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2篇】

发布时间: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

三年级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教作文更难。作文课上孩子们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只能写出干巴巴的几句话。大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老师批改起来非常困难。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仿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大多数老师反对仿写,而我不那么认为,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也可以说是千篇一律。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老师教课文就是教学生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刚开始学生不会写作文,让他们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一种进步,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我主张全面习作训练。

一、仿语言的表达形式

我认为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就像是用同一个词语造不同的句子,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词语,但造出的句子却是各不相同的。貌似“千篇一律”实则“百花齐放”。

在教学写人这篇习作时,刚开始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的同桌长着一双又细又长的眼睛,长着一张圆圆的脸,他很可爱。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他爱看书,他待人非常好我们都很喜欢他。他长着厚厚的嘴唇,他脑袋圆圆的,他有两颗又长又大的兔子牙。”学生之所以会写出颠三倒四,前言不对后语的作文,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语言。发现问题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我的同桌杨航,他那白白的脸蛋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的嘴唇薄薄的特别能说,一笑起来嘴边就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非常可爱。他经常穿着一身蓝色的牛仔服。杨航特别喜欢玩,每次下课铃一响,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

上面学生的作文,虽然表达形式一样,但是他们写出的内容不一样,用的词语、句子也不一样。因而他们写出的人物也各有特色,能突出自己的个性。求异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因此我认为起步作文最好尽量使用相同训练材料,训练的时候,教师语言给一半,留一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这样尽管形式相同,故事情节相同,但是语言和细节却大不一样,让语言百花齐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扶着走——放开走”吧!

二、仿写作方法

学生的思维是自己的,也是培养训练出来的。学会了同一种方法,并不意味着就是同一种思维。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去激发,去鼓励,去引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五彩纷呈的。

仿怎么“构段”,如最基本的总分;仿怎么“谋篇”,如最基本的总分总写法。这些都是三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学会的。

〈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的第四小节是总分的写法。作者先用一个中心句“原野热闹非凡。”概括全段,接着分写了大豆是怎样热闹的,高粱是怎样热闹的,榛树叶子是怎样热闹的。在学生明白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我立刻进行了小练笔,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1〕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他们笑着喊着,奔跑追逐,玩的多开心呀。

〔2〕大街上真热闹呀!

〔3〕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真美呀。 。

学生仿写的非常有条理,也很完整。

三、仿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就是缘木求鱼。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比较真实。

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看关于石榴的资料图片,让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籽的形状等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并拿出石榴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水果、描写水果的方法。(先写外形—样子,再写颜色,最后写味道。)在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仿照书上的观察方法,说说从那些方面观察。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这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

两学期以来,我经常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长期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也不象刚开始那样费劲了。

积累语言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词可写;学会观察学生写出的作文才真实、深刻;学会仿写学生才能掌握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技巧。所以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仿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是写作的起步教学。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当学生能独立写作时,老师就不能再让孩子们一味地仿写了。这时学生应该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大胆的去写,这才是真地“百花齐放”。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

5月19日在泰安市第六中学听取了于松老师的《手持设备在数据统计中的运用》的观摩课及北京教育学院王长沛教授的《教学实验室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一、混合学习观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针对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差,而不同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之间的关系,折中的办法就是将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整合,也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这种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其中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平台,网络教学资源是载体,教师是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上述各要素融合起来,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余胜泉等认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黄荣怀等认为混合式学习是由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四个关键环节构成。

三、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相关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因素,信息技术还从课程的层面促进了学科教学改革。混合学习模式下,以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这取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的程度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匹配、动态调整。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使电教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校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机房管理人员职责,机房安全管理公约、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电教器材管理制度、电教教研组管理制度等。各室管理制度上墙,确保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电化教育环境建设

学校现有微机室1个、电教室2个,卫星接收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教师使用方便,大大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每星期下载的资源能够满足教师电化教学,开展电教课;能够满足党员干部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为教育教学和当地村民提供了方便。

三、软件建设

学校配备有和教学配套的VCD教材,有关于“课改教师培训教材”及光碟、示范课、教研及上课配套的音像教材,还有课件制作、空白光盘、操作等方面的软件。

四、电教活动开展情况

1、对教师坚持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利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何使用网络资源素材进行培训,还鼓励教师在空余时间自学(理论和上级操作)。

2、电子备课室天天对教师开放,保证了教师教案下载,课件

制作及教师学习使用。

3、适时开展电教周(或月)活动,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鼓励教师平时总结经验,撰写心得体会和电教论文,促进学校电教科研的发展。

4、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好集体电子备课工作、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坚持上电教课,自制幻灯片或电子课件,要求科任教师每期每人设计制作一个课件并刻录存档。

5、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6、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五、努力方向。

由于自己的技术并不过硬,所以在操作中有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还由于时间关系,工作做的不够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资源库,并寻找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好。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走过虎年的欢畅,飞雪中迎来虎年的瑞祥。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4)(7)班语文课教学工作,由于下学期就要面临中考,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虚心向别人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兢兢业业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总结如下:

一学期来,我以学校教导处及语文组教研工作为指导,以深化课改,努力提高学生成绩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中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一、加强教育教学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一学期来,我勤奋钻研业务,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关心爱护学生,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明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做好学生思想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

1、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形式多样地做好学生心理工作。九年级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关系到中考成绩。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异常,就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动力。在开学初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分析,确定辅导的对象,明确了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辅导时间。由于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辅导,使许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了,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九(7)学生树立了积极学习,勇于前进,不甘落后的思想,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2、随时与学生沟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从尊重出发,教育差生课上遵守纪律,自觉学习。

根据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特别是九(4)班,个别学生贪玩,约束不住自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或课下随时与他们交流沟通,指出他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努力,成绩一定会上升。从尊重出发,鼓励他们刻苦学习,上语文课必须认真听课,做到严肃紧张活泼有序。每当他们约束不住自己去说笑时,我就会给他们一个制止的眼神,他们马上会安静下来,这样课堂气氛好了,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3、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作业练习课,我都注意随时创设情境,结合教材中的优秀杰出人物精神、品质、经历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其顽强拼争,持之以恒,养成好的学习品质。

三、强化教学常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增强课堂内的容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备好课,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前,我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每一篇教案。

2、掌控课堂节奏,注意学生反馈。

每次上课,我都要在上课之前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充足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以这种情绪来感染他们。这样,学生上课就有劲,教师授课就有信心。当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时,我尽量采取合适的方式或用手势、或用眼光、或用简单的语言及时提醒,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影响,不带到教学中,避免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培优补差,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语文边缘化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他们喜爱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厌倦情绪,不愿学习。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多读一些源于生活的优秀文章,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让他们更了解语文,学会欣赏语文之美,喜欢学习语文。

4、研究中考试题,指导解题规律。

首先,加强与教研组内老师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学生应对中考的指导,结合试题,加强学生个人学习,教师研究中考试题的基本形式、考察方向、中考考点等,规范学生答题步骤。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借鉴一些名师和专家们的做法、经验和理论,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学效果和成绩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5、在课上,面向全体学生,依托中间兼顾两头,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使是布置同量的作业,也是分不同的要求,好的要完成得" 好、准、快" ,中间的要完成得" 好、准" ,中下的只要完成好就行。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

