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反思优秀1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童话吧,童话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对教师和父母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还苦于找不到好的童话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 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狐假虎威》教案 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头饰。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动难点】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二、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三、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五、、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看到老虎上当了,狐狸心里得意极了。它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老虎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小动物们真的会害怕狐狸吗?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3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在正确地读课文基础上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出示生字卡片“狐假虎威”指名认读,正音,指出“狐”和“虎”发音的不同。
二、学习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要求不要出声,用心记。
2、释题:狐是指谁?虎是谁?威是什么意思?假是假装的意思吗?
a板书:狐狸 ( 借用 ) 老虎的 威风。
b查字典找出假正确的意思。选择第二个解释:借用,利用。
c设问:狐狸怎么借用了老虎的威风?他是怎么借的?
3、自由读课文,要求分段,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拿不准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掌握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朝”是多音字,指名组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寻找、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a讲解狐狸和老虎的有关知识。
b假设自己就是狐狸,被老虎抓住了,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联想,并答问题。
狐狸怎么想?(害怕)怎么办能活下来?拼命博斗行吗?苦苦哀求行吗?花言巧语行吗?
7、过渡:书上的狐狸真是只狡猾的狐狸,把他的狡猾在书上找出来,指名读。
学生做动作:眼珠骨碌一转,体会狐狸的想法。(想办法)
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骗老虎的?读对话,快速读2—6段。
8、指名读:“你敢吃我?”体会“扯着嗓子”
9、老虎为什么一愣?心里想什么?(小小狐狸,已经被我抓到了,能把我怎么样?我为什么不敢吃?)
10、 齐读:“老天爷--多大的胆子!”谁比老虎厉害?(老天爷)
11、 师读: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说明老虎已经上当。
12、 狐狸做了什么动作?(摇了摇尾巴)说明他很得意,指导学生得意地读狐狸的话。他要继续骗老虎,让他心服口服,死心塌地。
13、 同位分角色读2到6段,要有感情。
14、 学习第七段,他们向森林深处走去,各自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词语,画下来。
15、 指导朗读第七段。
16、 百兽看到狐狸会有什么反应?解释纳闷,指导读。
17、 百兽这一跑吓坏了谁?他还敢吃狐狸吗?
18、 有一句话,根据了这个故事,又解释了题目,你能找到吗?
19、 齐读最后一段。
三、 指导书写
“狐假虎威”的书写,先观察,再在练习本上写。
《狐假虎威》教案 4
教学目标:1、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正确地表达文章蕴含的感情
2、掌握一些文言字词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传情达意地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两则》,请同学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成语?
小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学成语故事的主人是两只动物。(贴画)一只是狐狸,另一只是老虎。
2、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没有关于这两种动物的成语呢?比如说“如虎添翼”,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同学说成语)
3、根据我们刚才找到的成语,请结合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老虎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猛)
狐狸呢?(狡猾)
4、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狐假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借
“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这个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原文,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做到传情达意地朗读古文
二、朗读
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请大家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地字及不清楚的解释。
有没有?谢老师来考考大家!
长百兽逆天帝命也
子
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抓住关键字词就能把意思说出来)
2、你猜想一下,此时的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如何?
老虎:凶狠、得意
狐狸:害怕、紧张
3、怎样才能读出老虎的凶狠得意?关键词语应读重音
哪些词语?求、得、食
如果加上些停顿,就显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范读、小组读、齐读
(二)结果
1、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请同学用现代文说出它的意思
2、我们常说思想是指导行动的,老虎之所以这样做,它心里在想什么?
认为狐狸是对的
老虎不知其中的奥秘,还蒙在鼓里,朗读时要读出;老虎的糊里糊涂,语速如何?
慢
范读。齐读
“兽见之皆走”走是“跑”的意思。为什么要跑?
害怕
“跑“是慢慢的吗?不是,逃命自然越快越好,所以语速应怎样?
