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优秀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 篇1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板书:
石 石头
你们都知道吧?
板书:
搭
(齐读。)
搭石,你们知道吗?看这个课题,你们想从课文里面了解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请大家自由读,去了解你们想知道的,同时要读准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
⑴ 检查生字、新词:
我们来看看,这一次读课文,大家的效果怎么样,本课有7个生字,会读吗?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混,互相交流,提醒一下,如果你哪个字把握不住,不太认识,你可以请教别的同学,等会儿我们看小组的整体识字效果,都会读的小组就举手。
小组读──小组读,跟读(这样,如果他们读对了,咱们一起来,如果读不对,咱们都不作声,好不好。)真了不起。
这些生字你们在哪些词语中见过他?
接下来,我们看,这些是课文的词语,会读吗?一起来。真好,真的很了不起。我想,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都有哪此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用工具书,理解;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等。)那本课出现的词语,哪些词,你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意思。
⑵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说说你对搭石的理解。
(略学每一段。)
三、研读课文,感悟风景
好,那什么是搭石大家都知道了,可课文的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件。)
(齐读。)
风景,看到风景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美)在家乡人的眼里,为什么搭石
(相机板书。)
⑴ 出示插图:
这幅图写的是哪一道风景,为什么说这人在换搭石是一道风景呢?课文是怎么写的?
⑵ 研读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读──理解──说感悟(你体会到什么?)──读。
(课件)他当时会怎样想的呢?
练习:他看到那块不平稳的搭石,心里想。
⑶ 大家看图,你们看,他手捧着那块石,他捧着仅仅是一块搭路的石头吗?他捧着什么,同学们(捧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捧着对过路行的爱,他捧着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你们说,这难道不是一道风景吗?难道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
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小结提示,巩固练习
1、小结:
搭石构成的风景还有很多,搭石的故事还在进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搭石构成的风景。
2、练习:
⑴ 我会写。
⑵ 我要读。
《搭石》教案 篇2
李亚周
学材解读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设计意图
以“美”为主线,朗读感悟文本,以“寻找美”统领全文,以“发现美”、“感悟美”贯穿课堂,以“寻找美”延伸课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课前准备
拍摄搭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大屏幕: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故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非常美丽。可时隔多年作者记忆最深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家乡的搭石。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21 搭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搭石。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什么是搭石?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3)、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大屏幕出示:“绾”。“绾wǎ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那脱鞋绾裤呢?(生:脱掉鞋子卷起裤子。)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还会很麻烦。
……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可能还是一种享受,可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二、风景切入,发现美、欣赏美
出示搭石的图片,师:大家请看,这就是搭石。其实搭石就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作者却给予搭石很高的评价,谁能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这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这么不起眼的石头,也会是一道风景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欣赏搭石的美吧!
默读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感受走搭石的协调美。
1、大屏幕出示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走搭石要快)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话,文中有没有介绍紧走搭石的道理呢?谁来读一读?体会走搭石的快。
2、大屏幕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感受到了什么?(动作美、声音、图画美)
动作:协调有序,什么叫协调有序?文中是怎样写协调有序的?怎样走才叫协调有序?指导学生读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
音乐:踏踏的歌声,像轻快的音乐。这美妙的音乐中,仅仅只有踏踏的声音吗?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来读一读。
图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绰”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这给人以美感的画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还有什么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带着我们的想象,再来美美地来读一读。
过渡:是呀,听着美妙的音乐,身处如此美丽的画卷中,怪不得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可搭石构成的这道美景,我们却只欣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美的需要我们细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
第二自然段,感受故乡的人美。
大屏暮幕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的负责),作者怎样写出老人的负责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2、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应该做的)
3、如果给你一个采访老人的机会,你会问?你会说?来,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老人的负责,读!
读到这里不由得让我们觉得刘章爷爷的故乡不仅景美,故乡的人----更美!
