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优质教案设计优秀4篇
《观舞记》是当代作家冰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四单元中的第十九课。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观舞记》优质教案设计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观舞记》教案设计 篇1
观舞记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心
一、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观舞记],大家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冰心观看------
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表演印度舞后的记录。大家都看过舞蹈表演,你能谈谈你印象最深的舞蹈表演吗?(大家可先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叫一两位同学来说说看,听了大家的描述,我们不能够马上在头脑中展现这个舞蹈的场面。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表达太贫乏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描绘的。
二、感悟课文:
冰心奶奶在文章中运用了一些大家还未掌握的生词,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看大家的词汇量怎样?(大屏幕上显示生词)会读的同学就直接读出来,让老师知道你已经掌握了。
接下来,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你能感悟到课文的美吗?感悟到了,可以先告诉旁边的同学,等大家都感悟到了,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分享。
(学生自由回答)
1、“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长眉、眼睛”。。。。。。写出了演员的人美。
2、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的人美、服饰美、动作美等。
3、我们看她忽而。。。。。。。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
4、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用莲花的瓣颤来表现细微的动作
。。。。。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卡拉玛姐妹的舞姿确实很美,当然没有冰心的描写,我们也不可能欣赏到,那么老师就有一个疑问,怎样才能将演员精彩的表演描写下来,使没有看过演出的人也能从语言中感受到美?请大家讨论一下,并总结归纳出几点来。由组长作汇报。
三、拓展延伸:
除了大家说的这些之外,还有好多方法,我们就从一些艺术作品中再来感悟一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学到哪些语言运用的技巧。(自由读,每段请一至两位同学来说说看)
四、拓展演练: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看谁的描绘最好。要注意。。。。。。
五、总结归纳;
其实张艺谋确实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的导演。今天我们在看他的[十面埋伏],大家有没有感到和以前自己看时不一样,你能说出不一样在哪里吗?(生回答)
总结: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惊喜地发现大家的审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知识的积累的,在此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要求。。。。。最后,老师更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的大舞台中,展现出人生的绚丽多彩!再见!
《观舞记》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观舞记》是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依次是《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1、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体会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是缘于内心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有较好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培养,班级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良好学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利用小组教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
3、教师注意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使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提出对于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2、教师准备
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预习;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资料;制作《观舞记》课件。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1、以一段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表演的印度舞录象导入。
提示:注意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看完后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段舞蹈
生①: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三位演员的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和谐,加上身上的服饰的配合,显得更加动人。
生②:舞蹈者的动作最具有特点的地方,便是她们灵活的手臂了!手臂在空中舞动,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2、指出:讲的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这两段描绘,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
引发问题:如何将这段舞蹈描绘得栩栩如生呢?
3、引入课题:——《观舞记》
二、再次感知课文以及语基检测
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在课前都已经作了较好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两位同学,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欣赏与品读
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即12—18小节进行重点研读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什么?
生①: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及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卡拉玛的外貌和衣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卡拉玛也没有忽略舞蹈的灵魂——动作。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既然如此,我们对卡拉玛舞蹈的美,还有什么质疑吗?
生②:“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这一段是一个排比句,用“花开瓣颤的莲花”,“疾走惊跃的小鹿”,“高视阔步的孔雀”等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由衷的赞美。
四、合作与探究
在课上,通过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问题后面都有提问学生的姓名,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刘鹏飞、陈彬、程路、刘青、赵冬青、虞翔、潘雪飞)
2、说说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的?(刘冬、魏天麟、赵冬青、黄兴)
3、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程路、葛藤、吴斌、徐紫玥)
4、作者为什么只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动作,为什么不描写观众?(徐紫玥)
5、舞蹈是一种娱乐,为什么这次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周茜、王茜、刘诗婵、朱煜轲、吴斌)
6、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么?(张志远、习楚涵)
7、为什么开头作者说“难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说“我实在描写不出”,文章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请问矛盾吗?(于前)
8、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吴越、刘诗婵)
1、生①:因为好的舞蹈不仅要动作美,还要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是好的舞蹈。
生②:卡拉玛姐妹已经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们太专注了,以至于忘怀了观众,但这决不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相反,正因为尊重所以才专注。
2、生①:衣着、神态、动作这三个方面
3、生①: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4、生①:因为作者完全被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彩。
5、生①:卡拉玛姐妹对于观众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②:因为印度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之一,表示着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明确:这是一种宗教舞蹈。)
6、生①:作者想要用语言来形容,但她认为太美了,想不出怎样表达,所以变成了“咿呀”。
生②: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7、生①: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她认为自己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出她的美,只能尽力,所以不矛盾。
生②:不矛盾,文章作者对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实指卡拉玛姐妹的神态。而“我实在描写不出”实指心灵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8、生①: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仅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尝试所有的职业。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现美的,作者想尽一切可能,来形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
生②:因为作者觉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但自己贫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绘得那么好,她想从多方面来描绘舞蹈的美,说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五、延伸与提高
播放一段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进行写作训练,做到随学随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生①: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生②: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生③: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六、课外作业
听《琵琶行》,学写片段作文。
由视觉上升为听觉,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难度较高所以放到课外完成。
课后反思
《观舞记》这篇课文,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品读重点语段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两个方面。以课前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课本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课上组织讨论、体验、实践;课后练习,为主线设计了:导入新课,再次感知课文以及语基检测,欣赏与品读,合作与探究。
延伸与提高,课外作业六个版块。
课前预习,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以印度舞蹈导入,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而自己的语言又是那么贫乏。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
再次感知课文以及语基检测,利用小组教学的一大优势——竞争,调动学生“不服输”的那股劲,在课前预习阶段就解决语基问题,在课堂上只是稍做检查并打分。
欣赏与品读以及合作与探究,品读文中的重点段落,集体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达到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体会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是缘于内心的两个教学目标。在问题的后面附上提出这个问题同学的名单,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勤思考,勤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延伸与提高,即学即用,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课外作业则又是由视觉上升为听觉,更好地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纵观这节课,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得到了实现,老师在课堂中被“虚化”了,只是在需要出现的时候,起到一个向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只是,感觉这节课的“语文性”略显不足,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即12—18小节进行重点研读还显得不够。
《观舞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也可掌握一些生字词的音、形,故确立第一、二个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要以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宗旨,故确立第三个教学目标。外国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故确立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描写舞蹈艺术的语言。?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录像机(带)、投影仪。?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还很必要。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自己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观舞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读中学生就不仅能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也可掌握一些生字词的音、形,故确立第一、二个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要以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宗旨,故确立第三个教学目标。外国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故确立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录像机(带)、投影仪。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还很必要。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自己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
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集体探究
1.师: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师: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教师抓住学生情绪高涨这一契机。)师: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学生大多会回答17自然段。但教师不能否定其他学生喜欢16、18自然段。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以正面的肯定、鼓励为主。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对17自然段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讨论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17自然段。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本课的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得到了突破。)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同学们,欣赏了这精美的描写,我们不由得在钦佩卡拉玛姐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语言。所以,学会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应该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要求。
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来扩写下面一段文字: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谷香绕湖飞。要求: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资料链接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