快、急切
现在老师来做这只傻老虎,同学们扮百兽(范读)
男同学扮演老虎。女同学扮演百兽,朗读
(三)议论
老虎被蒙在鼓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中有没有旁观者一语道破天机的语句?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翻译句子
2、从“不知”、“以为”可看出老虎上当了。百兽事实上是畏惧老虎,假相是畏惧狐狸,所以这是问题的关键。“畏己”“畏狐”应该读重音,加以突出。而且,它是文章的结束语,应该读得慢,降抑调
3、范读,小组读,齐读
(四)经过
以凶猛著称的老虎怎么会被一只小小的狐狸牵着鼻子走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过程中狐狸的一番花言巧语。以句号和问号为界,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三句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子无敢食我也。”
a、请一位同学翻译
b、我们前面说过狐狸被老虎抓住时很害怕,它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是他的胆子很大吗?不是,它是假装镇定。虽心里十分慌张,但语言坚决肯定,所以朗读时应重点突出“无敢”
c、范读,分读
2、光凭这一句话,老虎会相信它吗?显然不够,所以狐狸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它的理由。
a、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用现代文把这个理由说出来
b、狐狸找到了谁做靠山?天帝
那么狐狸肯定要在老虎面前突出自己的靠山,强调自己的位置,还要突出后果的严重性。“天帝”“长百兽”应读重音,语气要傲慢些。
范读
c、此时此刻的老虎已经被狐狸的傲慢和天帝的威望弄得晕头转向了,但它毕竟是百兽之王。从狐狸后半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虎此时已由完全不信到了半信半疑。狡猾的狐狸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它,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口说无凭,实践证明。狐狸的方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三句
3、a、请学生翻译
b、狐狸的方案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狐狸的狡猾?
“先行”“随后”
所以这两个词语要读重音
c、狐狸不但提出了方案,还预言了结果。是哪个句子?翻译
d、这是一个反问句,请同学把它改成陈述句,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肯定
e、狐狸的反问充分表现出这时它已经由开始的恐慌变得十分自信了,它的花言巧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4、根据幻灯片传情达意地散读、互读
5、看图一起朗读
四、总结
1、这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狐狸不但捡回一条小命,还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显耀了一番,所以我们现在常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什么呢?
2、了这个故事后,你对开始下的定义有没有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呢?
在这个故事中,老虎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狐狸虽狡猾,但也有可取之处,它急中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体现了它的聪明。
3、最后请大家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收获或体会
a、朗读古文要主义重音、语调、停顿,做到传情达意
b、我们不能像愚蠢的老虎那样上当受骗,要学会识别别人的阴谋。
c、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机智,但不能利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
五、作业: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参考:
(1)老虎俯首称臣了
(2)百兽揭露狐狸的诡计
(3)老虎明白受骗了
六、板书
成语故事两则
狐(贴画)假虎(贴画)威
借威风
狡猾凶猛
聪明愚蠢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狐 假 威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寻找 派 违抗 胆子 爪子 吓跑
借着 狡猾 窜 骨碌一转 扯着
野兽 一趟 朝 纳闷
学习多音字:朝 假
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一句讲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狐 假 虎 威 寻
指名读生字,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读读词语,再抄写。
课外: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感情。想一想: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 (zhao chao)霞 朝 (zhao chao)南
森 (sen shen)林 深 (sen shen)处
⒉“狐假虎威”的“假”是 的意思,“威”是 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1自然段
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老虎厉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过渡: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谁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抗 胆 爪 吓 借
1、自由记忆字形,同桌交流记忆的方法。
2、描红临写生字。
四、作业
课堂: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表演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组织评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理解: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 爪____( )
昔____( ) 元____( ) 旦____( )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狐假虎威》教案 6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第六至八自然段,写狐狸带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吓跑了百兽。第九自然段,点出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和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