6、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针对新题型,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一些典型训练,并抽时间检查学生的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练中掌握技能。

7、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外,利用早读时间背诵古诗文,并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以此来督促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8、阅读训练方面。从课堂内开始严格训练,依据课改新理念,利用现在有的各种材料、多媒体工具加强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运用浏览、略读、细研等方法,在多读中整体感悟,快速理解课文。在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后,深入重难点,细细体味,在团结互助协作中多方研讨,尽量让文本成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们一定得记住的死知识,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古诗文的课外阅读和现代文的课外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是今后教学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9、写作方面。本学期在老师督促检查下,学生的书写改观了很多,但过去形成的书写的不良习惯,一直难以纠正,特别是九(2)班学生书写潦草,不守章法。每两周按教学的要求完成一篇练笔作文写作,在老师的归纳总结性的习作评讲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增长。

四、参与教研,加强研讨,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坚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讲课活动,虚心向同学科教师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10次公开课,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开展工作,这当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面对学生懈怠的状态有急躁的情绪,对优秀生、后进生的辅导还不够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改正不足,尽力把工作做好,争取在教学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取得好的成绩。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向同行教师学习经验。

2、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学习研究,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狠抓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下功夫,利用教材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抓住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中难点,把握重点,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听说读写训练。切实安排字词--阅读--写作逐步训练,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多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总之,本人始终用自己的良心去教诲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培育学生。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吾生有涯,学海无涯,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发展。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5

我始终认为,静安教育的“走向个性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除了学生之外的诸多教育元素的个性化呈现。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育的本原性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性目标。是的,传统的学校教育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一统化”,希望学生在听课时按照规范的姿势坐得端端正正,要求学生背出唯一的标准答案以便应付考试。这样的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限制与禁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学生,凸显其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叶澜先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吹响了教学个性化的号角。

无疑,课堂教学是“走向个性化”的主阵地。

我们开展精细化的学情分析。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在每一堂课之前,从学习动力、学习策略、知识基础三个维度探知学生的兴趣、动机、习惯、方法、已知、未知、想知和能知,从而确立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合适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新的发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给学生自主学生的时间。这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因为我们知道,有了时间,才有空间;有了时间,才有可能。如果学生都是被老师“牵着走”,或是随着大部队“跟着走”,那就谈不上真正的自主,更没有个性化发展。事实证明,在那段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里,学生学会了自己动手,体验了思考的过程,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们提出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这是“差异化教学”的问题,凸显了我们的教学价值追求:不是求得整齐与一致,而是追求“不一样”。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差异”。试想,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各人的学习动机也存在着差异,课堂中的内化能力也不一样,怎么会产生最后的“一样”呢?教学的目的绝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让弱者跟上,使优者更长。正如曹培英先生所说:“我们的教学追求的是抬高底线的.上不封顶的学习发展。”这种不同的学习要求表现为差异性学习任务单、梯度性练习设计、个性化教学评语等。

除了课堂教学,其它的教育活动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好渠道。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学生来说,他完全可以在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班级活动等方面呈现自己的优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知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受许多教育因素的影响的。我们要致力于个性化德育活动的设计、个性化学校的创建、个性化实践基地的开发、个性化评价制度的研制,但我更为看重的是“个性化教师的培育”,因为教师是“走向个性化”的最关键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样,离开了个性化教师,一切的“走向个性化”都是空想。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6

今天观看了杨老师的快速跑发展快速跑的能了这节视频课,我感觉受益非浅。杨老师的整节课从指导思想、内容的主题与分析、课的学习目标设置到课的教与学的过程都很值得学习,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与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认为本课的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手段都样。

2、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小黑板教学,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课堂教学。

3、本节课以绳子教学,进行了以一绳多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课将传统的教法,与新课程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效果。

5、整节课师生双边活动较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优点很多很多。

但是,就本节课提几点建议:

1、导入部分,应放开,让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练习,而后教师引导。

2、整节课中,分组的变化,队形的改变,练习地点的变换,应较少点,这样有利提高练习密度。

3、游戏四方对抗中,既然是比赛,分配势力应相当,有利创造更好的氛围。

4、最后一个环节,恢复身心过度不够衔接,大强度的对抗练习,学生不能马上静止下来,这样不利学生的身心发展。

5、教师应多讲,学生应多练,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我观看杨老师视频课的心得体会,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7

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每一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的依赖于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自我的身份认同,我的自我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

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帕尔默在这本书里已经告诉可我们,首先,从心灵导师身上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可以把心灵导师理解为引领我们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它可以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真实的教师,也可以是感动我们的事件,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和抱负,这些可以汇聚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们优秀教学的源泉。其次,我们要明白为什么选择某个具体学科作为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这部分的知识可以激发我们的自我意识,在这之前,自我意识是处于潜伏状态。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去控制学生,与学生造成分离;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法方,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源自教师的心灵。

也许很多教师会说,是外部体制带给我们种种的分离,造成了我们的教学丧失了心灵。帕尔默告诉我们,外部教育体制是根植于最压迫我们内心世界的特征之一——恐惧。我们恐惧失去形象,失去地位;我们害怕与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学科造成冲突进而造成失去原有的自我认同。正是这种不健康的恐惧造成了我们的分离。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静等外部体制的变化,我们要依靠自己,要承认一个事实,多元性会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创造性的冲突,为赢而輸会给我们更多的希望,也是我们不断扩展自己能量的源泉。因此我们不要害怕,不要恐惧,去寻找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让自己的教学建立在自己的心灵之上,去创造真正优秀的教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在用心读过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明白我们应该从学科,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知识三个层面来看待教学,优秀教学是源自于自己的心灵,优秀教师是不把自己的教学简单的降低在技术层面,而是在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教学源自自己的心灵。因此,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开放我们的心灵。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8

给你一篇洋思教学心得体会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在校领导的安排和组织下,我有幸得到赴洋思中学为学习的机会。通过考察学习,让我亲身接触了“洋思”,感慨颇多。学习“洋思”经验,应先学习洋思人的精神,洋思人有着他们的办学思想和成功的教育理念,有着完整而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严格的管理方法、严肃的敬业态度、严明的教学纪律、严谨的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洋思的经验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现对班级管理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全面、全员和全程管理

洋思中学始终不愉的抓住全面、全员和全程管理这个纲,把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也应该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融入洋思这种“全面、全员和全程管理”的模式,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面向每一个学生,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这个集体中获得锻炼和能力的提升;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到班级的管理中,树立“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

有了这种理念来管理班级,相信我们的集体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向上的集体。

二、关注弱势,共同进步

洋思中学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上,主要突出的是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和对后进生、差生的转化。

在洋思中学的教室内,室室都粘贴着《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内的建设有:光荣榜(记录着每个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量化管理栏(记录学生一周的迟到、早退、旷课和打闹情况),名人标语,学生自创的名句,还有黑板报(抄写了学生自出的各科习题和疑难问题)。每一间教室的课桌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学生的课本、试卷都集中摆放在一起,课桌的下方还有挂塑料袋,用于存放不用的垃圾。就是这个细节让我记忆深刻。教育学生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事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让学生获得教育。

到洋思中学的学生,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所谓“教不好的学生”。而洋思中学却对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他们是如何转变这些差生的呢?在汇报会上,蔡校长告诉我们:抓好起始年级尤其重要。原因在于:

(1)学校的生源差

(2)只有从头抓起,才能为该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后进生的转变上,我大略谈谈几例,如:

1、差生到了一个班上,他的座位是不定的,是流动的,每个星期和不同的学生同桌,让每一位学生在此期间对他进行各方面的帮助和促进。在我的班级中,采取的是每周座位轮换制。即每周所有的学生自动按顺时针串一次座位,但与洋思中学的差生流动座位的方法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管理中,我将继续摸索,找到一种更适合我们班级的方法。让那些弱势学生在我们的班级中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

2、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问差生最多,上台板演最多的也是这些学生。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改变了过去备受冷落和歧视的情况,使学生有了自尊、自信。

洋思中学在班级管理上的种种措施和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以“爱心”感化学生,以“磨”的精神对待每一位后进生。

我认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既要使用洋思的这种“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以“爱心”感化学生的方法;又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不是有“是非不分、坏的也是好的”的错误思想。也就是说,该批评的一定要指出,决不包庇;该奖励的一定要奖励,决不夸大。

此次洋思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头脑得到了洗礼,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可谓是“不虚此行”!我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与大家共享,使我们的世纪阳光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又一所洋思!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9

参加这次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我的感触很深。首先,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我们直接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懂得尊重和激励学生。尊重和激励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培训,我体会到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正如我们的讲师陆丽萍老师所展示的那样,老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鱼骨图”、“意见桌”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使学生主动学习。

这次培训中专家指出了如何提升阅读力的教与学,使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只有教师的阅读水平上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培训时的专家提出,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1、关注阅读速度;

2、选择阅读文本;

3、教给阅读策略。

其中“关注阅读速度”恰恰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略的,学生的阅读不能漫无目的、没有时间限制,只有教师把阅读时间合理控制好,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通过此次教学观摩会,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从今以后,我会牢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圣神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本书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是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的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教与学的热爱者。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普遍的,但又是个别的,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都有所涉猎。这些问题是再迫切不过的了:我们怎样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作为教师,作为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怎样满足对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渴望,我们怎样发展能够支持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

《教学勇气》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这些问题。全书的思想轨迹以教育观为指导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这是本书令人满意的地方。

有没有这种感觉?与刚刚走上讲台时的我们相比,现在我们的心慢慢地变得硬起来了?那时候,在办公室看到有些老师很严厉地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心里总是替学生委屈,觉得老师太过分了。什么时候,我们也加入了对学生厉声呵斥的行列?想象一下,再过几年,十几年,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觉得可怕。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快乐的老师,教师这个职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压力,是痛苦,是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著书只为稻粱谋”,又谈何快乐。他们把这种不快乐写在脸上,传给学生,传给同事。

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模仿。看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就不顾我们自身的特点,也想照样子去做。这也许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问题了。我们要学会寻找,寻找那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段路肯定很漫长,要走很多弯路。但我们必须去寻找。怎么寻找?重要的是去认识自己。我想起现在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看重的教育叙事,想起刘良华、刘铁芳教授们写自己的教育自传,从中去探求“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从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灵。斯科特-马克斯韦尔说:“你仅仅需要申明你生活中的事件造就了属于你的你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先认识自己,再谈教学。听从自己的的心灵呼唤是那么不易。也许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在。还记得《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那只“蟋蟀”吗?只为选择自己完整的独特的生命,而拒绝按世俗的成功标准歌唱与生活。作为老师,你是否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你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不要吝啬“赠予”,在“赠予”的同时,你已悄悄收获。在没有体验之前,你也许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这是一种道德说教。只有自己充分体验之后,在真正获得自身认同后,你才知道此言不虚。有些老师,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医生。”我们假定学生的大脑是死的,这种假定导致了一种使他们的大脑麻木的教学。我们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教室里可能会死气沉沉,因为我们用一种不当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来教他们。

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才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那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我们很少这样去观察发现学生,很少这样去设身处地地设想学生,在一些老师的眼中,学生不是具体的“人”,而只是抽象的物体。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去倾听他们,去了解他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

教书的工作会让我们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那些对学生如此恐惧的教师选择了停滞状态。他们把自己关在他们的资格、他们的讲台、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研究之内,不许别人接近。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会像学生害怕我们一样害怕他们,我们会更有可能走过灾祸到达幸福——然后就会为了服务于年轻人的创造力而学会解读他们的恐惧,学会解读我们自己的恐惧。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学生。从“恐惧”的这一角度来谈对老师自身的认识,来谈对学生的认识,应是首创吧。

第五章前面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

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

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

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

和大多数新老师一样,我一直被教导去占领空间而不是去开放它:毕竟,我们是知者,因此,我们有义务把所知的一切告诉别人!内心一个很大的声音坚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填满所有的空间,我就是在混饭吃。……事实上,许多的老师都被这样一个神话扭曲了:我们以自己努力学来的权威知识占据全部空间,就是在对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开放学习空间比填满它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权威……

当我们学会问好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具备另一种能力:把一个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的公共对话。当我把学生的眼睛从只看着我转向彼此互相注释时,学生会学到更多。

在创造力的混乱过程之中,老师一定要知道何时和如何在我们的意见之间拉一条直线,显示出验证我们已知的事情和把我们引向新天地的探究轨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一定要注意听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将其刚发表的意见跟20分钟前发表的意见联系起来。……一旦我聆听了并顺势前进,我就准备好再建构,把我们所学的与我们的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开放课堂,是一种冒险。我们要有愿意冒险的精神。然后我们要磨炼开放课堂的技巧。

对我来说,读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当初刚刚走上讲台,面对让我棘手的课堂,我总喜欢这样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几年书,多一些经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如今,已上了快半个学期的课程,每每走进课堂时,却并不如我当初所想的那样游刃有余。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依然是每节课后,我都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问题,以致于我有时都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一名教师。我常常为教学而痛苦,为教学设计时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为课堂上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时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导,为苦心孤诣的教育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师都有,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我们自我反思着。反思中,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优秀教学需要教师的内心世界资源,因此,我们要去探索教师的心灵世界。这是帕尔默独特的眼光,崭新的视角。

读书也如作者谈的教书一样,是需要“自身认同”的,只有我们内心认同了的书,才能对我们发挥作用。“一切阅读都是以自身底色作基础。”能够进入心灵的阅读才是愉快的有效的阅读。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最令我愉快的是,时时都有美丽的风景。如作者关于“恐惧”文化的论述,对教学实践中六大悖论的诠释,对教育改革计划的论证等。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一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惊奇于这本书丰富的资源。我会继续阅读,继续发现,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宝藏,共享这美妙的教育经典。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识字写字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养成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经常给家长发校讯通,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我在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中都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正、规范的汉字。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从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总是先教学生执笔方法,并将书写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并示范,让学生记住并一个个指导、指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如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不一会儿就发生执笔错误等,但我们可以用上我们的耐心为其指正,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给其鼓励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写字越来越感兴趣,这样写字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二、重视基本笔画练习。

