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圆的认识》教案(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圆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抢答: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二、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图形,认识吗?
2、揭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三、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2、引导比较: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区别?
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探究圆的特征。
师:你知道老师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①、画:学生自己画比较方法的优劣
指名上台画谈画圆的体会。
到黑板上画学生评价感悟定点、定长的重要性
②、说: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在探底中动态生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圆心。 (o)
(b)半径(r);直径(d)画
(c)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d=2r,r=d÷2)
(d)有无数条半径、直径。
注意:尽量让学生说,顺着学生思路引导,在动态中把握。
③、引导验证: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验证。
④、按要求画圆:在黑板右面画一个更大的圆、独立思考、组织讨论、指名画
目标:〈1〉、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定点)〈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定长)按要求画圆。(r=3厘米;d=4厘米)让学生说画法、教师小结方法并板书进一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找出圆中直径和半径。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直径为8厘米的圆比半径为4、3厘米的圆大。
3、思考:怎样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机动)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画法:定点、定长、圆心:o(位置)旋转一周
半径:r无数条;长度相等
同圆(大小)
等圆直径:d无数条;长度相等d=2rr=d÷2
圆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重点
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
难点
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
教具
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
电化教具
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圆 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
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教学后记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
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认识圆 篇3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内容:认识圆。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的知识,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借助直线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思维方法,从空间观念角度来讲对学生是一个飞跃。因此教学圆的特征,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及为今后的圆柱,圆锥等知识做准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本节内容先借助实物让学生充分感知“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探索、发现、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分类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极限思想等。
二、 学生分析
圆形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在学习《认识圆》前,对圆有着极其丰富的感性认识。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学习难度方面,他们对于圆的半径、直径有无数条这一点,解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自主探究出圆的位置、大小的决定因素有点难度。
三、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触摸,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及初步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通过操作、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及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5、教学难点: 决定圆的大小、位置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整体感知(5分钟)
1、首先通过一个让学生在一些平面图形中摸出圆的游戏,引导学生说出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让学生直观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2、欣赏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曲线特征,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上课伊始,我首先设计摸圆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摸、说等活动,使学生感知圆的曲线特征,并且通过分类、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圆的曲线特征。接着我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20分钟)
1、画圆。
(1)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用圆规画圆。
(2)然后让学生猜想出现扁圆、开口圆的原因是什么?
(3)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再次规范的画圆,并比较两次所画圆的大小,想想大小不一的原因是什么。
(4)探讨多种方法画圆。
【设计意图:初次学画圆,圆规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种新鲜的画图工具,好奇心强,总想先一试为快。首先满足他的要求,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画不好、找原因、到画好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同时,比较圆的大小,为后面寻找决定圆大小的因素做好铺垫。】
2、学生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打开书56页,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2)交流汇报,指名学生上台讲解自学的知识。
(3)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4)师在错误的示范画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半径、直径。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完全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深入探究圆的特征。
师:除了这些知识,圆心、半径、直径还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呢!想不想动手研究一下呢?
(1)屏幕出示研究要求。
(2)展示汇报。
根据学生反馈得出: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半径的长度等于直径的一半,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等等。(师同时准备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引导学生明白半径直径倍数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内。同时板书:d=2r, r=d÷2= d.)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他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总结,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渗透数学文化。
师讲述中国古代有关圆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我给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让学生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体味数学文化的渊源流长,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拓展与延伸、提升感知(3分钟)
1、了解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2、欣赏几组平面图形旋转后留下的漂亮圆形轨迹。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使学生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完美统一,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极限思想。同时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圆的美。】
五、 习题设计(2分钟)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小。( )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
2、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画演示)
3、你能量出硬币的直径吗?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的设计又注重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