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优秀11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11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1

师指黑板课题,指名两个学生读课题。

问:你知道有哪些课本?生:语文书,英语书、科学书。

问:课本有什么用?生:教我们知识,陶冶情操

问:在这本书里,课本指的就是什么?答:大自然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大自然怎么叫课本呢?课本里有些什么呢?为什么叫绿色的课本呢?怎么样打开绿色的课本?

二、新授

1.我们长江路小学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下面我们来学习生字。

出示“锦jin ”。读,正音,出示“棉”和“绵”比较形声字的区别和特点,教师讲解。

出示“云锦”请学生解释意思。师说:课文中说“天空出现云锦”这云锦指的是什么?生答。你觉得这云锦怎么样?太美了。指名读这个词,再齐读一遍。

学生大声读课文。师要求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注音前鼻音,要放开声音,大声读,自己读。

学生读课文。

生读完,师评价:姿势端正,说明在用心读书。问: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生:这是美的课本,大自然的课本是五彩缤纷的。生答,说不出具体意思,师总结:你觉得很丰富,是吗?

我们一定要跟着诗人走进大自然去品读,去体会。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想,眼前仿佛展现什么样的画面。(生读了20秒)师请生说画面。生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哪个词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画面?(敞开)读好这个词,指名两个学生读,齐读。

接着问:从两个“去吧”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自由读。

生答自己仿佛看到大自然在呼唤我们,师说:是啊,大自然在召唤我们,你能读出这种召唤吗?生读这句话。

请同学们读一读2-5部分,边读边想想,自己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同时板书:看  听  感受)品读的要求明白了吗?好,开始读吧!

2.生读2-5部分。

生读完后,师说:不但要用嘴巴读,而且要用心去读,去品味,去想像。同学们再读一读。生再读2-5部分。

交流一下。生说:我仿佛看到野花……感觉很快乐。出示诗句。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很多小动物很快乐。

从“洋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每个人都非常的快乐。

我们来读一读,生齐读。

还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粒。

师:你想到了什么?另一生答:我仿佛看到了葡萄,师说:什么样的葡萄?紫莹莹的葡萄。

你有没有去过田野?那里还有什么?生答:白花花的棉花。另一生答:不管是什么,都是金光闪闪的。师:为她鼓掌!生鼓掌。

出示诗句,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绚丽的色彩。生答自己仿佛看到青松,师想到〈〈青松〉〉带学生背诵。齐读诗句。师总结:同学们,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诗歌的魅力。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美景。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生说:从“绿水说前进吧……”这句我体会到“海纳百川”的含义。师点评:他的语调虽然平淡,但说的很有道理,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生读此句。

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我站得高看得远,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只有攀登才能看到无限的风光。生: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

师:是啊,我们要……勇往直前,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一生读,师说还不够,请另一生再读一遍。全班齐读。

你们把老师也给感染了,同学们,还有一段话,这段话(出示“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请一个同学读。读完,师问: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填空:我看到(   )的天空  我看到(  )的大地  我看到(  )的早晨  我看到了(  )的黄昏

生答:五彩的天空,绚丽的天空,一望无边的天空……                              绿油油的大地,金灿灿的大地……

生齐读本段诗句。

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呢?

生: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春天的,春天是绿色的,所以说是绿色的。

师:再想想,为什么说是绿色的呢?

生: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是生机勃勃的。

生:森林是绿色的,这写的是森林。

师:一年四季,大自然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所以说是绿色的大自然。

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生答,:因为大自然是更广阔的课本,那是一本百科全书。

3.生读最后一节和第一节,读完问:现在读和开始读一样吗?生说不一样。

配乐,一二节男女生分读,然后齐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身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身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身的感受,谈谈自身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掌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身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安排: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身的经历谈谈自身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身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身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研讨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学校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 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 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 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 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 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 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 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 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 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 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有生回答(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诗人让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较选择,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生大都赞同:(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师小结后让生齐读补充完整的题目。

师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举手答读,他生评读,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启发: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b. 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

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

生齐答:自然。

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

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师随后呈现小黑板: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读课文、看图片等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1.理解“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 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 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 交流第一题答案:

a.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 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 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读、看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 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 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 交流第二题答案:

a. 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 生思考、讨论;

c. 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 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 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 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 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 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学生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引导质疑,读题后,你有何疑问呢?(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疑问,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边读边做标记,读完后可四人交流。)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提醒学生读准“览、芬、馨、襟、昏、瀚、耘”均为前鼻音)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3)、自由读。(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

(4)、指名读,加深理解。

3、学习第二至五小节:

过渡:在第一节,作者深情地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1)、自由读第二至五小节,思考并讨论:怎样做,才能打开大自然的绿色宝库呢?