汉字是由最基本的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笔划组成的。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划。而每一个笔划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我从开课的第一天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划指导,教他们如何起笔、行笔、收笔。虽然他们有时不能理解,但对以后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学“竖”画时,我给学生编了形象的顺口溜:写竖画,仔细分,有垂露,有悬针,用力垂直向下伸。垂露圆,悬针尖,竖画都是走直线。再如教“撇”画时教材上只讲了撇画的几种形式,至于怎样才能写好,学生还是弄不清楚,我就又总结了写撇画的口诀:写撇画都一样,长短弯斜要适当,起笔重,收笔轻,收笔都要撇出尖,仔细观察才漂亮。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劳逸结合,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学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关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在教学中努力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变化,从而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当然也应注意课间的休息。在教学中我也不断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们的兴趣,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们寓教于乐,从玩中学会写字。如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字热情。我还经常在班里开展写字评比活动,让学生多多参与,并将好的作品展示在班里作为宣传,树立他们写好字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字欲望。

总之,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更是一门新的教学艺术,只有遵循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写字教学目标。几年的写字教学,让我与学生共同成长了,我一定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进步。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新课程一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而且又实行“识写分离”,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字的“回生”率。为提高识字效率,为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具体形象化,赋予汉字以全新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一个汉字,一幅图画

汉字起源于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结绳记事的劳动实践中发明了用图画记录事物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后经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文字。只因刀刻的需要,笔画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现在使用的独体字多数是这一类。如山、石、贝、鱼等。这些字的笔画,有的现在仍然保留着图画的痕迹。选入低段教材中较为典型的字有:日、月、山、水、田、人、鸟、木等等。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识字的难点不是字音和字义,而是字形结构。为了突破难点,我根据汉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加强直观教学。具体做法是事先画出色彩鲜明的事物图象,再画出象形字的图形,然后简单画出它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象形文字字形演变的大致过程,体验象形文字的构字规律。学生因新奇而感到特别兴奋,并在形象的图形和抽象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这样既能快速地记住要认识的汉字,又能激发识字兴趣,主动探究象形文字的演化过程,激活联想记忆,领会图画痕迹,培养识字能力。

二、一个汉字,一段生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学生想象的翅膀一旦打开,那一个个本无生命的抽象文字符号就都有了灵性,有了生命的色彩。比如对“八”字的教学,把这简单的一撇和一捺和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玩过的滑滑梯联系起来。学生一边表达一边动作演示。“八”字的一撇和一捺一下字充满了动感。抽象的线条仿佛就是学生爱不释手的玩具。一个小女孩说,那“八”字还象她爸爸的两撇胡须,爸爸每次亲我的时候,虽然有些扎人,但我感到非常幸福。同学们除了说“真的好象”,还连声说“爸爸真好!”那段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觉得那个“八”字格外亲切。又如“头”字。竟然会有小朋友把同学的发型联系起来。他们说,那一横就是我们宽宽的额头,而一撇和长点就是额前的刘海。杨慊欣喜地发现,那一撇和长点与郑金辉那特别的发型象极了。于是,郑金辉就当了一回模特。在一片喝彩声中,那个“头”字就与小辉的可爱的头发连在了一起。就这样,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动起来,字形也变得清晰明了,学生们在快快乐乐地联想中学习并记住了生字。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形象思维,让学生在识字中享受快乐。

三、一个汉字,一则故事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字形想象编故事,在联想中创新,让学生在识字中体验成功。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经过学生的奇思妙想赋予抽象的汉字以思想、生命,使这一个汉字具体可感。有时,那个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于是把识字融入笑声中。有时,那个故事极富感染力,于是在“震撼”中识字。例如“四”的故事:有个淘气的儿子,整天喜欢爬高又爬低。有一天他的右脚受伤了。爸爸把他带到医院,医生把他的右脚用厚厚地纱布包扎起来,并要他好好休息,不准再到外面去玩。所以,“四”里面的“儿”字的竖弯钩就变成了“竖弯”。于是,他爸爸就把他关在了屋子里。外面的大口框就是大大的屋子。又如“拔”字,学生结合歌曲《拔萝卜》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奶奶在拔一个大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于是小花狗来帮忙,还是拔不动。小花狗就请来了好朋友小白兔,小白兔请来了好朋友小花猫……一群好朋友(右边的“友”字)都伸出双手(提手旁)用力拔萝卜。拔呀拔呀,拔得汗(把“友”字上面的一“点”想象成汗珠)都出来了。终于拔起了这个大萝卜。这样富有童趣的故事赋予了生字的各个部件以全新的意义。学生会“盘活库存”,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这样,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动脑,不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动参与、体验识字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奇思妙想促识字”妙在:一不框死学生的思维,不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发现识字;二是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予以肯定,使之成为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总之,在孩子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于是,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享受识字的快乐,在奇思妙想中体验和创造着成功,在奇思妙想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奇思妙想”这一招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之后学生就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生字,不仅提高了识记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想象和创造,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其间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品尝到了创造者的快乐,成功者的喜悦,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3

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非常丰富,各领域的知识有可能比老师懂的多。要将新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方式。一定不要再一成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学生厌学,使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在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拿一些脸谱和服饰,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每组选一个人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教师:“现在问题开始,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脸谱哪个是生、旦、净、丑?”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问答形式很平常,但若教师变换形式来进行,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没被选中的其他学生兴趣也都很浓厚,甚至都站起来举手,大家在一片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回答完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学到课外知识,而且对音乐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老师采用一些接近生活、接近社会的形式以及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并且对音乐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产生了,而学生的情感也是发自内心的。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也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将学生的内心情感转换到外在情感,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情感进一步陶冶与升华。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方面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和魔术般的卡片认读,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认不写的字回生的现象很严重。那么,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达到识字的目的?经过一学期的识字教学的摸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看似枯燥的方块汉字产生兴趣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让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都充满童趣。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找朋友”,“玩玩字卡”,“眼明手快”,“摘果子游戏”。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及汉字。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 “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

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贵”,我编了这样的故事。“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又如“底”字, “有个小不点来到广场下买了一瓶乐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点代表小不点,不能漏掉。”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根” , “一排小朋友,个个手背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非” ,“1+1不等于2——王” ,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找规律识字。汉字中有许多规律可寻。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形声字的规律、象形字的规律、会意字的规律)。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我用实物毛笔向学生展示,并问:你们是怎样记“笔”的?引导学生说出“笔”上边是竹子做的笔杆,下边是毛做成的。并让学生说说还认识的会意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这样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字的结构特点,又提高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也会学了。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一节课学习的生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往往是上节课学习的生字,下节课就忘记了,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在学习生字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多项活动,让学生再次认字。

在学生基本上认识了所学的生字时,我随意打乱顺序,指读生字,开火车读,看哪组火车读得快,读得准确,开得又快又稳。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我设计了“摘苹果,找朋友”的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半个,打乱贴在黑板上,要求上台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我就把“苹果”送给他。这种游戏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全体,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游戏活动中复习巩固了生字。

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等地方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书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热情。

开展“我会读”的活动。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因此,我利用学过的生字编写成一个个小短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记忆。另外,利用课外读物来巩固。班内设图书角,学生书包里至少要求带一本课外读物,课下随时阅读,不仅巩固了识字,还培养了读书习惯。

“多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上不封顶下保底”。“下保底”是指书上要认识的字一定要全部认识,这是底限。这是被每个老师所关注的,而且也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的。而“上不封顶”则是指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尽可能地多识字。这里因为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很多教师没有去切实地执行。而这恰恰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多识”认真落实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去。

