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静夜思》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2、认清字形
⑴ 学生小组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⑵ 指名说一说。
⑶ 抢读生字游戏。(课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课生字)
相机理解“举”、“举头”: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请举头,“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对号认生字
1夜 2光 3头 4床 5故 6乡
课件出示:学生对口令:
夜是几号字?头是几号字?2号什么字?4号什么字?5号6号什么词?
答对者来摘苹果,并请摘到两个苹果的同学把其中的一个送给好朋友。
⑸ 摘苹果游戏
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谁会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请学生正确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领读。
五、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六、古诗赏析
师: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配乐朗诵 《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师:如果你们也喜欢这两首诗可以到我们的《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静夜思》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静夜思》,并能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并联想自己学过的古诗,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重点:本课中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是一方面,更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搭配而创造出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曲谱学唱和二声部的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录音机、歌曲伴奏、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的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的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同学们对诗歌很是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而很快猜到了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同学们的知识很渊博。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以李白的《静夜思》为词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先来聆听一次,感受曲调的抑扬顿挫。
生: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了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时,就应该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们丰富的情感。
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出诗人王维的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注意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得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
3.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利用循环呼吸法。
4.在美妙的歌声中,真想动情地舞蹈,但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 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那天,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领唱等来练习等,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奇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词朗诵音乐会”,也就是古诗新唱,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依靠首《读唐诗》的片段� (播放《读唐诗》)。
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 (略)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利用起来,创编成自己的古诗新唱呢?
生: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我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
师: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
生2:……
六、小结
阶段目标:学生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古诗新唱的乐趣,有了词再配上适当、协和的乐曲使得古诗更加完美,更能烘托出其中的含义。
师:同学们的创编能力真得很强,我想唐代的那些诗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为他们的诗歌配上了那么优美的旋律。好了,今天的演唱会到此结束,能够举办得这么成功,要感谢各位编曲家、各位歌星的参与和登台演出,谢谢,再见!
《静夜思》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
一、观图导入 。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 “思”:思念,想念。
2、 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 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时间: 2002-11-24]
静夜思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时间:1.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孩子们喜欢古诗吗?你知道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2、听过《静夜思》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过渡: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几个诗歌中的生字宝宝,还要把诗读得正确,有感情。有信心吗?
(二)学习生字
1、翻开书74页,自己读诗句,读完后将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多试拼几遍。
2、指名读,评议。
3、学习生字。
(1)读字音: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小老师带读
b、你想提醒大家怎样读好这个字?
c、他能和谁交朋友?
(2)记字形:
a、左右结构:静(在哪里看见过这个字?)、低(它的反义词知道吗?)、故(它的偏旁是什么?区分反文和折文)。
b、上下结构:夜(分部件记忆,认识部件“夜下角”)、举(图画)、望(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c、半包围结构: 床(会意记忆:房子下面放了木板,做成了床)。
d、独体字:光(谜语记忆:小儿子是个大胖子)、头(谜语记忆:大戴两朵大红花)、乡(会意记忆:乡下山路多弯道)。
(3)检测。
小朋友,今晚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苹果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有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我才送给你。”
4、写字
过渡: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它说小朋友每天都用到它呢,想和他见面吗?它是?
(1)“头”可以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
(2)观察幻灯,书空。
(3)观察:写好“头”要注意什么?写一个字
(4)抽生上黑板写,学生评价。
(5)注意再写一个字
(三)感悟意境,指导朗读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齐读后两句。
6. 李白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身处异地,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一下,哪些句子是李白看到的景色,哪些句子是李白的想象。
7.老师引导: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教学步骤: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一)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二)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三)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四)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二)认识10个二类字。
(三)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一)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二)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三)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静夜思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旁”,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讲解,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意境。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师:同学们很喜欢背古诗,而且在入学前你们已经会背一些古诗了。谁能为大家背一首?