过渡:家乡的老人这样让人敬佩,家乡的年轻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四自然段:感受乡亲们“谦让”、“尊老”的美好情感。
1大屏幕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A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
B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就是这么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对我们来说做起来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们会怎么去读呢?指名读。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伏下”是什么意思?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
B“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一个细节,老人在接受年轻人的帮助后却没有说上一句谢谢。这是为什么?读最后一句,说说你的体会,分组讨论。
生:老人铺搭石不需要感谢,也没人感谢;
年轻人背老人也不需要感谢,也没人感谢;
C、假如遇上的是孩子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
假如遇上的是盲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
人们把这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叫什么?这叫民风,纯朴的民风,这是代代相传的民情呀!读!板书:一处民风。
四、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一份乡情。
(1)、齐读。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
(3)、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故乡的搭石吗?(作者同时还赞扬了乡亲们的美好心灵,表达了作者的一份乡情。)板书:一份乡情。
小结:同学们,有谁走过搭石?(没有或很少)可能一个人一生都不曾走过搭石,但是在我们的人生的道路上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搭石,他们是,他们为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我也很想成为你们学习之路上的一块搭石,欢迎吗?(欢迎)谢谢!好,下课。
板书设计:
21 搭 石
一道风景美丽
一处民风纯朴
一份乡情难忘
《搭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法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板题示标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刘章爷爷来到认识了搭石作用,今天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一下通过搭石展现的人性美。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善良、友爱、互敬互助,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观察,发现美的方法,并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的习惯。
指名读目标。
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吗?请用你最好的坐姿告诉自己,告诉朱老师。
二、依据自学指导自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哪些画面是看得见的美,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哪些画面是看不见的美?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5分钟后,比谁学得好)
清楚了吗?自学竞赛开始!
三、检查自学效果
刚才大家学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回答也一定非常精彩。
1、谁来说一说文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哪些画面?
2、在这些画面中哪些是看得见的具体美,哪些是看不见的心灵美? 预设一:学习 “一行人走搭石”的语句(看得见的美)
(1)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大屏幕适时出示)
(2)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幅画面的美的。
(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看得见的美。)
(3)有感情的齐读“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预设二:学习“老人调整搭石”的语句。(看不见得心灵美)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做?体会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老人品质的词语重点朗读。
(3)练习有感情的读读给同桌听。(2分钟之后比谁读的有感情) 预设三:感悟“面对面,和老人过搭石”语句(看不见得心灵美)
(1)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抓住“伏”“理所应当”体会乡亲们尊老爱幼,互助互敬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乡亲们身上具备的品质。
3、师: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一下摆搭石、走搭石的美。
4、感悟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难道这句话只是指搭石的无私奉献和和默默无闻吗? 师:让我们带着乡亲们的美好心灵再来有感情的齐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 四、当堂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不小,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训练题。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要是……就…… 无论……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 )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选做题:
仿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一份小小的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却联结着 ,也联结着 。
(2)小鸽子飞走了,越飞越远,带去了 ,也带去了 。
五、总结下课
在这小小的山村,在这小小的搭石上,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的美,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普通的美,比如:下雨了,几个同学合打一把伞,雨伞里透出的就是美等,课下,希望你也能像作者一样,把我们身边的“美”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摆
美
走
必做题: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要是……就…… 无论……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 )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选做题:
仿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一份小小的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却联结着 ,也联结着 。
(2)小鸽子飞走了,越飞越远,带去了,也带去了 。
搭石教学设计 篇4
教材解读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贝示浣馕
(1)对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句子含义深刻。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尝试让学生在读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试图通过所想象的画面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体会到人间的真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本课的教学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学习目标
1理解词语意思,感悟文中语言的优美,
2 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蕴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3了解作者从普通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做法,唤起学生发现、寻找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感悟文中蕴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教学难点 “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感受”的感悟。
教具 课件音乐
第二课时(初稿)
教学内容 教学2---5自然段,领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感悟文中蕴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解决了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这几个问题。还积累了许多词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来到无名小溪前,一起来走一走搭石,欣赏欣赏搭石上的美丽风景,感受感受搭石带给我们画一般的美感。
二 、 巩固生字词
1、同学们,走搭石前,得先认清几个刚认识的新朋友,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词语:
人影绰绰清波漾漾 (读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么?ABCC 非常对称 有点像对联)
间隔联结相背而行(多音字)
谴责 懒惰 俗语 理所当然 脱鞋绾裤协调有序(笔画多,读正确不容易) 三、 学习2---5节
1、 好,现在我们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过搭石了。
2、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读一读2---5小节,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学生畅所欲言)
3、有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点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板书:一道风景
4、何谓风景(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等某些自然现象,风景往往带给人们美的感受, 有人说过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能让人心旷神怡,一篇优美的文章往往能够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把文字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把语言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再品读品读2---4节,想想搭石上的风景有那几幅画面组成)
4、指名解答,板书:老人搭石图
众人过石图
谦让尊老图
第一幅画面(第二段)
1、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幅画面
2、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下面一段话:点击
上了点年岁的老人,急着赶路,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石头搭上,满意了回去。
3 这句话讲了什么(老人在搭石)
4、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点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5、 读一读,比一比,发现了什么?(透过“无论??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
上几个来回,直到??”更能体会出老人那闪光的心灵)点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
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
(是呀,虽说只是增加了几个文字,但带给我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精妙之处——画龙点睛。作者观察得如此细致,描写得又是那么细腻,让我们再一次来品味品味作者的神来之笔)
4、导读:平时悠闲时,看到搭石不平稳,自觉来调整,足以让人尊敬,更让人起敬的是老人“无论??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这是怎样的老人?指名说。让我们也来做一次图中的老人,搭一搭石头(四人小组讨论)
1、 出示老人调整搭石图:
师问:
(1) 老人家,您有急事还不赶快赶路,为什么要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样挑选石头?为什么要踏上几个来回?
