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5篇)

发布时间:

二、指导预习。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下面是整理的纪念刘和珍君(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念刘和珍君 篇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理解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2、揣摩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深沉、含蓄的语言风格。

3、阅读方法指导,写作技巧分析及借鉴,积累写作素材。

二、难点、重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这篇课文,由于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作家语言风格、关键文句的理解等原因。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三、生字、生词

噩耗 è   羽翼 yì   屠戮 lù   浸渍 zì   菲薄 fěi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用文章来代替哭泣。

深味:深深地体会。          微薄:依稀、淡薄。

广有羽翼:到处有帮凶。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四、整体感知,把握线索

1、给课文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1)写作缘起,纪念死者。(2)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刘和珍概况。(4)刘和珍遇害。(5)刘和珍遇害经过。(6)“三•一八惨案”教训。(7)惨案的意义。

2、合并归纳: 第一部分(1、2)表明写作目的

第二部分(3-5)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

第三部分(6、7)总结教训和意义

3、讲读第一部分

思考: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还有其他“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思考:1、2小结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思考:第2节写了什么?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1段共5个句子,第1句说明什么人是“真的猛士”。第2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3、4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第2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节思路流程应该定位为: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板书: 三类人   感情线索    思路

爱国青年     悲        写作缘起

反动势力                纪念主体

庸 人                 教训意义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明确:(l)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7)“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8)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3、反复写“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的作用?

明确:表达悲愤之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二、课堂讨论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作者运用哪些的手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l)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2)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4)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5)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2、以第二部分为例,说明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何综合运用?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3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4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5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三、写作素材积累

1、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创新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第6段,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2、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板书:

人 物  事 件      顺序    方法

(1)生活中     时    细节

刘和珍 (2)学潮中

(3)惨案中     间          肖像

追求进步、善良谦和、勇于反抗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讲读第7段,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

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一部分中“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相呼应。

二、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语言。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抒发作者悲愤情感和表达作者对死难意义理智思考的词语,在文中起着“点睛”的作用。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分析:抓关键词“尤”“出离”“浓黑的悲凉”“快意”“奉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动派,血债是一定要用血偿还的。

5、“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分析: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分析: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三、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四、讲解课后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 篇2

一、教材分析: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二、目标分析: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三、过程分析:(一)激趣导入: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个前仆后继的照片1、         首先请大家给这幅画定个标题目的:轻松入课。2、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幅画联想到的人和事目的:第一次试着让学生说出课文中的那个前仆后继的场面,并学会用“前仆后继”这个词语概括课文的经典场面。(二)整体感知:“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1、         齐读课文第五部分第二段目的:理解课文的核心材料。2、         再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段文字联想到的人和事(如刘兰芝等,还有许多勇敢地面对那些即将破产的企业的企业家们。)目的:学会联想3、老师的联想关于家庭: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唐山地震中的父子,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刘兰芝及《氓》的主人公,勇敢地选择离开。关于个人前途: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林冲,不用自己超人武艺逃避,忍差人折磨和草料场的风雪;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关于社会责任: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目的: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人生需要勇毅精神的意义。突出人文教育。4、简介时代背景/集会/游行/请愿/纪念/遗物,出示幻灯片。目的:更深地进入课文,理解课文。5、刘和珍小传(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北师大周报》)目的:训练学生学会借助课本资源学习。6、解释词语:勇毅。勇:有胆量,敢干,如勇敢、沉勇。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如刚毅、坚毅、毅然目的:提出刘和珍精神的本质,理解课文的组织材料实际就是以“勇毅”两个字为中心的。7、刘和珍生前的点点滴滴“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目的:理解课文的具体叙述,明确课文叙述与议论结合的具体做法,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三)拓展延伸:1、句子分析:“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答:事实、为、明证。目的:从人文教学开始进入深入细致的语言教学。2、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目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运用。酝酿感情,为深入学习课文语言作准备。3、出示幻灯片(纪念刘和珍的灵堂设计)目的:制造氛围,为悼词写作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作准备。4、请同学们自己评点课文,每人对刘和珍说一句话。目的:深入细致地学习课文的语言。5、评点课文的重要语句目的:贯彻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任务。(四)迁移应用:1、说话活动。目的:实现语言学习的能力过渡。2、老师出示悼词范例。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刘和珍,你虽死犹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虽然青山掩埋了你的忠骨,但你的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却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向未来!目的:吸出课文语文言的精髓。(五)小结作业:设计说明书:为刘和珍塑像。200字左右。目的:强化刘和珍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纪念刘和珍君 篇3