(2)、小组讨论,并做好交流记录。

(3)、交流汇报:

a、首先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去发现。去看那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丰收的场面、和那人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场面……都是那么美丽!练习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节。

b、我们不仅要仔细发现,还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那动听的声音。读第三、四节,结合插图,理解“温馨”、“浩瀚”、“胸襟”,并想象大自然充满的奇趣。

c、大自然的美丽真是无处不在,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赞美。深情地朗读第五节。理解“明媚”。

(4)、根据板书,小结。

(5)、感情朗读第二至五小节。

4、学习第六节: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的什么?

(2)、这一部分总结全诗,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迷人的课本,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3)、自由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首诗紧扣文题,一气呵成,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附板书:

看:翠竹松柏

1、去打开大自然   果园沃野……    神奇美丽

绿色的课本 听:鸣禽、野花的声音  勇于探索

山、水的声音……

赞美:绚丽多姿、气象万千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5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教材简析:

国标本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孙有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设计理念:

实实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画面,简简单单诵读出最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播放〈〈小鸟小鸟请到这里来〉〉歌曲。

师:这首歌把我们带进了美妙的大自然,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碧绿的草地、各色的野花、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小鸟正在快乐地歌唱。的确,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大书,是我们同学学习探索的“绿色的课本”,今天就让我们去打开这课本,在诗歌的境界里领略它的神奇。(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复习巩固:

1﹑读一读下面词语:

敞开    芬芳     描绘      云锦    微风

相聚   仓劲      饱满      黄昏    无限

2﹑朗读诗歌    .

三、     批注感受,合作交流:

师:这首诗歌清新明快,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喜欢哪一句或哪一小节呢?为什么喜欢?

1、自由朗读,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2、组里互相汇报阅读感受。

如:我喜欢“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两句。两个“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学生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再如:我喜欢第二小节因为这两句话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秘密。

四、感情朗读,体会美景:

让学生谈谈自己旅游的经历,引起学生美妙的回忆。

师: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心情怎样?读这一小节应读出什么语调?

学生交流讨论:应读出欢快的语调,喜悦的心情。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人描绘的动人画面,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五、读写结合,启发思维:

1、师:奇花异草、鸟语花香、珍禽异兽,美丽的大自然正敞开怀抱欢迎有心人哪,大家看第四小节: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师:这一小节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对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大家都是小诗人,看谁续写的好。

野花说--------------------------------

小鸟说:----------------------------------

----------------------------------

2、师这首诗美,插图更美大家观察书中的插图,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多美的画面啊!你看 --------的天空, ---------的草地;你听,黄鹂------------,小溪-------;你闻,空中还弥漫着------------,还有那-----------,这大自然就像是 ------------------!

六、课外拓展,升华感情。

朗读诗歌《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眼睁开就能看见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感悟思考:

1、因为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可以(        ),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就能掌握这些知识,   因此,课文中用”     “来比喻大自然。

2﹑我喜欢这”绿色的课本 “,因为(   )

八、自我评价,课堂反馈: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了。

2﹑拟人手法的运用太形象了,我以后要尝试运用。

3﹑诗歌中的反复﹑押韵﹑我已经掌握了。

4﹑我现在就想徜徉于绿色的课本中了。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1.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 )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 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  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  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 “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有生回答( 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   诗人让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 祖国号召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较选择,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生大都赞同:( 祖国号召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师小结后让生齐读补充完整的题目。

师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举手答读,他生评读,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启发: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 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b.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

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

生齐答:自然。

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

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师随后呈现小黑板: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课文、看图片等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 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 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7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 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文章的层次,感知诗歌的特点。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提高性目标:

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学生读题后设下悬念:“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出示自学指导:

(1)把课文读2遍,做到正确流利。没达到要求再读1遍。

(2)看生字表,能盖住拼音,很快地说出本课中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不看书,完成《补充习题》一