(3) 调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 导读:多么朴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灵啊!正是从家乡人民摆搭石上,我们看到了
人们相互之间那种暖融融的关爱,同学们,这是不是一道风景?来,把这道风景读美! 第二幅画面(第三段)
1、 读读这部分,说说画面中哪儿让你觉得美?怎么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 美的文章能让人展开想象,让文字变成生动优美的画面,我们再来试试,看谁能通过文
字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语言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其中的美。
3、 师配乐朗诵本段,生闭目想象:你头脑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还看到了什么?
4、 学生描绘画面。
a) 体会动作协调之美(读悟——协调有序:联系学生平时走过水洼地时的走法与姿态,
想象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几块甚至更多块搭石上时人们的姿态,走熟了就形成了文中的轻快、协调有序之美。读出轻快之美。评价促读)
b) 体会声音韵律之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评价促读)
c) 人景和谐之美(试着描述:清波漾漾——人踩在搭石上,搭石周围清澈的溪水漾出
一波一波的。细纹;人影绰绰——一行人紧走搭石,倒映在水中的人影一个接一个,在漾开的水纹中影影绰绰,既看得见,又不真切。)
随机解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
5、下工,一抹夕阳照在河边的小溪,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和着踏踏脚尖点搭石的声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简直就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啊!太美了!用我们美妙的声音来表现——读!
6、这么美的有声有色的画面,还想不想再读?谁来读,谁还想读,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老师和你们一起过搭石。走熟练了,不看书过搭石。
7、口头填空,点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前面的( ),后面的( ),踏踏的声音,像();清波(),人影( ),给人( )的美感。
导读:人和景交融在一起,那么和谐,难怪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画一般的风景。)
第三幅画面(第四段)
1、 指名度第四节,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乡亲们之间的谦让精神以及尊老美德)
2、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
所当然的事。
“理所当然”什么意思?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是理所当然?文中说什么事是理所当然? 导读:多么淳朴的乡情们啊,你们看,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搭石让老人想到别人、年轻人想到老人,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这怎么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呢?同学们,让我们把这道风景读美!
四、 拓展练笔
1、 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一幅幅风景,现在我们试着用自己的笔来描绘风景。
2、 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风景?
3、 写话:试着用上动词和书中的语言,加上自己的积累,把这幅美妙的搭石图写下来,注
意有顺序,写具体。(学生动笔)
4、 谁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走搭石的画面?交流。
五、升华读文
1、同学们,此时你还觉得这是一块块冰冷无情的石头吗?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搭石上有——有——有——
2、 这小小的山村,这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体现出生活中这么多看的见、看不见的
美,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来赞美。齐读最后一段。
3、 搭石上有情有爱,搭石上刻着乡亲们美好的心灵,这搭石又何尝不让我们心动呢?再读
课文2---5小节(有时间读,没时间不读)
4、这么普通的景观却蕴藏着这么多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并用手中的笔将其记录下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相信同学们一定深受启发,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吧!