(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为了更好的上好这节课,我和学生分别准备了以下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师:(1)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准备些成语故事,向学生介绍;
学生:搜集、阅读成语故事。
在教学实施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现在跟老师一起回忆一下在这课里学了哪些词语。
1、出示卡片:
狡猾、吓跑、大摇大摆、摇头摆尾、东张西望、违抗、百兽、神气活现、半信半疑、狐假虎威。
2、“狐假虎威”的“假”是(借助、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威势)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看看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来是厉害的,狐狸本来很怕老虎。(看图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板书:
狐 狡猾 神气活现←纳闷
扑逮 百
借
愣松 兽
虎 被蒙住 张望威风→吓跑
(2)这一小段主要讲了什么?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
分角色读第二部分(2~5自然段)
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2句)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3)集体讨论:“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狐狸在想什么呢?“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那么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板书)
(4)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朗诵课文。
(5)上面四小节是讲狡猾的狐狸用编造的谎言来蒙住老虎。
(6)引读6至8自然段。
讨论(分组):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5、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讲述:尽管老虎松开了爪子,但对狐狸的话还是半信半疑,如果狐狸立刻逃命,一定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狡猾的狐狸主动要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目的就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从而让老虎对它编造的谎言信以为真,真正地放了它。
6、引读第8自然段:——看见狐狸(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 )。前一句读慢,后一句读快,要读出惊恐万分的语气。(板书)
7、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深处,百兽都吓跑了,读最后一小节。百兽逃跑的真正原因是( )。
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课后练习:
1、连线 2、成语填空
狡猾的 老虎 (摇)头(摆)尾
茂密的 森林 东(张)西(望)
凶猛的 尾巴 半(信)半(疑)
长长的 草原 大(摇)大(摆)
辽阔的 狐狸
《狐假虎威》教案 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这个成语故事,懂得倚仗别人的威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或欺负弱小的行为是可卑的或可耻的或狐狸很聪明,能想办法,机智巧妙地对付强大的敌人也未尝不可,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地朗读。
教具准备:动物面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边出示课件边描述)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板书:狐狸、老虎)
二、 总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8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懂?
2、指名说: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你不懂什么?
3、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归结为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①、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
②、狐狸是怎样吓跑百兽的?
三、 学习第二部分(2---5自然段)
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
1、读:现在教师请一位能干的小朋友来读读2---5自然段(板书:读),其他的小朋友想这个问题。
2、说:谁来说说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板书:说)(想好了吗?想好可再读一读,同桌讨论讨论)
3、 画
①、(板书:画)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出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板书:语言。)用“。“点出狐狸和老虎动作词(板书:动作”。“),用”▲“标出狐狸和老虎的神态词(板书:神态”▲“)
②自己读一读,同桌讨论,看出狐狸和老虎怎样?谈谈对狐狸和老虎的体会或看法?(板书:狡猾或聪明)
③ 、汇报体会:那个词最能体现狐狸的狡猾(看课件)
4、 指导朗读:
你觉得该怎样读就怎样读。
自由练习----指名----评价----范读----学读----齐读
5、 小结学法:
指名说是怎样学习2-5自然段的?
四、 学习6—8自然段。
狐狸是怎样吓跑百兽的呢?
请同学们用学习2—5自然段的方法小组自学6—8自然段,注意说时要说狐狸是怎样吓跑百兽的,画,除了画狐狸老虎之外,还要画上其他动物的动作和表情,画出后,谈谈体会。
1、小组讨论自学。
2、汇报学习。
①先看课件。
②小组汇报读。
③汇报说狐狸是怎样吓跑百兽的?
④汇报画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
⑤谈谈你从这些内容体会到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有感情地朗读哪一段?
着重指导七自然段:
指名读----看课件狐狸和老虎的表现--------你们能演演吗,指名演。
五、 提示寓意:
凶恶的老虎爱骗了,百兽怕的是谁,而不是谁,是谁怎样把百曾吓跑的?
1、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可用什么词来概括。
2、你们觉得狐狸聪明还是狡猾?
