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6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的教学要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篇1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 导入法一:(主题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法二:(背景导入)
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作家。首先,让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些“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旨在告诉他们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道路。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论教养》就选自利哈乔夫的《善与美书简》。 引述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精力的尽快集中。
通过简介《善与美书简》,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了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倾向和读者群体,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约15分钟) (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处留白,重点词语的意思处留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解决。教师最后点拨,明确。)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贸然(mào)尴尬(gān)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风雅(yōng)
大发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4)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11)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围绕着如下问题,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
3、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检查预习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约20分钟)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文本,深层探究。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突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3、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三)赏析语句,重点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下面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后语句的关系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品味亮点词语: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3)“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此环节的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即由整体到局部认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约7分钟) (一)探究主旨
1. 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1)举例论证。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小组内交流,讲时需结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再评价、补充。)
(三)师生总结
(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补充。)
本文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从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有教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8、论教养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 篇2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8课,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这几个词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驳论:
师:理解了“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具体含义,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具体写法。
师:老师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一个陈述句,怎么读一读。加上“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在文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谁的观点,他是怎么论证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
师:根据注释提供的背景,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相悖,你认为谁的对?为什么?怎么读?
师:怎样理解“中国的脊梁”?
生:脊梁在人身上,撑起了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
师:这是敌方的论据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这是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对方的论证成立,敌方就是对的?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证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
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
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师:什么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师:那么,反动政府相信自己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
生:不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
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
生:没有用的。
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
生:是“他信力”。
师:文章中原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章,但是在发表的时候,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掩盖内心的颓废、迷惘、不自信,祈求与神灵的庇佑。也就是自欺欺人。
师:他们在文中的形象是怎样的,也就是第一段中的“我们”?
3、体会情感
师:在国家迷惘,历史黑暗之际,就是有鲁迅这样的民族脊梁,能带给我们以信心,指明我们奋斗的方向。
生:齐读文章第9段,最后一句话。
师:怎么理解“地底下”。
生:中国当时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力量。
师:自信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且看今日之中国民族自信力。
4、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反动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国民族永远充满自信力。
5、板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直接驳论证
间接驳论点
6、作业
《同步训练》课后练习部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篇3
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
(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教学提示】
驳论文批驳的方法:
一、驳论点,即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
二、驳论据,辩驳论据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
三、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
目标导学二:品味富有战斗力的语言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3、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目标导学三:深度解读文章,体会作者感情
背景资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问题:你认为为什么国民党会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明确:当时资产阶级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消极抗战推卸责任。
背景资料二:在国民党发表“中国人丧失自信力”的言论后,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问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请你说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标导学四:补充论据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让学生补写论据的环节,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延伸,这样无形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围绕论点写论据,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足之处
虽然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难度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对驳论文的特点理解不够到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篇驳论文。这种文体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预习《智取生辰纲》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
2、分析作者笔下的形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对它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为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其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以“悲哀的诗人”自称。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并划分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请同学们听朗读示范,用心感受,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深沉。
3、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说说该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词。
明确: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诗人的艾青,亲见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践踏的过程,怀着对侵略者的痛恨与对家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诗。因此,“深沉”一词中既包含着对这片土地深切的喜爱,又包含着对这片土地遭受兵燹之灾的沉痛。
4、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目标导学三: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1、探究: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
明确:“土地”:土地是实写的脚下的“土地”,但它同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因此,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河流”与“风”:“河流”与“风”本是常见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修饰语,“风”前面加上了“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如此,“河流”“风”便不只表现了实景,更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也就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
“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教学提示】
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意象”概念的把握。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意象
象征意义
土地
繁衍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教学提示】
象征:当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事物,并且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时,就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象征。
3、作者为何选取上述意象?你能模仿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明确: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是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自己的家国。因此,选用“土地”意象象征自己的家国最为适宜。“河流”“风”“黎明”等景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大地的画卷,已有动荡之势,当作者再配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它们便更加鲜活地组织在一起,具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意象,如“那滂沱不绝的沉重雨滴”等。
【学法指导】
学生可大胆尝试,模仿艾青的写诗手法,自选景象作为表达情感的意象。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何要将自己假设为鸟?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是一只愿意将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的鸟。作者将自己假设为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一体。而假设为鸟后,一开篇便说“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共同作用于鸟儿,使其变成了以嘶哑喉咙歌唱的悲凉意象,以此表现出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执着、坚贞和顽强。
目标导学四:赏析作品,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1、这首诗在结构上共分两节,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此外,从手法特点上看,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节则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2、探究:本诗多次出现助词“的”,这样写会不会显得诗歌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诗人为求诗句简练并富有诗意美,在写诗时往往忌用或少用助词“的”,即便是自由诗创作,“的”字多次出现,也会显得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不仅不避讳这个助词“的”,还巧妙地运用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篇6
学习要点〔一〕
一、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习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2、思考: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 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红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要点〔二〕
关于驳论文: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作者,是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小说集有《呐喊》、《仿徨》等。
关于本文题目: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以此为题作文章,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学习作者准确抓住批驳的“突破口”的方法。另外还应明确,作者不论是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其目的都是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站不住脚,论点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学习课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玄虚 渺茫 诓骗 慨叹
诬蔑 脂粉 倘若 抹杀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仆┍________( ) 省┍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舍┍________( ) 为┍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区分形似字
┍梁________( ) ┍慨________( )
┕粱________( ) ┕概________( )
┍诓________( ) ┍抹________( )
┕框________( ) ┕沫________( )
二、词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自 夸:自己夸耀自己。
自 欺:自己欺骗自己。
自 信:自己相信自己。
玄 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慨 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 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 骗:说谎话骗人。
摧 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值得当作根据。
2、积累
地大物博 自欺欺人 前仆后继
慨叹 渺茫 诬蔑
学习本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本篇驳论的“突破口”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批驳的?
