、穿、住、行的物质需求,又有精神文化的需求。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包括物质的和精神产品}。当一个人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参加劳动、努力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并从社会取得一份报酬,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贡献付出越多,报酬收入越多,正所谓“按劳取酬”。但由于内在条件及外在条件的差别,如智力、技能、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健康状况、掌握资源不同,付出和收入不一定成正比。贫富就有差别。那么社会就有必要调整。国家要制定相应法律和制度,保障公正、公平。使每个公民都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公民也应回报社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向大同世界前进。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每个公民都有一份责任,现在常有一些人对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愤愤不平,牢骚满腹。却不能以实际行动抵制和纠正,消极观望,无所作为,实不足取。我们要学习郭明义同志,位卑未敢忘忧国,从自身做起,各尽所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扶贫济困,赈灾救灾,助人为乐,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尽一份力量。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2
聆听了《郭明义先进事迹》的师德报告,对照师德标兵们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对照好教师的标准,我深感自己做的不够,还有较大差距,我深受启发,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有众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认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二、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三、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学校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学《www.》。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刻谨记:孩子的眼睛就像摄象机,耳朵就像,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在心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要做给学生看,而不是说给学生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本人还要从以下几点来要求自己:
1、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立志奉献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2、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为人师表。
3、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上,注意旁收杂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较宽的知识面。
4、有抱残守缺,不因循守旧,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新路子,勇于实践,大胆开拓。
5、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充满爱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6、要具有文明健康的志趣、爱心、审美需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被郭明义的节俭质朴的精神震撼和感动。 篇3
郭明义的妻子孙秀英唯一的手饰只有一枚假钻戒,是当年郭明义去井冈山出差时,在景区门外的'小摊上买的,价值28元。即使这样,孙秀英依然只是在媒体来访时才舍得戴上它。“别看老郭不舍得给家里人花钱,可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大方得很。跟着他,我没能像其他姐妹那样穿金戴银,但我感觉很充实,心里很踏实、安定。”孙秀英说,“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嫁给他。”
在郭明义家,除了电视、一台小冰箱、一个电磁炉和一部抽油烟机之外,再没有其他家用电器。虽不能说是家徒四壁,但节简已经成了这个家庭的代名词。中午,郭明义与许多记者共进午餐时,与别人不同,郭明义的餐盘内没有一个剩下的饭粒。记者还注意到,在郭明义家的二道门上,仍然有一个用抹布堵着的成人拳头大小的破洞,“老郭说换门不值得,平时又没有时间修,堵着就堵着吧,反正不露风就行。”孙秀英说。至今,郭明义家没有一家三口人的合影,可是,他的身影却始终出现在最需要他帮助的人的身边。
人最可贵的,就是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坚持做自己认定了的事。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时好事容易,但是,最一辈子的好事难,难再坚持。但郭明义做到了。
我们时代呼唤这样的好人,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以郭明义为榜样,真心真意做好事,踏踏实实做好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升华人生境界,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爱心。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4
梳理郭明义的事迹,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线索清晰可见:他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学生,累计捐款10多万元。
倾听郭明义的心声,推己及人、无私忘我的心迹感人至深:看到困难学生、亟待输血的病人,我就想,如果他们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做;我始终觉得能够回报社会的还是太少,我必须尽心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明义的善举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出自人性的良善、出自将心比心的感同身受,也出自一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人,既是家庭中的个体、单位里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受惠于社会的泽被,同时也应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
如果说社会是个庞大复杂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越是希望社会美好,就越是应该为他人分忧、为社会担责,扶危济困不是分外之事,而是一个社会公民的分内之责。这方面,郭明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我们对社会有怎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和付出。
从1979年获悉云南某地发生地震灾情后捐出身边的积蓄,到XX年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郭明义的助人善举一以贯之;从被他人的困境所触动,到主动寻找需要救助者,郭明义的志愿者精神成长发轫。在郭明义看来,与那些渴望帮助的孩子和工友相比,自己是富裕的,也正是在与受助者的情感互动中,他感到了关爱的力量,收获了至深的幸福。
在对他人、社会的关注中,郭明义总在问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够做些什么。这是社会公民意识成熟的表现。我们的社会以人为本,那么人应当以什么为本?有专家做出论断,人应当以社会为本。本,是双向的,是互动的。确立人以社会为本的理念,社会责任才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和弘扬郭明义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精神,就应该如郭明义那样在内心追问自己,在行动中践行社会公民的责任,每个社会成员都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用爱心和奉献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就能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被郭明义的坚持精神震撼和感动。 篇5
15年里,,郭明义用步伐丈量家到单位的距离。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桃山路5乙,到鞍钢齐大山铁矿,他每天早5时从家出发,提前两小时步行到单位,15年间,郭明义走过的路=长征4次,他还经常加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近2000个工作日,15年加过的班=多干5年。直接和间接为企业创效4000多万元。
自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20年间,郭明义无偿献血累计达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自己15年义务献工1.5万多小时。;他三次将厂里分房的机会让给同事,三口人仍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电视捐了三台,2007年才用上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