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5篇

发布时间: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如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1

第七章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作为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并能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把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根据我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设计了一份自学练习,通过题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容易设计实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在自学环节上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都基本能认真地完成好试卷。由于本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一看到难一点的题目都懒于动笔,所以在试卷的设计上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题目不能设计太难,要有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完成,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试卷也设计了填写实验步骤等题目,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对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教材的安排是通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然后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我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问题上觉得不是很妥当。因为小灯泡在整个实验中,灯丝的温度是不断升高的,所以电阻不断在变化,每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只是一个瞬时电阻值,不能简单用求平均值的方法确定本次实验小灯泡的电阻。我觉得在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下计算出的电阻值才有代表性,才算是小灯泡的电阻。通常情况下用电器的标签上都标有电压和电功率的数据,那都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果要标出小灯泡的电阻,我觉得也应该是额定电阻。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每组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只是一个实际电功率。当实际电压等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在对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应该也是要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下计算出的电阻值才是小灯泡的电阻。

以前的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通常是先对欧姆定律进行复习后才引入新课的,我也反复思考是采用一贯的温固而知新的方法还是利用一些新颖的实验引入,最后我却利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截了当,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教学重点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研究之上,诱发学习动机、兴趣和积极性。

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学生表现不是那么积极,课堂显得比较沉闷。这可能是由于我在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所以效果不是那么理想。以后在分组讨论前应让学生先思考一下,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后再互相交流看法,使彼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另外在教学语言方面我要加强锻炼,只有教师良好的引导语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得提高。由于实验的所限,学生实验时所用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课堂时间没安排好,造成了最后结课的时候显得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有实验的课堂中对于时间的安排要加强。

总之,物理教学中要求我们反思的层面是很多的,我们应在新课堂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的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于合理。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2

每节课都是一节有遗憾的课,我也深有感触。比如这节课吧,下课后联系课上实际反思一下,自己就感到遗憾多多:

第一,时间分配感觉侧重点有些偏移。学生回顾影响电阻的因素时间有些过长,如果下次再讲本课,我将直接切入正题: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或依据的公式是什么?

第二:没充分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表现在画电路图时,只找了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次应多找几个画法不一样的学生到黑板上画,然后让学生判断,黑板上学生犯的毛病,下面的学生能引以为戒,对的能加深印象。

第三,学生不善于倾听,有学生发言时,有的好打断别人,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 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将极大地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要想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要起带头作用。

第四,分组讨论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以后分组讨论前应让学生先思考一下,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后再互相交流看法,使彼此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五,本节课没体现出延续性,得到结论后学生知道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后,可与研究“欧姆定律”实验进行对比,问:欧姆定律中为何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答曰:欧姆定律实验中,要求阻值一定。而定值电阻的阻值受温度影响较小,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3

优点:

1. 整个教学环节很朴实,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际授课情况,也反映出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平时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

2. 师生关系和谐,表现为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愿意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愿意学习物理这门学科。

3. 在授课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很合适,一环扣一环,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刚好可以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用心了。

4.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其中,真正在合作讨论中得到了提高。

5. 各个环节抓的比较扎实,教师真正给时间让学生来做了,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6. 在授课的最后能够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不足:

1. 课堂语言有时仍不够简洁。

2. 建议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使语言规范化。

提出的要求:

1. R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再加以强调:为什么温度越高,R越大?这样的提问可以更进一步的揭示问题的本质。

2. 教师定的教学目标可不可以再高一些?比如:培养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

实验中学王丽辉老师的评价:

优点:

1. 课程设计体现出了新课标的要求。

2. 教师在各个过程中引导的很到位。

建议:

1. 设计表格是本节课的难点,多数学生能够设计出来还是非常好的,但对于学生设计不规范的地方,教师最好再加以规范化。

2. 总结结论时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提高。

3. 对于好的结论,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分享的效果。

上完这节课以后,我自己的感觉是比较成功的,但听了专家的点评以后,知道了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讲课语言不简练,个别处啰嗦,不能用标准普通话授课,细节的处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等等,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在备课上真正下足功夫,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着有许多感触,即有新的课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

1、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的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带着疑问去探究。并用语言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2、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在探究之前的方案设计上用时过长,使的反馈练习用时有些少,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显的 “ 头重脚轻 ” 。在猜想与假设的环节中,有很多学生提出的`都是错误的猜想,()当时我真的有点晕,其实猜想的对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即使是错误的猜想,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排除。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我却直到有正确的猜想提出才停止提问。使得反馈练习的时间不够用。

3、学生创新

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一组学生的电流表坏了,我灵机一动,便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探究课题,只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结果他们真的成功了,虽然误差大了些,但培养的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也把我的反馈练习改动了一下。让学生们设计只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测电阻,这样把本节可的教学内容给加深了。

4 教材设计

“ 伏安法测电阻 ” 是学习并理解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探究课,是对欧姆定律知识的升华,也是对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的更深一层次的练习。为以后的电学探究左打好坚实的操作基础。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教材开门见山的提出用 “ 伏安法测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 ”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利于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所以我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用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学生理解 “ 伏安法测电阻 ” ,所以导课时间比较长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精心构筑体验的平台,把握 “ 开 ”、 “ 引 ”、 “ 放 ” 三个环节。 “ 开 ” 即开放情境、提供资源,提出课题、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务。 “ 引 ” 即在学生的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给结论,更不能 “ 代替 ” 学生得出结论。 “ 放 ” 即 “ 放开来让学生学活 ”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鼓励 “ 标新立异 ” 。

本课采用体验探究的学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 “ 做中学 ” ,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最后,由于本人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大家的多多指教,多多批评。伯牙绝弦教学反思风娃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总结

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5

《电阻》这节课,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改变电流的两种途径,探究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初步形成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强化了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并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通过两种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经过实践,效果不错。

一、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设计实验,通过讨论来设计电路图,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步骤。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他们都能积极地实验,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从而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熏陶。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对自然科学的亲和力等情感态度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心智方面也可得到培养。物理课程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节在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活动中,学生小组合作比较成功,组内同学能够达到互动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深刻地理会了方法的实质,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从学生的检测和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就学生的学习这一块的目标基本达到。

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好,遇到公开课这样的场合,有点怯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