如在班里开展评选“识字大王”“识字小标兵”“我真行”“识字小老师”等活动。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就一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后识字的兴趣。

一年级新生在拼音学习完成后,便可熟练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这时,教师应该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阅读时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引导孩子阅读背诵短小的儿歌、儿童诗、古诗等,然后再引导孩子阅读短小的故事,最后阅读教师推荐的童话故事。我在班里的黑板上开辟了一小块园地,名字叫“我来教你识字”。这块园地供孩子们把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的汉字朋友介绍给其他同学。操作方法是课间自己把新字工整地写在园地里,等到上语文课时,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请小老师教读、讲述识记方法、介绍是在哪个句子中认识的。这样,课堂上学到的识字方法开始自主运用了。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家庭生活是生活识字的广阔天地。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校园宣传标语、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周末,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每个单元,我利用积累与运用中的自主识字这一内容,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认识汉字朋友最多的孩子评为“识字大王”。评出的“识字大王”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时一些识字少的孩子。大家互相介绍,真是“乐在其中” !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将自己新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装在“识字袋”里,并定期互相交流、检查。

总之,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一定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只有认认真真地过了识字这一关,学生今后的阅读才不会有障碍。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认真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有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有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识字教学将一定会取得成功!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5

一、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话一出,学生的小手都举起来了。他们有的说,“i”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y”像妈妈晾衣的撑杆;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还有的说,“k”和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一样……当单个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地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2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一下子组出了:āyí、èyú、yǔyī、yìyì、wǔyī、yǔwù、èyì等7个词,试想,孩子们在学习拼音第2课时,一下子会了7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强烈,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二、充分利用拼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内心感受

生:(把“我”“jiào”和“qìqiú”连在一起)我想叫妈妈给我买一个大气球。

生:(把“xiǎo kēdǒu”和“yóu”连在一起)小蝌蚪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把“我”和“yóu”连在一起)我和舅舅一起去游泳,好开心。

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刺激很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三、扩展拼音教学的外延和内涵

1.充分利用音节和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

如在拼读“rìchū”这个音节时,教材中配有插图,图上画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于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断断续续描述出这幅图以后,我指着图说出了两个句子:“一轮红日慢慢地爬上了东边的山头”,“红红的太阳悄悄地探出头来”。这两个句子看似难,但配上图和教师的表情,它便变得可爱生动,容易掌握了。再如读“rèchá”这个音节时,我问:“小朋友,你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接着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并对他想送的人说一句话:“__,请喝一杯热茶。”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chá”这个读音,并学会了一句。,可让学生说:我是

2.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有机渗透相关知识。

如教“zhīzhū”这个音节时,我让学生讲讲有关蜘蛛的小知识。有学生说:“我知道有一种红蜘蛛。”有学生说:“蜘蛛爱吃小虫子。”有学生说:“蛛网是很黏的。”有学生说:“蜘蛛是从屁股后面抽丝的。”……最后一个学生说:“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一种叫做‘黑寡妇’的蜘蛛,它常常咬死自己的配偶,被它咬过的人会立刻死亡。”当他讲完这个小知识时,全班的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投以羡慕的眼光。我赶紧趁热打铁追问:“你是怎么懂得这些知识的呀?”他说:“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于是从那天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外阅读都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热情高涨。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母语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可是单纯的拼音教学是枯燥的。学生学起来简单乏味,但教师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和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得到的已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拼音学习本身。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耐力跑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体质与身体各项机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耐力跑既累又枯燥,是他们最不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角度,谈谈怎样进行耐力跑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神奇的世界诱惑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电视、网络吸引着大部分的学生,他们“宅”在房中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聊天,导致身体素质大幅下降,各种身体、心理疾病骤然增加。

针对此种状况,国家制定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方式,实行科学的、有效的锻炼方法,力求学生体质有较大幅度增强。现在中考体育加试中增加800米长跑,正是此项举措的重要体现。

耐力跑一般不受场地、器材、性别和年龄限制,锻炼价值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对于如今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来说不愿受苦,所以抵触情绪较大。下面从我长期的教学经验出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通过学校文化长廊、体育墙报、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学习耐力跑的意义,阐明耐力跑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对心肺功能的作用。同时,耐力跑在发展个人耐力,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等方面更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力跑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进行耐力跑锻炼对身体和精神所产生的良好影响,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二、讲清要领,带头示范技术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清技术要领,更要注意身体力行。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带头做到。在耐力跑教学中,感情交流的核心是一个“爱”字,在爱中体现严,在严中体现爱。刚开始跑,教师要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和学生一起进行锻炼,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同时,在练习中,教师能及时发现纠正同学的技术错误,学生也能随时观察教师的动作姿势等。“极点”的出现或个别同学出现运动损伤,都可能使学生产生不愿跑的念头。这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克服和预防的方法,鼓励学生迎着困难上。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增强,而且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水平分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首先通过测试按成绩划分出“良好”、“一般”、和“较差”学习级别,教师对各小组分别提出要求和练习指标;其次,采用足球竞赛的升降级制度,使各小组练习带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联系中有紧迫感,有压力有动力。凡达不到规定练习指标,就要从“良好”组下降到“一般”组。反之,如果认真积极地完成练习内容,达到“良好”组的练习指标,就可以从“一般”组升到“良好”组。这种按水平分组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科学训练,提高耐力训练效果

在训练中要注意贯彻长期性、系统性原则。根据中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耐力跑进度分散安排。集中教学时要主要讲授耐力跑的重要性、基本技术要领、练习方法、注意事项,并做示范及错误动作纠正等;而各种专项练习如耐力练习、速度练习等,则分散安排到每节课中去;个人的练习,要求在课余时间里(如晨练或课外活动)进行。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练习的技巧,学会一些跑前准备和跑后放松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高训练的效果。

五、以赛促训,寓练习于游戏和竞赛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美式橄榄球比赛的方法,将其改编成速度耐力游戏,在足球场上进行。这种带有强对抗性的速度耐力游戏,颇受学生的喜爱,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又使学生从游戏中强化所学的动作。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耐力跑活动,我们还经常组织比赛活动,如每年冬季举行的“迎春越野赛跑”、早锻炼活动中的耐力跑素质测验赛以及每年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比赛等。同时我校结合体育考核制度,把男子一千米、女子八百米耐力跑项目作为每学期的必测项目,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六、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均速跑:这是用均匀速度跑进的一种方法,主要培养速度感觉和进行一般耐力练习,也可以用来改进和掌握途中跑技术。

2、重复跑:根据耐力跑各个项目的要求,重复跑的距离和速度有所不同,一般是重复跑的距离比专项距离要短,如八百米、一千五百米专项,可进行二百米至四百米的重复跑。

3、走跑交替:这是发展一般耐力和掌握跑的技术的一种练习方法。练习中跑一段距离,走一段距离,反复交替进行,随着训练的提高可逐渐缩短走的距离,加长跑的距离,提高跑的速度。

4、变速跑:变速的距离长短可灵活掌握,如二百米快、二百米慢,直道快弯道慢等形式。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距离相等或不等的变速跑。

5、间歇跑:这是一种发展速度耐力的练习方法,一般用于较大强度的训练。用较大强度跑若干距离后,按计划间歇若干时间后再跑。跑的距离和间歇时间长短,须根据训练水平及练习目的要求来决定。

6、定时跑:这是培养耐力和时间感觉、速度感觉及合理分配体力的练习方法。如规定跑的时间,而对跑的速度不作要求,可用于发展一般耐力和改进跑的技术;也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跑完一定距离,培养专项耐力和速度感觉。

7、越野跑:它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跑的距离、时间可长可短,速度可快可慢,路线的选择,可围绕森林跑,跑越上坡、下坡、台阶、障碍等,借此发展各种跑跳能力,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

近年来,我们在耐力跑教学中采用了以上方法和手段,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很多耐力跑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养成了坚持耐力跑锻炼的好习惯,而且运动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7

《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j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他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领导、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资深会员,也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师养成计划的创立者等等诸多称号。被誉为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启发。

利用寒假简单先看了一遍,有些理论和文字还没有读懂,没有理解,还需慢慢去品读。下面摘抄了一段:

“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以主体为中心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主体中心说”呢?

