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小学语文注重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机会。而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在课文的精读阶段,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内容,为了使学生既爱读爱学,又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累内化。
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分析春联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指导学习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先感知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从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这样学生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同时有加深了对春联描写的内容的印象。然后又指导了一幅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另外的两条我组织学生自学,和同桌讨论,再以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交流.实践表明,学生能很好地自主学习,他们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开展请大家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的活动,要求学生把春联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告诉大家这幅春联所描写的内容,可以从哪些词上看出来,并亲自动手连一连。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已在动手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归为已有了。
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一、反思教材
新教材的优点是改变了老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强调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还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地中的习作,改变了老教材习作的独立性,而新教材的习作是与口语交际融合在一起的。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习作大有好处,练习册的内容也是和教材配套的,即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每篇课文结束后,练习册都有相对应的基础知识题和能力提高题,与教材相辅相成,深浅适度。
同时,这册教材也存在不足,例如:《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让学生写田园风光或乡村景色,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多数都不知道田园是什么样的,田园里有什么,乡村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为去过乡村了解乡村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这样的文章让城市里的孩子来写简直就是无从下手;可是对农村孩子来说写此类文章就轻而易举。
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只有改变少数不合理的篇章,找出适合农村或城市不同地域的学习内容。
二、反思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改变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传统教法。采用了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动脑、动口,加之教师适度的引导、点拨、强化,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反思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1、教法与学法的困惑
新课改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小学语文课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例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某一段,再如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那么其他的段落就不需要学吗?其他的阅读方法就不需要掌握了吗?表面上看,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题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吗?看起来是一堂热热闹闹的课,其实学生在这堂课上学会了什么?掌握了那些写作方法?明白了哪些写作顺序?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成了教学形势,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从零开始。还有,在汇报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指导什么,教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教师完全处在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怎么能有益有效呢?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就让出主导作用,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时没有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度”。
2、作文指导与学生写作的困惑
一提起作文,多数语文教师都有同样的困惑,作文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才能会写,指导细一点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差不多一个内容,不细指导,差一点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可是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中心环节。
对学生来说作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确,提高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难在一朝一夕完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让学生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让班级的图书角发挥作用。每学期我都让学生每人拿两本以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到图书角,大家换着看。书的内容不要限制,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有人喜欢“大江东流”;有人喜欢“小桥流水”。个人有个人的兴趣,个人有个人的口味。我们不必强求一致,只要有益的,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无害的都可以。看什么书都增长知识。看书时间是利用课余时间或作业完成后。刚开始都不习惯,但是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开始时是我提醒他们,引导他们去看。看的时候允许他们讲,允许他们说,允许他们笑。有时他们看到有趣的地方,笑得前仰后合;有时为了争论一个问题都面红耳赤。有时还让我来当裁判,说他们谁说的对谁说的错。在说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所带过的班级学生有80%的都有自觉看书的好习惯。多看书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让学生多积累
语言在与积累。一年级时,我让学生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二年级时,我让学生每天积累两个成语,一个名言警句或一个好的片断,随着年级的升高,积累量逐渐增大。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写作时就有话可说。
(3)认真领着学生分析课文
我告诉学生,老师领你分析课文,实际上就是在教你学写作文。说到这,实际上我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喜欢哪一段,就先分析哪一段。有时是从中间开始,有时是从最后开始。而我还是老教法,从前往后逐渐分析。我觉得这样分析,能使学生清晰地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动笔写时,屡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础。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本组课文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景色和生活,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之情。但每篇文章的写法各具特色。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根据农村孩子对田园生活比较熟悉的实际,一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哪些地方让你最留恋,是什么原因。你和小朋友们一起最爱做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四是结合综合型学习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乡村田园景色,到实际生活中再次去感受,去领悟。
