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最新3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最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很荣幸能够在4月23日参加海南省20xx年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六年的教师,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这次评比活动使我使我对于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感觉从中受益颇丰,在此仅简要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希望能以这次评比为契机使我今后的教学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比活动我最重要的目地是锻炼自已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参加这次评比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各市县的优秀教师,通过笔试后的短暂交流我就发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是我今后工作中要着力加强的方面。
这次评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有教师的课堂实录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这无疑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小疏忽和漏洞都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全省教师的面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想,一位青年教师想要迅速成长,能够得到这么专家和老师的点评,必将是受益终生的宝贵经历。同时也正是能过网络平台,我才有机会反复观摩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题,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下面我把这次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展现出来的教学特色同时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总结如下:
1、教态:端庄、大方、从容,衣着得体,情绪积极是这次大赛所有教师都能表现出的良好外在形象。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对大赛的重视及良好的自身素质。
2、口头语言表达:表达准确,语言简洁流畅,逻辑严密,更为可贵的是大部分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性,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体现出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
3、体态语言:即肢体语言和表情。参赛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眼神、表情、动作在他们身上很自然的流露,同时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使听课者忘记了时间、不厌其烦地听了一节又一节课。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教师外在素质的表现,那么,通过教学技术和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等则进一步体现出参赛教师的内在素质和风采。
4、教学技术:在这次大赛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关注和利用,参赛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的运用尤为精彩。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体现了“选择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了形式主义,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5、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基于对本次大赛的高度重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位参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做到了“准确与深刻”,对各项技能的具体要求体现的尤为明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
6、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平等、崇尚民主自由的观念;注重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学生体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质疑、求索、创新;适时使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用绿色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通过这次大赛,自己长了见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进一步增进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的责任和感情;而收获最大的还是从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信心,也发现了不足,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希望各位教师亦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方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数学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篇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但是学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篇文章,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6、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最后再说课堂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