(4)读一读“洋溢、温馨、饱览、无限、浩瀚、云锦、明媚、胸襟”等词所在的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读自学指导,了解自学内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10分钟)

4.教师指导:

(1)朗读:选取2-4名困难学生分段读课文,出现错误,教师指导,请困难学生再读错误处,全班学生齐读错误处。

(2)互相批改《补充习题》一。统计错误并加以订正。

(3)理解词语:

学生先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正确的教师加以肯定;错误的教师加以引导,或告诉学生,或联系课文让学生再体会。

三、 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了解写法。

1.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补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你发现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把答案简单地写在书上。

(4)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将学生的答案归纳、梳理。

3.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发现给予鼓励。

(写法特点: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③二、四句押韵。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⑤丰富的想象。⑥有些字词用得特别妙。⑦借物抒情。学生的发现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小结: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课件:(      )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5.指导朗读: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6.试着背诵。

四、作业设计:

a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遍,并背诵。

2.  摘抄文中优美词语和短语。

3.完成《补充习题》二。

b类:

搜集描写大自然美妙景色的词语,诗句,诗歌,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感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迪,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诗歌练习创作。

提高性目标:

进一步领悟诗歌表达特点,有创造性地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  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课本”,“大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3)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4)完成《补充习题》三

2.点一生读题;

3.学生自学,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4.生交流,师指导,朗读:。

1)  交流第一题答案:

a.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如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  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并指导朗读: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朗读提示: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

e.指名朗读。

2)  交流第二、三题答案:

a.  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  生思考、讨论;

c.  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拓展延伸

①同学们,大自然的每一种景象都能给我们启迪,只要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用心品味就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比如:(出示课件)看到青青的翠竹挺拔地屹立着,不怕风吹,不怕雨打,你会想到­——翠竹:不怕狂风暴雨、从不低头、正直、刚正不阿、坚强,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勇敢。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仔细品读2-5节,看看你能从哪些景象中读出什么启迪?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②交流感受。

松柏:四季常青、不怕风雪、昂首挺胸、坚韧顽强

丰收:没有付出 哪有收获

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果实

青山:要饱览无限的风光,必须攀登,攀上山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美

绿水:只有不怕困难,披波斩浪,勇敢前进,才能实现美好抱负,学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③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扰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扬……(划线部分让学生自由填空)。

e.  同学们,你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为什么又称它是“绿色的课本”呢?(在课题的绿色上加“圈”)(生机蓬勃、充满活力、象征生命,象征着亲身参与活力,象征着和谐、美好)

3) 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师: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起段第1节和总结段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 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a类:

1. 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2、完成《补充习题》四的诗歌创作。

b类:

小练笔

本文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象,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请你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诗歌。

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百科全书

闻、看、画、听、登、走               生机蓬勃

充满活力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 篇8

1、说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全诗共有6个小节。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诗内容的反复,首尾呼应,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2、说教育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根据课文特色和课标精神,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是考虑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诗意;领悟意境;超越课本。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问、悟、创,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四)超越文本,创作课文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因为“错误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注意到”,所以我设计了在板书课题时故意少写“绿色”两个字,引起学生注意,并能更顺其自然的引出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和“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等核心问题?

然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层层深入的“读”诗歌的语言与情感,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悟”诗歌的意境与情怀。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考虑要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诗歌的结构,再细细的去品读文本内容。然后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我把导入时学生提到的主线问题由浅入深的呈现出来,真正达到学生自读自悟的效果。

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1)自读诗歌,整体品读。

2)补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说说文章结构吗?

3)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自学和与老师的共同交流中,找到(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后,再让学生讨论诗歌结构就成了显而易见的事。读悟第一、第六小节。教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这两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诗歌里面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这两小节完全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小节首先描绘了“大自然绿色课本”的美丽神奇,吸引读者走了进去;而第六小节既呼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使得学生对诗歌写作的修辞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考虑到“与孩子相处时,我们有必要考虑创造性问题。我们要寻找一些方法来鼓励孩子学习或增强理解力。”诗歌的语言凝练、简洁,跳跃性强。赏读诗歌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还要走进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和诗人一道,游览名山大川,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对诗歌的理解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真正理解、领悟诗歌的内涵。我设计了第三个的问题,“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学生依据课文诗歌中的内容,分别找出了“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等表示景物的词语。点拨概括,适时指导朗读:“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这时要不失时机的进入第三个“总结激疑,赏读课文”环节。

这里设计了三处激疑,实际就是围绕学生在读题之初提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渗透解决。让学生更有主体意识,更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第一处激疑赏读:“大自然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课题中为什么说是绿色的?”