3、你们从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4、如果你是被吓跑的小动物,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5、举例说说生活中类似的事。
六、 指导分角色朗读:
1、分角色朗读,可编成课本剧,加上动作演一演。
2、小组表演。
3、评价。
七、小结全文。
《狐假虎威》教案 8
【设计意图】
绘本《小猫过生日》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为内容,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画面富有探究性。观察推理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动中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推测,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力,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课件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技能目标:能从影子的整体或局部轮廓,大概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难点】
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根据影子与礼物配对。体验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生日的经验。
2、《小猫过生日》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里有什么?(幼儿自由观察回答)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过几岁生日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在过生日的时候,什么事儿让你最开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过渡语:小猫过生日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动画、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1、集体看课件1-3页。
提问:小猫生日那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停电了……)
2、提问:这是什么?黑乎乎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
过渡语:小猫不但有亮眼睛,还有聪明的脑瓜,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小猫想出了什么好主意?(用手电筒)你们用过手电筒吗?打开手电筒会怎么样?
3、教师拿出手电筒,我们一起来找找小猫的卧室里都有什么东西?(打开橱门,说说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有几件)有了手电筒,屋子一下子亮了起来。
过渡语:叮咚、,好像有客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
三、通过影子判断小动物。
1、集体看课件5-10页。
提问:这个影子是谁呢?(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
明明是黑影子,你怎么知道它是小刺猬、小白兔、小猴子?你是从哪里观察到的呢?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提问:这些影子老师也犯难了,它们分别是谁呢?(长颈鹿、小熊猫、梅花鹿)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并猜一猜是哪些小动物。
2、这下小猫家可热闹了,小朋友们再来跟老师回忆一下小猫家都来了哪些客人?第一位客人是浑身长满小刺的小刺猬,第二位客人是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小兔子,第三位客人是尾巴长长卷卷、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第四位客人是三只小动物:分别是脖子长长的长颈鹿、胖胖的矮矮的小熊猫,还有身体一闪一闪会发光的小梅花鹿。
四、引导幼儿给小猫唱生日歌
小动物们就在小猫黑乎乎的房间里,突然间,来电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而且点上了生日蜡烛!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那小朋友们一起来为小猫唱生日歌吧!
五、活动延伸:引导小朋友们在科学区中玩找影子的游戏
小动物们都有自己奇特的影子,小朋友们快去科学区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
《小猫过生日》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猫过生日》为题材,在看、听、说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利用一个个影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总体来说实现了活动目标,但在很多地方都有不足之处。
一、本次活动表现好的方面有:
(一)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
活动开始部分请幼儿猜猜“小猫遇到什么事这么开心?”幼儿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吃好吃的蛋糕很开心。”“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很开心。”……教师给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以积极的应答对幼儿的猜测给予尊重。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在出示图片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节观察:“看看小猫过几岁生日?”通过幼儿细致的观察,知道有蛋糕就代表着要过生日。活动中间环节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时,让幼儿自己看,自己推理,然后提出问题:“小猫过生日时发生了什么事?”(停电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看到了小猫亮闪闪的眼睛)“停电了,该怎么办?帮小猫想想办法?”孩子们的回答有:“可以点蜡烛。” “可以打开手电筒。”……在接下来的环节都是请幼儿在猜猜、说说中得出答案的:“你从哪猜出是小兔子的?”、“你从哪猜出是小猴子的?”、“你为什么说它是小刺猬、小鸡?”
