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敬业的小编惊云给大家找到的6篇高效课堂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搞个已经走过了将近12年的时间,科学课一直被我国作为教育改革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受到更多人事的重视。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关小学科学课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明确地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而怎样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当前科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在构建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模拟情景

构建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主要手段。之所以推广高效课堂,主要目的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理论深入了解,按照自身长期教育实践,在其中获得启发,进而形成适合学生应用的教学模式。

一、按照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入手。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严禁出现生硬照搬备课情况,保证习题设置精彩。与此同时,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关注学生认知水平,了解教材在小学教学内所具有的作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理念呈现的形式。在小学科学学科内,很多学生在对一部分理念理解十分容易,但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应该以定义进行讲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对理念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做到理念灵活运用。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应该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自觉主动接受。探索学生知识认知与知识增长点之间的媒介,从整体角度对知识进行审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科学思想。

最后,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养,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科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科学方法对日常生活内科学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小学生喜欢科学学科,提高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走好高效课堂构建第一步

课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就是导入,巧妙地将课堂知识引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思维能够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效课堂的落实。

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教学中,有一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倾听测量的方法,结果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都有误,对于这样的误差并不可怕,它更是一种教学资源。讲解过程中,首先就可以利用现实模拟的方式进行带入,教师可以按照需要教学的内容,设置科学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新课就能够顺利开展。

其次,自学导航,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积极引导,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正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模拟开展新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被激发,思维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内,然后在利用自学导航,学生能够按照教师在备课阶段内所涉及到的思路,进而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

三、借助多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实验器材容易损坏,实验现象并不太明显,实验器材多、麻烦、不容易成功的实验常常不敢让孩子去做,而是由老师包办代替,时间长了,孩子们有可能丧失挑战性,甚至比较容易的实验,孩子们也不太愿意去做了,这是很不好的发展趋势。这样就需要利用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更加关注直观与形象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承载数量显著提高,知识展示更加直观及形象,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仅仅应用粉笔及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与多媒体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从听觉为学生造成刺激,但是无法为学生带来视觉上享受。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从听觉与视觉角度为学生带来享受,学生能够在众多形式下开展学习活动。

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之下,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教师语言所花费的时间有效缩短,教学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学生知识巩固时间有效延长。

四、积极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构建生动直观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所以,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内,对教学情境构建十分关注。教师在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或者是故事引入教学,学生在实践活动内体验快乐。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对人民币识别过程中,教师内可以设置一个模拟性商店,学生在买卖过程中对人民币学习。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在买东西方面具有较高兴趣,具有较高积极性,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论

简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关注程度,了解教育素质改革精神需求,将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一直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在对小学科学“四环一体”高效课堂模式分析研究内,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 篇2

历史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科,一是由于历史知识涉及古今中外、纷繁庞杂,如果形不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二是由于历史教科书限定了学习的内容,这之中很多内容一般都理论性很强,而且大多数都已经给出了固定的论断,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在今天素质教育全面开始实施的形势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老师们的共同心愿。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关于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每分每秒,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老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历史文献、历史纪录片、影视剧、历史歌曲、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最佳的课堂环境

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我不再用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学生习以为常又丝毫不感兴趣的名称,而是用一部电影的名称《幕府风云》来取代明治维新的背景这一传统说法,在这之下的三个子题目分别用:躲进小楼成一统、山雨欲来风满楼、满城尽带黄金甲,来形容明治维新前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美国入侵日本和日本武士阶层掀起的倒幕运动,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将各小组同学分工,分别扮演农奴、先进知识分子、封建地主、沙皇等角色,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老师提供的影视资料、文献资料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融入历史,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阐述,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制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历史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我们在课堂上会不时发生一些预料不到导致学生分心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课,学校附近有人结婚,一时间炮声雷动,鞭炮齐鸣,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我们可以因势利导,问同学们:“火药是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一直拿火药制造鞭炮表达喜庆,而西方列强却拿火药来做什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之中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高效课堂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 “高效课堂”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历史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历史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学习历史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3