附板书:
搭 石
老人搭石图 有爱
一道风景 众人过石图 有美
谦让尊老图 有情
第二课时(修改稿)
教学内容 教学2---5自然段,领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感悟文中蕴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解决了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这几个问题。还积累了许多词汇。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来到无名小溪前,一起来走一走搭石,欣赏欣赏搭石上的美丽风景,感受感受搭石带给我们画一般的美感。
二 、 巩固生字词
1、同学们,走搭石前,得先认清几个刚认识的新朋友,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词语:
人影绰绰清波漾漾 (读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么?ABCC 非常对称 有点像对联)
间隔联结相背而行(多音字)
谴责 懒惰 俗语 理所当然 脱鞋绾裤协调有序(笔画多,读正确不容易) 三、 学习2---5节
1、 好,现在我们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过搭石了。
2、 同学们请看,点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3、 猜测 会提出问题:搭石,怎么就构成了家乡的美景(对,搭石只不过是小溪中供人走路的小石头而已,为什么??,想知道答案吗?读一读课文中的2—4小节,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4、读读课文,待会儿向大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最好能给每个画面娶一个名。
5、指名解答,板书:老人搭石图
众人过石图
谦让尊老图
第一幅画面(第二段)
3、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幅画面
4、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下面一段话:点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6、 老师把它修改了一下,你说行吗?点击:读一读,比一比,发现了什么?(透过“无
论??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更能体会出老人那闪光的心灵)点击:
上了点年岁的老人,急着赶路,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石头搭上,满意了回去。
读一读,比一比,发现了什么?指名讲。(透过“无论??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更能体会出老人那闪光的心灵)
(是呀,虽说只是增加了几个文字,但带给我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精妙之处——画龙点睛。作者观察得如此细致,描写得又是那么细腻,让我们再一次来品味品味作者的神来之笔)
4、导读:平时悠闲时,看到搭石不平稳,自觉来调整,足以让人尊敬,更让人起敬的是老人“无论??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这是怎样的老人?指名说。让我们也来做一次图中的老人。
3、 出示老人调整搭石图:
师问:
(1) 老人家,您有急事还不赶快赶路,为什么要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样挑选石头?为什么要踏上几个来回?
(3) 调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4、 导读:多么朴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灵啊!正是从家乡人民摆搭石上,我们看到了
人们相互之间那种暖融融的关爱,同学们,这是不是一道风景?来,把这道风景读美! 第二幅画面(第三段)
5、 读读这部分,说说画面中哪儿让你觉得美?怎么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6、 美的文章能让人展开想象,让文字变成生动优美的画面,我们再来试试,看谁能通过文
字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语言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其中的美。
7、 师配乐朗诵本段,生闭目想象:你头脑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还看到了什么?
8、 学生描绘画面。
a) 体会动作协调之美(读悟——协调有序:联系学生平时走过水洼地时的走法与姿态,
想象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几块甚至更多块搭石上时人们的姿态,
搭石优质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陈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了!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箩筐。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今天,陈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懂的地方做上?。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1)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2)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平衡 间隔 联结 谴责 俗语 懒惰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协调有序 山洪暴发 伏下
三、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这个美丽的山村,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一起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象,你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划下来。
2、家乡美,家乡的人们美,你们读得也很美。来,几个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说说发现的美吧。
3、美丽的事物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谁来踊跃的告诉大家你发现的美?
(1)当生读无论怎样……才肯离去时,问:从这你体会到什么美?学生答: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的很美,这是一种心灵美。
老人的这份美德,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引读这一段。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直到、才
(课件出示)想象: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动作、表情呢?
老人的心灵的美你们也看见了,真的不简单,我们再来读读吧。(2)当学生读到具体的美每当……美感时,我们分男女生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谁来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让五个同学走搭石。
现场采第一位、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无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老师评价:你真是为他人着想的好村民。怪不得有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你注意到了水里的景象吗?生自由回答
问同学:他们走得怎样?
指导朗读,让我们轻盈的、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部分。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美?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互相礼让、尊老爱老
齐读、
4、作者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5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美无处不在,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大家仔细找找。
老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用心发现,我们更加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只要有心,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我们要来写一写。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
27 牛郎织女(一)
勤劳创造 勇敢追求
搭石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初步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汇报预习收获
1、汇报一类字词。
2、汇报二类字词。
3、重点指导:涨和间是多音字。
4、交流识字方法。
5、教师指导书写:暴衡,学生临写,比较。纠正。
三、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思考:什么是搭石?边读书边找到答案。
五、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搭石》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一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1、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2、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双基教学,把它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学习生字词。
3、注重学习情况的反馈,一系列有梯度的练习,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研员评课】
1、双基教学扎实。
2、练习题有梯度,但注意题的难易程度。
3、当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不知如何归纳时,老师缺少指导。应注重授之以渔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