这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和作者某些观点相符,会引起我的共鸣,他呈现了一个奇妙的心灵世界!还需反复去读,反复去琢磨。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8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我们私下常议论,学生写出的字往往都和教师的字非常相像。

所以做教师的一定要以身作则,无论是板书,还是批改作业、写评语,或是批日期,都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我们课堂板书时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养成写字就工工整整地写的习惯。字写得工整了,他们就会感受到汉字的美丽,从而激发了写字的兴趣。平时在课堂上只要板书,我就规范工整地写,写得歪了,擦了重写。让学生受到认真写字的感染,激发了他们想要写好字的欲望。在个别辅导时,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多讲一些古今书法家勤奋练字的故事,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了十八缸水,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岳飞用沙土练字,也写了一手好字……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到,要想把字写好,得勤学苦练。利用多媒体播放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在表扬中找到信心。班上有一名男生,我刚接触他时,发现他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字写得也非常差。于是在写字教学时,我特别留意他,在写法上重点指导,注意他的变化,只要他写的字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时间久了,这名男生在表扬声中找到了自信,写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腾出了一块地方叫“展示台”,专门用来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照着样子练习。平时多开展各种写字竞赛,每周举行一次小组写字比赛,每月举行一次班级比赛,把字写得好的作品让学生传阅或者张贴在墙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了写字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写字效果才能明显提升。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写。

1、笔画的书写指导。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他们开始是写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多带弧形,由此从拼音字母书写过渡到汉字的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的书写指导。如:“子”字第一笔是“横钩”而学生写成“横折弯钩”,“山”字第二笔是“竖折”,而学生写成“竖弯”,“口字”由“竖、横折、横”组成,学生写成“竖折、横折”组成,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2、偏旁部首的书写。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它越来越不可替代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植根于写字基础上的书法有着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态势和精神。富于变化的汉字多由不同的偏旁部首进行空间组合的,这些偏旁部首大多由独体字演变来,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地”字偏旁是“提土”旁,书写时应将“横”变为“提”,学生则易写成“土也”。

3、写好字,笔顺规则不可忽视。

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写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4、田字格的书写指导。

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指导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教给学生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写出满意、漂亮的汉字。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一定会回馈以一手漂亮的字。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9

班级建设是辅导员工作的第一要务,班级管理可以促进良好环境的营造,拥有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进步,一起成长。在营造课堂环境时,辅导员师应与学生密切合作,发挥教师的作用。

构建高效课堂,作为辅导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好课前15分钟,保证学生课前15分钟坐在教室,并且已经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课前15分钟演讲要求到位,手机上交完毕。第二,跟班委做好上课期间的纪律要求,配合任课老师管理好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辅导员应该与学校积极沟通,引入多样化的'管理实践,改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辅导员也应建立激励方式和奖惩措施,支持学生发展。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0

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探索教学的本质和最佳实践。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学的概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教学的本质。

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是教育的基础,老师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条理地传递给学生;而培养能力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老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段: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现代教学方法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尽管造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增加,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我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第四段: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估和反馈,是教学不断改进的关键环节。优秀的教学评价应该全面、多样化和个性化,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和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简单判定。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单次的结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尽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阅、小组讨论和项目展示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第五段: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是教育事业的命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我的教学中,我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结:

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工作,我们需要理解教学的本质和要义,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同时不断追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在实践中,我不断思考和尝试,逐渐体悟到教学的核心和重要性。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我们能够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1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了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教的三年级五班中,有一个好动的学生,她是一个女生,她长得瘦小,好动爱说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她不是逗逗同桌,就是自己在那里玩,有的时候一个笔头就能玩一节课。而且她周围的同学受她的影响,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通过和其他教师地交流,得知这名女同学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上也是如此,而且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积极性。虽然在批评她的时候,她总能说自己能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有一次下课我单独找她谈话,而她总是答应改,但事后还是管不住自己。所以我思考了一下该如何让她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偶然的一次晚自习,我发现她自己在那里画画,我当时没有制止她,到最后看她画好了一个白雪公主,可以说画的很不错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我就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画的这幅画,同学们也都认为她画的不错。接着,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和她说如果你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出色那就更好了。从那天起,我时刻关注她,慢慢地她能独立完成作业,我也及时表扬她。还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我发现了她主动地将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并且将周围的地拖干净了,然后在班级里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夸她爱劳动,是一个勤劳的学生,其他同学要向她学习,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她也冲我笑了笑。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我观察到她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并且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相信如果她坚持下去,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这些学生感到一种幸福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上进心,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爱心与赏识可能会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改变了以后,作为一名教师也会感觉到欣慰与快乐。

让教育充满爱,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己,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进步与提升。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2

我曾经问学生们:你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你希望体育课怎样上呢?80%以上的学生说:体育课就是打球、跑步等。但他们更多的希望是上体育课时玩游戏、打篮球和跑步,我想,现在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的,我应该引导他们,通过发挥他们每个人自己的优势、长处来更好的上完一堂体育课。

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以往本人一贯的教法是,规定学生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4—5圈,作为一种练习手段,教师则不时用哨声或大声吼叫等练习手段提醒和督促学生跑起来,结果教师在精神上很累,学生跑得又累又费劲,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后来,本人尝试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择练习手段。有些学生选择连续三分钟运球上篮,有的选择连续跳绳三分钟,有的选择五分钟追逐跑,有的选择五分钟带球突破射门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来体验耐力练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练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大多数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较快。教师也教得轻松,教得愉快的感觉。这种改变传统学习的耐久跑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的情景下,激发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跑只是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心肺耐力的一切有效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试验。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3

经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

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第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

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4

本人自20xx年步入职教已近八个春秋,这是第一次参加由中国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高规格培训机会很高兴。在八年的职业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之中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努力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向一名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将近一个月的网络学习,可以说使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同时在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

一、 领略职教专家、名师风采,增长见识

通过认真仔细观看各位专家、名师的网络视频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信心。专家和名师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浅出给予我们指点迷津,使我观看各位专家、名师讲座以后茅塞顿开。

二、 聆听精彩讲座

全国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名师们给我们学员上课,观看讲座视频。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

首先,使我们从思想上对当前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职教发展的现状和逼迫性,及对职教发展前景的展望,让我们从思想上彻底得到解放,从根源认识到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明智之举。同时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