一、展现过程,态度体验

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给孩子一些权利的初衷,让他自己去选择对事情的看法,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采取行动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在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教学线段的条数时,教师组织学生数出图中有几条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两图中各有多少线段?通过一番探索出现了不同的数法。有的同学按一二三四段来数的,有的同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无论怎样数都列出4+3+2+1的算式。计算时,可以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也可利用简便方法计算,4+3+2+1=5×2=10。到此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老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的点数,算式中的项数,你会有新的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使他们产生一种“柳暗花明”的探索精神。同时使学生体验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形成滋润创新意识的土壤。

二、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1.提供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依靠这些材料,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圆木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组所有圆木小棒摞起来。经过操作,有的组摞成横截面是三角形的,有的组摞成横截面是梯形的,怎样知道共摞了几根圆小棒?发言一向积极的同学一、二、三数起来。善于思考的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知道第一种摞法可利用总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的方法,求出圆木棒的根数。学生带着追求梯形面积求法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探求过程。丰富的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梯形面积的价值是省时、高效。

2.利用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生活体验为背景,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数学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如教学正比例应用时,可利用升国旗的情境,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谁能想个办法知道红旗升起的高度?问题提出来后,有的同学主张量量绳长,有的同学想凭借自己攀登的技能爬上去测一测。在争论不休时老师有意从旗杆影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这一无声的行动,给学生以提示,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想到:“老师,我的身高是136厘米,如果测出我的影长和旗杆的影长,利用比例知识就能求出旗杆的高。”从这一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我们人人都在学有价值的数学。

3.捕捉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价值。如教学扇形面积计算时,我捕捉了这样的素材:李明同学,因害眼病不能按时上课,经医生治疗后在眼上蒙上一个眼罩,看到这个眼罩你有什么感想?通过一番观察、思考、讨论。集大家的感想:这是由6个扇形合成近似圆锥形的眼罩。这种眼罩里面空间大。放药多,能使眼珠灵活转动,有利于眼病早日康复。为了世界上的眼病患者,我们也来做这种眼罩。做时先量出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度数,再裁6个扇形,缝合在一起就做成一个眼罩。如果能计算出扇形的面积,就可以去买布做。这一事实使学生体验到“不但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必要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创造人生的价值。”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关键

1、善于联系生活,培养兴趣。数学源于生活,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观察和操作的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2、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兴趣。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具或多媒体课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通过看、摸、听、说等多种形式经历思维的转变。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并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二、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目的

数学是一门艺术,通过数学学习,可以使人的思维更活跃,思想更开阔。学习数学就是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领会其中的内涵,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台前,教师转到幕后,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体验知识,感受知识蕴涵的思想,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能动的、灵活的,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才能走得更远。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或存在困惑时,教师要利用时机,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想方设法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同样的问题,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丰富积累。小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善于想象和没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学好数学就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例如:组织学生办数学手抄报、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数学竞赛活动、数学游戏、推荐阅读好的数学书报等系列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渗透思想,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根本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根本,学生思维贯穿于数学教与学的始终,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学生强烈的精神需求转化为数学思维活动。

1、创设情景,启发诱导,发展学生思维。学生如果能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思维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要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把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2、学会探究,发展学生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工具,当学生兴趣高涨,产生强烈求知欲时,他们会积极主动探索。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这样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应以生为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和落脚点,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彻底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5

一、倡导“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等等,他们会有耐心的去攻克自己不会的数学题,然后可能会思考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题型也会自己主动的进行动手操作。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于图形和物体的认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实际的物体,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亲手制作各种的实物的同时还会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出一些他们想象的物体等等,这些方面的改变,对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课堂模式,致力于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主张“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提高老师教学能力

“自主学习”式的课堂模式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不仅仅是依附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它也在老师教学质量方面得到极大的验证。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使得老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等等,改变了之前课堂的教学面貌。自主学习,使得老师的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式的封闭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去进行教学,也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想法真正的付诸于实践,达到多种方法进行结合、综合运用、敢于创新。另外,这种课堂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一直以理性因素为主的教学,老师要结合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加大非理性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开放思维、标新立异等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力争上游等意识。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也得到显著地提高。例如老师在教授《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时,老师不会再呆板的按照课本的内容来教学,完全可以老师讲解一种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对下面的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大胆的猜测与自学,不会的可以与同学商量或者问老师,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与互学能力,一举多得。