一、导入新课: (课后题解)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见课件)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板书:刘和珍)。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提示:作者不只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 ) 杀戮(lù)       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第三教时

一、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三、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 篇4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一、 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二、 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三、 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四、 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 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 篇5

【教学目的】

    思想教育: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

    理解: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鉴赏:课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讨论等。

【教学过程 】

一、简介背景、刘和珍,讲读第一、二部分。(一课时)

    1、阅读注释①,了解背景与刘和珍。

    2、阅读“提示”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②理清结构;(见板书)

      ③诵读课文。

  〖板书〗

                              ┏纪念烈士

      ┏一、写作缘由:悲哀愤怒┃

纪念的┃                      ┗揭露敌人

  目的┃            ┏要象猛士──直面人生

      ┗二、写的必要┃                      (唤起民众)

                    ┗不做庸人──暂时偷生

二、讲读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一课时)

      ①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②理清结构;(见板书)

      ③诵读课文。

  〖板书〗

      ┏三、交往始末:暗自诧异──微笑、温和(不为势利所屈)

      ┃                            ┏府门前喋血┓

      ┃            ┏刘:微笑、和蔼┃          ┃

纪念的┃四、遇害事实┃              ┗棍棒的伤痕┃(不爆发

  内容┃            ┃              ┏惨象不忍视┃就灭亡)

      ┃            ┗敌:下劣、凶残┃          ┃

      ┃                            ┗流言不忍闻┛

      ┗五、遇害经过:沉勇友爱──从容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    

    ④完成“基训”上的习题。

    ⑤检查背诵情况。

三、讲读第六、七部分;完成课后习题。

      ①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②理清结构;(见板书)

      ③诵读课文。

  〖板书〗

      ┏六、经验教训:谈资流言──徒手请愿 (应取有效方法)

纪念的┃            ┏百折不回┓

  意义┗七、死难意义┃        ┃勇毅不亡    (奋然前行)

                    ┗殒身不恤┛

      ④完成作业 。

      第一题

      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为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能说出话来?

    杀人者依然横行,造谣者诽谤中伤,黑暗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苟活者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惨案才过去两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却快要降临了。因此作者再次感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不要苟且偷生,继续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作者于是痛心地回忆起认识刘和珍君的过程,直至留在记忆上的最后印象。这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四部分,文章接着叙写得到噩耗的惊愕,──出乎意料之外:   

    ①卫队居然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

    ②始终微笑的刘和珍也在被害之列──有尸骸为证;

    ③这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反动政府竟如此下劣;

    ④杀人者反诬被杀者是暴徒!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屠杀,舆论钳制,这是反动派惯用的两手,这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作者于是再次愤慨地写道:“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作者并不以为我们的民族就此沉默下去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所以他大声呐喊,“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记叙遇害经过,夹叙夹议,揭露控诉段政府布下罗网,杀害爱国学生的暴行。这是第五部分的内容。

    第六部分,作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沉痛总结了经验教训。尽管他不同意徒手请愿,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想到这里,他不觉又慷慨激昂起来,进而化作对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对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的热烈讴歌。这便是文章第七部分的内容。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意与内疚。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炽,无法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追忆,并且激发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作业 】

    背诵一、二部分,默写检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