(指名背诵古诗)
(二)教读古诗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诗题是《静夜思》。可能很多同学在入学前就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了,请这些同学为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静夜思》)
2、教读古诗。教师范读全诗,学生个别读。
(1)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注意“床”、“光”、“望”、“乡”是后鼻音。
(2)读出诗句的节奏,全班齐读。
(三)识记生字
1、教师板书:静夜思。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啊?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2、小组内学习:学生在课文中用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已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学习新偏旁——反文旁
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5、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目”、“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要写得窄一些。学生描红,教师和学生一起评议。
2学生观察“头”、“米”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这两个字,提示学生“头”的第五笔要长一点,“米”字的第四笔和第五笔要写长一些。
(五)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教师出示表现《静夜思》诗意的图画。
谈话: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子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缕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千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3、学生读古诗,教师略作指点。
4、背诵这首诗。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星空。推荐一个学生到讲台前为大家讲述自已看到的星空。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月光——霜
明月——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方案 7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
《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1、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圈出生字,边圈边读,加深印象。
3、小老师带读生字,齐读生字。
4、去掉拼音抽读生字。
5、六人小组讨论:用老师教给你的识字方法,你认识了哪几个字?说给同学听一听。
6、全班交流:用了什么方法记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换一换、猜字谜)
四、生字回文,细读古诗
1、生字回到文章中,你还认识吗?找小伙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倾听,多肯定,多鼓励)
2、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带着问题读读古诗。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说说夜空,朗读感悟
让我们站起来,当一回李白!请你们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时此刻的诗人,看着一轮明月,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感受到李白那强烈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同时学习有语气朗诵古诗的方法——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五、自我展示,当堂背诵
多种方式熟读成诵。(男女赛读,分行读,分组读)
六、学写生字
1、观察笔顺,小老师带领同学书空
2、观察范字与田字格的关系
教师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耳”上横短,下横长,有一横在横中线上。“头”的第五笔是长点而不是捺,写得上尖下圆。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注意学生的坐姿与握笔姿势,即使提醒纠正。(上身正,脊背直,下巴低……)
4、展示佳作
挑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给同桌看,说说自己怎么写好它的。
5、组词,理解字意
七、作业设计
1、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
2、生字抄写、组词。
课后反思:
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古诗怎么“自主学习”呢?尤其是低段的古诗教学。我从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入手,虽然孩子们的精力不是时刻集中,但我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带读、自由讨论识字办法、领头书空、展示自己、自我评价……看着他们兴冲冲的小脸,我想他们还是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古诗的教学尤其不能拘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应在教学中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在介绍背景解诗题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标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不用旧模式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写作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在理解诗意时我注重多让学生朗读、交流。这样既不会破坏诗歌的朦胧美,又可以促使他们动脑思考,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没错,学生们喜欢读书,喜欢多种形式、变着花样读书!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那么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人生财富啊!
静夜思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认识生字“望”。(边做动作边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好像什么”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乡”的两个撇折基本对齐)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巡视检查。
[教学板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静夜思》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当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当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 “思”:思念,想念。
2、 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 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 、床 、望、乡 ”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四、创设情景,感受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马思聪的《静夜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五、写字练习,学写7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 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动
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 明月 光,
疑是 地上 霜。
举头 望 明月,
低头 思 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 11
一、教材解读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在宁静的夜晚望月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拔动着作者的心弦,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早已背会这首诗了。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出个谜语大家来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学生饶有兴趣地听,边听边猜。说出谜底月亮。
3、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是月亮。(师饱含深情地)晴朗的夜空,多么静谧,一轮明月高挂上天上。看到这样的景象色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想些什么呢?
4、引入新课,板书深题:《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把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教师出示卡片,各小组开火车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准。
5、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6、学生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7、借助生字“故”字,让学生认识反文旁。
<三>、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读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或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疑”的含义。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5、配乐朗读《静夜思》,启发想象诗歌画面,创设一种意境,学生可以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6、师指导朗读,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师: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现在谁想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加上动作。
8、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9、全班齐背。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的作业,学生评议。
<五>、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以用图画来展示。
五、教学资源
本节课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课件,但本节课注意开发了学生资源,引导他们或识字、或朗读或书写。而且利用了卡片和录音机为教学服务。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问:小朋友,喜欢月亮吗?你知道,在这样安静的夜晚,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他在想些什么吗?(课件出示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
师:小朋友,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他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月亮。有一年,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外漂泊。到了安静的夜晚,他看到了天空一轮明月,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亲人。然后,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静夜思》。
二、板书课题
1.跟着老师一起写诗的题目。(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听课文范读录音。
三、自主识字
1、师: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一项新本领,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2、现在,请小朋友圈出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认一认,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快把所有生字都认出来,读准确!(灯片出示要求)
3、检查识字效果:(灯片显示十个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
(2)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3)齐读带拼音生字。
(4)去拼音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给“光”找朋友。
(6)教学新偏旁“攵”(副板书:故,并用彩色粉笔强调“攵”,认读反文旁)并给“攵”找朋友,随机出示:做、放等带“攵”的字。
(7)游戏巩固:认读气球上的生字。
师:这些美丽的气球说啊,谁能认识我,我就和谁做朋友!