三、借助“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地位一直是不可逾越的,学生只能够被动式的接受老师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会给学生一种压迫感,在某些地方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师的思想与观念,完全丢失了一个个体该有的自主性与掌控力。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直处于静态的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这样对于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会存在很大的阻力与局限性。自主教学模式的开展,彻底改变了先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地加强,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改善,学生对老师也不会只有敬畏,而是慢慢的转化成为一种朋友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也有静态模式转换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进行实践的动态模式。这些改变对于师生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师生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也会让师生更新自己的观念、激发自身的意识,使得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默契。老师可以借助教授《三角形》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与老师讨论交流,实现更好地教学与学习。

四、结语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新了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竞争等方面的意识,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教学能力,而且大大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使得学生为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热爱,也会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轻松许多。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教条化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课堂上闪电式地推进教学流程,虽然保证了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表面看来是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益,但实则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

很多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没有真正确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前也不研读教材,更不会根据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整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难突破,即只追求高效课堂的形式,而无高效率、高效益。

(三)课前预习不科学

高效课堂建设以“先学后教”为原则,很多教师虽然能够根据要求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但却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内容过于宽泛,甚至对一些探究性内容也让学生课前预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对探究的兴趣。此外,有的教师既不注重对课前预习的指导,也不检查预习的结果,致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

(四)数学课堂气氛沉闷

课程改革初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学生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反而降低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又回归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气氛逐渐沉寂下来,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激情。

(五)小组合作缺乏时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但在调查中我却发现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益处。小组合作讨论时,主要是组长发言,组员倾听。即使有的组员参与讨论也是各说各的,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真正碰撞,缺乏有效的交流、讨论。

(六)练习设计不科学

部分数学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不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练习,导致练习设计形式单一,没有层次和梯度。另外,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的教师设计练习过于简单,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拓展练习,有的教师设计练习难度太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课堂评价形式单一

有的教师不关注课堂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很少对学生的给予激励性评价;有的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课堂评价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语言平乏,经常使用相同的语言评价,导致学生对教师评价不感兴趣,课堂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

在校本培训中,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学习,举办新课程标准专题讨论,组织新课程标准知识竞赛,让广大教师真正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另外,还要督促教师课前研读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设计教学方案,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做到重点明确,难点突破。

(二)创新模式,探索策略

我校虽然构建了五环节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每一个环节操作技术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继续学习该模式内涵,把握该模式精髓,认真备课、上课,组织教师认真听课、说课、评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研究数学课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探索高效课堂的操作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科学预习,提高效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抓好课前预习,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让学生课前预习,像一些探究性教学内容,在课前最好不让学生接触,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确定预习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预习提纲,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检查预习的结果,搜集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以梳理、整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他们的生活储备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做实验、动手实践等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五)科学分组,加强培训

建立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分组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要保证小组成员的相对稳定,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不断优化小组结构,建立科学和谐的学习小组。组员分工要明确,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联络员要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实施组员角色定期轮换制度,让全体组员都得到不同的锻炼。同时,要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组长、组员培训工作。学校要定期组织通识培训,使组长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掌握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让组员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发言、与人合作讨论、表述自己的观点。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适时点拨,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六)分层设计,有效练习

数学练习既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又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练习的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练习题,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多样性。具体来说,练习设计既要注重练习的多样性,设计基础题、探究题、实践题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关注数学基础知识,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分层设计,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七)关注评价,构建机制

我们既要重视课堂语言评价,又要构建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正确的或者有创意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或点头称赞、或微笑表扬,同时对学生错误回答也要认真倾听,而不能讽刺和嘲笑。此外,我们还要根据根据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借鉴各名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先进经验,结合农村数学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构建小组评价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