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圆明园的毁灭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

⑴ 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玲珑剔透”中“剔”读_;“掠走”中的“掠”读_;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 “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侵”要注意中间不可多写一竖。

⑵ 体会词语的含义:

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西洋景观

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书,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⑴ 针对第二自然段:

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

(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 )

② 结合学生回答,flash课件演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

⑵ 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① 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② 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自己潜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 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静心涵咏文本想象画面后生生交流,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体验。

④ 请同学谈一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语句。)

a、课件出示:

圆明园中,有__的殿堂,也有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的山乡村野。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说一句话。

b、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⑤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中列举了哪些?

⑥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同学们可以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⑦ 指名读圆明园的景物,脑海里想象着画面。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名读这一句,相机鼓励有个性地读。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吗?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的圆明园。

2、预设词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

3、过渡: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

(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二、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

2、“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

课件出示: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

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4、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5、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感悟语言,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文化的热爱。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引导:

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愤慨、痛恨、痛惜……)

3、请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痛恨、痛惜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

重点感悟:

⑴ 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① 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这些加点的词语更能体现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② 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⑵ 课件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读出悲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语气是高昂的;“一片灰烬”放慢速度,体会那种痛惜之情。)

品悟语言,以情促读,以读激情。

4、同学们,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计。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惨重的损失。)

3、这一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

(痛惜、痛恨、悲哀。)

4、指名读,齐读。

五、回忆课文,感悟写法

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六、激荡情感,课堂练写

1、同学们,老师这有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个片段,请你面对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写出自己的话。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不可估量、宏伟建筑、奇珍异宝、瑰宝、精华、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熊熊燃烧的情景,学生练写。

利用积累的词语,扣人心扉的画面,激荡灵魂,练习写话,让学生直抒胸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交流写话内容。

2、教师总结:

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2

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学反思公开课结束之后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课堂,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教学过程来说,在第五段体会侵略者残酷、野蛮时,设计了两段话,让学生分别读,看看能不能去掉或者删掉,但是由于教室太亮,课件学生看不清,学生没有体会出来,在学生没有体会到时,我应该找一个或者两个读书有感情的学生读一读,或者我给学生读一读,这样可能更利于学生体会。其次,我在范读让学生去体会第五段侵略者的。嘴脸时,范读没有感情,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有,小组讨论那个环节给学生留的时间太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没有找到正确句子时,引导偏离了问题核心。就课堂整体安排而言,内容太多,所以导致整节课都给人一种很紧张的感觉,没有给学生留白、思考的时间。

就教学语言上来说,教师评价语不够丰富,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我想,在语文教学这条他路上,我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圆明园的毁灭 篇3

------------------------------------------------------------

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语文素材”小学语文专页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人教版五年制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出示课题后)同学们最想说什么?

生:读书。

师:那就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读。

(教室里一片读书声)

师:想读第几个自然段就站起来读第几个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要考验一下你们的自信心,谁敢说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你们现在就站在领奖台上,如果有人比你读的好,你就坐下。

(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读得好就站着)

师:(问站着的同学)你服气吗?不服气我们全班一起和你比。(生齐读课文)

师:(问站着的同学)怎么样?可以坐下了吧?(生摇头表示不服气)其实人最难战胜自己,刚才,齐读时你也读了吧?你这就是战胜自己呀!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读完后,教师要提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一边读,一边想,老师可能提出什么问题,读课文时就想这个问题,不一定从头读到尾,可以读得深一点。

(生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老师想问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生:你会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你会问英法联军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

生:为什么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摇头)读了三次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

生:有点心酸?

师:哪一段使你心酸了?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生:我有点心疼,非常气愤。(读有关句子,谈自己感受)

师:有没有心里甜甜的。(读2、3自然段,老师相机指导)

……

评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没有任何琐碎的分析,而是把学习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激励的语言无疑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样投入,那样认真,真正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圆明园的毁灭 篇4

一、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训练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简练的文字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了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二至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是怎样的;第五自然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第六单元“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训练项目的继续。这是教材小修改后所提出的单元训练重点,比修改前的教材要求有所降低,更加符合了学生学习实际。因此本文教学重点可定为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或对侵略者仇恨这一思想内容。

就教材教学上的难点而言,我认为主要要从课文写作上的特点来分析。就本文标题来说,重点在于“毁灭”。但从写法上看则是按圆明园及其毁灭这两个部分来分别安排材料的。其中对圆明园的辉煌浓墨重彩,而对“毁灭”轻描淡写,给人以教材本身先天不足之势。为此,我以为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这一先天不足的劣势或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综合上述分析,即结合这篇教材的编排位置、写作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以下几点为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通过朗读、想象、整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抒发自己对圆明园这一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3、自学生字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导学设计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本文拟安排3课时组织课堂教学。