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尽量地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猜测,并对幼儿的想法给以答案揭秘,使幼儿的猜测得到验证,这对于调动幼儿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活动延伸部分给科学区提供不同小动物卡片、手电筒等材料:
请幼儿继续探索光与影的关系,玩找影子的游戏,让不同的小动物卡片与影子相对应,并在户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激发幼儿探索性趣。
二、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一)语言活动教育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强调孩子幼儿表达语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点上,急于达成预想的目标,如:当幼儿对影子进行描述时,没有形容那么准确,我就会把自己描述的话告诉他们,往下进行下一环节,可能幼儿还没有仔细认真的观察到。
(三)提问方面技巧不到位。“为什么?”和“从哪里看出”就代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后者直指问题所在,让幼儿能准确的说出自己观察所得的结果。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被动地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就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9
成功之处:
一、巧设问题,理解成语的含义
在教学第8段时,我围绕:“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些问题。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和轻松的“采访”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学习工具能力,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分角色表演,加强课文内容理解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把句子演出来。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抓住课堂生成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狡猾”还是“聪明”?引导学生讨论。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看法,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全面,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样,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就是利用别人的威风来吓唬人的,但另一面也要学习狐狸这种碰到紧急情况,不慌张,灵活应变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对狐狸的正确看法和认识,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不足之处:
1、学生表演时,表演不到位,通过引导,表演就比较到位。
2、对于狐狸的做法,学生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进措施:
狐狸在不同的故事中,形象并不都一样。有孩子觉得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很聪明,用蒙骗老虎的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对的,但事实上,这篇课文中的狐狸说它聪明并不是非常合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遣词,关注文中的一些小细节,就不难感受到作者在其中所寄予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其他的书,让学生感受狐狸聪明的一面,开拓其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10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能力。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一、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二、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小节时,我学着于永正老师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三、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课上完了,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思考……
《狐假虎威》教案 11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 设计思路
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为此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读思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体会寓意。
3.读演结合。
阅读和表演相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一、揭题导入,讲述故事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指名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老师相机正音。)
3.小朋友读得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谁讲得最好,就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师打出实物投影图。)学生自己练习一遍。
4.指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二、默读课文,理解题意
1.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大家可以默读课文,想一想。
2.仔细读课文,课文中也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仔细找一找,并请画出来。
3.指名说。
4.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让学生说说“假”在课题中的意思。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确定“假”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细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咱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
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板书“窜”。)
⑵.换词训练。(让学生试着把“窜”字换成另外一个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窜”在课文中的意思。)
⑶.指导朗读。
①.狐狸看见老虎来了,紧张不紧张?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人感到紧张。
②.学生练读。
③.指名读。(相机评价,如:有点儿紧张的感觉。)
2.细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过渡:请小朋友接着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看谁读懂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⑴学生读书。(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①.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让老师看看吗?(指名表演。)
②.让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④.师生演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特别提醒学生,狐狸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教师可抓住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进行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指导学生读好狐狸的话。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大组交流。
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4.教师范写“假、威”。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在读后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 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假”在课题中的意思,并通过查字典来证实自己的判断,这无疑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必要时还可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儿童对词语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里需求,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一、读演结合,体会寓意
1.细读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
过渡: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第七和第八两个自然段,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事表演一下。但是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⑴.学生读书。(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请5名学生分别戴上狐狸、老虎、小鹿、兔子、野猪的头饰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导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加以评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词语。)
⑵.请当导演的学生给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
⑶.读好第七和第八自然段。
过渡: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都懂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大家读读看。
⑷.学生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
2.学习第九自然段。
①.过渡:小朋友,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受骗)
②.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复习巩固,迁移练习
过渡:小朋友,《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直到现在,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还经常运用这个成语。请看下面一篇短文。
1.老师用小黑板出示短文。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
2.让学生说说“狐假虎威”在这段话中的意思。
3.读读写写,用带点的词造句。
管理 寻找 凶恶 受骗 一趟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撒腿就跑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狐假虎威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大组交流。
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4.教师范写“假、威”。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虽是模拟表演,但通过课文中语言的渲染,再加上学生自己的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抽象的语言顿时“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起来了。
《狐假虎威》教案 1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培养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成语。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并学习了生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声音要响亮。
2、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你能找到吗?请把它划出来。
3、让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一节好好地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想: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①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②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板书:“借”)
4、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狐狸是如何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圆点把表示老虎和狐狸动作的词画出来。
2、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 “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跑)
②在这里用哪个词更好一些?(“窜”说明狐狸很害怕老虎,看见老虎来了,很紧张,就想逃跑。)
③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
④老虎怎么样呢?(扑 逮)(说明老虎的凶猛)
⑤我们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就要读出狐狸的紧张和老虎的凶猛。(指名读、全班读)
3. 过渡: 狐狸的小命攥在老虎手心里,眼看它就要被老虎吃掉了,狐狸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请大家接着往后看。
三、学习二至五自然段
1.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把狐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标上序号。并想想,从它和老虎的对话中,说明了什么?