驳论性的文章,是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本文开头部分树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摆谬论论据,后摆谬论观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在反驳谬论时使敌论的薄弱之(批驳的突破口)更明显。
接着作者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驳了论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再以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我们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他们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卖国求荣、善于伪装的民族败类。
2、作者针对有人感慨什么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
“一部分人”指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谈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针对什么而言。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话 中的“他信力”是针对丧失自信心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外界的力量。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连外界的力量都指不上了,就只好 “自欺欺人”了。
5、“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
“公开的文字”指国民党官方或半官方报纸及书刊上的言论。
“两年以前”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一二•八”事变日军打进了上海。
“有人感叹”的“有人”,指国民党御用文人,如《大公报》的编辑,也包括一些认识不清的人。
在线测试
1、下列词语,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散(sàn)布:分散到各处。
b、深切(qiè):深刻而切实。
c、一味(wèi):单纯地。
d、诓(kuàng)骗:说谎话骗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我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a、“自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b、“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只是现在成为社会的主流了。
c、“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原是少数人所具有,只是现在成了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下面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d、借代
4、对下面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a、“诬蔑”的意思是“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b、这是个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关系,第二层是假设关系。
c、这是个假设关系的一重复句。
d、“那简直是诬蔑”充分说明了鲁迅肯定中国还是存在着有自信力的人。
5、文中“地底下”的含义是( )
a、指秘密活动的人 b、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民众
c、社会底层 d、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劳苦民众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诓”应该读一声。
2、b
解析:“自欺欺人”的行为并非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没有成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b
解析:注意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
4、c
解析:本句的第一层应该是并列关系。
5、b
解析:b项概括更为全面、具体。
中考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折打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1、划分此文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出本段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层次划分和中心思想的归纳。阅读此段可知:作者通过掌柜和酒客的对话,侧写孔乙己没有能来酒店的原因。据此,可将文段分为两层:“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前一层写“果”——孔乙己没有来酒店,后一层写“因”——孔乙己为什么不能来。透过这一段对话,我们可看出:丁举人残忍,孔乙己悲惨,掌柜、酒客冷漠。据此,归纳此段中心思想就不难了。联系全文分析:造成这一切的,不就是那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吗?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却好喝懒做,自命清高,受人欺侮。从这一点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课外拓展
挽鲁迅联撷萃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噩耗传出,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蔡元培的挽联为:“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联语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上联用鲁迅名作《中国小说史略》,下联是鲁迅的遗嘱。
郭沫若有三幅挽联,其中一联曰:“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此联含义颇深,当时鲁迅被誉为“中国的高尔基”,而这两位文坛巨星仅隔四个月先后殒落,下联是说自己虽系鲁迅知音,却无一面之缘。
鲁迅当时和孙伏园接触频繁,二人交往甚密,《阿q正传》当时就连载于孙伏园任编辑的《晨报》副刊上。鲁迅逝世,孙伏园深为悲痛,因以鲁迅所著书中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联云:“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此联功力颇厚,堪称嵌名联之绝唱。
正当姚克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鲁迅的指导下,精心编译《活的中国》一书时,惊悉鲁迅逝世噩耗,二人悲痛万分,合撰挽联一幅以寄托哀思:“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右,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联语贴切生动,既有名著嵌入,又能赞叹结合,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1950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的茶话会上,陈毅即席撰挽联一幅,其联为:“要打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这副幅挽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之儒风,实乃联中之佳作。
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先生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甚是悲痛,亦撰联以寄托哀思,联语曰:“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对“三无”,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在悼念鲁迅的挽联中,最长的一幅要算是先生的弟子唐弢的了,联语凡70言:“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年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世肩。”上联是说高尔基、鲁迅先后四个月逝世,作者悲痛难当,下联是对鲁迅战斗精神的热情沤歌。此联虽长,长而不烦,而又贴切自然。在挽鲁迅联中,感情最为复杂的要算是徐懋庸了。鲁迅生前曾和徐懋庸进行过论战,虽说鲁迅曾对徐产生过误会,亦撰文严厉的批评过他,而徐还是深敬鲁迅的,因此鲁迅逝世,徐的挽联实在不好写,其联为:“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联连续发问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亦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