其次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传授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置,目的明确级结合自身的经验交流如何开展好一个专业,和做好一个专业。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三、 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讲座,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所以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 拓宽学习视野

总而言之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对我本人来说也许不能做到立竿见影,但学习真的可以让我拓宽思路,让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对自己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自己今后的长足长进和改善指明了方向。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5

备教学评一体化单从字面上的解释就可以了解到,学习不再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是二者的统一与结合。备教学评一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是每个学生的课堂,大家都有展示的机会,并且只要展示,就能得到奖励。例书法课《山字旁》的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山字旁”和含有山字旁的字“岭”“峰”的书写要领,然后分析、交流、展示,课堂气氛活跃了,展示好的小组和成员都能得到一面红旗。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同时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周期长,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教学中,把原先教师教的部分内容转化成问题展示出来,结合课前的亮标,等于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并且知道怎样去到那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解决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同时,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讲的少了,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点拨能解决问题,“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能跳了半天空手而归。

备教学评一体化还在起步阶段,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去探索未来,受益终生!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6

一学期来,本人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高效课堂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提高,现就将一学期来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高效课堂,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通过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历史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改错,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学期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3、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7

20xx年12月17至18日结合旗教育局的培训安排我校彻力格尔校长亲自带队,银树业务副校长的组织下教导处和其他骨干教师共16名老师在音德尔第一中学教学楼一楼报告大厅一起听了现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为期俩天的“学本课堂”主题讲座。

龚院长的报告,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给老师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老师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教学教研大餐"。龚院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底蕴及精湛的理论阐述,即给老师们强烈的感染,又引起深深的思考。

在这俩天期间老师们勤勤恳恳、遵守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受益匪浅。龚院长的讲座启发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唤醒了教育的改革思想。我们回学校之后及时的传授了《学本课堂》的教学理念。相信在我们认真学习运用的前提下《学本课堂》助我们起飞。

20xx年9月8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文章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龚院长的讲座理念刚好符合教育政策掀起课堂改革,《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变革为《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课堂的背后正是世界教育理论的变化,即由过于强调基于信息的复制与加工的认知教学理论向基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融合与转变。我区课堂转型的方向,正是按照国际改革的.方向,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的变革,这也正是学本教学命名的由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

学本教学: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的变革,那么教学方法由讲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想想我们曾经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教为主,课堂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师在讲,学生在不耐烦的听。我们应该把时间腾出来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让他们锻炼。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龚院长也提到了改革中的难点,确实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也遇到同样的难题,但是听了讲座之后也得到了启发。对于展学的理解:展学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整体性。“展学”应尽可能“整体化”而非“碎片化”地呈现学习内容,这是“展学”与传统课堂“回答问题”的主要区别。“展学者”相当于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人,应该完整地表述一个话题,要逐步摆脱传统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的影子,增强“展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第二、过程性。“展学”要尽可能地充实,丰富,不仅要展示学习的结论,更应该展示探究的过程,可以借助板书、图示、数据、视频、实物、实验等工具,增强探究过程的直观性表述。教师不要急于下判断、当裁判,要从根本上保障学生从容展学、充分展学、深度展学,以保障展学过程的连贯性。

第三、自主性。展示者要主动、大胆地组织这个环节中全班同学的学习,要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要半侧身面向全班,像老师一样有板有眼地表述问题,关注全班同学的接受情况;要及时组织可能出现的争论,主动指定学生起来补充或者质疑,保证课堂交流的有序、有效。

第四、生成性。一次优质的课堂展学,就是一次热烈的课堂研讨。在课堂展学中引发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生成新的观点或者问题,甚至引出了更深更广的新话题,这是学本教学优化的重要表征。学本课堂,少了“讲坛”的职能,多了“论坛”的性质。

展学比展示多了一层含义,一直围绕《学本课堂》的思想理念。还是强调了学生的《学》字。同样也指出了展示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展示后教师重复讲解,课堂角色错位学生展示后教师指导欠缺,主导作用弱化学生展示后教师评价缺失,激励功能衰减。学生展示后教师归纳简单,提升效应难显。这些问题的的确确在我们展示学习过程中出现而且挺严重,那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怎样改进呢?值得反思,而且在实际教学去改进。当然这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说我们想提高教师基本功,着手提高各任课老师的基本素质,素养。强化他们的教学能力。比如书写、演讲、表演、讲课,甚至他们的思维模式,反应能力等等开展一些相关培训活动和比赛活动。

教和学关系的调整要求建立起“学为中心”的课堂。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书中就已经指出:“教学过程正逐步地被学习过程所取代,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上发生根本的变革。学本课堂改革定位于学生的“学”,我们的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学”冲破老师“教”的严酷统治,让思想冲破牢笼,实现学习者的真正“解放”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怎么样对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度》的把控非常重要。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求老师们多做一些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更深一步的探究,摸索。

合作学习的理解:

合作学习是一个很现代的课题,被誉为“西方教育近几十年来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个最古老的命题,《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

我们以往的合作学习就像个走形式,老师们六七个,七八个学生分成一组,组员也没有针对性的任务。达不到合作的效果。经龚院长的仔细分析才发现只有三四个人一组效果最佳,而且每个组员都要参与,都有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最终目的。我们常常重视了形式,忽略了效果。听了报告之后感悟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详细合理的安排没个步骤,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组长和组员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的层次,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考虑进行合作才有理想的效果。其实合作学习就是建立一个学习的合作团队。《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只有团队优秀才算优秀》。合作学习真能起到培养合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运用有高下之分,我们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的两种情况:一是把假合作改进为真合作,二是把浅合作改进为深合作。正如所说我们以往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假合作。没能真正体现合作的意义。这次培训学到了假合作和真合作的区别:假合作与真合作如何区分?

主要由合作的问题决定。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因此,问题的质量就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智能含量。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有几个特征:一是从学生视角判定——真问题。

个体解决问题的难度,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小组解决问题的难度。二是从教学视角判定——主问题。

有效互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促进性互动。真正的互动不应是“线性的和纯因果性的”,而应是“反思性、循环性和相互依赖的”。那么如何改进合作学习呢:一是设置明确的互学任务导向。二是发挥组长的互学组织职能。无论是自学,互学,展学,这些学习方式。还是学为中心、学为主线这些模式对我们来说都要进一步细化,认真深刻研究的对象。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是很重要。所以我们肯定接受先进优越的教学方法,带进我们的课堂。把我们的教学质量从最基础抓起带到一个很高的台阶。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巴达尔胡中心学校的所有老师坚定的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共同携手用自己的真情、真诚、真知唤醒那天真无邪的灵魂。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作为一名老师仅仅有工作的热情还是不够的,教育者应该有教育的真本领。工作中需要敏锐的悟性,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善方式方法,在稳重求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只有教师的整体基本素质达到一个高度才能完成有效的教育教学。从长计议,我们要设定长远的教学计划和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我们长远的目标坚定的奋斗。为巴达尔胡教育事业绿树常青,代代传承!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8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明显已经不再适用,教师需要在教学新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创新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小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元素融入其中,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得到更好的锻炼。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将“玩”的元素合理引入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大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但是在新课改的体育教学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在传授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切体验中感受运动的乐趣。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玩”的元素,则刚好与这一教学观点相契合,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则是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在保证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开展,学生才能够在玩乐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真正乐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严格的安全标尺下,对教学的内容、场地、器材、实施方案等进行设计,并制定好紧急预案,确保在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游戏化教学开始之前,先为学生讲解清楚游戏的规则,对不同身体状态和素质的学生进行合理安排。