2.学生读狐狸的三句话。
3.你是怎样理解狐狸说的这三句话的?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①“骨碌碌”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个动作给大家看?
②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碌一转,你知道它在干什么吗?(狐狸在想主意)
③它想到了什么主意?(“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④它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指导朗读这句话)
⑤老虎一愣,它会想什么?(你一只小小的狐狸,我怎么不敢吃你!)
⑥狐狸又是怎么继续编造它的谎言的?谁来读狐狸的第二句话。
你能想象出狐狸说这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⑦听了狐狸的话,老虎被蒙住了。“蒙”是多音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骗)
⑧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自己,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你们一起来读狐狸的第三句话。
这时,狐狸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了?(得意的语气)(生练读狐狸的第三句话)
3.狐狸由刚开始的紧张,到现在已经洋洋得意起来了。现在,请同桌两人分角色练习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要配上动作和表情来读,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4.指名表演,其他同学读旁白。
5.小结:同学们读得可真有感情,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狐狸,一起到森林去走一走,看一看。
四、学习6至7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6~~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老虎跟着狐狸来到森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板书: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吓跑百兽)
从哪句话看出百兽被吓跑了?(理解“撒腿就跑”的意思。)
2.这两个自然段该怎么读呢?指名练读。
3.全班起立,请大家配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来朗读6~~7自然段。
4. 故事学完了,现在,你们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了吗?
5.小结:后来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行为。
五、拓展训练
1.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3.请大家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记住这个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深刻的道理。
4.象“狐假虎威”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六、练笔(十分钟)
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用这样的句式来开头: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要求:写的时候,想象要合理,看谁写的内容最精彩!
七、板书设计:
7 寓言两则
狐 假 虎 威
狐狸图 (借) 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吓跑百兽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 13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 1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2、尝试表演故事,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讲述避暑的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插图、故事音频、配乐音频。
2、纸质教具:小羚羊、小红马、小黑狗、小黄鸡、小松鼠、小灰兔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夏天有哪些避暑的方法。
——夏天天气很热,你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凉快些呢?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带领幼儿了解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
——故事中,小羚羊要去做什么?
——小羚羊邀请哪些小动物跟它一起去避暑?
——它们去了吗?为什么都不去呢?
3、教师给幼儿发放角色头饰,引导幼儿角色扮演,指导他们讲述自己避暑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动作演绎出来。
——小红马用什么方法来避暑?如果你是小红马,出汗了很凉快,会怎么表现呢?
——小黑狗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是怎么做的吗?