在教学《乡下人家》一文时,由于学生对乡村田园生活比较熟悉,因此,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结合自己居住的`环境,寻找有关段落。并把居住的环境中与文中描写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找出来。这样学生通过把自己家乡的环境与课文中描写的乡下人家进行对比,认识到自己家乡就是一幅幅的风景画。从而感受到家乡自然风光的美丽。激发了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在让学生了解写作顺序时,我让学生合作学习,把不同的风景图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本文是按不同地方不同景物进行描写的。可为动静结合,由人到物。也可体现为从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到赞美乡下人家生活自然和谐。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读课外相关的文章,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如在教学“屋檐”一词时,由于学生从出生到现在住的都是楼房,根本不知道屋檐是什么,也就不懂这个词的意思了。我竟然还大声训斥学生:屋檐是什么都不懂?想起来真是惭愧。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龙卷风》是一篇介绍奇特自然现象的说明文,本课教学以“体会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感受那令人谈虎色变的恐怖”来贯穿全文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课堂气氛活跃。对于龙卷风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是生活在我们地区的人很少感受到的,缺乏类似的生活经验,因此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少的,课前,我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龙卷风的视频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课上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生大都能抓住文中描写陆龙卷和海龙卷形态特异、狂暴威猛的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谈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学生对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产生了深刻的体验,朗读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已初具模式,所以本节课并未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面过多指导,只是把它作为对整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总结,学生当堂思维梳理,准备绘制。经过课下检查思维导图,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思路清晰,有条有理。
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虽然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但没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挖掘。比如写陆龙卷肆虐后大地的“面目全非”,如果再进一步追问,引导深入理解,效果会更好。
2、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临近结束部分环节不够紧凑,以致学生没有了课上画思维导图的时间,还稍有拖堂。今后还要在时间把握上多加注意。
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应该深钻教材,认真研读文本,根据文体的特征上出课的味道来,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抓住主要的词句,采取不同的策略,多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产生深刻地体验。总之让语文教学走向体验和表达。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
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
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一个来回,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我让学生读懂课文,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正好书上有一幅小的长城近景图,于是我采取默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对照小图,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课文时,图文对照,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读懂了课文,对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但自己讲的太多,学生比较被动。如果能再放手,让学生多读有感受的语句,相信学生可讲之处会更多,所谈感受体会也会更充实、深切。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本篇课文以 “通过文中描写陆龙卷、海龙卷的形态和气势,体会龙卷风的特异形态、气势狂暴威猛,谈谈龙卷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中心话题贯穿全文。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教学时,我注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讲解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以一个中心话题贯穿课文。既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又将教学的重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品读龙卷风那威猛气势时,指引学生由句中重点动词“摇摇晃晃”“不断摧毁” “随意抛来掷去” “刺入”切入,更形象深刻体会破坏力极强的龙卷风;又从“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大象鼻子似的怪物”让学生认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所以我借助熟知的比喻修辞方法进一步了解打比方。从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物理解文本内容,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在课上我班的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是本次研究课的亮点。即使平常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经过平时的努力、锻炼,也能够信心十足地举起手;在备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听者愿意听?”这个问题,所以在我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尽量使每一句话都为课文教学服务。
结束本课的教学后,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 在提出问题时,语速稍快。语调抑扬顿挫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感受龙卷风狂暴威猛的气势时,老师用自己更加激情洋溢的语气来感染学生,达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最佳效果;再有, 由于时间有限,急于完成下面的教学环节, 对文中海龙卷上方“直径有二百多米”下方“直径一百多米”这个概念解释不够清楚,今后还要在语言简练、时间把握上多加注意。
通过本次研究课,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环节、课堂语言方面有了进步。
同时我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努力:
一、应深挖教材,更好地推敲句中字眼,无论是哪堂课,我从中感受着老师们的精益求精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学生们亦会如此严谨地学习;
二、我认为在课堂中,一位老师应具备课堂智慧、敏感性。在参加第二次联片教研时大谈小学的孔庆贤老师,在三年级《惊弓之鸟》一课中,展现出老师特有的人格魅力,作为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学习的进取心更强。如何具备这种智慧?我想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有了知识底蕴,才会衍生智慧;
三,幽默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法宝,在第三次联合校汇报课上,友谊大街小学的徐韫哲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在场师生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教室内气氛活跃,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整堂课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教研活动,让我学习到了这么多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这为我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