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最新3篇)
《问说》一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说》 1
梳头不要太重,伤了头皮,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梳头的学问》说明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梳头的学问》说明文阅读原文①每天梳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为什么古人总是说要天天梳头?因为梳头实际上就是在梳经络。
②您看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20多个穴位,您都不用找,就这么一梳,哪块有点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您就反复地揉它,不知道那个穴位叫什么名字没关系。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
③开始杭头的时候,您会发现,长期头痛或者胆囊不好、有乳腺增生这些胆经阻塞方面问题的人,头上一定有相应的阻滞点。经络是连着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所以您这么一梳,就会发觉某处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点一操,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些结节、疙瘩之类的东西,这时,您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揉开了。
④每天杭头多少次为好呢?坚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有人说我有的是时间,梳3000次怎么样?那当然更好。头不怕多梳,您就记住,多梳头好处大了。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都是奔着头上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您把头多梳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所以梳头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⑤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我说:“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多梳。为什么?,您别怕掉头发,因为,凡是用手指头一梳就掉的头发,它根本就是在头上面浮搁着呢!您不动它,睡觉起来后也是一床,您不如干脆先给它弄下来就完了,剩下的头发就个个都是精英了。这就跟种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叶剪下去,别让它也跟着一块吸收营养,最后剩下的那些才是茁壮的。”
⑥还有人说:“我也不敢梳头,我一梳头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头皮屑,没法梳。”他觉得越梳头皮屑越多。其实,如果能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1周,您再梳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没什么“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后会看到满手都是油污污的。这说明您把堵塞在毛孔上的这些黑油(中医讲的湿气、痰浊)给梳出来了,这样当然就不长头皮屑了。
⑦梳头不但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还具有保健作用。当头发浓密起来后,就证明您的气血越来越足,肝肾的功能提高了。另外,有的时候我们想补补肝、补补肾,但有时直接补不到,效力达不到这个地方,怎么办呢?“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体的里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谁是它的通路?头部就是它的通路。您经常杭梳头,就跟肝肾通上了。人不可能头发很浓密而肝肾却很弱,这是绝不可能的。头发浓密了,肝肾的功能也就提高了,这是一体的两面,只要提高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⑧梳头时,除了头两侧,正面也要全梳。头的正面是膀胱经,是专门抵御风寒的。有的人经常容易感冒,就是风寒老进来的原因。您把膀胱经多梳梳,就不容易感冒了。还有的人总觉得头晕,脑供血不足,什么原因?是督脉堵塞住了。督脉这条中间线,下至尾骨,与肾经相通,上行巅顶百会穴,如果时时保持通畅的话,您就会越梳越精神。
《梳头的学问》说明文阅读题目1.第②段中“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第⑥段和第⑧段中画线处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分)
3.梳头有哪些学问?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4分)
4.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梳头实际上是在梳经络,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很多穴位,一梳头,哪块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
B.头是诸阳之会,如果堵住,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都来了,多梳头就能够完全解决。
C.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头1周,把湿气、痰浊给梳出来,就能治疗老掉发的毛病。
D.依据“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头发稀疏就证明他的肝肾功能非常虚弱。
《梳头的学问》说明文阅读答案1.(4分)不能。①这句话说明了梳头能把胆经上的穴位全部梳到;②句中的“一网打尽”,比喻新颖,生动形象。(观点1分,内容2分,表达1分)
2.(4分)第⑥段:打比方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第⑧段:举例子 具体明确,说服力强。(方法各1分,作用各1分)
3.(4分)①梳头是梳经络;②梳头能够发现病症;③头要多梳全梳;④梳头具有保健作用。(每点1分)
4.(3分)A
《问说》 2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见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蕴籍,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二、设计理念和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活动。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有自读、精思。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精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三、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比较乖巧、懂事。但班里优生较少,中间学生居多。这些学生比较懒惰,不善于思考。每次上课,当我提出问题时,总是那几个喜欢动脑举手发言的学生回答。《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且文中对于我的感悟,写得比较含蓄。班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概括课文内容
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四个词(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板书。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
(二)、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认识王大伯。
学生通过朗读第一节,找出关键词(远近闻名、总是、大、甜),感受到王大伯是种桃能手。这样设计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2、学习第二三小节,体会“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的过程。
1)、第二三小节是课文的重点,通过边读边想,主要让学生明白: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二三节,找一找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话概括这番情景。看到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读一读“我”问王大伯的话,理解当时“我”的心情。朗读时,要注意读好几个语气词,读好两个问号。
2)、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理解王大伯的话:“你别看这跟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是重点。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后,小组讨论:什么叫“疯长”?纸条疯长了,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扣准了“疯长”这个字眼,学生对“剪枝的学问”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3)、我接着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我相信什么?怀疑什么?老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再次联系文本。
3、学习第四节,这一节写得春天的桃园,写得很美。这一节,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4、学习第五节,感受我“又惊又喜”的心理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当我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此时的我,明白了什么?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句。因为这一句与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相呼应,验证了王大伯的话有道理。让学生明白剪枝里头真有大学问!