——小黄鸡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
4、播放故事配乐,引导幼儿一边说台词一边做出相应的避暑动作。视情况,多请几组幼儿进行表演。
附【故事】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谁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红马奔跑过来,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极了。”原来她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就出许多汗来调节体温,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他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黑狗弟弟,高山地带凉快极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不好?”小羚羊对他说。“谢谢你!”小黑狗摆摆尾巴继续说,“我身上没有汗腺,可舌头上有许多汗腺呢。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呀。”
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热呀!”小羚羊摇摇头说。小黄鸡“喀咯咯”地笑了,他说:“我热得直喘气,在沙土里躺躺,浑身凉嗖嗖的,可舒服了。”
小黄鸡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走进林子里去约小松鼠。“我不用去避暑,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小灰兔摆动着两只大耳朵说:“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着这两只大耳朵,可以散热,调节体温。”
小羚羊看看没有小朋友跟她去避暑,只好自已跟着妈妈去避暑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于永正《狐假虎威》 15
教学片段:
教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
分析: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与此同时,教师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思维的准确性与深刻性。教师用巧妙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层层深入。通过新旧联系,对比理解,让学生创新更有意义。鼓励学生求异,有独到见解,从而品尝。
《狐假虎威》教案 16
理论依据
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基于幼儿的语言认知特�
2、既关注经典故事的原意,又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本次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涵的定位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动物们,救了自己的命,狐狸用狐假虎威的计谋是不可取的。给孩子提供多角度、开放性思维的空间,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挖掘故事的内涵。
教学实施策略
1、运用“润·思·述”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内涵。运用“润·思·述”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抛给幼儿讨论的话题、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等方式,帮助幼儿正确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内涵,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
2、在分段讲述过程中层层递进,引发幼儿自主学习。在分段讲述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倾听——分析讨论——自主讲述层层递进的方式学说对话,理解角色特点,教师逐步隐退,突出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3、采用游戏激趣的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学习成语的乐趣。在活动中,设计了看图画猜成语、看动作猜成语等游戏,使整个教育活动充满情趣与乐趣,激发幼儿对成语故事的`兴趣,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
活动目标
1、理解“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的内容及情节,丰富词汇:半信半疑、得意洋洋。(重点)
2、大胆发表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和看法,并能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表现故事中角色对话及角色特点。(难点)
3、对成语故事感兴趣,初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了解幼儿对成语的认知水平;丰富幼儿成语的认知经验;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成语。
2、物质准备:故事动画、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看图画猜成语”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并初步感受古典文化的精妙。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了解成语是我国特有的古典文化。
(2)玩“看图画猜成语”的游戏引出成语“狐假虎威”。
2、完整听赏故事,理解成语的涵义和故事情节。
(1)教师结合故事动画完整讲述故事。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狐假虎威”成语的涵义。
3、师幼共同分段讲述、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学说对话,理解词语:半信半疑、得意洋洋。
(1)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分段分析理解故事,并学说对话、理解词汇。
(2)引发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3)拓展幼儿的想象,进一步加深对“狐假虎威”的理解。
4、给故事动画配音,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表现故事中角色对话及特点。
5、玩“看动作猜成语”的游戏,进一步引发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成语的兴趣。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17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 通过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事,来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其中的语言特色也值得我们关注的,特别是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一、角色体验,挖掘人物内心。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在对学生两个主角的`内心进行探索,挖掘文字以下的内容。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我主要是采用采访的形式进行,如:“狐狸,你的眼珠子在骨碌一转,你在干什么啊?”“老虎,你刚才怎么愣住了,你心里在想什么?”“老虎,你的表情怎么呆住了,你在想什么?”等问题,让孩子体会当时狐狸和老虎的内心活动。让孩子进行有效地思维。也同时避免了老师简单的说教。我觉得这个也是我想设计的本课的亮点之一。上下来学生也能说出他们的内心想法。看得出其实孩子们对于这个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
二、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在教学7、8两小节的时候,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去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而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现出来。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词,再放入句子中,指导读好句子,一气合成。也为之后的表演片段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是利用精心设计的表演单元,由小组长带领,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参与演出。演出对文本的理解,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协调能力,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首尾呼应,巧设问题。
本课我是由“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开始,再由“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结束。中间紧紧围绕着“借”这个字开展的。由“狐狸为什么要借?”引出第一段。到“狐狸怎么借的?”引出了2-6自然段。“狐狸借的结果怎么样?”引出7、8两段。
“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
四、识字教学,寻找规律。
在本课中,我教学了两个生字“假”和“借”。我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单人旁)和不同点(虽然都是单人旁,但是他们在田字格的位置不同),还有记忆的方式。比如(结构法、旧字记新字等)
学生在教学中一下子就找到了相同点,但是不同点,都是围绕着字的构成部分中容易写错的来提醒大家。没有答到点子上,觉得很可惜。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引导,我就直接告诉了学生它们的不同点,觉得比较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