“同学们用那么多美妙的词语来概括形容大自然,我却根据文题想说,大自然是绿色的。你同意吗?大自然还有其他颜色吗?让我们用诗歌一般的语言来说一说。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超越课本,在用心思考、全面感悟大自然的同时,不但语言能力得到训练,而且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美的认识。进一步提出:那为什么诗歌题目中却用到了“绿色”?要学生认识到绿色代表生命的颜色,大自然是充满生命力,充满希望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富有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啊,你让我们怎能不热爱。我们禁不住要走进您的怀抱,去体会您的美好了。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大自然的美,读出我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第二处激疑赏读:“大自然这课本如何打开?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在自学中明确“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让诗歌原来凝练、简洁、跳跃性强的词语,就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景有情、连贯性很强、立体的、鲜活的画面,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身临其境,真的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同学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第三次激疑赏读:为什么把自然比作课本?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自然”与“课本”的相同点,很容易地认识到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大自然中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同时,进一步提出“既然说大自然中有知识,那么,你觉得大自然是一本什么样的课本?”扩展学生对大自然认识与感悟,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好奇,对领略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努力。

(四)超越文本,创作诗歌

引发学生思考:“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绿色的课本等待我们去打开,我们将如何打开更多的自然的课本?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对大自然的理解!进行我们自己的诗歌创作。”

“读得美,悟得真,写的好。”是我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学生们在充分感悟诗情、语意之后,难道不正需要这种笔端的抒发吗?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加强了诗歌的仿写、创作能力,同时更加深了对诗歌理解,对诗情的领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多么富有号召力的召唤。我们应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这既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正如书中说的“没有什么比拥有热情更重要的了。如果你对教学充满渴望与兴奋,学生们就会对学习你所教的课程兴奋无比。我们必须鼓励和鞭策他们,使他们渴望学习,期盼成功。”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

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围绕诗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展开学习主线,让学生明了的感受到,我们要跟随召唤,走进这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中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秘密。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篇9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145

一、 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 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 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 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 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 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 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 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5、

五、 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 细读文章,

2、 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 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 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 复习导入  :

1、 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 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 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 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 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 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 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齐读。

四、 作业 :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指名生答。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

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B.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师随后呈现小黑板:()的大自然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7、课本打开:

读课文、看图片等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

理解“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师小结板书:课本打开:读、看(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交流第二题答案:

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生思考、讨论;

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本课课题隐含了课文的所要谈的主要问题,一为课本,即课本有何作用,为什么要打开;二为孩子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三为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中有什么。它是全课的总纲。提纲方能楔领,抓住了总纲,再去理解课文,就会登堂入室,一目俱下,眼光放得长远。

课本在文中是指绿色的大自然,这是比喻的说法。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承载了和常理中的课本相似的作用。它的作用,它的意义,需在学生理解完后面两个问题后才能回答。

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用眼睛去看,正如文中说,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即使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也是用眼睛发现的结果。第二耳朵听,“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青山、绿水的话,也是听到的结果。第三用心去感受。用心感受到什么?“生活里洋溢”的“欢乐和温馨”,“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

让学生续写,作品没有比较精彩的,毕竟是出至大家之手,学生是仿写不来的。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篇11

这篇文章是大自然美丽的呼唤,是祖国热情的呼唤。

本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课文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用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现代诗时,我紧抓课题关键词明确教学重点,尽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 “课本”二字,然后问大家:“同学们,我们对课本再熟悉不过了。平时我们用的课本有什么特点阿?”学生回答:“有很多文章,有很多新的知识。”我接着说:“课本中有许多让我们学习、探究的知识。那课文把大自然比作课本,你是怎样理解的?”一生回答说:“因为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的身上得到启发,发明很多东西。所以把它称为课本。”表扬他之后,我又接着问到:“作者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那么大自然的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刚发芽的小草。”有的说:“枝叶茂盛的树木。”还有的说:“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最后我笑着说:“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是呀,绿色象征着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吧!”于是学生迫不及待的把书打开,大声地读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