三、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1、在学生了解了作者从冬季进入桃园的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终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话以后,请学生再读课文,再次感受。
2、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感情升华,使学生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
3、全文总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处处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四、拓展延伸
1、读完全文,思考:我从王大伯的话里悟出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联系自己实际说说“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多”不一定比“少”好。
2、联系实际说说“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可以向自己的父母、亲戚、邻居了解)
《问说》 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几个文言实词;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理解文中引用古书、古人的论说的作用;了解意动用法。
3.借鉴古人关于“问”的论述,培养虚心好问的良好学风,增强“勤学好问”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对“学必好问”主张的理解把握。2.难点:“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课文提示】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现在安徽省桐城县)人。十四岁时,拿自己写的文章拜谒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赏识他,尽力教他古文作法,后� 他的古文与方东树、梅曾亮等齐名,诗和骈体文也很好。【正音正字】①臆度 (duó,猜测) ②问难 (nàn, 驳诘)③几于古时(jī ,接近) ④强以为知(qiǎng,硬要)【判断句式】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初学课文】1.朗读课文。2.本文课题《问说》是什么意思?能否从中看出本文的文体?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首句是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 )【课文简析】本文的语言风格古朴。在句式运用上,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原文有7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文节选了原文的第1段和第2、4、7段的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引论。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奋。第二部分(第2-6段):本论。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第2段,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不管问什么人都会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阐明中心论点。被删除的是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被删除的第3段,以古人� 第4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问的内容和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2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第3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此段删除的文字是: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被删除的第5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进行对比,批评今人。被删除的第6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第7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这一段原文是这样的:(划线为课文保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不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3.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六个“思维训练”题进行预习。4.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桐城派的概况。第二课时【朗读课文】【串讲课文】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方面,可是还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怎么解决问题呢?要点:达:通达。 识其大矣、不知其细:其: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其奚决焉:其: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原文: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翻译:(对于)道德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疑问,(这就是孔子)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匡正自己”了。(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获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人)询问,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人)询问”了。(对于)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翻译:(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是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那么一辈子几乎没有值得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不敬重他而不甘心向他询问,像这样,那么天底下几乎没有值得问的人了。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翻译: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了解的事物;愚笨的人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的。真理不是专门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缺少吗?因此尊贵的人可以问卑微的人,德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而老人也可以问年轻人,只要学习中有成就便可以了。【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1.写出课文各段的大意。①提出论点,阐明问与学是相辅相成的。②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指出问不择人,有问必得。③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和人两方面进行批评。④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否定句式有什么作用?加强语气,突出问的重要性。3.“舍问,其奚决焉?”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这句用了反问。 强调问的重要性,,增强语势,鲜明而有力地指出问的正确态度,不分贵贱老幼,“唯道之所成”。4.“问与学,相辅而行”的理由是什么?“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5.为什么应该向不同人等询问?因为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收获:问“贤于己者”可以“破其疑”,问“不如己者”可以“求一得”,问“等于己者”可以“资切磋”。6.第三段的两个“如是”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指代什么?“如是”的意思是:像这样。 前者指代:“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后者指代:“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7. 作者有什么理由认为问是不分圣愚、贵贱、老幼的?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②“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8. 学习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既要刻苦好学,又要谦虚勤问。9.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问”在学习中的作用。【课外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2.预习《布鲁塞尔大广场》。【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