(8)单独指出“霜”字,问:你见过霜吗?霜是什么样子的?
四、感悟诗韵
1、反复练读课文。
(1)自由认读课文。
(2)指名读。
(3)师生齐读。
2、感悟诗韵。
师:(清幽的音乐再次在教室里流淌,灯片出示课文背景图。)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床前,好像是,好像是……(指名回答)
师: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这样的'美景让诗人忍不住举头凝望。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浮想联翩,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指名回答)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思乡曲响起,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3、学生表演读
学生当堂背诵,指名上台表演诵读。
五、课堂拓展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六、课堂小结
看着你们读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
七、课后作业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
2.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别的人,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
《静夜思》教案设计 13
教材简析:
《古朗月行》和《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两首古诗,其中《古朗月行》写出儿童眼中对月亮的认识,《静夜思》则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设计理念:
遵循“互动、开放”的阅读模式,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出富有诗意的'课堂意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2、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奥妙。
3、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陶冶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寂静的夜晚,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老师一抬头,看到这可爱的月亮,真想对它说点什么。你们猜一猜,老师想对月亮说些什么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师相机引入。
2、古时候,有个著名的诗人也和我们一样,喜欢这明亮皎洁的月亮,他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月亮的诗。
3、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带入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古朗月行》和《静夜思》教学图片,学生依次看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互读正音,检查是否读正确。
4、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跟读。
5、说一说,通过读古诗,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对古诗内容初步感� )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意。
1、默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诗句。
2、师生互动,提出不懂的地方;生生互动,解答疑难。
3、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联系上文中“小时”“地上霜”“低头”等诗句,理解意思,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看法。
4、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师适当点拨。
(通过个性化阅读,加深对古诗意思的理解。)
四、个性品读,熟读成诵。
1、自由读古诗,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地�
2、师范读,引导学生读诗,注意诗句停顿和节奏,读中感悟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先自由读,再指名读、领读、齐读,通过不同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加深记忆。
(通过重点词句与重音相结合的不同读法,感受古诗用词的精确,使学生由不同方式的品读上升到读出感情,读出滋味,读出古诗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诵古诗。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强化积累。
二、激发想像,拓展延伸。
1、除了诗中描绘的景色,�
2、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用上《静夜思》的词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思考空间,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三、识字指导。
1、认读生字,重点检查“瑶”“疑”“霜”。
2、指导书写。
静:左右结构,左边“争”的第4笔横出头,最后一笔竖稍长,与左边不对齐。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文”字。
四、总结全文。
1、齐读古诗。
2、说说古诗体现作者李白的什么思想感情。
五、实践活动。
1、查找一至两首关于月亮的古诗读一读。
2、完成填空,在小组内订成一本小诗集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如: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
又疑,飞在青云端。
(这一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以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引导学生在练笔,搜集资料中感受中华诗文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古朗月行静夜思
小…………不识(童真)举头…………明月
呼作思乡
疑…………飞在(童趣)低头…………清霜
《静夜思》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3个任务,能够认写生字,读诵古诗,并能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读生字
任务呈现:认读生字
自主学习: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展示交流:1.大屏幕出示生字,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带字入文,读古诗。
3.多次朗读,划分节奏。
4.小组根据节奏进行赛读。
5.男女生赛读。
6.拍手读。
7.尝试诵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如何记忆生字,增强主动学习的。其次,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通过与实物结合来增强识字趣味,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任务三: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任务呈现: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自主学习:1、出示图片与古诗
2、思考图片上画了什么,这首古诗讲了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3、根据图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4、说说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闭着眼睛边想象边诵读。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背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背诵古诗。
2、我会认
认一认下列词组。
3、 我会写
练习本上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板书设计:8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案 15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
(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程标准要求写简单的单词,不要求更多,昂贵的本质。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的笔画和顺序规则。这门课有四个单词,都是以前学过的。老师让学生阅读,然后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单词来说你是如何记住的?但不要做太多的形状分析。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作。模型写作在一年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顺序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习写作,练习写作可以反映灵活性,给学生独立选择的空间,没有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两个)。写作后,学生也可以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他
[完]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在安排方面,我安排学生观察夜晚的天空,告诉学生他们看到的,让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代诗歌,并记录描述他们错过家乡的诗歌。(你可以问你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你也可以自己找到。)这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表面,真正教学生!
[完]