教具准备有两项:1、写有重点句子的文字投影片三至四张。2、《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

第一课时导学设计:

在检查学生预习并粗读课文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三处作者评价圆明园的句子(①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 被化为一片灰烬。)作为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段的主线,在朗读中让学生交流、评价、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在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思想。例如,抓住“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引导学生朗读理解第三自然段,通过重读“金碧辉煌、小巧玲珑”来体会殿堂的宏伟之美,亭台楼阁的小巧之美,体会宫殿建筑的各具风格。通过一字一顿朗读“山乡村野”来体会圆明园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更有山乡村野的空旷;再用缓慢而舒展的语调读出文中介绍的园中不同特点的建筑之美和漫步园内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明园给人以如入仙境、使人陶醉的迷 人景色,体会到圆明园确实是世界园林奇迹,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时在朗读、指导中,力求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竞读、评读等,通过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读来体会文中所包含的对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的思想。同时,这也为下文的学习作出情感上的铺垫。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朗读指导的效果,我认为相机准备一些文字投影片,以投影的方式加以指导,有力于提高朗读质量。

第二课时导学设计

在学生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这一部分内容之后,这一课时我以第五自然段“毁灭”展开、组织了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1、检查第一课时的内容,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和朗诵三、四自然段。[这一设计在于鼓励学生课前多读,我认为背诵训练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也不仅仅是课外的事,鼓励学生主动背诵,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习惯;同时也能有效地实现 了情感的迁移。学生充分体会了圆明园的美,自然更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恨。]

2、小声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把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准备交流汇报①交流读后的感受。(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感到难过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等)②交流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3、投影重点句设疑思考: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运用反刍的方法速读前文,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这一教学设计从教材写作上的缺陷入手,采取反刍阅读的方法,通过交流江报,可使学生创造性的重组教材,在学生脑海中再现“毁灭”的情景,化先天不足为教学优势,进一步体会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强化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

4、观看《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然后结合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进行质疑,如1860年侵略者为何能够在中国如此为非作歹?为什么中国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此时教师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揭露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便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激发出学生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愤慨之情,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一设计较合理地运用了录像资料,并巧妙引起了学生质疑。这一质疑已不同于课始的质疑,不仅能有效的激活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表达等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也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有关课后练习中的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这一问题以及生字词的强化、好词好句的积累、背诵段落的强化等可放在第三课时进行。

就整个设计而言,我认为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 。有效地实现了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实现了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实现了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也增强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5

11月10号下午,我上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爱之深,恨之切”,只有在充分地感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在学习第5自然段后,激起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与痛恨,和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这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投入的,但学生表现不是太好,发言的积极性也不高。原因是没能让学生更多地与文本接触,对学生的预习能力估计得过高。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读通课文没问题,因此课堂上没能让学生初读感悟,学生读得不够多,朗读的形式较单一。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还有在教学时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造成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当看到学生的表现不是我预设的,显得有些着急。在教学设计时安排的容量较大,这也想教那也舍不得放弃,可短短的40分钟毕竟有限,今后要努力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以一当十,以点代面。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有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6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训练重点是“结合资料,体会课外表达的思想感情”。

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参考书,参考了大量的时代背景资料,并结合课后练习,确定了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几点比较满意:

一是在感情朗读上。第三自然段讲的是圆明园中风格各异的建筑,比较有美感,我就把课外变成了一首诗,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读出自豪和赞美;学习完第五自然段,观看《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后,我又出示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相关内容,但原来的“有……还有……”变成了“没有了……也没有了……”,配上伤感的音乐,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感痛惜和悲愤。

二是在重点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体会上。我把这个问题贯穿始终,从开始的点题,提出“不可估量”,到中间的“建筑的辉煌”和“文物的宝贵”,艺术价值“不可估量”,还有毁灭的过程“掠夺”的不可估量和“毁坏”的不可估量,反复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为感情的'激发做好了准备,最后的“写心里话”就水到渠成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我的失误,把本该安排在写话前的动情朗读遗忘了,导致感情激发不够,准备的伤感的音乐也没有用上,学生写话就显得不那么触动心灵了。

最关键的部分进行得却最失败,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实在是一大败笔。反思一下,还是自己的素养不够,课堂上顾首不顾尾,心理素质也不过关,最重要的还是课备得不够熟练,自己投入不够。另外,自己的评价语言和总结语还是有些苍白,课堂应变能力有待加强。一次历练一次成长,虽然不足,但个人收获还是蛮大的。继续加油,一直在路上!