(二)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好奇心重、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的小学生来说,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研究“玩”的艺术时,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以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能够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竞争性原则

体育魅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体力和智力上的角逐,但是游戏的多样性也让活动结果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的好胜心普遍较强,简单的胜负欲就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游戏教学中。

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遵循竞争性原则,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加强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以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大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足够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主动参与其中。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等,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二)以竞争性游戏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

体育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竞技性,这也是体育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胜负欲、好胜心都很强,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引入竞争性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竞技体育游戏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还是以跑步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会一味要求学生机械性地围着操场跑步,这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疲劳感和厌烦情绪,而竞争性体育游戏的开展,则能够有效打破这一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学生的锻炼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送外卖竞赛”,让学生扮演体育游戏中的“外卖小哥”,每一位“外卖小哥”都需要在教师指定的距离打一个来回,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外卖配送”,最后看哪组用时最少,为其颁发“最佳外卖公司”的奖牌。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可以更好地锻炼身心素质,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全面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以体验性游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小学生阶段正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速度很快,但是又因为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阅历,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淡化甚至遗忘,只有不断地进行回忆和巩固才能真正有所提升。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入体验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加速跑”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速度的变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奔跑的火车”的游戏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站成一排组成一列“火车”,由教师来当“调度员”,游戏开始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调度员”发出的“加速、再加速、减速、掉头、头变尾、尾变头”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加速跑的乐趣,如此还能加深学生对加速跑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玩”的艺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竞争性、体验性、益智性、集体性的体育游戏,让小学生能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9

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作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学整合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义深远。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要在借鉴外来精华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的整合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但在实施过程中,必将带来课程内容、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我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优秀园丁的实践探索、不懈努力,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0

20xx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图形与几何”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呢?以20__版《新课标》为标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所以要使小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就要设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而情境的创设,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的知识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大脑思考,引发问题。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导入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运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火箭成功发射的录像,然后教师提问: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时刻,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们在数学活动上利用一些图形拼出了运载“嫦娥一号”的火箭模型呢?再利用课件出示拼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火箭模型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最后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要知道它们的什么?哪些图形的面积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怎样求?比较其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可以用什么方法?这样的一个情境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感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自然就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实践活动之中。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例如辨认图形的观察,对演示实验或操作的观察,这样有关物体的空间观念就容易得出。

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观察其实还是不够的,老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相互比较。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动脑思维,掌握了图形的特征。如:在认识物体时,摸一摸物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折一折,看一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是什么样的。量一量每条边有多长。在实物中摸到了,认识了,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感知,形成了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还有赖于适时地比较和分类的数学方法和策略。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更加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特征。如:在教学“四边形”时,对四边形进行分类的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依据四边形的特点进行分类。之后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学生对不同四边形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清楚四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用集合图进行有效的整理。在头脑中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在比较中有助于发现各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中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智慧和个性的发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意识,又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例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可以从生活中拿出三个圆形物体,通过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设法通过一根绳子绕圆形物体一周,量出其周长,然后再量出它的直径,教师引导同学们用它们的周长除以它们的直径,通过三个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来比较,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比值都是比3多一点。最后教师引出圆周率的概念,任何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固定的数,就是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3.。

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基础知识的灵魂,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空间与图形领域,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深入挖掘蕴涵在数学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操作、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探索出长方形的长是圆长πr,宽就是圆的半径。通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πr,这就是转化思想。

圆是第一、二阶段学习的平面图形中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是学生第一次了解π这个无理数,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并运用极限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曲线的长度和圆形的面积等问题,因此对圆的周长以及面积的探索体会数学思想。具体说来,在测量圆周长是,化曲为直,这是转化思想;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是函数思想;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以为学生学途而废了。这种把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以至于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处理为计算问题,是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学策略也灵活多变。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也将日臻完善。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1

附件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基本内容和指导原则

四环节循环教学是指课堂上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四个重要环节,即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巩固深化。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预习。(5——8分钟)。

自学质疑环节要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独立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学质疑环节的基本内容:1、学科特点,激发求职欲望,新城问题氛围。2、自学目标。由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提出。目的旨在要让学生做到三个明确:一要明确本次自学内容和范围;二是要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三要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3、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突破本课重难点的过程。(15——20分钟)

合作释疑环节要点: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精神和质疑问题的态度。合作释疑的基本内容:1、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通过合作对文本在咀嚼。小组长要发挥主导作用。2、自主探究。做检测题,发现问题后,小组内要互帮互助,有检查,有反馈。3、教师讲解:通过谈论探索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才讲。学

困生已会的,在学生没做之前或小组没有合作的,教师一般不讲。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是指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书写、口头表达的方式充分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展示评价环节的基本内容:1学习成果、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交流、生成问题探讨。2展示时要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鼓起勇气、找到自信。3、展示时要关注合作小组学习的作用。4小组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评价。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是指对双基只是的巩固和对新知识的拓展延伸。(8——10分钟)

巩固深化环节的基本内容:1强化巩固训练: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拓展运用训练: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反馈矫正训练:正确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指导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2024年教学勇气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2

通过参加本次“蜂窝行动、人人通云”培训,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聆听了专家讲座,使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与应用———————受益匪浅。下面是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随着人人通的开通和近段时间的使用,我收获颇多。

使用人人通资源,方便了我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字体大,学生看得更清晰,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而我也利用人人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人人通的资源丰富,我任教的学科有体育,以往上课,都是老师干巴巴的说教,而今通过人人通也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多彩的世界,信息知识量进一步扩大,了解的内容也更丰富,即使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的或者学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但是,再好的资源如果准备的不充分或者没有及时备课的话,上课时会显得很被动,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张幻灯片的内容是什么。每位教师备课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是所有的人人通课件或者拓展都适合自己,要学会有选择的利用,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事先备课,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删除那些无用或多余的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人人通的功能。

学习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别从智慧教育的起源、开展、方法、评价等几个部分进行了介绍。通过主讲人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展开教学,并对智慧教育给出了初步的定义,还介绍了智慧教育的图式和智慧环境的三层架构,以及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同时,详细讲解了智慧实验室的案例,希望能将我们的个人学习从校校通、班班通走到人人通。

要做到人人通,个人学习空间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分别叙述了个人学习空间构成的五个部分:资源、工具、服务、关系、扩展,以及个人学习空间的建设框架。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智慧学习评价是我们检验智慧教育的标准,在课程中也进行了涉及。

最后,主讲人也对智慧教育的方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和倾听吧!

学习要求

1、了解什么是智慧教育。

2、根据课程和自己的理解给出您针对智慧教育的方略。学习建议

本课程设置了如下栏目,均列在窗口上侧的“课程学习导航”目录中,请按照顺序渐进学习:

课程学习指导

通过课程学习指导,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课程的概貌,对课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专题解析

专题解析针对本课程分别从智慧教育的起源、开展、方法、评价等几个部分进行了介绍。

通过这次教师网络人人通云教学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越是这样就越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