圆明园的毁灭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的经过。

2.运用搜集、整理的资料帮助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并了解他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2. 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个方面?(板书:昔日的辉煌)简单介绍了哪个方面?(板书:毁灭的经过)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交流一下,圆明园以前是如何辉煌的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更清楚,通过板书一目了然,让学生知道本课的重点内容及本课所探究的问题。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浏览一下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读一读。(出示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此句是课文的中心句,体现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在后面的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学习中主要围绕此句话进行探究学习。

师:学生读后评一评,好在哪里?“祖国”、“世界”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圆明园的毁灭说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如果圆明园存在可以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什么?(价值)

2、好,大家来完成句子转换练习。(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大家再练习朗读(自豪、骄傲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设计和句子转换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明园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地位。

3、师:是啊,圆明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因为有着辉煌的昔日,大家找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三。再现景观,增自豪感。

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用笔画一画并适当作一些批注。(教师巡视。)

2.预设情况:

第2自然段:建筑宏伟: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二是,布局:众星拱月。 “它由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什么意思?谁能用手把“众星拱月”的形状比划一下,说说理由。大家再把“众星拱月”的布局体会一下,读“它由圆明园……。

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众星拱月般的布局特点,说明圆明园建筑的宏伟。谁还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这座皇家园林的规模。

资料:(全园占地5200余亩,(350多公顷,)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350多公顷相当于350个校园。)大家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一下圆明园建筑规模宏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针对“众星拱月”和搜集的资料来感受圆明园建筑规模的宏伟。

第3自然段:

建筑宏伟:从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观来体现圆明园建筑宏伟。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结合起来说明圆明园内建筑的宏伟。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园内的建筑真是宏伟,这些景观都有什么特点呢?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出示句子:圆明园的风格各异:有————,也有————;有————,也有————。

圆明园仿名胜如,————,————,————,————。

圆明园诗情画意的建筑,如————,————。

圆明园中西合璧,不仅有——————,还有——————。

出示句子答案:

一读:师读提示语,生读景观。

二读:大家再读读这些景观,想想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有仿、有造、有中、有西)(这真是大小相间、动静结合、仿造逼真、中西合璧汇集了天下最美风景的圆明园)

三读:大家读课文,感受一下风格各异的的景观。(找学生朗读,读后评一评哪里读得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四读:练习朗读。

五读:配乐朗读。

六读:找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大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想象练习说话,注意语言表达清楚、条理。

设计意图:本段是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通过反复及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特别是想象画面环节,只有反复朗读理解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想象的画面丰满,才能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感受到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师: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这些风格各异的景观?好跟着老师一起欣赏。(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平胡》。   同学们看了图片后不由得会想到用书中的哪句话来赞美它,(这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如果你身在其中,漫步园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

所以我们要自豪地说……

再次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我们再来看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大家默读课文,用笔在书上画一画,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文物的珍贵。

第4自然段:(收藏非常丰富,“上自、下至、历代”说明各个时期最珍贵的奇珍异宝这里都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应有尽有。不仅说明收藏的多,还说明收藏的时间长。)(大家知道圆明园收藏了多少奇珍异宝吗?150多万件。)

教师出示图片:当你看到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当你看到历代的“名人书画”、当你看到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时,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学生朗读,大家再齐读(赞叹的感情)。

出示句子:正如当年英国随军牧师所言:“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重点的词语感受文物的珍贵,教师引用句子来帮助学生体会圆明园内文物的价值,在祖国、世界人的眼中圆明园不愧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师:圆明园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殿堂,所以我们要自豪地说……

再次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设计意图:到目前为止三次出现这句话,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激发爱国的情感,同时为下文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对帝国主义强烈的憎恨之情。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四。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的经过,增强使命感。

同学们,我们欣赏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走进圆明园就像走进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宝库。然而当我们今天再走进圆明园,我们只能看到残垣断壁无语立斜阳。

1.出示残垣断壁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此刻你想说什么?(令人可惜、痛惜……)造成这一浩劫的,是谁?(当年的英法联军)。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愤怒地谴责过他的国家与英国共同制造的这一暴行说:“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

第5自然段: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令你痛恨英法联军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学生讨论: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们的强盗行为?(预设:教师引导,重点词语)。凡是能拿走,什么能拿走?(珍珠翡翠、金子银子、各种首饰、各种宝石、名人书画、古玩玉器……)统统掠走,什么是掠?抢、夺。(谁能根据搜集的资料读读英法联军是怎样统统掠走的?学生读资料)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什么拿不动?(大的瓷器、绫罗绸缎、大钟表、十二生肖铜像的头、书籍……)实在运不走就任意破坏、毁掉。什么东西运不走?(名贵花卉树木、大型的摆设、圆明园某个宫殿完全是用香檀木建造的,价格昂贵……怎样毁掉?(踩衣服布料、用斧子砍、用木棍捣玻璃镜子、用石头砸、用火烧……)谁能根据搜集的资料读读是怎样毁掉的?(学生读资料)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形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点拨,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法联军的贪婪与野蛮。

师:同学们,英法联军这是什么行为啊?强盗的行为,他们拿不走的不仅毁掉还用火烧掉,一点点都不留下(英法联军的贪婪与野蛮)

3、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大屏幕部分)。读后评价一下。(带着愤恨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多次设计学生朗读后,大家进行评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地朗读,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还没完,为了销毁罪证,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72个小时,4320分钟,烧毁了宏伟的建筑,烧毁了珍贵的文物。(板书:火   用红色笔写在“建筑宏伟、文物珍贵”的上面)

4、大家朗读第5自然段。老师截取了一段关于火烧圆明园的镜头,大家看一看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观看《火烧圆明园》片段

设计意图:观看录像增强学生对英法联军的进一步痛恨之情。

同学们打开书:再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重温中心句,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表达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惜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师:同学们,此时你站在大火烧过的灰烬旁想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这,你有疑问吗?

预设:1、清政府为什么不能保护圆明园?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热爱  憎恨)

设计意图:质疑环节能体现尊重学生的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整理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比如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好处。

师总结:为了“火烧圆明园”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整理的资料,以圆明园为主题写一份手抄报。

2、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增强对圆明园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板书

建筑宏伟

昔日的辉煌 毁灭的经过

文物珍贵

热爱 憎恨

设计意图:板书能突出课文重点的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是“火”的设计更能体现“建筑宏伟、文物珍贵”都被毁灭掉了。

圆明园的毁灭 篇8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

通过话题“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未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话题,引导参与

1、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感受如何?(翻开书)找出来。

2、提出话题:既然是损失,就可以把它找回来。所以最近有专家提出要重建圆明园,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们看呢?

3、引导参与:要什么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然后交流讨论。

二、研究学习,感悟体验:

1、读完这一部分,你觉得需要重建吗?(①需要,因为美……②不需要,因为太宏伟,不容易……)

2、导: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未来,它美在哪?

(一)教学“建筑宏伟”部分策略

1、学生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美,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圆明园中,有金碧……山乡村野)

师:有什么不明白吗?→教师简介“买卖街”→“山乡村野”明白了吗?→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和宁静秀丽的山乡村野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能读出来吗?

3、(评价:读得真美。)其实,在圆明园美无处不在。(还有吗?)→指名汇报(圆明园很多景物……)

这么美,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这些地方有没有去过?→啊!圆明园—真美啊!→此时你最想干嘛?!→怎么美呢?指名说→我真想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啊!圆明园—真美啊!→引读:所以,徒步园内……境界!→圆明园真可谓巧夺天工啊!指名联读这一小节。

4、引读第2小节。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周围。

(边引读边展示:“众星拱月”的示意图)

5、小结并板书:

如此建筑宏伟,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板书:建筑宏伟,不可估量)

过渡:仅仅如此吗?

(二)教学“奇珍异宝”部分策略。

(板书:奇珍异宝)←学生汇报自己轻轻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图片音乐(是这样的吗?)→真是令人惊奇!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

过渡: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地方厦宫,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残垣断壁。(出示)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但是,我想我们暂时不要去描述,描述那段令人心痛的过去。就让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化为沉沉的声音,好吗?

6、指名朗读→放录像→望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你想说些什么呢?→(是的,他们像野兽,比野兽还野兽;他们像豺狼,比豺狼还凶狠)齐读。

7、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过去,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指名说。

8、教师总结:从1860-2001,141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其实细细想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历史!为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创设情境,笔练延伸

1、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有千言万语在心头,把它写下来吧!

2、课堂反馈并适时总结:是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学们,努力吧!

(——此课曾获溧阳市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圆明园的毁灭 篇9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 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 名的园林,竟在 1860 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 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 14 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辨字组词。

宏(   ) 剔(    )瑶(     )   瑰(     )  侵(      )  销(     )

雄(   ) 踢(    )遥(     )   魅(     )  浸(      )  稍(     )

a、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世(  )名

( )星( )月  金碧( )( )  诗( )画( ) 亭( )楼( ) 奇( )( )宝

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 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 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陵园,它由                       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                            三面。

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       ,还有              ,……园林艺术 有

还有             …说明圆明园是                         ,

漫步圆明园中,有如                   ,仿佛                    。

a、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 二 课时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 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习检测:

a、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    _(q 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   _(guī 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     _(huī jìn) 。

b、填写关联词语。

1、园中, (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2、圆明园(     )宏伟建筑,(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圆明园的毁灭(      )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主、合作、探究:

1、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

壮观? 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了它建筑风格。 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第四自然段, 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来读一读呢?

2、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 明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 日的辉煌?

a、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                   、        、

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                     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      之情。

b、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一读课文,你的笔来写一些读后的心情。圆明园曾经辉煌:                       。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b、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会说: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读故事《虎门销烟》 。

第三课时

1、抄写好词佳句。

2、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